图书 | 中韩性理学比较研究--以朱子学与退溪学为中心/宋明理学研究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以朱子学和韩国退溪学为中心开展中韩性理学的专题比较研究,内容包括朱子、退溪与礼学比较研究,分析《朱子家礼》和朱熹礼学思想的历史影响以及退溪礼学思想的特征,宋明理学乡村治理的路径与朝鲜的书院和乡村社会比较,探讨朱子、退溪与现代乡村文化建设问题,朱子学、退溪学与现代性研究,朱子学、退溪学与修养论,中日韩地区文化遗产的整理与保护,宋明理学生态伦理智慧与中韩文化遗产共享到未来学术交流等,揭示中韩朱子学研究的现代价值和意义。 目录 朱子、退溪与礼学(2015年) 《朱子家礼》在韩国传播与发展 朱熹礼学思想的历史影响论略 从《朱子家礼》对女性的规范看朱熹的女性观 《仪礼经传通解》与儒家社会秩序的构建——基于社会学思考的朱子文献建设 朱熹和祭礼中的俗与圣 退溪礼学的现代意味和传承变化——以祭礼文化为中心 退溪礼学思想的特征和意义 退溪后学的礼学和礼说的展开 朱子、退溪与乡村文化建设(2016年) 朱子乡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践——以朱子创办社仓及其朱子社仓法为例 天下兴亡之途:宋明理学基层地方组织论 以礼化民,乡约善俗——宋明理学乡村治理的路径探析 《朱子家礼》对引礼人民起的关键作用 《增损吕氏乡约》对现代乡村建设的启示 韩国的乡约——接纳并改变外来文化的形态 朝鲜的书院和乡村社会 韩国的族契 从17—18世纪岭南地区日记看乡村公论与社会关系网的变化 朱子学、退溪学与现代性研究(2017年) 朱熹的编辑出版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朱熹义利观及其时代价值——兼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追求 以直报怨 以义解仇——从朱熹《家训》看儒家对“仇”“怨”的解决 鄱阳湖地区朱子学的当代价值 退溪学的现代化、日常化、大众化方案——从退溪学到退溪文化 退溪学的现代意义和价值——以理的能动性理论为中心 退溪学的教育性使用方案 退溪学的展开和继承情况 朱子学、退溪学与修养论(2018年) 君子为己,躬行持敬,思学相资——从《续近思录》简析李退溪的为学观 基于南宋理学学派关系研究范式的省察 朱子工夫论新论 朱熹的主敬说:会通直觉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工夫论 退溪李混的修养论——以“天命”为中心 退溪修养论理显志向的性格 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邂逅:九曲 退溪学派的朱子《斋居感兴二十首》接受情况检讨 中日韩地区文化遗产的整理与保护(2019年) 古村落的生成要素与文化遗产保护 宋明理学生态伦理智慧探析 朱子九曲棹歌仙道意蕴及对韩国九曲歌系的影响 武夷山命名源流考 安东地区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未来的开发 地区传统文化遗产的活性化政策——以庆北安东地区专业旅游观光解说员制度为例 从日韩文本文化遗产共享到未来学术交流 对马宗家文书和对日关系誉录类的日韩关系史比较研究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韩性理学比较研究--以朱子学与退溪学为中心/宋明理学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张品端 |
绘者 | |
出版社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158433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4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80 |
出版时间 | 2022-07-01 |
首版时间 | 2022-07-01 |
印刷时间 | 2022-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90 |
CIP核字 | 2021262748 |
中图分类号 | B244.75 |
丛书名 | |
印张 | 2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福建 |
长 | 239 |
宽 | 17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