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鲤(不上班的理想生活)
内容
编辑推荐

张悦然主编《鲤(不上班的理想生活)》书系全新改版第二期,用精美的图片与文字,为你全景式展示不上班的理想生活

专访韩寒,关于写作、赛车、电影;关于梦想、勇气、自由

专访Nicole,一位灵性歌者,一位人类学家,一个预言师,倾听她对世界的答案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新生代人气作家张晓晗,日本治愈系女王江国香织,香港最优秀青年作家韩丽珠,不同国籍、不同语言、不同年龄、不同背景,同样好看的最新小说带你走进文字森林

廖伟棠、荞麦、刘可、顾湘、小肆、贺伊曼、言由、勺子和储扬、新桥、苏恩禾、双雪涛、drunkdoggy、淡豹,一群当下最具活力的自由创作人以自己的态度、行动和语言文字,为你展示不上班的理想生活

关于工作,讨论总是无限循环没有尽头。现在,是该做出决定的时候了:

2015年,你还上班吗?

内容推荐

工作是生活的全部还是谋生的手段?上班是对人生的绑架还是通往自由之路?在如今的年轻人眼中,“工作”或者说“上班”开始具备越来越复杂的含义:做什么工作,怎么样工作,在哪里工作……摆脱朝九晚五的坐班生活似乎已成为很多人的人生理想目标。

作为“鲤”书系全新改版后的第二期,张悦然主编《鲤(不上班的理想生活)》由一群当下最具活力的自由创作人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为你全景式展现不上班的理想生活——

目录

卷首语|张悦然

【态度】

 韩寒:做自己想做的事,如自己所愿地生活 采访|张冠仁

 Nicole: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采访|周欣祺

 关于工作的无限循环讨论|荞麦

 香港仙人记|廖伟棠

【面孔】

 刘可:你要从这个世界抽离

 顾湘:世界上的事都是小事

 小肆:向人类致敬

 贺伊曼:我只是在按自己的节奏奔跑

 言由:最自我的出版

 勺子和储扬:当减法遇到直觉

 新桥:另一种隐居避世

 苏恩禾:亲密厨房

【小说】

 我是如何遇见我丈夫的|艾丽丝?门罗

 纸婚|张晓晗

 终点|双雪涛

 风丘|drunkdoggy

 过火|淡豹

 西瓜的香气|江国香织

 渡海|韩丽珠

试读章节

“谁会喜欢自己的工作?”《老友记》里面的钱德勒愤慨地说。

其他几个人,瑞秋、莫妮卡、菲比、乔伊、罗斯纷纷惊呆了。“我们都喜欢自己的工作啊。”“一天看不到恐龙我就活不下去。”古生物学家罗斯说。

这大概就是《老友记》让人感到快乐的原因之一:里面百分之九十的人竟然都做着自己热爱的工作!

即使不是最可怕的,至少也是最普遍的:工作是让我们不快乐的原因,同时也是让我们不自由的原因。打卡机是世界上最惨绝人寰的发明。同事中只有百分之一是可爱的。领导就不用谈了。说到工作内容,百分之八十的工作内容都是重复而且没有意义的,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即使有意义也跟你无关。

每次我提到自己在上班,很多人都会大吃一惊:“你怎么还在上班?”“你不应该在家自由写作吗?”

毕业那年我就不想找工作,结果阴差阳错进了报社之后,反而乖乖在一栋大楼里面待了七年之久,之后换了一栋楼,一待又是三四年。

当然想过辞职:朋友们在上海聚会的时候,我因为要上班而不能去:One全国巡回签售的时候,一群人快快乐乐东奔西走,我也因为工作的事情不能去;想去一个灯塔工作十天,当然也去不了……工作本身当然也有让人不开心的地方,但最重要是时间被限制了。

摆脱工作是很多人尤其是文艺青年的终极目标,他们都倾向于认为工作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自己时间与才华的双重浪费……保罗·奥斯特在《穷途,墨路》里面说自己“从未想过要过双重生活”,也就是说从来没有想过要上班。为此他不得不过了一段相当窘迫的日子,他在很多小说里面写到这样一类逐渐脱离社会,甚至吃不上饭的年轻人。村上春树的方式不太一样,他虽然也早早打定主意不上班,但却开了一个酒吧。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像个嬉皮士,而后者仅仅像个另辟蹊径的中产阶级。最后,两个人殊途同归:当自己的创作目标缓慢达成之后,一门心思投入其中简直是必然的。

而我至今都没有辞职的原因,说起来只有一个:就是对自己创作能力的不自信。虽然经济问题也在考虑范畴,但并没有完完全全地相信自己有文学创作的核心能力,是至今都没有辞职的关键。

我有一个QQ群,里面是几个写字的女生:三个写专栏为生、一个编剧、一个编辑,还有我。这里面,前四个都是自由职业,编辑也整天喊着要辞职,只有我专心致志地上着班。其中有厉害的专栏作家,江湖传言“每个月能写三十篇”,她惊叫:“好像是差不多,但为什么我还没有发财?”……仔细一想:这样岂不是又再次落入了“计件工作”的陷阱?我不太会写专栏,只想写小说,但写小说的能力也不是很强。这种自我认知,把我牢牢按在了上班这件事情上。不知道是不是同样的原因,好几个写作的朋友,辞职了大半年,又继续出门找工作了。李海鹏辞职一年在家写完了《晚来寂静》这本小说,褒贬不一,又回去当杂志主编。不过画漫画的好些朋友倒是一直不工作,好像画漫画这件事本身的开心程度,足够抵抗其他了。

说起来,我倒觉得大概作家是最不适合自由职业的。我总是在想:即使我不做现在的工作,也不会成为自由职业者,反而会去做更加体力型的工作,说不定回家种田。目前对于写作的理解,无法再像以前一样轻松随意,无法再想象它是一个光鲜自由愉快的行当,反而觉得它对人的压榨与折磨,必须要通过不停地磨练肉体来承受。

每天早晨上班,这件事对我来说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它将我从床上喊起来,推我出门。事实上,我几乎每本书都是在单位的破电脑上写出来的。在报社的时候,我会趁着晚上等记者交稿的间隙写。一旦回到家,即使对着那台特意买来的苹果笔记本,我倒一个字也写不出来了。

“不上班”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选择:意味着你有足够的自由来选择自己真正愿意从事的工作。同时这又意味着你必须全心全意,全力以赴。意味着你的时间被“真正的工作”所填满。

P24-P25

序言

卷首语张悦然

回想起来,小时候的世界和现在很不一样:所有的大人都有一个他们所属的单位,每天朝九晚五地上班,几十年如一日,仿佛永远也不会改变。在那些工作日里,世界的很多地方好像都停止运转了:静悄悄的街巷,空无一人的公园,冷冷清清的百货公司……偶然在这时去那些地方,心里会感到很不安,好像自己违反了规则似的。那个时候的时间过得均匀、缓慢,世界笼罩在僵化的秩序之下,刻板而缺乏生趣。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工作不再等同于朝九晚五地上班的呢?似乎很难找到那个节点。只是记得上个世纪末,SOHO这个词开始在中国流行。在随后的十几年里,自由职业者变得越来越多。很多年轻人选择不去上班,他们在家、在咖啡馆、在旅途中工作,按照自己的意愿分配时间。尽管仍旧会有父母的反对,同事的质疑,可是辞职已经不再是不可理喻的选择,很多时候,它甚至被视作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至少,你把生活的主动权握在了自己的手里。

上班,通常意味着在一个集体里工作。有上司,有同事,有规章制度。对于我们的父辈来说,这些都是天经地义的事,他们习惯了把自己安静地摆放在一个集体的某个位置上,跟着它一起运转,不管兴衰成败,都会觉得很安心。可是和他们比起来,年轻一代对集体远远没有那么强的归属感。所以,脱离集体也就不是多么艰难的选择。更何况,所换得的是他们最在乎的自由。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所感到的不自由,很大一部分正是来自于上司、同事和一成不变的规章制度。什么时间午饭,什么时间开会,几乎所有的事都要和别人保持一致,这本身就是一种束缚。而且,在狭小的格子间里,一举一动都在别人的注视下,没有任何隐私可言,并且为了维护正常、体面的形象,总是要花很多气力的。这样的一天过下来,就算没做什么工作,已经感到很疲倦。所以,不上班就能摆脱集体的制约。

对于那些从上幼儿园起,就开始感受到集体所带来的压力的年轻人来说,这真是极大的诱惑。

不上班的另一大好处,就是可以自由地分配时间。每个人的一天都是二十四小时,谁也不比谁多一分,谁也不比谁少一分,可是事实上它们并不是一样长的。在那些疲于奔命的时间里,人们忙得像一台机器,生活是真空的,那样的时间就像没有存在过一样。所以,也许只有那些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才是有意义的。不上班,也就不用再去挤地铁,抢出租车,不必在堵塞的高架桥上浪费生命,还可以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睡觉,在天气好的午后忽然来了兴致,也可以约朋友一起去喝下午茶,又或是在心情低落的时候把门一锁,去附近做一次短途旅行。身体和情绪如同潮汐和月亮,有着它们自己的节律。遵循这种节律,压力才能得到及时的释放,人们才能处在舒适的状态,才能拥有充沛的想象力,各种奇思妙想才会源源不断地产生。

当然,不上班未必总是好的。它可能会带来强烈的惰性,让人越来越懈怠,在无所事事中丧失了斗志和生趣。任何自由都不可能是无度的,不上班不代表失去对自我的要求和约束。恰恰相反,它需要你有更明确的目标和更强的约束力。如果能够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相信这些约束也并不算什么。所以,不上班之后生活的成败,其实取决于能否找到一项自己认为有意思、有意义的工作。有这样一项工作的存在,不上班的日子才充实完整,也才更接近我们所憧憬的理想生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鲤(不上班的理想生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悦然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214534
开本 16开
页数 16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36
CIP核字 2014250360
中图分类号 I217.1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3
168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6: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