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爱德华·蒙克(爱与焦虑)(精)
内容
内容推荐
爱德华·蒙克(1863-1944年)是表现主义的代表性艺术家,而他的声誉实际上是通过他的版画建立起来的。版画是他创作中的核心,极具实验性和创新性。除了自身的人生经历,蒙克的艺术也受到波希米亚式的艺术家、作家和诗人的影响。这些使得他的绘画作品成为当时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社会,甚至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社会的群像。时至今日,他这些引人注目的作品依然有着震人心魄的力量,强烈地唤起人类共性的情绪和回忆。
本书由2019年大英博物馆同名特展策展人歌莉娅·巴特鲁姆主编,汇集了目前对蒙克艺术生平经历、创作背景、图像阐释、材料使用、艺术市场等不同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作者简介
歌莉娅·巴特鲁姆是大英博物馆德国版画与素描部负责人。她主要负责德国老大师的版画和素描作品,出版的作品《有阿尔布雷希特·丢勒和他的遗产》(Albrecht Dder and his Legacy,2002年)和《来自私人藏品的德国浪漫主义画作》(German Romantic Drawings from a Private Collection,2011年)。
目录
馆长序
赞助人序
爱德华·蒙克在英国
光怪陆离的大陆:蒙克的欧洲印象
艺术家的灵魂:蒙克的经历及其《生命的饰带》
蒙克与版画
蒙克和巴黎剧院
“艺术是否受到太多来自商业的影响?”:文化资本与蒙克的市场
铜版、石版和木版:爱德华·蒙克的版画基质
关于爱德华·蒙克的感想
蒙克年谱
展品注释
部分参考文献
英国公共收藏的爱德华﹒ 蒙克版画
致谢
图片来源
作者简介
索引
导语
蒙克的生平经历看似离我们很远,但是又似曾相识。在这个被称为“贩卖焦虑”的时代,假如你我也曾像蒙克一样,驾驶着小船在生活的海洋中感到许多困惑和焦虑,不妨看看这位伟大的表现主义艺术家的一生和他的艺术。在被艺术作品强烈的情绪撞击下,我们可以为自己的焦虑找到一种更好的释怀理由,它是一种人类的集体无意识行为,它是人类情绪的一种DNA;我们也可以为自己的焦虑找到一种更合适的排解理由,那就是艺术无穷的治愈力量。这也是我们最想向读者推荐的理由。
本书是45年来大英博物馆举办的最大一场蒙克艺术回顾展的展览实录。书中汇集了西方学者们对蒙克艺术最新的研究与解读,以及大量关于蒙克生平摄影图片、草稿图片,甚至不同阶段创作的遗物留存,弥足珍贵。也许,读罢此书,你会对这个捂着脸尖叫的表情包产生最独一无二的见解。
精彩页
我被鬼魂所纠缠……不仅是我们从父亲和母亲那里继承了一切,还有各种古老的关于死亡的看法、观念之类的东西,其实它们并不存在,但它们扎根于那里,我们无法摆脱。
这是易卜生的《群鬼》中阿尔文太太向曼德斯牧师倾诉。《群鬼》是一部通过私生子、梅毒和安乐死等主题无情揭露父亲们罪孽的戏剧。1881年末第一次出版就在挪威引起一片哗然,之后的译本和表演在整个欧洲引起了骚动。“这本书在基督教家庭的圣诞餐桌上是禁书”,一家挪威报纸如是说。克里斯蒂安尼亚、斯德哥尔摩或哥本哈根的所有公共剧院都不敢上演,而其首演不是在欧洲而是在遥远的芝加哥: 1882年5月20日在一群北欧移民观众面前用挪威语演出。演出该剧的是一家瑞典公司,导演是年轻的奥古斯特·斯特林堡。 1883年10月17日在克里斯蒂安尼亚第一次上演《群鬼》,一群兴奋的年轻人希望能在小剧场看到该剧,而首都最大的剧院—克里斯蒂安尼亚剧院则每天排满了法国闹剧《红雀头小姐》(Têtede Linotte),很可能二十岁的蒙克就在观众中,对他而言《群鬼》的遗传性病态与他自己的家庭史产生了共鸣,并且成为他艺术作品的驱动力。
蒙克早年经历了一系列颇受打击的事件—五岁时母亲死于肺结核,十四岁时亲爱的姐姐苏菲死去,还有他父亲的精神不稳定,以及由此导致妹妹劳拉抑郁终生。确实,这些都是蒙克本人的心理问题,被戏剧化后终其一生在他的艺术作品和写作中一遍遍重演。易卜生的奥斯瓦尔德,即《群鬼》里的年轻画家,从巴黎放荡不羁的生活回到挪威清教徒生活,意识到自己从挥霍无度的父亲阿尔文上尉那里继承了梅毒后跟母亲当面对质。在蒙克看来,奥斯瓦尔德就是自己的影子,自己困境的替身。通过蒙克零散的笔记中可以找到不同版本提到自己是“我自己的鬼面”,“身体上的遗产,精神上的病态(从父亲和母亲角度而言)……一种鬼”,还说自己的作品表达了“一种奥斯瓦尔德心态”。易卜生作品的最后一幕中,奥斯瓦尔德奄奄一息、一动不动地坐在扶手椅上乞求痛心疾首的母亲给他“太阳……太阳”。新舞台剧和蒙克生活剧是如何融合在他的艺术作品中的呢? 19世纪90年代易卜生的《培尔·金特》(Peer Gynt,1867年)、《约翰·加布里埃尔·博克曼》(John Gabriel Borkman,1896年)第一次在新剧院面对巴黎观众演出时,蒙克又是如何接触到巴黎前卫剧院的呢?这对蒙克的作品产生了什么影响?
传统剧院注重情节、经典诵读和说教,这是当时法国首都资产阶级娱乐的主旋律,而19世纪80年代末开始,巴黎新剧的兴起对传统剧院形成了挑战。1886年,二十九岁的业余演员安德雷·安德瓦那( André Antoine)成立了自由剧院,首次演出新的自然主义戏剧以及外国作家的作品。在埃米尔·佐拉现实主义小说的影响下,自由剧院的很多喜剧都将注意力放在法国社会的下层阶级,有时甚至使用突破戏剧传统界限的污言秽语。尽管自由剧院总是与官方赞助失之交臂,跟1890年保尔﹒ 福特(Paul Fort)建立的艺术剧院(Théatred’ Art)和1893年奥雷里昂·吕涅波共建的作品剧院(Théatredel’ Oeuvre)一样,但自由剧院作为私人剧院公司卖座给订座会员,因此自由剧院未入赞助人的法眼。在佐拉的推动下,《群鬼》作为易卜生的第一部戏剧于1890年5月29日在巴黎上演,其中安德瓦那本人饰演了奥斯瓦尔德。回忆起上演的第一晚:“我认为该剧的效果在某些方面是很深刻的,但尽管末尾几幕时一种真实的痛苦充斥着整个空间,大部分观众开始时感到惊奇,后来慢慢厌倦……第二幕之后的内容我一点儿也想不起来了,无论是观众,还是制作效果都想不起来了,有一段时间我浑身发抖身体渐弱,直到最后的幕布落下来我才控制住自己。” 1891年4月安德瓦那上演了《野鸭》(The Wild Duck),这是该剧首次出版七年后易卜生在巴黎上演的第二部剧。安德瓦那作为将易卜生介绍到法国的第一人的同时,还提出了赞助艺术家为自由剧院上演的戏剧设计插图计划。 19世纪90年代,对易卜生的宣传与平版印刷插图的发行得到了巴黎前卫剧院的确认。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爱德华·蒙克(爱与焦虑)(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译者:谷吉梅
编者 (英)歌莉娅·巴特鲁姆
绘者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8057981
开本 16开
页数 22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20-01-01
首版时间 2020-01-01
印刷时间 202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图书小类
重量 1448
CIP核字 2019225199
中图分类号 J237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87
237
2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4: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