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弥勒文化与人间佛教 |
内容 | 内容推荐 2014年9月,第三届中国弥勒文化暨太虚大师思想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召开,各篇论文就雪窦山与弥勒信仰、太虚大师及其人间佛教思想、人间佛教思想在当代的发展及实践等论题进行了研讨。太虚大师曾出任学雪窦寺方丈,住寺14载,期间深入研究弥勒信仰与雪窦山的佛教文化。他倡导的“人生佛教”“人间佛教”理念在雪窦山进行了实验,他还曾提议在雪窦山建设弥勒道场。在强调宗教中国化的当今,重温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具有现实意义。 目录 研究太虚大师思想对于“我们”的意义(代序) 雪窦志书述略 智觉延寿与弥勒及弥勒道场的胜缘 雪窦重显禅师弘化的人间性格 弥勒信仰内涵研究 从印度弥勒与观音造像之异同考察其信仰之联系 韩国弥勒法相宗的开创者真表律师的弥勒思想与人间佛教 太虚大师与民国前期佛教组织 太虚法师以自治为核心的“治理”思想研究 试论太虚与法舫对世佛联的贡献 太虚大师的“佛化家庭”思想浅析 太虚大师的佛教和平观与战争观 从佛教的现代化看人间佛教 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与僧伽改革:现代化或新保守主义 人间佛教理论的“太虚范式” 现代性视域中的人生佛教 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的道德意蕴 略论太虚大师对禅宗禅法之抉择 佛教与科学关系之再审视:太虚大师“科学观”之时代启示 ——基于“佛教世俗化”与“佛教社会学”视角的讨论 太虚法师论《周易》 论太虚大师对中国佛教与文化重建的思考及其论述 太虚大师新儒家观之蠡测 太虚大师的《真现实》之人间佛教特色 论太虚大师与瑜伽菩萨戒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思想之研究 初试啼声:宜兰时期的星云法师与人间佛教(1953—1963)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管理思想 从星云大师的《百年佛缘》初探人间佛教思想与实践 星云大师的实践 ——以体育弘扬“人间佛教” 星云大师的念佛体证与修持方法 ——从菩萨道的修持问题谈起 星云大师“我是佛”的理论与实践 ——取径天台宗“六即佛”的论析 佛光山人间佛教的文化事业 ——以出版品为中心 人间佛教的死亡教育 ——台湾临床佛教宗教师推动安宁照顾社区化的社会实践意义 近代唯识学中有相无相之争 《真实义品》的内容和思想 人间佛教的世俗化和社会化问题浅析 人间佛教研究五十年述评 研讨会学术总结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弥勒文化与人间佛教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张家成 |
绘者 | |
出版社 | 宗教文化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880679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9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670 |
出版时间 | 2018-12-01 |
首版时间 | 2018-12-01 |
印刷时间 | 2018-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96 |
CIP核字 | 2018266845 |
中图分类号 | B948-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0 |
宽 | 184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