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优秀教师的成长(关键读物)
内容
编辑推荐

“教师发展丛书”,解开优秀教师的成长秘密,包括3册:《优秀教师的成长:关键人物》《优秀教师的成长:关键事件》《优秀教师的成长:关键读物》。

由方心田主编的《优秀教师的成长(关键读物)》这本书为江西教育传媒集团主管主办的《教师博览》杂志总编方心田主编的图书。研究领域是教育教学、期刊出版、文学创作编者汇编了二十多位教育界特级教师、名师通过阅读促进个人成长的故事,试图通过讲述教育名家成长故事寻找优秀教师成长的密码。适合中小学幼儿教师、校长培训与阅读。

内容推荐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是教师*好的修行。那些在教师的性格塑造、专业发展、事业转型中起到“指引”作用的读物,可谓教师成长中的“关键读物”。

由方心田主编的《优秀教师的成长(关键读物)》这本书精选了22位教育专家和卓越教师在“关键读物”的启蒙下聚集智慧、转换思维、提升格局,进而成就自我的故事。相信他们“自我修炼终成玉”的读书故事能给读者以诸多启迪。他们的“关键读物”书单,更为读者的专业发展指明了一条捷径。

目录

|丛书序|优秀教师成长的热搜词/方心田

阅读改变人生/朱永新

与西方企业管理书的相遇/李希贵

我曾经读过的那些经典/闫学

因书获救/王木春

让语文成为语文/刘祥

在实践中理解“自然教育”/李竹平

我路过你,就是路过我自己/王芳

《庄子》,人类的精神月亮/邱益莲

夏山学校,人类教育史上的巅峰之作/张荣锁

我的阅读史——影响我的几本书/郭初阳

一本摄入灵魂的书/黄行福少年时代的一本书/姜广平

开启“慢教育”之门,领略诗意人生/黄丽娟

《朗读手册》:指导学生阅读的“圣经”/顾文艳

一卷开天眼/翁还童

教师真正的绝活——读书/夏昆

未有佳人不读书/吴娟

《爱的教育》,让我更懂爱/常玉国

好书为媒学大家/付欣

月到天心,风来水面/曹洁

做教育中的“牛虻”/程志

远离恐惧的自由,是心灵的财富/陈兴杰

阅读,让我走上自我救赎之路/孙明霞

试读章节

阅读改变人生/朱永新

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图书稀缺。乡村文化站的书架上孤零零的几十本书(大部分是《毛泽东选集》和政治读物),早已不能满足我的胃口,于是,我向住在招待所的过往客人借书读。当时我母亲在镇上的招待所工作,她既是所长,又是服务员和清洁工,我们全家住在招待所,当母亲的帮手和“志愿者”。当时我读的书大部分是从旅客那里借来的,因为大部分客人是匆匆过客,所以我读书是限时限刻的。因此,我从小养成了快速读书、不求甚解的阅读习惯。

我真正系统地读书是在大学期间,由于大学读的是江苏师范学院,为了将来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老师,我基本读完了学校图书馆收藏的与教育学和心理学相关的所有图书。而朋友刘晓东推荐的人文、历史类图书,也成为我主要的精神食粮。这里主要介绍对我的生活和生命产生重要影响的几本书。

《产生奇迹的行动哲学》——点燃我生命的理想与激情

对我影响至深的第一本书,是1986年(我是1982年大学毕业的)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套青年艺术丛书中的一本,这是推荐给年轻人看的书。这本书是《产生奇迹的行动哲学》,副标题是“一个日本青年改革者的自述”。我还很清楚地记得这本书的封面是红黄颜色的,中间是一个大大的金色的拳头,象征着年轻人奋发向上的力量。

我买这本书花了9毛7分钱,这本书一直被收藏在苏州大学我的工作室里。这本书讲的是日本的一个医学改革家德田虎雄的故事。德田虎雄出生在日本的一个农村家庭,他从小的梦想是做一个医生,做一个好医生,做一个能够改变日本农村医疗状况的医生,但是,他的文化课成绩不好,在全校五百多个学生中排四百多名,排名如此靠后,他还想做什么医生啊,怎么去改变人们的命运啊,但他下定决心考一所比较好的医学院,当时日本知名度最高的医学院是早稻田大学的医学院,为此,他努力地考了三年才考取。

书中有一个细节,我记得很清楚:德田虎雄每天早晨照镜子,想象着镜子里的自己不是今天的自己,而是成为医生的自己,是成为一个早稻田大学医学院的学生的自己,是成为一个医学改革家的自己。他以此不断地激励自己,不断地用未来、用理想激励自己。那时的我很年轻,大学毕业不久,工作时间不长,正处于追寻理想的青春年华。当时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示:理想是人生最重要的一盏明灯,人是被理想牵引着走的。如果没有理想,一定是走不远的;一个人的理想越大,那他得到的帮助可能就会越多,就像一个人背着很沉重的行囊在爬坡,旁边的人也许会看不下去,会帮他一把,推他一把,拉他一把。

这本书很薄,是一本小册子,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名著。也许其他人读了可能不会像我那么激动,那么兴奋,但这本书的确对我的一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后来我能够做一点事情,能够有一点抱负,能够把新教育实验作为我一生的追求,我觉得可能与这本书对我的影响有关。

《管理大师德鲁克》——帮助我真正走进教育生活 第二本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书是《管理大师德鲁克》。 1997年底,我到苏州市人民政府担任副市长,之后我就更多地涉猎管理学著作。其实,先前我在苏州大学做教务处长期间,因为从事管理工作,就已经开始有计划地读管理学的书了。到了市政府以后,我结合工作开始大量地读管理学的图书。当时我读到一本书,是美国学者杰克·贝蒂写的《管理大师德鲁克》,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在1999年5月份出版,我在1999年底就读到了它。

这本书里面讲的一个故事,令我印象深刻。1950年元旦,德鲁克去看望老师熊彼特,熊彼特说,他现在已经到了这个年龄,知道仅仅靠自己的书和理论而流芳百世是不够的,除非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否则他的人生就没有什么重大的意义。这不仅是一个管理大师的忠告,更是一位老师对自己最得意的门生的嘱咐,是在他行将就木之前对自己学生讲的肺腑之言。八天以后,熊彼特就去世了。这也成为熊彼特在临终前给自己学生的一个遗训。

这段文字,在书上只有几行,一般人可能不会太在意,因为它们不是讲管理。但是对我来说,这句话相当于在我心里投了一颗原子弹。为什么?因为这彻底颠覆了我关于学术的梦想。在此之前,我跟很多大学教授一样,对“学问”的理解停留在出版著作、拿项目、评职称、获奖上。作为教授,你如果没有成果,就站不住脚。的确,我就是这么一路成长起来的,我能够在29岁时被破格评为江苏省最年轻的副教授,不就是靠我厚厚的著作吗?但是,看到这句话以后,我突然反问自己:究竟是为什么而做研究呢?写那么多文章有什么用呢?写给谁看呢?当时,我的研究偏历史,具体研究心理学思想史、教育学思想史,看的人就更少。到政府部门工作以后,我开始意识到,过去的研究路径好像有点问题,但是如果没有熊彼特对德鲁克讲的这句让我醍醐灌顶的话,我可能就不会如此快地意识到应该怎么做学问。(P007-010)

序言

优秀教师成长的热搜词

教师成长,和任何人的成长是一个道理,也是需要一些附加条件的,尤其是优秀教师的成长,更是需要比较优异的条件。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究竟需要哪些条件呢?

·关键人物

在这个世界上,人类属于群体动物,完全独居的人是极为罕见的。群体动物有个特点,就是有社交的需要,有寻找朋友的需要,有社会认同的需要,如此才能顺利地生活和成长。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认为,人们读书、娱乐、交友、恋爱、结婚、宗教、信仰、工作、活动、兴趣、爱好、权力与金钱的欲望,都是为了分心。分什么心?分孤独的心,怕自己无事可干而感到孤独。

教师,无疑是“聚族”而居的群体类别,在发育、生长的过程中,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发展、成才的过程中,经历着一个个亲人、朋友、老师、同学、同事、学生、老乡、邻居等,和他们交往,和他们打着生理的、物质的、精神的交道,不可避免地受到他们的影响与浸染。教师是一种教书育人的职业,因其特殊性,在他们生命中这些经历过的人里,有的作用大,有的作用小,有的作用一般,千人千面,各有不同,但必有一种,属于“重要他人”,也可称为“关键人物”。这样的人,重要而关键,数量当然不会多,甚至只有一个。这个“关键人物”,非同一般,在教师的生命成长、情感培育、思想形成、专业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个人优秀与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和这个“关键人物”有着重要关系。他,就是你生命中的“贵人”,是命运之神派来悄悄帮助你的使者。

我生命里的“贵人”也有不少,深刻影响我的教育生活的,是我的初中老师何子策先生。他以自己无私博爱的长者胸怀、身体力行的师者风范、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淡泊坦荡的思想境界,有形无形地塑造了我的多彩少年、美丽青年,乃至丰盈中年。我永远怀念他!

朱永新老师深情回首,记述了在他生命中占据重要一席的父亲、同学、老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温馨的学习与成长画面;肖川老师写了他在读本科及研究生时期的六位老师,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李镇西老师有滋有味地回忆了他的高中班主任张新仪老师,在李镇西老师看来,她是中国最美丽、最优秀、最幸福的老师……还有陈忠、傅国涌、樊阳、闫学、周益民、华应龙等很多学者或名师,都真挚抒写了他们生命中遇见的“贵人”,写了“贵人”在他们成长、成熟、成才的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贵人”是他们成长为优秀之我、今日之我的关键因子,是他们生命链条上最璀璨的明珠。他们的教育生命,因其而丰富;他们的教育乐章,因其而动听。

·关键事件  著名作家柳青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哲言:“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这个“几步”,就是我所认为的“关键事件”。

人类的命运,绮丽而丰富。它充满了未知的神秘,也充溢着变化的惊喜。它会落实到每个人的头上,植根在每个人的心里。在人们成长、生活、工作、成才的过程中,那关键的“一步”或“几步”,就是用成功或失败、欣喜或哀伤、乐与痛、哭与笑,以鲜明的注脚、深刻的印记、转折的理由,给美好的生命一个最美好的诠释。

回首我的人生,这样的“关键事件”也是有的。1982年,年仅14岁的我参加中考,考上了江西省万年师范学校。在当时,这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大喜事,因为这意味着我从此就吃上了国家粮,不用再从土里“刨食”了。父母乐得睡不着觉,笑得合不拢嘴。但在录取前的体检过程中,我因为个头小、体重轻,竟被无情地刷下来了。那时候我才知道,当老师也要个子高一点,身体重一点。负责体检的县城女医生,用无比惋惜和同情的口气对我说:“小鬼,你是不是从小挑柴挑多了?”后来,我退而求其次,悻悻地读了县重点高中,入学后,发现和我遭遇相同的“淘汰生”竟有十几人之多。我想,那时初中毕业生大都十四五岁,一些男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高还没有稳定呢,这是啥规定啊!命运本来不可假设,但我姑且假设一下,如果当年我被万年师范学校录取了,那么我必定会成为一名乡村教师,之后可能就地安家落户,终生献身乡村教育事业,也可能会改行,做一名基层公务员,还可能通过考研,奔一个时人认为更加光明的前途。但假设毕竟是假设,我被命运之手推向了另一条道路:读高中,上大学,然后还是当教师,当乡村教师。看起来有点殊途同归,但过程不同,结果的内涵便不同。这个“关键事件”,足够影响我的人生内容、人生走向、人生目标,用时髦一点的话来说,它影响了我的存在感、获得感、幸福感。

这样的“关键事件”,于我当然还有。每个人都会遭遇这样那样的“关键事件”。比如,王开东老师遇到了粗暴的小学老师,他们成就了.他的敏感和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大学老师陈同方在他毕业之际的谆谆告诫,成全了他对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的理解和提升;后来他任教于苏州中学,通过对钱穆先生的学习,获得觉悟,拥有了对教育的全新理解。魏勇老师则回顾了他少年时的一次阅读事件与中年时的一次网络写作事件,这两次看起来平静无波的事件,从此改变了他的生命状态和精神格局。杨林柯老师因为学生家长的投诉,激情难抑地写了“万言信”,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全国范围对教育价值的大讨论,于是,他成了“著名中学语文教师”。他说这起事件,是他个人的教育突围,也是他的自我救赎。还有凌龙华、李迪、张格、黄行福、王芳、曹书德、刘祥等一大批知名教师,品尝了他们从经历之海打捞出来的一条条“大鱼”,才知道一起起“关键事件”成就了他们的优秀,成就了他们的与众不同。

·关键读物

许多人都知道读书的重要性。知识就是力量,读书改变命运。其中道理,无须多言。

但读什么书,怎么读书,这就不一定老少皆知了。我一向认为,读书是一门大学问。古人有很多讲究,比如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曾国藩要求“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英国哲学家培根有一段精辟的读书论,“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读书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选择,选择读什么书,更能决定一个人的品位和格调。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万卷之中,使读者茅塞顿开,影响读者思想,甚至改变读者人生的书,才是读者人生中的“关键读物”,才是那种开卷有益的书,“善读之可以医愚”的书。

教师阅读,除了人类共有的丰富精神生活的需要,还有一定的专业发展需要。我曾经把教师的阅读内容做了一个分类,大致分为六个部分:涵养人文精神的书、培植教育理论的书、积淀教育智慧的书、学习班级管理的书、丰盈教育心灵的电影、高品质的教育报刊。我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很有必要阅读这六个部分的内容。

有的书,影响人的一辈子;有的书,影响人的某个阶段。不管时间长短,它在人的性格塑造、事业发展、命运布局中都起着关键性作用。这样的书,无疑是读者的良师益友和灵魂伴侣。比如,《产生奇迹的行动哲学》《管理大师德鲁克》《如何改变世界》《从优秀到卓越》之于朱永新老师,《掌握人性的管理》《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等西方企业管理类图书之于李希贵老师,《霍乱时期的爱情》《为什么读经典》《帕夫雷什中学》等之于闫学老师,《梁实秋散文》《给教师的建议》《张晓风自选集》之于王木春老师,《夏山学校》之于张荣锁老师,《365夜》《展望二十一世纪》《灵地的缅想》《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返璞归真》《圣经》之于郭初阳老师……

于我而言,影响巨大的书有《鲁迅作品选集》《复活》《围城》。鲁迅的书让我看清了中国的某些历史和现状,让我做了一个虽然不免痛苦但毕竟清醒着的中国人。托尔斯泰的小说,有震撼人心的道德力量,教人洗刷心灵的污垢。钱钟书的文人式幽默调侃,让我在沉重的写作面前,偶尔也享受南风习习带来的片刻欢愉。  朋友们,请选择好书吧!阅读精品吧!腹有诗书气自华,善读精品人自强。

《优秀教师的成长:关键人物》《优秀教师的成长:关键事件》《优秀教师的成长:关键读物》,我们称为“三关”丛书。“三关”,不啻于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三大关口。据关自守,眺望千里风云;把关得当,创造美丽人生。画家李苦禅说:“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早日使自己变得优秀,努力使人生变得美好,这是我们对广大教师朋友的良好祝愿!

此书面世,当衷心感谢源创图书的吴法源先生、王玉梅女士,感谢不吝赐稿的朱永新、李镇西、肖川、傅国涌等一大批名师学者,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感谢《教师博览》杂志,感谢参与校对的《教师博览》《江西教育》编辑敖小英老师!

方心田

2017年5月18日

书评(媒体评论)

那些曾多次震动过我而让我爱一辈子的书,在我的阅读书单中就是经典,是属于我的经典。它们是我生命的伴侣,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间出现在我的生命中。它们彼此也会有一些争执,但最后都达成了奇妙的和解。虽然它们本身有很多不同的特质,但无一例外地都渐渐成为我身体和心灵的一部分,让我长成了今天的模样。——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杭州市建新小学、杭州市新华实验小学校长 闫学

书,值得读的太多,但能入眼入心,对生命产生巨大影响者,莫过于使你在某一时期异常清醒的,改变了道路的,它是灵魂与灵魂的碰撞。你路过它,其实就是路过你自己。——湖南省益阳市第一中学教师 王芳

教师的“绝活”也许有千千万万,我仍然执拗地认为:只有读书,才是教师真正的“绝活”,也只有这样的“绝活”,才是真正对教育教学、对学生有益的。——中央电视台中学生频道特聘教师、“中国诗词大会”擂主 夏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优秀教师的成长(关键读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方心田 主编
译者
编者 方心田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0245393
开本 16开
页数 18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5
出版时间 2017-08-01
首版时间 2017-08-01
印刷时间 2017-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46
CIP核字 2017133622
中图分类号 K825.46
丛书名
印张 1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9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8:3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