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柔石洪灵菲卷)(精)
内容
试读章节

小说

人鬼和他的妻的故事

谁都有“过去”的,他却没有“过去”。他不知道自己活了多少年了,他的父亲在什么时候离开他而永不再见的,并且,他昨天做些什么事,也仅在昨天做的时候知道,今天已经不知道了。“将来”呢,也一样,他也没有“将来”。虽则时问会自然而然地绕到他身边来的,可是“明日”这一个观念,在他竟似乎非常辽远,简直和我们想到“来世”一样,一样的缥缈,一样的空虚,一样的靠不住。但他却仿佛有一个“现在”,这个“现在”是恍恍惚惚的,若有若无的,在他眼前整齐的板滞的布置着,同时又紧急地在他背后催促着,他终究也因为肚子要饿了,又要酒喝,又要烟抽,不能不认真一些将这个“现在”捉住。但他所捉住的却还是“现在”的一个假面,真正的“现在”的脸孔,他还是永远捉不住的。

他有时仰头望望天,天老是灰色的非常大的一块,重沉沉地压在他的头顶之上,地,这是从来不会移动过的冷硬的僵物,高高低低地排列在他的脚下。白昼是白色的,到夜便变成黑色了;他也不问谁使这日与夜一白一黑的。他也好像从没有见过一次红艳的太阳,清秀的月亮,或繁多的星光,——不是没有见,是他没有留心去看过,所以一切便冷淡淡的无关地在他眼前跑过去了。下雨在他是一回恨事,一下雨,雨打湿他的衣服,他就开口骂了。但下过三天以后,他又会忘记了晴天是怎样一回事,好像雨是天天要下的,在他一生,也并不稀奇。

此外对于人,他也有一个小小的疑团,——就是所谓“人”者,他只看见他们的死,一个一个放下棺,又一个一个抬去葬了,这都是他天天亲手做着的工作,但他并没有看见人稀少下去。有时走到市场或戏场,反有无数的人,而且都是从来没有见过面的,在他的身边挨来挨去,有时竟挨得他满身是汗。于是他就想,“为什么?我好像葬过多少人在坟山上了,现在竞一齐会爬起来么?”一时他又清楚地转念,“死的是另一批,这一批要待明年才死呢!”这所谓明年,在他还是没有意义的。

他是N镇里的泥水匠,但他是从不会筑墙和盖瓦,就是掘黄泥与挑石子,他也做的笨极了。他只有一件事做的最出色——就是将死人放人棺中,放的极灵巧,极妥帖,不白费一分钟的功夫。有时,尸是患毒病死的,或死的又不凑巧,偏在炎热的夏天,所以不到三天,人就不敢近它了。而他却毫不怕臭,反似亲爱的朋友一般,将它的僵硬的手‘放在他自己的肩上,头——永远睡去的人的——斜偎在他的臂膀上,他一手给它枕着,一手轻轻地托住它的腰或臀部,恰似小女孩抱洋囡囡一样,于是慢慢地仔细地,惟恐触着它的身体就要醒回来似的,放入棺里,使这安眠的人,非常舒适地安眠着。这样,他的生活却很优渥地维持着了,大概有十数年。

他有一副古铜色的脸;眼是八字式,眼睑非常浮肿,所以目光倒是时常瞧住地面,不轻易抬起头来向人家看一看;除了三四位同伴以外,也并不和人打招呼;人见他也怕。有时他经过街巷,低下头,吸着烟,神气倒非常像一位哲学家,沉思着生死问题。讲话很简单,发了三四字音以后,假如你不懂,他就不对你说了。

他的人所共知的名字是“人鬼”,从小同伴们骂他“三分像人,七分像鬼”,于是缀成一个了。他还有母亲,是一位讨厌的、多嘴的、欺骗人的老妇人,她有时向他的同伴们说,“不要叫错,他不是人鬼,是仁贵,仁义礼智的仁,荣华富贵的贵。”可是谁听她呢?“仁贵人鬼,横直不是一样,况且名字也要同人的身样相恰合的。”有时不过冷笑的这样答她两句罢了。

但人鬼却来了一个运命上的宣传,在这空气从不起波浪的N镇内,好像红色的反光照到他的脸上来了。说他有一天日中,同伴们回去以后,命他独自守望着某园地的墙基,而他却在园地的一角,掘到了整批的银子。还说他当时将银子裹在破衣服内,衣服是从身上脱下来的,上身赤膊,经过园地主人的门,向主人似说他肚子痛而听不清楚的话,他就不守望,急忙回家去了。

这半月来,人鬼的行径动作,是很有几分可以启人疑惑的!第一,他身上向来穿着的那套发光的蓝布衫裤脱掉了,换上了新的青夹袄裤。第二,以前他不过每次吸一盅鸦片,现在却一连会吸到三盅,而且俨然卧在鸦片店向大众吸。第三,他本来到酒摊喝酒,将钱放在桌上,话一句不说,任凭店主给他,他几口吞了就走;而现在却像煞有介事的坐起来,发命令了,“酒,最好的,一斤,两斤,三斤!”总之,不能不因他的变异,令人加上几分相信的色彩了。

有时傍晚,他走过小巷,妇人们迎面问他:

“人鬼,你到底掘到多少银子?”

而人鬼却只是“某某”的答。意思似乎是有,又似乎没有,皱一皱他的黑脸。妇人或者再追问一句:

“告诉我不要紧,究竟有多少?”

而他还是“某某”的走过去了。

妇人们也疑心他没有钱。“为什么一句不肯吐露呢?呆子不会这样聪明罢?”一位妇人这样说的时候,另一位妇人却那样说道:“当然是他那位毒老太婆吩咐他不要说的。”于是疑窦便无从再启,纷传人鬼掘到银子,后来又在银子上加上“整批的”形容词,再由银子转到金子,互相说:“还有金子杂在银子的里面呢!”

P3-6

后记

柔石原名赵平福,又名平复、少雄,曾用笔名柔石、金桥、刘志清、赵璜、方前等,在鲁迅日记中又称为平甫,1902年9月出生于浙江宁海。早年曾到杭州、北京等地求学,并在故乡推动进步教育活动。1928年初因牵连故乡农民暴动,出走上海,结识鲁迅,投身革命文学运动。曾任《语丝》编辑,并与鲁迅共同创办“朝花社”,出版《朝花周刊》、《朝花旬刊》及《艺苑朝花》等,成为鲁迅的得力助手和亲密伙伴。期间个人创作上取得长足进展,创作了小说《二月》、《为奴隶的母亲》等,允为其代表作。1930年初,自由运动大同盟筹建,柔石为发起人之一。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柔石曾任执行委员、编辑部主任。同年5月加人中国共产党,并以左联代表资格,参加在上海召开的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写下《一个伟大的印象》。1931年1月在上海被捕,同年2月7日与李伟森、殷夫、冯铿、胡也频等被国民党龙华警备司令部秘密杀害,史称左联五烈士,同时被害的中共党员二十三人。消息传出后,鲁迅十分悲痛,写下了一系列愤怒的文字,如《七律·惯于长夜过春时》、《柔石小传》、《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上海文艺之一瞥》等,其中尤以两年后写成的《为了忘却的纪念》最为脍炙人口。

柔石在左联五烈士中年龄最长,作品成熟程度也最高。其毕生创作以小说为主,大多贴近青年知识者的成长历程来写,反映时代青年的思想和生活苦闷,风格细腻深沉,完全超离于早期左翼文学概念化的创作风气,为一时之选。本集选入柔石小说《人鬼和他的妻的故事》、《三姊妹》、《二月》和《为奴隶的母亲》4篇,所据版本均为《青年和妇女的人生写照柔石小说全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版。选入散文2篇,其中《一个伟大的印象》选自《柔石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还乡记》选自鲁迅博物馆文物资料部整理:《柔石、冯铿遗稿》,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

洪灵菲原名洪伦修,辈序名树森,曾用名洪素佛、李铁郎、林曼青、林荫南等,1903年出生于广东省潮安县乡村。幼年贫苦,嗜书上进,读中学时受五四新思潮影响,成为校园文艺活跃分子。1922年考入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中山大学前身),结识中共地方党组织领袖,从此成为左翼青年。1926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国共合作时期在广州国民党中央海外部工作,为宣传革命勤奋创作,写下了大量的诗文。1927年国共分裂后遭通缉,曾流亡南洋,备尝艰辛。1927年底回国,投奔上海中共党组织,从此成为以作家身份为掩护的职业革命家,曾在中共江苏省委任职。1933年2月调任北平中共中央驻北方代表秘书处处长(即秘书长),同年7月由于叛徒出卖被捕,1934年夏牺牲于南京。

在上海工作和生活期间,洪灵菲是左翼文坛的活跃分子和高产作家。不仅曾参与组织了革命文学团体“我们社”,还曾参与筹备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在左联成立大会上与鲁迅、夏衍、冯乃超、田汉、郑伯奇等当选为常务委员,成为“左联”领导核心之一。同时其个人创作也进入鼎盛时期。从1927年冬至1930年春,他写出了近200万字的作品,其中小说单行本有《流亡》、《前线》、《转变》、《明朝》、《归家》、《气力出卖者》、《家信》、《大海》、《长征》(日记体,写上海生活的)及《在淞沪车厢里》等,长诗有《朝霞》、《躺在黄浦滩头》、《在货车上》等。这些作品和他的相关实际工作,为发展和壮大左翼文学运动做出了突出贡献,艺术上也较同时期风行的“革命加恋爱”式宣传性作品成熟,在人物身上揉进了更多个人体验和感受,以刻画充满浪漫气息的革命流亡者形象而闻名。

本集选入洪灵菲长篇代表作《流亡》和短篇《在洪流中》、《气力出卖者》,均据《洪灵菲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本集所选入的作品,均按创作或发表时间顺序编排。

张业松

目录

凡例

前言

柔石

小说

人鬼和他的妻的故事

三姊妹

二月 

为奴隶的母亲

散文

一个伟大的印象

还乡记

洪灵菲

流亡

在洪流中

气力的出卖者(一封信)

编后记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总目

序言

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代的到来,如何更加自觉地发挥和弘扬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软实力”,自然便成为国家和民族新的文化发展战略的着眼点。缘于此,上海市作家协会和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编纂的《海上文学百家文库》,也自当要从建设上海文化大都市的基础性文化工程着眼,充分发挥历史的文化积淀和展现深厚的学术渊源,广采博辑,探幽烛微,以期起到应有的咨询鉴赏和导向传承的作用。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从上海文学的生成和发展过程来梳理开掘上海近二百年以来的历史文脉和文学矿藏,温故知新,继往开来,无疑将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文库》以131卷的文本规模,精选汇集了19世纪初期至20世纪中叶在上海地区出现的约270位作家和他们的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经久的艺术魅力的约6000万字的代表作品,集中展现了上海文学的深厚底蕴和辉煌成果,这是我们应该极为珍惜的宝贵财富,对于我们当前有待进一步繁荣发展的文学事业也将是一种很好的推动和激励。

早在上个世纪初,上海作为一个面向世界的文化都会,对全国文化人才逐步形成了一种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态势,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和亲和力,有效地促进和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文学的繁荣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所谓“海派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实际上是近百年来全国四面八方文学人才云集上海、共同参与的结果。正像鲁迅先生当年所说的那样,“所谓‘京派’与‘海派’,本不指作者的籍贯而言,所指的乃是一群人所聚的地域,故‘京派’非皆北平人,‘海派’非皆上海人”(《鲁迅全集》第5卷,第352页)。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共识,所以我们在编选这部《海上文学百家文库》时,主要不以作者的出生地域为界,而是视其是否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参与了上海文学事业的共建共荣,并获得重要的文学成就为取舍。

上海作为我国开埠早并兼有海洋性文化特征的世界大都会,在西方的各种学术思潮和理论流派的交流和渗透下,在文化、文学方面自然也得了风气之先,使得上海的传统文化和保守思潮受到很大的冲击和洗礼,而各种新锐的学术思想、文化新潮和创作流派,则纷至沓来,一发而不可收,从而奠定了上海文化和文学开放性、现代性的基础。时至今日,文化艺术的多元互补、兼收并蓄已经成为人类思维方式和审美要求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在当前不可逆转的世界文化的大整合、大跨越的历史潮流面前,我们必须以更加自觉的文化心态与创新精神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人类的美好文明做出应有的贡献。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规模宏大,卷帙浩繁,在编选过程中除了直接参与本书编辑工作的编委和有关人员的通力合作,还得到人选作者的家属和海内外文化界人士的热情关注和支持,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信息和资料,特此铭记,以表谢忱。

2010年3月

内容推荐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以131卷的文本规模,精选汇集了19世纪初期至20世纪中叶在上海地区出现的约270位作家和他们的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经久的艺术魅力的约6000万字的代表作品,集中展现了上海文学的深厚底蕴和辉煌成果。

本卷为其中之一,收录了柔石、洪灵菲的代表作品。

编辑推荐

本书选入柔石小说《人鬼和他的妻的故事》、《三姊妹》、《二月》和《为奴隶的母亲》4篇,选入散文2篇。选入洪灵菲长篇代表作《流亡》和短篇《在洪流中》、《气力出卖者》,均据《洪灵菲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柔石洪灵菲卷)(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业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35868
开本 32开
页数 38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96
出版时间 2010-06-01
首版时间 2010-06-01
印刷时间 201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5.01
丛书名
印张 12.3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1
150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9: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