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52蓝
内容
内容推荐
14个直击灵魂的真实故事:关于孤独、渴求、沉迷,关于现代心灵的应急出口!
《巴黎评论》《纽约时报书评》《洛杉矶时报》《出版家周刊》《华盛顿邮报》一致力荐!
一头游荡在太平洋深处的孤独蓝鲸,让一个躺在纽约病院里的女人从7周的垂死挣扎中重生;
一位照顾着一对自闭症双胞胎的疲惫母亲,每天早上5点半起身,只为步入虚拟世界蓝绿色大理石泳池边永远不需要起身的生活;
一位摄影师,用25年、23000张照片记录一个墨西哥家庭的悲欢离合,执着于说出所有、记录所有、捕捉所有复杂性的强烈冲动;
一对分手的恋人,用一座收藏全世界恋情遗骸的博物馆,翻越了痛苦的长城……
在莱斯莉·贾米森笔下的真实记录中,人们用虚幻的言辞解释自己为何孤独,或是被什么纠缠不清,而这些于时间长河中已然消失的故事,却如同我们眼下正在经历的一切,完整地定义了我们。唯有我们最终学会交出自己写好的剧本,才能换得透彻的人生。
作者简介
莱斯莉·贾米森(Leslie Jamison),小说家、非虚构作家,才华横溢的知识型写作者,出身书香世家,曾就读于哈佛大学本科以及艾奥瓦作家工作坊,并在耶鲁大学攻读英语文学博士学位。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非虚构不错写作班。她的第二本书《十一种心碎》于2014年出版后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目录
Ⅰ 渴望 Longing
52蓝
我们跟自己讲故事,为的是再活一遍
滞留的故事
虚拟生命
Ⅱ 追寻 Looking
北上贾夫纳
无可言说
尖叫吧,燃烧吧
最大曝光
Ⅲ 念想 Dwelling
彩排
漫长的轮班
实之烟
幽灵的女儿
心碎博物馆
催生
致谢
导语
本书是《纽约时报》推荐作家莱斯莉·贾米森继《十一种心碎》《在威士忌和墨水的洋流》之后的非虚构新作。14个相互独立的故事,聚焦于一个直击灵魂的共同主题:比海更深的渴望,以及由此带来的沉迷。她向这份渴望的本质发问,并尝试作出最为真挚的回答。她满怀包容的深情讲述,映照了人性之复杂,之幽微,之动人。
“在精神痛苦及其慰藉这一主题上,恐怕没有比莱斯莉·贾米森更好的作家。”
书评(媒体评论)
就像万花筒的玻璃镜面
,贾米森精密入微的目光似
乎能够折射它所触碰的一切
。最终当我从书页中抬起头
时,一种全新的惊奇感油然
而生。
——《巴黎评论》
聪明而充满活力……《52
蓝》围绕的是一个极度人性
化的主题:渴望以及渴望必
然会导致的结果——沉迷,
两者都在作家铿锵有力、引
人入胜的行文之下汩汩涌动

——《洛杉矶时报》
一本令人赞叹的非虚构
文集,来自这一体裁领域里
首屈一指的创作者。和她几
乎所有的作品一样,本书非
常值得一读。
——《柯克斯书评》
精彩页
52蓝
1992年12月7日。惠德比岛,普吉特海湾。世界大战结束了。其他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结束了。冷战也终于结束了。惠德比岛海军航空基地留存了下来。同样不变的还有太平洋,水域辽阔,深不可测。远处有个小航空站,以一位飞行员的名字命名:威廉·奥尔特。他死于珊瑚海海战,遗体至今未被找到。这就是现实。海洋吞噬人的躯体,并令他们不朽。威廉·奥尔特成了一条跑道,将其他人送向天空。
在海军航空基地里,无边无际的太平洋显现为一串有限的数据,由散布在海底的多台水下测音器收集着。最初,在冷战期间,这些水下测音器被用于监测苏联潜水艇。后来,它们便被用于倾听海洋本身,将其杂乱的噪音转换为可计量的东西:光谱仪吞吐出来的印有图表的纸张。
就在1992年12月的某一天,中士威尔玛·荣绮丽听到一种奇怪的声音。她将它单独打印到一张光谱图上,以便看得更清楚。她难以相信这种声音的频率是52赫兹。她去找音频技术员。他得回来,她说,他得再看一眼。那个技术员回来了。他又看了一眼。他名叫乔·乔治。威尔玛告诉他:“我觉得这是一条鲸鱼。”
乔想,天哪。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这种声音的光谱看上去是一条蓝鲸的呼唤,但蓝鲸的音频通常仅介于15到20赫兹之间——一种难以察觉的轰隆之声,处于人类听觉范围的边缘。52赫兹完全超出了蓝鲸发声的正常范围。然而,在他们的眼前赫然是这样一段特殊的音频,它来自太平洋中徜徉着的、以独特的高音吟唱着的一个生物。
鲸鱼呼唤通常有几个原因:辨识方向、寻找食物、互相交流。对于某些鲸鱼——包括座头鲸和蓝鲸在内——来说,吟唱也能帮助它们择偶。雄蓝鲸比雌蓝鲸唱得更响亮,它们以高于180分贝的音量成为世界上发声最响亮的动物。它们会咂舌、咕哝、发出颤音、低声哼唱并且呻吟。它们的声音听起来像是雾角般。它们的呼喊声可以穿越海洋数千英里。
因为这条鲸鱼的音频前所未见,一连好几年,惠德比岛的人都在他从阿拉斯加向南游至墨西哥的洄游季节里追踪他。他们判断这是一条雄鲸,因为只有雄鲸才在交配季节歌唱。与众不同的并非他的路径,而是他的歌声,以及,他们从未发现他身边有任何同伴这一事实。他似乎永远形单影只。这条鲸鱼高声呼喊着,却似乎没有任何呼喊对象——至少可以说,似乎没有得到任何回应。那位音频技术员将其称为“52蓝”。一份科学报告最终确认,从未有任何记录显示,还有其他鲸鱼发出类似的呼喊声。报告承认:“这或许令人难以接受,在如此宽广的海洋里,他或许是仅有的孤种。”
从西雅图开车到惠德比岛的沿途让我看到了华盛顿州那毫不遮掩的壮阔:大堆切割木材;河流被树干阻塞,就像是鱼被困在围栏中;斯卡吉特港口附近糖果色的集装箱堆成高塔,欺骗海峡大桥旁是一堆脏兮兮的白色筒仓,大桥的钢梁赫然伫立在普吉特海湾之上,海水在桥的200英尺①之下折射着太阳的光芒,像闪光的玻璃碎片。在桥的另一头,惠德比岛给人以世外桃源的感觉,一派乡村风光,几乎带着戒备。一块告示牌上写着:“乱扔垃圾,必将受罚。”另一块告示牌上写道:“空间加热器需要空间。”惠德比岛往往自诩为全美国最长的岛,但严格说来,这并不属实。2000年,《西雅图时报》曾写道:“惠德比岛很长,但我们也不必夸大其词。”它长到足以举办风筝节、贻贝节、年度自行车赛(惠德比环岛自行车赛),可以涵盖四个内流湖,并开展一年一度的谋杀疑案游戏,届时该游戏会将人口为1 035的整个兰里城变成犯罪现场。
第一个识别“52蓝”的音频技术员乔·乔治依然住在惠德比岛北边距离航空基地约6英里②的一所靠山而建的小房子里。我到访时,他微笑着来开门。他是个魁梧的男人,头发银白,有一说一,但很友好。虽然他已有20年没在航空基地工作了,但还是可以用他的海军证件让我们通过安检。他告诉我,他每次回基地丢弃可回收垃圾时,都用这张证件。军官俱乐部外,穿着飞行套装的人在木甲板上喝鸡尾酒。远远看去,海岸线此起彼伏,动人心魄——海浪冲向黯淡的沙,海风吹过常青树。
乔解释说,他在航空基地工作时,他的团队——那个负责解析水下测音器所收集到的音频数据的团队——跟基地的其他人员几乎没有交集。他说,那事关安保。当我们来到他从前工作的那幢楼时,我便明白了他的意思。它的外围是两层带刺的钢丝围栏。他告诉我,基地的其他军人一度以为他所在的那栋楼是个监狱。他们一直不知道它的作用。当我问他,在1992年他们意识到那些奇怪的声音是鲸鱼的呼喊声前,他以为那是什么声音时,他说:“我不能告诉你。这是机密。”
P3-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52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莱斯莉·贾米森
译者 译者:高语冰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9840295
开本 16开
页数 2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22-01-01
首版时间 2022-01-01
印刷时间 202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86
CIP核字 2021161338
中图分类号 I712.45
丛书名
印张 14.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28
155
16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5:4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