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多位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在会议讨论期间提交近六十篇文章,这些文章大致集中在六大研究领域,分别是:中国早期经典文献的日本写刻本研究;日本古代汉文学与中国文学典籍之关系;日本古典文学对白居易的受容问题;日本汉诗研究;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在日本的流传与影响;日本文字、史书、佛教研究的中国古典学视野。
本书从学术研究前沿角度出发,选取其中26篇高学术水准的文章结集出版,定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学术视觉与研究参考。
图书 | 文献文学文化(中日古典学交流与融通工作坊论集第1卷) |
内容 | 内容推荐 四十多位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在会议讨论期间提交近六十篇文章,这些文章大致集中在六大研究领域,分别是:中国早期经典文献的日本写刻本研究;日本古代汉文学与中国文学典籍之关系;日本古典文学对白居易的受容问题;日本汉诗研究;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在日本的流传与影响;日本文字、史书、佛教研究的中国古典学视野。 本书从学术研究前沿角度出发,选取其中26篇高学术水准的文章结集出版,定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学术视觉与研究参考。 目录 竹添井井《左氏会笺》成书略窥 早稻田大学藏五山版《毛诗郑笺》底本考 《群书治要》本《周易》斟议 日本天野山金刚寺永仁写本《全经大意》谪论 日传本《五行大义》所见古本《春秋繁露·治顺五行篇》辑证 何为文学遗产——就平安初期文学对中国古典籍之继承与私有化论 《怀风藻序》对唐太宗时期文本的运用 “文学”的位置——从汉籍受容看《怀风藻序》叙述上的双重构造 试论《源氏物语·少女》中的汉诗文引用——以引用陆机《豪士赋序》的意义为例 《文选》在古代日本的传习特徵刍议——以《文选》日藏古抄为綫索 隋唐典籍之东传与日本古典籍对隋唐文学研究之价值 写本时代的书写和文学载体——以《遍照发挥性灵集》为例的考察 《白氏文集》惠萼写本的东传 《长恨歌》在古代日本的文图流播——兼论文学经典传播中文本与图像的关系 伪撰中的白居易及其文学——真福寺藏《往生净土传》的编撰意图 以白居易诗为出典的文之玄昌《祭师父诗》写作过程考——试探其参考〈万首唐人绝句〉〈古今事文类聚〉之可能性 比较中日类编诗集所见白居易对律体诗创作情境之拓展 绝海中津《蕉坚稿》作品排序原则新解——以在明时期诗作为例 赖山阳诗学及与中日诗史源流的关系 明代公案小说的文本抽毁与东亚流播——以余象斗《皇明诸司廉明奇判公案》为例 清田儋叟、曲亭马琴与金圣叹的交锋——江户时期白话小说批评的确立 日本内阁文库藏明刊《太和正音谱》考略 日本的“佚存文字”——以狩谷掖斋的考证为中心 《日本书纪》的读法——以“天子”为中心 南齐武帝的瑞石像与吉野寺放光樟像 白隐禅师之“软酥之法”与其背景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文献文学文化(中日古典学交流与融通工作坊论集第1卷)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杜晓勤//(日)河野贵美子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33279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4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49 |
出版时间 | 2022-08-01 |
首版时间 | 2022-08-01 |
印刷时间 | 2022-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78 |
CIP核字 | 2022159545 |
中图分类号 | G125-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9.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