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在北大听讲座大全集
内容
编辑推荐

《在北大听讲座大全集》分为“文学镜像”“追根溯源”“点亮心灵”“探寻人生”“法度精神”“企业关怀”“名家传递”“放眼世界”八个部分,所收文章皆为专家、知名学者、社会名流在北大的精彩演讲,涉及领域非常广泛,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人生、宇宙万象、天南地北、古今中外,无所不包,并且都是各领域各学科最前沿、最新的学术观点、动态信息和思想火花,既有引人深思的深厚哲理,又有催人奋进的人生智慧,是最具时代精神的“思想大餐”。阅读本书,你不但可以感受到大师们的知识和智慧、博大的胸襟和伟大人格的魅力,而且还可以品味到北大浓郁的人文气息。本书由刘国生主编。

内容推荐

讲座是北京大学最别致的一道校园风景线,是观念、知识、智慧交流和碰撞的前沿阵地。它不仅增添了校园精神沃土的内涵,而且让这个古老的校园更加生机盎然。在浮华之风日盛的当下,对所有莘莘学子来说,名校讲座中传来的思想之声是真正值得认真品味和用心领会的。但是,如果大师们的智慧闪光仅仅局限于北大讲堂,对于社会将是一件憾事。因此,《在北大听讲座大全集》从北大讲座中选取最精华的部分,即使你不进北大,也一样可以聆听到大师们的谆谆教诲。

全书分为“文学镜像”“追根溯源”“点亮心灵”“探寻人生”“法度精神”“企业关怀”“名家传递”“放眼世界”八个部分,所收文章皆为专家、知名学者、社会名流在北大的精彩演讲,涉及领域非常广泛,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人生、宇宙万象、天南地北、古今中外,无所不包,并且都是各领域各学科最前沿、最新的学术观点、动态信息和思想火花,既有引人深思的深厚哲理,又有催人奋进的人生智慧,是最具时代精神的“思想大餐”。

阅读《在北大听讲座大全集》,你不但可以感受到大师们的知识和智慧、博大的胸襟和伟大人格的魅力,而且还可以品味到北大浓郁的人文气息,学会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多一些得、少一些失,多一些成功、少一些失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本书由刘国生主编。

目录

文学镜像

 曹文轩 对四个成语的解读——我所理解的“真文学”

 钱理群 《故事新编》漫谈

 张祥龙 从《诗经·大雅·生民》中读解周文化的特征

 胡文彬 谈《红楼梦》与中国文化

 郑志明 道教的生死观

 纪连海 正说吴三桂

追根溯源

 王 娟 民间节日与文化传承

 张 辛 中庸之道与礼乐文明

 张英进 中国现代性的五个面向/阶段

 孙开泰 传统文化与中医

 蔡礼旭 传统文化与幸福人生

 彭 林 传统礼仪文化与现代社会

点亮心灵

 蔺桂瑞 健康自我意识——人才成功的第一要素

 丛 中 远离精神障碍,保持心理健康

 吴 青 爱的哲学

 李银河 女性主义的性政治

 俞吾金 当代虚无主义省思

 高 天 音乐审美与心理健康

探寻人生

 阿 丘 口才成就人才

 金正昆 有效沟通漫谈

 韩嘉玲 托起明天的希望——贫困地区的农村教育

法度精神

 刘爱明 当代维权之法律解析

 王海明 公正与人道:社会治理的道德原则

 马忆南 个人自由与中国的婚姻家庭法制

企业关怀

 茅于轼 从民企国企差别到交换和价值

 陈为邦 对新时期城市规划的思考

 周建波 成败晋商——明清商帮的崛起与衰落

 袁 岳 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市场调研与决策

 范庆南 广告、传播与顾客关系行销

 厉以宁 重视对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

 彭凯平 企业领导成功的商数与理性思维的培养

名家传递

 茅理翔 企业传承梦想——民企的八大难题及其对策

 宗庆后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娃哈哈寻找企业持续增长能力

 赵 民 合伙制创业在中国——新华信的十二年

 李国庆 中小企业创业标本

 黄 辉 新一轮管理的挑战

 田同生 客户关系管理的中国实战

 俞尧昌 有效商战幕后的故事

放眼世界

 贾庆国 世界格局与中国安全

 劳伦斯·萨默斯 全球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叶自成 中国的强国心态同大国外交战略

 陈峰君 现代化第三次浪潮与亚洲世纪

 程恩富 经济全球化与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理论和战略

 刘 涛 多元世界中的中国国际关系

试读章节

现在我来讲一个作家——一个有点古怪的、早被中国作家与批评家们谈得起了老茧的作家:博尔赫斯。

我以为我们并没有走进博尔赫斯的世界。博尔赫斯的视角永远是出人预料的。他一生中,从未选择过大众的视角。当人们人头攒动地挤向一处,去共赏同一景观时,他总是“闪”在一个冷僻的无人问津的角度,用那双视力单薄的眼睛去凝视另样的景观:他去看别人不看的、看出别人看不出的。他总有他自己的一套——一套观察方式、一套理念、一套词汇、一套主题……

这个后来双目失明的老者,他坐在那把椅子上所进行的是玄想。

他对一切都进行玄想——玄想的结果是一切都不再是我们这些俗人眼中的物象。

“镜子”是博尔赫斯小说中一个常见的意象。它是一个最富有个性的意象。在他看来,镜子几乎是这个世界之本性的全部隐喻。

博尔赫斯看出镜子的恐怖是在童年时代。他从家中光泽闪闪的红木家具上,看到了自己朦胧的面庞与身影。这一情景使他顿时跌落到一种神秘、怪诞而阴气飘飘的氛围之中。他居然看到了自己,这未免太可怕了——不亚于在荒野中遭遇鬼影。他望着“红木镜”中的影子,心如寒水中的水草微微颤索,那双还尚未被眼疾侵蚀的双目里满是诧异和疑惑。他一生都在试图摆脱镜子,然而他终于发现,他就像无法摆脱自己的影子一样无法摆脱它。闪亮的家具、平静的河水、光洁的石头、蓝色的寒冰、他人的双眼、阳光下的瓦片、打磨过后的金属,所有这一切,都可能成为镜子映照出他的尊容甚至内心,也映照出这个世界上的所有。宇宙就仿佛是一座周围嵌满镜子的玻璃宫殿。人在其间,无时无刻不在受着镜子的揭露与嘲弄。“玻璃”,是黑暗中刺探人们的眼睛。

镜子还是污秽的,因为它象征着父性,象征着交媾。“镜子从远处的走廊尽头窥视着我们。我们发现(在深夜,这种发现是不可避免的)大凡镜子,都有一股妖气。”更糟糕的是,它如同父性一般,具有增殖、繁衍的功能。镜子和父性是令人恶心的,而“恶心是大地的基本属性”。交媾,增加人口,使人群如蚁,这是丑陋之举,是应该被憎恨的——“憎恨它们(父性与镜子)是最大的美德”。镜子既是交媾、增殖的隐喻,并且它还经常是使一个心灵无瑕的孩子看到男女交媾的映照物——由于疏忽,男人与女人的隐秘,被暗中窥视的镜子偷偷地传导给了纯洁无瑕的孩子。镜子始终是它存在空间的障碍物与令人无法忍受的窥视者。

博尔赫斯一向害怕镜子,还因为它的“生殖”是一种僵死的复制。在镜子中,他倘若能看到一个与自己有差异的形象,也许他对镜子就并不怎么感到可怕了,使他感到可怕的是那个镜子中的形象居然就是他自己的纯粹翻版。博尔赫斯大概是世界上最早的对“克隆”提出哲学上的、伦理学上的疑义的人之一。(笑声)他无法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一天早晨起来,他走到布宜诺斯艾利斯街头,见到了无数的人,但他们都是一模一样的面孔。这太可怕了!所以“复制”“重复”“循环”“对称”这些单词,总是像枯藤一般纠缠着他的思绪与灵魂,使他不能安宁。他希望博尔赫斯永远只能有一个,就像是上帝只有一位一样。

人生,则是镜中人生。

博尔赫斯说:“我对上帝及天使的顽固祈求之一,便是保佑我不要梦见镜子。”

我重提博尔赫斯,是想说,我们在文学创作方面所显示出来的思路是否太过正常呢?我们对世界还有无可能有新的很别致的解释吗?我们是否具有足够的理由固守现在的观察世界、言说世界的方式?

我同意这种说法,博尔赫斯的作品是写给成年人的童话。而另一个写成年童话的作家卡尔维诺,更值得我们注意。

一群看来都十分古怪的人,穿越了一片密林,来到了一座神秘的城堡。而这次穿越,是以每个人失去说话能力为代价的——围着餐桌而坐的人,忽然发现自己失聪变聋。但他们每个人都有着强烈的向他人倾诉的欲望。此时,大概是城堡的主人,拿出了一副塔罗纸牌放在了桌上。这副牌一共78张,每张上都印有珍贵的微型画,有国王、女王、骑士、男仆、圣杯、金印、宝剑和大棒等。他示意,每一个愿意讲述自己故事的人,都可以通过塔罗纸牌上的图案,来向他人讲述自己的故事。纸牌上的图案,可以充当一个乃至几个角色和不同的意思——在不同的组合中,它们代表不同的角色和不同的意思。于是游戏开始,就凭这78张纸牌,他们分别讲述了“受惩罚的负心人”、“出卖灵魂的炼金术士”、“被罚人地狱的新娘”、“盗墓贼”、“因爱而发疯的奥尔兰多”等奇特的故事。

这就是卡尔维诺的小说《命运交叉的城堡》。

这78张可以任意进行组合的纸牌,似乎无所不能。它完全可以替代语言,完成对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事物、所有事件和所有意思的表达,并且极其流畅,使在场人心领神会。无论是哪一组、哪一系列,它们总会在一点上发生交叉,即在一个点上,呈现出他们具有共同的命运。

卡尔维诺是我所阅读的作家中最别出心裁的一位作家。在此之前,我以为博尔赫斯、纳博科夫、格拉斯、米兰·昆德拉,都属于那种“别出心裁”一类的作家。但读了卡尔维诺的书之后,才知道,真正别出心裁的作家是卡尔维诺。他每写一部作品,几乎都要处心积虑地搞些名堂,这些名堂完全出乎人的预料,并且意味深长。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哪一位作家像他那样能一生不知疲倦地搞出一些人们闻所未闻、想所未想的名堂。这些名堂绝对是高招,是一些天才性的幻想,是让人们望尘莫及的特大智慧。

我总有一种感觉,卡尔维诺是天堂里的作家。对于我们而言,他的作品犹如天书,他的文字是一些神秘的符号。在表面的形态之下,总有着一些神秘莫测的奥秘。我们在经历着一种从未有过的阅读经验:他的文字考验着我们的智商,他把我们带人一个似乎莫须有的世界——这个世界十分怪异,以至于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我们总会有一种疑问:在我们通常所见的状态背后,究竟还有没有一个隐秘的世界——这个世界另有逻辑,另有一套运动方式,另有自己的语言?

《看不见的城市》不是我们通常所见到的小说:忽必烈汗的帝国,疆土辽阔无垠。他无法对他的所有城市一一视察,他甚至不知道他的天下究竟有多少座城市。于是他委托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代他去巡视这些城市,然后向他一一描述。这个基本事实是虚假的。

现在,忽必烈汗与马可·波罗坐到了一起。马可·波罗开始讲他所见到的城市——严格来说,不是他所见到的城市,而是他所想象的城市。这些城市只可能在天国,而不可能在人间。

全书九章,共叙述城市55座。书中的所有数字,都具有隐喻I生与象征性。

像风筝一样轻盈的城市,像花边一样通透的城市,像蚊帐一样透明的城市,像叶脉一样的城市,像手纹一样的城市……这些城市络绎不绝地出现在他们的想象里。它们显示着帝国的豪华与丰富多彩,同时也显示着帝国的奢侈与散乱。

天要亮了,马可·波罗说,陛下,我已经把我所知道的所有城市都向你一一描述了。可忽必烈汗说,不,还有一座城市你没有说——威尼斯。马可·波罗笑了:你以为我一直在讲什么?在我为您描述的所有城市中,都有威尼斯。这是一部非常好的小说,我想,这应该是你要看的一千部小说中的一部。(笑声)  在形式上大做文章,这是卡尔维诺与一般小说家的区别。他的一生都在追求小说在形式上的创新。如果他没有在1985年去世而活至今日,他还会给我们带来多少种新颖而别致的小说形式呢?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的伟大。因为,一个不将心思花在形式上,而只是将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作品的生存经验的透彻与思想的深邃方面的小说家,一样是伟大的。他们就在那些长久沿用的古老的、经典的小说形式中,照样达到了一个令人仰止的小说境界。这犹如一粒王冠上的钻石,是包在手帕中还是放在木盒里都不能影响钻石本身的价值。但,我们应当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有些形式是与内容无法分解的,如美学家们所说的,是“有意味的形式”。这些形式我们就应另当别论了。也许说一些艺术品,可以显得更为直观:那些看上去仅为形式的雕塑,它们在我们的感觉里,究竟是内容还是形式的呢——我们无法将这两者剥离。当初建造埃及金字塔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现代的种种猜测仅仅就是猜测。我以为这种猜测是毫无意义的——除非是那些科学家想从中获取什么。因为在我看来,当它出现在我们视野里时,它是纯粹的。我们根本不想知道它的内容——它用于什么。因为,作为一种形式,它已经在精神上给我们造成了强烈的震撼,它的内容已经大得无边、深得无底。我没有去过埃及的金字塔,但我去过墨西哥的金字塔,非常雄伟。与我同行的一位朋友问:“建造这样一个大东西有什么用处?”我对他开玩笑说:“你站在金字塔之上,问它有什么用处,真是一头蠢货。”(笑声)P9-11

序言

北大的讲座之多、质量之高在中国首屈一指,与世界上任何最著名的大学比都毫不逊色。讲座如果在大学里消失,校园文化便会成为戈壁上的涓涓细流,虽然澄澈,但孱弱且短暂,并且讲堂上智慧的闪光不应局限于校园,而应该走出去,给所有爱智慧的人以聆听大师教诲的机会,去亲身体会细流是如何变成汹涌的波涛奔腾至海的。

当今世界是一个正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世界,全球化具有技术一体化、经济共同化、文化对话化、交往跨国化等特点。我们的思想需要不断转化和创新,在信息传播的时代,名家讲座可以说是一种短平快的传播与接收学术、知识的途径。

讲座是北京大学最别致的一道校园风景线,在20世纪90年代往往看到容纳1000多人的大礼堂座无虚席,站着听的人挤满了通道。而每有重量级的人物到来,更是盛况空前,这样的盛况,往往令许多学者感动不已。它不仅增添了校园精神沃土的内涵,而且让这个古老的校园更加生机盎然。讲座的魅力不仅是学者名流的名气,更重要的是讲座所传达出来的思想与智慧。

对学生来说,在北大听讲座是一种乐趣;对演讲者来说,在北大演讲亦是一种乐趣。讲座无不彰显了演讲者的知识与智慧,他们学识渊博却不为学识所累,拥有卓越的理念和伟大的思想;他们淡泊名利,保持着自己独立的人格和道德操守;他们秉天地之气而来,将智慧播撒于人间。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充满梦想的人都能有幸到北大聆听大师们充满智慧的教诲,这无疑是所有渴望用智慧来武装自己的人的一大损失。为了让所有热爱知识的人都能听到大师们的旷古余音、领悟他们的智慧之光,本书收录了著名学术思想大师在北大的精彩讲座,从而让大师们的思想和人生哲学得以传承,让更多的人能够体会到大师们的智慧之光。

《在北大听讲座大全集》分为“文学镜像”“追根溯源”“点亮心灵”“探寻人生”“法度精神”“企业关怀”“名家传递”“放眼世界”八个部分,所收文章皆为专家、知名学者、社会名流在北大的精彩演讲,涉及领域非常广泛,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人生、宇宙万象、天南地北、古今中外,无所不包,并且都是各领域各学科最前沿、最新的学术观点、动态信息和思想火花,既有引人深思的深厚哲理,又有催人奋进的人生智慧,是最具时代精神的“思想大餐”。

阅读本书,你不但可以感受到大师们的知识和智慧、博大的胸襟和伟大人格的魅力,而且还可以品味到北大浓郁的人文气息,学会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多一些得、少一些失,多一些成功、少一些失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在北大听讲座大全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国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2096295
开本 10开
页数 4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80
出版时间 2012-07-01
首版时间 2012-07-01
印刷时间 201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1.0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53
丛书名
印张 46
印次 1
出版地 云南
285
195
3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3:3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