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生命是什么
内容
内容推荐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玩猫狂人”薛定谔写给每个人的科学通识书。这本轻松而有趣的小书不到10万字,却是影响了整个世纪的“科学SHENG经”:
首提“生命以负熵为食”的观点
开启“生命即信息”的认知革命
推动“分子生物学”的诞生
直接启发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
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薛定谔的兴趣从纯粹的物理学,转向了对生命与心灵问题的思索。为此,他进行了两场跨界演讲,在都柏林三一学院的系列演讲——“生命是什么”,以及在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演讲——“心灵与物质”。这两场演讲后来被整理出版成《生命是什么》一书。
薛定谔的演讲震撼了学术界,号召并激励了一大批优秀的物理学家投入生物学研究,包括因发现“DNA双螺旋结构”而获得诺贝尔奖的三位科学家——詹姆斯·沃森、弗朗西斯·克里克和莫里斯·威尔金斯。这场学科融合带来了20世纪生物学研究的爆发式成长,因此催生了“分子生物学”的诞生。
《生命是什么》是能让每个人都受益一生的科学启蒙经典之作。薛定谔的语言轻松、简洁、有趣,即使没有相关学科背景也能读懂。
作者简介
埃尔温·薛定谔(1887-1961),奥地利物理学家。20世纪的前30年中物理学经历了一次大革命,解决了微观运动的基本规律问题。薛定谔就生活在这个时代,1926年他提出了波动力学,是量子力学的标准形式之一。薛定谔因此而获得诺贝尔奖。后来他的兴趣转向生命科学,1943年写的《生命是什么》,为分子生物学的诞生作了概念上的准备。
目录
生命是什么——活细胞的物理观
序言
第一章 经典物理学家对生命问题的研究方法
研究的一般性质与目的
统计物理学,结构上的根本差异
朴素物理学家对该命题的研究方法
原子为何如此之小?
生物体的运作需要精确的物理定律
物理定律基于原子统计学,因此只是近似
其精确度基于大量原子的介入:第一个例子(顺磁性)
第二个例子(布朗运动,扩散)
第三个例子(测量精度的极限)
√n定律
第二章 遗传机制
经典物理学家的观点虽是老生常谈,却是错误的
遗传密码本(染色体)
个体通过细胞分裂(有丝分裂)生长发育
在有丝分裂中,每一条染色体都被复制
减数分裂和受精(配子结合)
单倍体个体
减数分裂的重要性
染色体互换,性状的定位
基因的最大体积
这个数目太小了
持久性
第三章 突变
“跳跃式”的突变——自然选择的基石
真实遗传:突变可以完美地遗传
定位,隐性和显性
介绍一些专业术语
近亲繁殖的危害
对遗传定律普适性和历史的一些评注
为什么突变的罕见性是有必要的?
X射线诱发的突变
第一定律:突变是单一事件
第二定律:事件的局域化
第四章 量子力学的证据
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持久性
可以用量子论来解释
量子论——离散态——量子跃迁
分子
分子的稳定性取决于温度
一段数学插曲
第一项修正
第二项修正
第五章 对德尔布吕克模型的讨论与检验
遗传物质的总图景
这种图景的独特性
一些传统的误区
物质的不同“态”
真正重要的区别
非周期性晶体
压缩在微型密码中的丰富多彩的内容
与事实比较:稳定程度;突变的不连续性
经过自然选择的基因的稳定性
突变体的稳定性有时较低
温度对不稳定基因的影响小于对稳定基因的影响
X射线如何诱发突变
X射线的效率并不取决于自发突变性
可逆突变
第六章 有序、无序和熵
从模型中得出一个非凡的普遍性结论
建立于秩序之上的秩序
有生命的物体会避免退化到热力学平衡态
生命以“负熵”为生
熵是什么?
熵的统计学意义
组织通过从环境中汲取“秩序”来保持运转
对第六章的注
第七章 生命建立在物理学定律之上吗?
生物体中的新定律是意料之中的
对生物学状况的回顾
对物理学状况的总结
惊人的对比
产生秩序的两种方式
新定律并非物理学中的新鲜事
时钟的运动
时钟的运动终究由统计学类型定律支配
能斯特定理
摆钟实际上可以看成是处于绝对零度的
时钟与生物体之间的关系
后记 论决定论与自由意志
对后记的注
心灵与物质
第一章 意识的物质基础
问题所在
尝试性的回答
伦理学
第二章 认识的未来
物种进化的穷途末路?
达尔文主义的悲观色调
个体行为影响自然选择
伪拉马克主义
被遗传固定下来的习惯与技能
智力进化的危险
第三章 客观性原则
第四章 算术上的悖论:心灵的单一性
第五章 科学与宗教
第六章 感官属性的奥秘
个人小传
译后记
序言
人们通常认为,科学家
在特定的领域掌握着全面而
深人的一手知识,因此,一
般不会为自己并不精通的命
题著书立说。这便是所谓的
“贵族义务”(noblesse
oblige)。然而为了讨论本
书所要阐明的主题,我请求
放弃所谓的“贵
族”(noblesse)身份(如
果我能够妄称自己为学界的
“贵族”的话),从而免去随
之而来的“义务”。我的理由
如下:
我们从祖先处继承了一
种强烈的渴望——寻求一种
包罗万象的、能够统一各个
学科的知识。人们赋予最高
学府的名称提醒着我们,自
古以来,普适性一直是人类
的至高追求。然而,在过去
的一个多世纪中,各个学科
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发展,使
我们陷入了一种奇怪的困境
。一方面,我们清楚地感觉
到,我们才刚刚开始获取可
靠的资料,得以把所有知识
融会贯通;但就另一方面而
言,人作为一个个体,若想
跨越自己专攻的一小块领域
而驰骋于更大的知识疆域上
,是几乎无法实现的。
我认为,摆脱这种困境
的方法只有一个:我们当中
的某些人应该大胆地去着手
整合现有的事实和理论,即
使其中某些内容是二手的、
不完备的,即使要冒着当众
出丑的风险。否则,我们将
永远无法实现追求普适性的
目标。
我的申辩到此为止。
语言的障碍不可小觑。
一个人的母语如同他最合身
的衣裳,用外语表达自己的
观点如同强行套上不合适的
新衣,并不会感到舒适自在
。在此,我要感谢英克斯特
(Inkster)博士(都柏林圣
三一学院)、帕德莱格·布
朗(Padraig Browne)博士
(梅努斯圣帕德里克学院)
,还要感谢S.C.罗伯茨
(S.C.Roberts)先生。为
了给我量体裁衣,他们可谓
殚精竭虑;而我有时不愿放
弃自己“独创”的式样,还给
他们添了不少麻烦。倘若经
过朋友们的斧正后,书中仍
有一些我“独创”的痕迹得以
“幸存”,那么应当归咎于我
,而不应对他们加以责难。
本书中诸多小节的标题
原本只是页边摘要,因此读
者应当连贯阅读各章的正文

埃尔温·薛定谔
都柏林
1944年9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生命是什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奥)埃尔温·薛定谔
译者 译者:梁震宇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1164293
开本 32开
页数 2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22-10-01
首版时间 2022-10-01
印刷时间 202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34
CIP核字 2022147027
中图分类号 Q1-0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09
145
1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1: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