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金景芳师传学者文库”之一,该书主要对秦汉时期天老与黄老、纎纬河洛受命学说以及儒家的君子道德责任伦理等中国古代影响深远的重大学术问题作了集中论述,具体内容包括历史真谛在其人文内涵而不在其是否是科学;史学:中国文化托命之本;中国古代姓氏制度与宗法分封体制;中国古代的记事史官与早期史籍、论夷夏与一统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图书 | 谭史斋论稿四编/金景芳师传学者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金景芳师传学者文库”之一,该书主要对秦汉时期天老与黄老、纎纬河洛受命学说以及儒家的君子道德责任伦理等中国古代影响深远的重大学术问题作了集中论述,具体内容包括历史真谛在其人文内涵而不在其是否是科学;史学:中国文化托命之本;中国古代姓氏制度与宗法分封体制;中国古代的记事史官与早期史籍、论夷夏与一统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目录 序:君子之道反求诸己 历史真谛在其人文内涵而不在其是否是科学 一、历史的本质在于其人文内涵 二、西方史学的科学化追求 三、史学的功能在于客观求真 四、史学求真之要在传神 史学:中国文化托命之本 一、史学对中国古代文化特质的总体塑造 二、史学与中国古代的伦理社会及王朝国家 三、史学与中国古代的学术智慧 四、近代史学意识的膨胀 五、余论:史学传统在现代 中国古代姓氏制度与宗法分封体制 一、賜姓命氏与封爵授官 二、姓氏起源与氏族组织 三、姓氏起源于母系时代 四、姓氏的分化 五、赐姓命氏与封土建国 六、本姓与氏姓 七、赐氏监官 八、赐氏制与宗族组织 九、以王父字为氏 中国古代的记事史官与早期史籍 一、史官之职与历史记事 二、编年纪事方法产生于西周厉、宣之世 三、《春秋》、《尚书》与《诗》的编纂 四、结语 论夷夏与一统 一、《公羊传》的大一统理想 二、大一统与夷夏分治 三、大一统朝会与夷夏融合 四、余论:正确认识夷夏观念的历史意义 《周易》大“时”之义 “时”义解析及阴阳、道、儒相关思想之比较 一、“时”作为事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及其命定论意义 二、儒家对“时”义之超越性人文道德理解 三、“穷达以时”解义 天人相分与儒道融合——读郭店简《穷达以时》 一、儒家对三代天命观的继承发展 二、庄子之天人论 三、荀子天人相分论 四、《穷达以时》与荀子天人相分思想 五、结论:从“时”与“天”两概念说儒道互补 天老与黄老考释 一、小引:老子疑义 二、黄帝与天老 三、天老在黄帝诸臣中的地位影响 四、余论:从黄老之学至老子道教 战国秦汉之际的受命改制思潮与谶纬之学的兴起 一、受命改制与谶纬 二、战国秦汉之际受命改制思潮的兴起 三、受命改制说在秦汉时代的影响 四、结语 战国秦汉之际的受命改制思潮与封禅 一、封禅渊源于齐学 二、秦皇、汉武之封禅 三、封禅礼典与方士及儒学 四、余论:封禅礼在东汉的成熟 受命改制思潮与谶纬及封禅对郑玄的影响 汉代谶纬河洛说的历史文化意义 一、国必依山川 二、河水崇拜与三代文化 三、河、洛为天下之中 四、秦汉帝国与河洛传统 五、结语:谶纬河洛说的文化意义 试论河洛受命仪式及其意义——兼论中国古代文化在秦汉时代的定位 一、河洛受命仪式 二、龙为河洛受命仪式申的主要灵物 三、结语:谶纬河洛说与秦汉时代的文化定位 谶纬思潮与三皇五帝史统的构拟 一、春秋战国以来对古史的统合综理 二、古史建构与祭祀制度 三、皇帝祀典溯源 四、结语:古史系统与祀典的合 河洛谶纬与刘歆 一、衰世预言与谶纬 二、河洛受命传说与谶纬 三、圣人受命之期与太平理想 四、余论:刘歆与河洛谶纬及其影响 郑玄三礼学体系考论 一、六经文本排列顺序 二、礼乐在古代贵族传统申的重要 三、儒家礼学的兴起 四、三礼体系对孔子以来礼学的改造 五、余论:郑玄三礼学体系之合理性问题 儒家君子的道德责任伦理人格 一、儒家君子道德责任伦理人格理想之提出 二、儒家道德人文化的“天”、“命”概念 三、结语:儒家道德形上学及其人文理性之思辨深度 经书体系概念的形成与变化 一、汉代以来的研究 二、经本是先秦子书的一种著述体例 三、六艺变为六经反映的社会文化意义 早期的神权与政权——上古史研究札记 中外历史比较札记六则 一、领土主权概念之形成 二、血缘原则与地缘原则 三、盟约仪式的作用、意义 四、采地与永佃权 五、城邦制度与专制制度 六、法律传统与专制制度 天人问题在现代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谭史斋论稿四编/金景芳师传学者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葛志毅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707577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4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00 |
出版时间 | 2008-01-01 |
首版时间 | 2008-01-01 |
印刷时间 | 2008-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2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234.05 |
丛书名 | |
印张 | 1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黑龙江 |
长 | 210 |
宽 | 149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