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昆虫记/阅读1+1工程
内容
编辑推荐

田野里的一朵小花、路旁的一棵大树、天空的一朵白云……都是大自然给我们的礼物,它总是带给我们无尽的美好,是一本最好的百科全书。这里有说不完的故事,只要细细察看,你就会获得无法言传的惊喜与快乐。法布尔就在这里找到了他一生的好朋友——昆虫。

内容推荐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依据毕生经历和研究成果撰写的一部关于昆虫的作品。

法布尔拥有“哲学家一般的思,美术家一般的看,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抒写”。在《昆虫记》中,法布尔以人性观照虫性,充满爱意地描绘了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作者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熔于一炉,娓娓道来,在对种种昆虫的日常生活习性、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情,体现了作者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书中还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记录了在昆虫世界的漫游历程。与其说是介绍知识,不如说是描述体验。

在法布尔眼中,昆虫性格各异,个个是能工巧匠:蜘蛛是织网的能手,黄蜂是凶悍的猎人,蟋蟀是建筑专家,蝉是向往光明的歌唱家。法布尔观察它们的出生、成长历程、习性以及婚姻与死亡。

法布尔观察昆虫带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引人入胜。比如,他写性格宽厚的蝉好不容易在树上钻了一口“水井”,却被“侵略者”霸占的有趣场景:

果然,一大群口干舌燥的家伙在东张西望地转悠着。它们发现了这口井,井边渗出来的汁液把它暴露了。这群家伙一拥而上,开始还有一点儿小心翼翼,只是舔舔渗出来的汁液。我看到匆忙赶到甜蜜的井口边的,有胡蜂、苍蝇、球螋、泥蜂、蛛蜂、金匠花金龟,最多的是蚂蚁。

那些个子小的为了走近清泉,便钻到蝉的肚子下,蝉宽厚地抬起爪子,让这些不速之客自由通过:那些大一点儿的昆虫,不耐烦地跺着脚,迅速地吸了一口就退开,到旁边的树枝上去兜一圈,然后更加大胆地回来。它们越发贪婪了,刚才还有所收敛,现在已变成了一群乱哄哄的侵略者,一心要把开源引水的凿井人从泉水边赶走。

在这群强盗中,最不罢休的是蚂蚁。我曾看见过它们一点一点儿地乱咬蝉的爪尖,逮着正被它们拉扯的蝉的翅尖儿,爬到蝉背上,挠着蝉的触角。一只大胆的蚂蚁就在我的眼皮下,竟然抓住蝉的吸管,拼命想把它拔出来。

这个巨人被这些小矮子烦得没了耐心,最终放弃了水井。它朝这群拦路抢劫的家伙撒了一泡尿逃走了。

法布尔在描述他的昆虫“朋友们”时,笔下充满了生动的情趣,同时他能敏锐地发现文学作品的错误,并劝诫人们不要想当然地褒贬任何一种昆虫。这样的巨著,只有对昆虫生活有着亲眼观察、亲身体验的人才能写出来。

法布尔是昆虫世界的一名最佳导游,把人们引入一个生动有趣的昆虫世界,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出一部生命的乐章。

由于篇幅所限,本书不可能将法布尔的原书全部呈现给读者,而是将原书中特别精彩的文章精选出来,重新筑了结构,呈献给读者。

目录

书路领航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艺术特色

 阅读指导

第一章 我的荒石园[精读]

第二章 神秘的池塘[精读]

第三章 装有“潜水艇”的石蚕

第四章 螳螂——挥舞着镰刀的斗士[精读]

第五章 蝉——用生命歌唱生活

第六章 辛勤忙碌的泥水匠蜂[精读]

第七章 蜜蜂、猫和红蚂蚁

第八章 擅长开挖隧道的斑纹蜂[精读]

第九章 采棉蜂与采脂蜂

第十章 土蜂——蜂族中的巨人

第十一章 合唱队成员[精读]

第十二章 蟋蟀——小心翼翼地唱着歌

第十三章 蝗虫——追逐阳光的歌手[精读]

第十四章 被管虫——聪明的裁缝

第十五章 愚蠢而执著的松毛虫[精读]

第十六章 与人类争食的卷心菜毛虫

第十七章 寄生虫狡猾的行猎

第十八章 天才的纺织家[精读]

第十九章 万能的几何学家

第二十章 聪明的电报学家[精读]

第二十一章 条纹蜘蛛——耗尽生命筑巢育子[精读]

第二十二章 蜣螂——神圣的甲虫[精读]

第二十三章 萤火虫的魅力[精读]

综合测试

读后感

试读章节

●蜜蜂

我希望能够了解更多的关于蜜蜂的故事。我曾听人说起过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它被抛弃到哪里,它总是可以自己回到原处。于是我想亲自试一试。

有一天,我在屋檐下的蜂窝里捉了四十只蜜蜂,叫我的小女儿爱格兰等在屋檐下,然后我把蜜蜂放在纸袋里,带着它们走了二里半路,接着打开纸袋,把它们抛弃在那里,看有没有蜜蜂飞回来。

为了区分飞到我家屋檐下的蜜蜂是否是被我扔到远处的那群,我在那群被抛弃的蜜蜂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手不可避免地被刺了好几口,但我一直坚持着,有时候竟然忘记了自己的痛,只是紧紧地按住那蜜蜂,把工作做完,结果有二十多只受伤了。当我打开纸袋时,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一拥而出地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区分该从哪个方向回家一样。

放走蜜蜂的时候,空中吹起了微风。蜜蜂们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风的阻力,可是我想,它们飞得这样低,怎么可以眺望到它们遥远的家园呢?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到它们面临的恶劣环境,心里推测它们一定都找不到回家的方向了。可是没等我跨进家门,爱格兰就冲过来,她的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冲着我喊道:

“有两只蜜蜂回来了!在两点四十分的时候到达巢里,还带来了满身的花粉。”

我放蜜蜂的时间是两点整。也就是说,在三刻钟左右的时间里,那两只小蜜蜂飞了二里半路,这还不包括采花粉的时间。

那天天快黑的时候,我们还没见到其他蜜蜂回来。可是第二天当我检查蜂巢时,又看见了十五只背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回到巢里了。这样,二十只中有十七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它们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空中吹着逆向的风,尽管沿途尽是~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地回来了。也许是因为它们怀念着巢中的小宝贝和丰富的蜂蜜。凭借这种强烈的本能,它们回来了。是的,这不是一种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不可解释的本能,而这种本能正是我们人类所缺少的。

●猫

我一直没有相信过这样一种说法,即猫也和蜜蜂一样,能够认识自己的归途。直到有一天我家的猫的确这样做了,我才不得不相信这一事实。

有一天,我在花园里看见一只并不漂亮的小猫,薄薄的毛皮下显露着一节一节的脊背,瘦骨嶙峋的。那时我的孩子们都还很小,他们很怜惜这只小猫,常塞给它一些面包,一片一片还都涂上了牛乳。小猫很高兴地吃了好几片,然后就走了。尽管我们一直在它后面温和地叫着它,“咪咪,咪咪——”,它还是无怨无悔地走了。可是隔了一会儿,小猫又饿了。它从墙头上爬下来,又美美地吃了几片。孩子们怜惜地爱抚着它瘦弱的身躯,眼里充满了同情。

我和孩子们作了一次谈话,我们达成一致,决定驯养它。后来,它果然不负众望,长成一只小小的“美洲虎”——红红的毛,黑色的斑纹,虎头虎脑的,还有锋利的爪子。它的小名叫做“阿虎”。后来阿虎有了伴侣,她也是从别处流浪而来的。他们俩后来生了一大堆小阿虎。不管我家有什么变迁,我一直收养着它们,有二十多年了。

第一次搬家时,我们很为它们担忧,假如遗弃这些我们所宠爱的猫,它们将再度遭受流浪的生活。可是如果把它们带上的话,雌猫和小猫们还能稳住气,保持安静,可两只大雄猫——一只老阿虎、一只小阿虎在旅途上是一定不会安静的。最后我们决定这样:把老阿虎带走,把小阿虎留在此地,替它另外找一个家。  我的朋友劳乐博士愿意收留小阿虎。于是某天晚上,我们把这只猫装在篮子里,送到他家去。我们回来后在晚餐席上谈论起这只猫,说它运气真不坏,找到了一户人家。正说着,突然一个东西从窗口跳进来。我们都吓了一跳,仔细一看,这团狼狈不堪的东西快活而亲切地用身体在我们的腿上蹭着,这正是那只被送掉的小阿虎。

第二天,我们听到了关于它的故事:它刚到劳乐博士家里,就被锁在一间卧室里。当它发现自己已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做了囚犯时,它就发狂一般地乱跳。一会儿跳到家具上,一会儿跳到壁炉架上,撞着玻璃窗,似乎要把每一样东西都撞坏。劳乐夫人被这个小疯子吓坏了,赶紧打开窗子,于是它就从窗口里跳了出来。几分钟之后,它就回到了原来的家。这可不是容易的事啊,它几乎是从村庄的一端奔到另一端,它必须经过许多错综复杂的街道,其间可能遭遇到几千次的危险,或是碰到顽皮的孩子,或是碰到凶恶的狗,还有好几座桥,我们的猫不愿意绕着圈子去过桥,它决定拣取一条最短的路径,于是它就勇敢地跳入水中——它那湿透了的毛告诉了我们一切。

我很可怜这只小猫,它对它的家是如此的忠心。我们都同意带它一起走,正当我们担心它在路上会不安分的时候,这个难题竟自动解决了。几天之后,我们发现它已经僵硬地躺在花园里的矮树下。有人已经替我把它毒死了。是谁干的呢?这种举动可不会是出自好意!

还有那只老阿虎。当我们离开老屋的时候,却怎么也找不到它了。于是我们另外给车夫两块钱,请他负责找那老阿虎,无论什么时候找到它,都要把它带到新家这边来。当车夫带着最后一车家具来的时候,他把老阿虎带来了。他把它藏在自己的座位底下。当我打开这活动囚箱,看到这前两天就被关进去的囚徒的时候,我真不能相信它就是我的老阿虎了。

P63-65

序言

在始于世纪之交的语文课程改革中,课外阅读被提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吕叔湘先生说过:“开展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非常重要,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教学法问题》)不少一线语文教师也认为,一个孩子的语文水平如何,多半源于课外阅读的质量和数量如何。

自语文课程标准公布以来,不少优秀的、敬业的语文老师,已经主动担当起了课外阅读教育的重任。有的老师还参与优秀课外阅读资源的编写和推介工作,像北大附中的程翔老师、清华附中的赵谦翔老师等一批著名教师就参与编写了这套名为“阅读1+1工程”的优秀丛书。

这套书由一线教师对经典名著进行批注讲解,一方面,从阅读的角度指出名著的特色,帮助学生解读作品;另一方面,从写作的角度指出名著的亮点,指导学生学习与借鉴。这种编写体例有助于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较快地形成良好的语感,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丰富人文素养。

丛书所选的都是历经时间考验的文学经典名著,这些经典凝聚着人类的大智慧和高尚情感,是我们取之不竭的精神源泉。认真阅读这套书,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可以为一生运用语文和做人奠定基础。

愿这套丛书成为学生读者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家庭的必备藏书。

顾振虎

2010年元月

书评(媒体评论)

北大附中+清华附中名师团队解读名著

以北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程翔和清华附中语文特级教师赵谦翔为代表的名师团队,紧扣新课标精神,对近百部经典文学名著进行深入解析,重磅打造“阅读1+1工程”,为莘莘学子提高语文成绩和人文素养,迈进以北大、清华为代表的“211工程”院校,助一臂之力。

阅读能力+写作水平全面提升

本书的编写宗旨是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水平和人文素养。在解读名著的过程中,从重点字词、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方面入手,扫清阅读障碍,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同时,引领学生借鉴名家写作技巧,快速掌握写作方法,轻松提高作文成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昆虫记/阅读1+1工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法布尔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638349
开本 16开
页数 19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7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Q96-49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30
156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9: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