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两周考古
内容
编辑推荐
20世纪是中国文物与考古界开始科学探索的时代。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翻开《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重温那些重大发现不断、研究成果迭出的激动人心的岁月,也许就能看到奋斗的足迹,也许就能触动智慧的火花,也许就可以在学术前沿开始一轮新的接力……
内容简介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是一套学科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丛书。其内容包括对20世纪考古与文物工作概况的综合阐述;对一些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和古代区域文化研究情况的叙述;对文物考古的专题研究;对重要的文物考古发现、发掘及研究的个例纪实。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两周考古》简要介绍了两周(西周和东周时期)考古在20世纪的发展简史,回顾了一个世纪以来的重大发现和主要研究成果,并对今后的发展前景作了初步展望。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两周考古》配有彩图7幅、插图41幅,图文并茂,资料翔实,就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赵丛苍,一九五二年七月生于陕西凤翔,一九七七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占专业本科,一九九〇年同校研究生毕业并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现为西北大学考古学系教授,主要从事夏商周考古的教学与研究,出版有《城固宝国》、《占代玉器》等专著,发表《城固洋县铜器群综合研究》、《塔里木地区羌人初探》、《成山考》等论文五十余篇。

郭妍利,一九七二年一月生于陕西澄城,一九九三,年毕业于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专业并获历史学学士学位,一九九六年同校研究生毕业并获历史学硕士学位,二〇〇四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并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夏商周考古的教学与研究,发表《试论考古学的目标》、《考占学文化与考古学的族文化》等数篇论文。

目录

前言

一 发展简史

(一)古器物学的研究和小范围考古调查与发掘阶段

(二)考古资料的积累和初具规模的研究阶段

(三)考古资料再积累和较深入的综合研究阶段

1.第三阶段前段

2.第三阶段后段

二 重大发现

(一)城址

1.西周城邑遗址

2.东周都城遗址

(二)墓葬

1.西周墓葬

2.东周墓葬

(三)文字遗存

1.盟书

2.楚简

(四)矿冶遗存

1.铜矿遗址

2.铸铜遗址

3.冶铁遗址

三 主要研究成果

(一)两周陶器分期研究

1.西周陶器分期

(七)封国遗存与周边文化

1.邢国遗存

2.黄国遗存

3.东夷古国遗存

4.山戎遗存

5.巴文化和蜀文化

6.吴文化和越文化

7.夏家店上层文化

8.西团山文化

9.云南地区的青铜文化

四 对两周考古工作的展望

(一)已有成就的回眸

(二)今后工作的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书摘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两周考古》:

1996年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正式启动,成为这一阶段两周考古研究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有力地促进了两周考古学的发展。多学科的联合攻关是中国考古学史的一个重要创举,参加工程的学者有来自考古学、历史学、古文字学、天文学、测年学等学科领域的170多人,共设9个课题44个专题。其阶段性的成果表明,多学科的合作成果斐然、前景光明,为中国文明探源工程的启动积累了经验。夏商周断代工程解决了许多争议性问题,促进了相关课题的研究。如对先周文化的认识,岐山王家嘴遗址的发掘显示出商文化的消退、先周文化的出现与壮大过程以及商时期陕西地区多种文化的交错分布;郑家坡遗址的发现深化了先周文化的分期与年代研究。沣西H18的发现使先周文化与西周文化区分开来,同时可以建立周文化和先周文化的连续发展序列。琉璃河遗址的考古成果使西周燕国文化的研究达到了更深的层次,确定了城址的年代、燕国的始封年代、燕国墓地的公墓性质等。晋侯墓地的发掘和研究印证了史书记载的晋侯世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增加,用科技手段进行考古研究成为两周考古工作的一个显著趋向。除夏商周断代工程中用14C、加速器、树木年轮法和天文计算法外,其他自然科学手段在考古研究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用遥感、探地雷达寻找古代遗址;用化学、物理方法去分析遗物的成份、结构以明白当时的技术水平、技艺特征,进而探求考古学文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动物、植物、地质面貌的分析,复原古代人类的生活环境,进一步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一阶段,两周考古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大为拓展。首先是各地区包括周边地区的考古学文化谱系基本建立,对其基本文化面貌和特征有了相当程度的认识。同时,考古简报和报告能比较及时、客观地报道发掘情况,而且更多地注意了遗址的分布及其规律,并结合当时的地理环境,进而探索一些社会史层次的内容,如《张家坡西周墓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洛阳北窑西周墓》(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三门峡虢国墓》(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等,在这方面有较好的体现。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两周考古学文化的综合研究。王巍对半个世纪来夏商周考古学的发展历程、主要成果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概括性论述。区域文化的研究日渐深入,研究重点从中原周文化区扩展到周文化的各亚文化区,如齐鲁、燕、秦、楚、吴越等。学者们对各区域文化间的动态关系及各自的发展脉络及源流进行探讨,有些学者进一步上升到国别史的研究,探索各诸侯国与中原王朝及周边文化的关系。对青铜文化的全面研究方兴未艾,如李伯谦通过对青铜文化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青铜文化分布区的研究,论证了中国青铜文化的结构体系;孙华对中原青铜文化系统的基本特质、文化结构及其发展等做了系统分析;杨菊华从文化的角度宏观地分析了中国青铜器的发展轨迹。

……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两周考古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丛苍,郭妍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015986
开本 32开
页数 278
版次 1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04-10-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17-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71.34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4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21: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