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故乡有约(中短篇小说集)
内容
编辑推荐

本集题名为《故乡有约》,故乡之约是人文之本;是不能,不可能不履行的约定。全书收录了军旅作家侯健飞二十多年来发表在不同刊物上的中短篇小说十三篇。作者多年从事文学编辑出版工作,编辑了很多有影响的好书,在文坛被称作“最具眼光又有激情”的编辑人,成为当代许多中青年作家的知心朋友。

内容推荐

《故乡有约(中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军旅作家侯健飞二十多年来发表在不同刊物上的中短篇小说十三篇。作者多年从事文学编辑出版工作,编辑了很多有影响的好书,在文坛被称作“最具眼光又有激情”的编辑人,成为当代许多中青年作家的知心朋友。作者编辑之余写作,发表和出版的作品数量不多,但起点很高,曾获军内外文学大奖。新作《回鹿山》(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感动了万千读者。对小说创作的理解,他认为小说是戴面具的舞蹈,善美的心灵超越语言。正如他在后记中所言,好的小说家可以虚构生活,却不能虚拟情感。《故乡有约(中短篇小说集)》是作者第一本中短篇小说集。

目录

梅娘赘语——序《故乡有约》

五月的鲜花开遍草原

远山的钟声

老柜

家事

排长老梁

走向枪口

春山,夏山

秋山

桂月

迷糊

兵屋

转过身去是人

北去的列车

后记

试读章节

大胡子黄昏时分下了车,破旧的长途客车在原地拼命哼了一会儿,最后喷起一股黑烟,载着几位疲惫的草原牧民和来此观光的游客向北驶去。

北边是更远的北方,更深的草原。

大胡子伸了个懒腰,“噗”的一声,一股浊气从大胡子身上飘向洁净旷达的草原。大胡子是那种胃口很好,体格健壮的汉子。这种汉子是在草原何时何地都能很响地放屁的人,他们曾走南闯北,在草原还没有公路的时候,他们就知道,敢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大声放屁的男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五月的黄昏还很凉爽,微风从大胡子脸上拂过,他晃了晃硕大的脑袋,像是驱赶一天的劳顿。大胡子坐了整整一天的汽车,此时他已经忘了他的出发地,也就是说,他从哪里来已经不是很重要了,关键是他来干什么。对目的地和他此行的目的,大胡子一直在动脑筋,以便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其中。他的工作专业性很强,其结果属于绝密范畴。绝密结果的事情让人忘却过程,大胡子的生活常常这样,就如现在,他已经记不清是从哪里上了汽车。

这是草原深处,农民和牧民杂居的村庄就在不远的夕阳之中。大胡子眯起眼向汽车远去的方向眺望。

什么也不会看见,搅成一团的蚊虫迅速包围了这位风尘仆仆的汉子。大胡子一边很熟练地用手驱赶着蚊虫,一边看、着公路。

没有任何人影。此时正是草原人吃晚饭的时候。牛羊还在回家的路上,牧民的狗正趴在主人门前。一群鸭子集结在池塘边,这是很多人家的鸭子,只有它们的主人来,它们才肯各自散去。

大胡子在公路上停顿了一下。寂静的公路像一条什么人随意甩出去的灰色飘带,在大胡子深不可测的目光中,变幻着、舞动着伸向天边。

这是一条可以使草原脱贫致富的公路,也是这片草原唯一的一条公路。显然,公路的质量出了问题,一些硬伤和粉质沙石很明显。也许有人说这条公路太老了,但明白人一看就知道这条公路还相当年轻。从基础上看,这条公路原本是要修成国家二级公路的。

大胡子弯下腰,很认真地系好旅游鞋的带子,这是一双很值钱的旅游鞋,从这双鞋上看,大胡子应该是个有些来历的外地人。但从他的行为举止看,草原人的特征又相当明显。大胡子现在不在乎人们怎样猜度他,系好鞋带,他站起来,把一双筋骨毕露的大手在黑色短裤上擦了擦,拐下公路。

太阳从西地平线上摇摇欲坠,显得巨大而无力,暗红的光晕映在大胡子蓬乱的头发上,使大胡子整个人散发着一种不可捉摸的雾气。

大胡子对这个地段是非常熟悉的。他拐下公路向东走了大约五十米远,而后沿着公路向北步行。

水獭草疯长起来,掩住了这个黄昏时分的独行者。一群归巢的鸟被惊动了,它们飞起来,在大胡子的头顶一圈又一圈地飞。

沿着公路的方向,大胡子很快便从一人深的草丛中看见了炊烟。他停下来,将一只挎包垫在头下,顺势躺下来。这时有一辆改装的手扶拖拉机开过来,拖拉机手大声地唱“提篮小卖拾煤渣……”京剧深受草原人喜爱,这里是满族人的集居地。驭手的好嗓子压住了机器的突突声,大胡子感到一阵莫名的亲切和放松。大胡子胸口像压着一块石板。大胡子毕竟是一个孤独的行者。孤独是这种人的通病。

公路建成通车的日子在两年前,在大胡子的印象中,那的确是个大红大紫的日子。草原人舞起狮子,跑着旱船。野牛皮大鼓擂得山响,铜锣铜镲应和着,年老的阿叔一支唢呐年头古远,断断续续地吹出一种曲调……仰面朝天的大胡子想到这儿,干裂的嘴角闪过一丝微笑。

那天,他在一家草原饭馆喝醉了,烈酒壮阳,他乘着酒兴和饭店的女主人好一阵调情。那女人很有风韵,眼角荡着撩拨人的浅笑。大胡子想到这儿收住微笑,一个男人的脸孔浮现在他眼前。这个人是饭馆女人的男人,他生得很矮小,一只眼有点斜视。

村庄里传来一阵牛羊的喧闹声,狗的扑跳声和农牧民们的吆喝声。随后,公路再一次沉人寂寞。太阳完全隐没了。P1-4

序言

钟情于文学的人,都希望自己创作的文字能落实在印刷体上,这是一项真诚的愿望、一项无华的奉献,更是一项心声的袒露。

侯健飞告诉我,他准备出版一本自己的中短篇小说集,这是好事,我举双手赞同。

我与侯健飞的相交,按世况评说:颇有传奇意蕴。

我们天各一方,完全没有相通,是他读了我的书,升起了与我相识相处的愿望,便展开了寻我的行事。经过旷日的找寻,终于“搜寻”到了我,其时我还在受难。

健飞的生母,和我是一个年龄段的女人,在上世纪风云瞬变的时光中,背着自己躲不开的坎坷,用濒死的勇气,拼搏过来,抚育了儿子,自己却含恨而死。这就成了侯健飞挥之不去的心病。他找我,就是想为受难的母亲奉上一颗赤子之心,一颗未来得及献给生母的赤子之心。健飞认为,所有受难的母亲,都应该拥有这样的宝贵。

与健飞长达近二十年的交往,既有文字上的切磋,也有文学中的碰撞,他极尽了为子之责:有什么好吃的,总忘不了我,当我遭遇困难时,他总是及时出现,为我解困纾难,添补了我的丧子之痛。我感谢苍天,赐给我这份亲情。

我没有读过健飞的小说,这是他的有意封存。他忙于编辑,热心于为他人作嫁,并乐此不疲。他的近作《回鹿山》出版后,还是我索要,他才送我一本。

健飞的新书,题名为《故乡有约》,故乡之约是人文之本;是不能,不可能不履行的约定。

这是侯健飞的生命之约,是他的风骨。

梅娘

2012年11月29日于北京

后记

亲友们年初鼓励我出一本集子,都是好意,可我一开始却提不起精神,原因有两个:一是我小说写得少,二十多年加起来也没有一个作家两年写得多,而且,当年写作没有底稿,发表的刊物也没有存下一本,找起来十分困难;二是编辑做久了,好作品读多了,才知道自己过去的作品是多么幼稚难堪,如果再翻出来给人看,无异自暴其丑。后来想一想,小说本来就是虚拟的生活,是给人看的,写得好与写得坏是一回事,读者喜欢不喜欢是另一回事。最重要的,文学在一个作家心中的位置才能决定下一部作品的高度和质量。因为我的文学梦还没有做完,所以回头理一遍,总结一下,既是对自己的反省,也是对我的几位文学启蒙老师的回报。

我常说,青年写作者走上写作之路,除了我们常说的有天赋和机遇之外,引路人尤其关键。我其实没什么天赋,文化浅底子薄,写作只是兴趣浓厚一些罢了。但是,从军之初恰好让我遇到了贵人,总后勤部创作室王宗仁、《解放军报》文化部曾凡华和《解放军文艺》杂志的刘增新成了我文学之路的领路人,三位老师的言传身教让我明白,小说是戴面具的舞蹈,善美的心灵超越语言。好的小说家可以虚构生活,却不能虚拟情感。文学不仅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也能改变别人的命运。为了鼓励我这个小小的文学苗子安心军营,好好写作,老作家顾工曾以书信的形式写了一篇《你点染出山的灵魂——致战士作者侯健飞的信》连同与我的合影,发表在当年的《解放军报》副刊……如今,几位老师虽然都已退休,但他们的笔却一直没有闲下来。王宗仁、曾凡华、刘增新和顾工老师永远是我的榜样!

收入集子的共十三篇小说。记得曾写过一个中篇叫《故乡有约》,却死活找不到痕迹,后来家人提醒说,我曾想写这么个小说,但却没有写——可能如此吗?狐疑之间不免心中一动,就拿来作了书名。收集这些小说果然颇费工夫,真找不到的只好算了。记得《兵屋》一篇,当年很受王宗仁老师赏识,于是打电话过去询问。几天后,老师却寄来了《排长老梁》复印稿并附信。这时我才意识到,虽然和恩师近在咫尺,却断绝书信往来有近十载了!

就像人慢慢变老一样,二十年的创作轨迹是有变化的。我在集子中有意收了不同时期的小说,其中不乏刻意模仿和追风之作,如《迷糊》一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期的生活故事,却是九十年代初期的小说创作风格,尽管现在读来信屈聱牙,如今却成了永久的纪念——小说主人公原型是我最亲密的战友,今年三月因胃癌离世。得到噩耗的前几天,我还在犹豫是否收入这篇小说。从天津参加完葬礼回来,再读这篇小说,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一个写作者一定有自己喜欢的作家。我也一样,外国人有高尔斯华绥、施笃姆、黑塞、毛姆、雷蒙德·卡佛和巴别尔;中国人有曹雪芹、罗贯中、施耐庵、蒲松龄、沈从文、钱钟书和汪曾祺。

这个集子里,我自己比较喜欢的短篇是《老柜》和《北去的列车》,中篇有《家事》、《排长老梁》和《远山的钟声》。

我要特别叩谢干妈梅娘先生,她已经九十多岁高龄,得知我想请她为本书写一句话,她立即动笔写下短文。干妈从文学开头,转承到亲情,最后又回到文学,六七百字足见一代文学大师的才识和风范。姐姐柳青告诉我,干妈接连誊写三遍才肯交给我,这更让我惭愧不已。

还要感谢封面油画、封底木刻作者的无私奉献。前者是我的儿子,后者是朋友的女儿。

最后,向所有有缘相会的读者致敬!同时感谢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的领导和责任编辑王大亮仁兄!本书是他们关爱和扶植的见证。

侯健飞

二○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于北京三镜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故乡有约(中短篇小说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侯健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324109
开本 32开
页数 31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9.8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8
149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9:5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