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童年/小学生世界名著经典阅读系列/我爱阅读小学生经典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童年》是高尔基根据自己3—10岁这个年龄段的经历写的。在小说中,不只是再现了形形色色的小市民和他们的生活习俗、道德观念和精神境界,而且塑造了一系列体现劳动人民智慧才能的人物形象,广泛深刻地再现了广大下层劳动者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情操。高尔基的一生经历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发展,直到最后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时代。通过他的作品,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在文学上得到生动的反映。阅读本书最大的收获是学会自立。

内容推荐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首篇。

在这部《童年》中,描写的是作者十岁以前的童年时代的生活。记叙了主人公成长、生活的历程,描写了那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象的狭小天地。阿廖沙三岁时,父亲就死了,于是跟着外祖父、外祖母过着贫寒、艰苦的生活。外祖父有着矛盾复杂的性格,他的内心有善良的一面,但贪婪腐蚀了他的灵魂。在这冷冰冰的世界里,只有外祖母庇护、关心着他,给予他无限的温情和钟爱,并对他进行了有益的教导。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思考题

试读章节

在一间昏暗狭小的房间里,我的父亲躺在地上,紧靠着窗口。他穿着一件白衣服,身子显得特别长。他的脚光着,非常别扭地交叉着;往常爱抚我的双手安详地搁在胸口,手指也是弯曲的。他那双平时快乐的眼睛上盖着两枚黑色的圆铜币;和善的面容上脸色灰暗,两排牙齿难看地龇着,让我觉得有点可怕。

母亲半裸着上身,穿着一条红裙子,双膝跪在地上。她正用一把黑梳子给父亲梳头,将又长又软的头发从前额梳向后脑勺,以往我喜欢用那把梳子锯切西瓜皮。母亲不停地用低沉而沙哑的声音念叨着,她的眼睛肿着,大滴大滴的泪珠滚落下来。

外婆拉着我的一只手——她浑身圆滚滚的,脑袋大大的,长着一双大眼睛和一个好笑的软塌塌的鼻子。她穿着一身黑衣服,身子胖软,是个非常有趣的人。她也在哭,像是在替母亲的哭泣伴唱一样。外婆浑身发抖,拉着我向父亲身边推。我硬撑着不去,躲在她的背后,因为我觉得害怕,也很难受。

我从未见过大人哭,对外婆说的话也感到莫名其妙。

“去和你父亲告个别吧,你再也见不到他啦,小乖乖,他死了。他死得不是时候,这个年纪他不该死啊……”

我刚刚大病一场——病愈不久。在我生病的时候,我记得清清楚楚,父亲一直乐呵呵地照料我。后来突然他不见了,替代他的是外婆,这个难以捉摸的人。

“你是从哪儿走来的?”我问她。

她回答道:“从上面,从尼日尼的城里来。而且不是走着来,是乘船来的。水上是不能走的,淘气鬼!”

“为什么说我是‘淘气鬼’呢?”

“因为你就会嚷嚷。”她笑着说。”

她说话很亲切,又乐呵呵的,从第一天起我就喜欢上她了,现在我只希望她快点带我离开这间屋子。

母亲让我感到很压抑。她的泪水和哭号让我感到恐慌。我还是第一次见她变成这副样子——以往她总是神情严厉,沉默寡言;平日里她穿戴得干净整齐,头发梳得光溜溜的。她身材很壮,像匹马似的,身板硬朗,双手非常有劲。可是现在她面部浮肿,蓬头散发,浑身像散了架似的。本来整整齐齐盘在头上、像戴着一顶有光泽的大帽子似的头发,现在从头上散落下来,一半披散在裸露的肩上,盖住了脸;一半编成辫子晃荡着,碰到长睡不醒的父亲的脸。我在屋子里站了很久很久,但是她连看也不看我一眼,只是替父亲梳头,不住地号啕大哭,哭得喘不过气来。

几个穿黑衣的农民和一个岗警往门里头瞅着。岗警大声说:

“赶紧抬走!”

我看到窗上挂着一块当帘子的深色披巾,被风吹得像帆一样鼓了起来。有一次父亲曾带我乘一条小帆船,天空突然打了一个响雷。父亲笑了起来,用他的两条大腿紧紧夹住我,大声说道:

“没事儿,别害怕,小葱头!”

突然,母亲猛一下吃力地站起身来,又马上瘫软下去,背部向下躺倒在地,头发散落在地板上。她紧闭着双眼,苍白的脸变成了青紫色,她像父亲一样龇着牙,用可怕的声音说道:

“关上门……把阿廖沙——抱走!”

外婆一把将我推开,冲到门口,喊了起来:

“乡亲们,别害怕,不要碰她,看在上帝份上请走开吧!这不是霍乱病,是女人要生产了,行行好吧!”

我躲到了箱子后面一个阴暗的角落里,看见母亲在地上乱翻乱滚,嘴里喊叫,牙齿咬得咯咯响。外婆则在旁边爬来爬去,又喜又急地说着:  “瓦留莎,你要挺住啊!圣母会保佑你的……”

我吓坏了。她们在父亲身边的地板上乱作一团,不时地碰到他的身体,又喊又叫,可他却纹丝不动,似乎还在笑呢。她们在地板上折腾了好久,母亲不止一次地挣扎着坐起来,又躺倒在地;外婆像个软乎乎的大黑球在房间里滚来滚去。随后,在黑暗中突然响起了婴儿的啼哭。

“托上帝的福!”外婆说, “是个男孩!”

接着,外婆点起了蜡烛。

我那时候大概在角落里睡着了,其他的事什么也记不得了。

我脑子里留下的另一个记忆是在一个下雨的日子,在墓地荒凉的一角,我站在又湿又滑的土堆上,望着父亲的棺材下到土坑里。土坑的底部有许多积水,还有几只青蛙——其中两只已经跳到了黄色的棺材盖上。

墓坑旁边站着我、外婆、一个岗警和两个手拿铲子板着脸的乡下人。温暖的小雨滴滴落到每个人的身上,一会儿大家就淋湿了。

“铲土吧。”岗警一边向旁边走去,一边说。

外婆用头巾掩着脸哭起来。两个乡下人弯下腰开始匆匆地向墓穴里铲土,土块打得坑里的积水“啪啪”直响。青蛙从棺材上跳开,向土坑的壁上扑去,而土块很快将它们打到了坑底。P2-5

序言

《童年》是高尔基根据自己3—10岁这个年龄段的经历写的,他在文中用了自己的小名——阿廖沙(外公和外婆有时也叫他阿廖什卡)。

阿廖沙3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把他寄养在外公家。阿廖沙来到外公家时,外公家已经开始衰落,两个舅舅为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亲的嫁妆,不断地争吵和斗殴。

由于生活每况愈下,外公变得越来越暴躁,动不动为了一点小事便破口大骂甚至大打出手。一天,阿廖沙出于好奇,把一块白桌布投进染缸里染成了蓝色,结果被外公打得失去了知觉。

母亲由于不堪忍受这种生活,便丢下小小的阿廖沙,离开了这个家庭。不过,外婆非常疼爱阿廖沙,经常给他讲各种故事。阿廖沙还有过一个好朋友,名叫茨冈。他是一个非常能干的小伙子,有一手染布的好手艺。两个舅舅都想日后开染坊时将茨冈拉到自己的手下,但又担心茨冈和阿廖沙的外公一起开染坊,于是把茨冈害死了。

一天早晨,母亲突然回来带走了阿廖沙。阿廖沙渐渐长大,到了读书的年龄。因为缴不起学费,母亲就亲自教阿廖沙认字读书。但是,生活的折磨使母亲变得漫不经心,还经常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后来母亲再一次结婚了,婚后一点也不幸福,经常挨打。由于与继父不和,阿廖沙又回到外公家。这时,外公家彻底破产了,生活越来越困难。为了糊口,阿廖沙放学后同其他孩子合伙捡破烂卖。同时,也感受到了友谊和同情。这样的生活虽然困苦,却给阿廖沙带来了很大的安慰。这期间,他也曾经进学校读过书,可是因为缴不起学费,只读到三年级就辍学了。更加糟糕的是,母亲被生活所迫,疾病交加,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外公和外婆再也没有精力抚养阿廖沙了,继父也不要他。于是,阿廖沙一个人踏上了社会,寻找谋生之路,那时他才11岁。之后,我们将在《在人间》中了解阿廖沙在残酷的社会底层是如何坚强地生存下去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童年/小学生世界名著经典阅读系列/我爱阅读小学生经典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马克西姆·高尔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540283
开本 16开
页数 2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1-09-01
首版时间 2011-09-01
印刷时间 2011-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3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12.45
丛书名 小学生世界名著经典阅读系列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福建
238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8:4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