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女性文化(2023总第24辑)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辑分五个栏目,“特稿”刊介绍了南希·弗雷泽的论文,作者从分配的维度和承认的维度,在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框架下,提出以“参与平等原则”为基石的性别正义理论。“理论与批评”所辑论文,分别从哲学和文学批评两个方面探讨性别议题,体现了女性主义批评本身所具有的多元化与跨学科特征。“文学研究”所刊论文,将当代女性问题的书写与探讨,放置在20世纪完整的历史空间与海内外广阔的文化空间中进行“泛文本”研究以及性别与文学叙事研究。“文化与传播”关注媒介文化、媒介实践与社会实践,既在网络媒介环境和大众文化语境下对媒介实践进行性别研究,也对中国近现代女性主义媒介实践给予考察与批判。“创作与访谈”,刊登了对海外作者周励的访谈,对其“曼哈顿三部曲”小说的创作缘起、出版过程、时代影响做了系统的介绍。 作者简介 艾尤,女,文学博士,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台湾研究室主任、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女性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女性文化》主编;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台港澳璧海外华文文学、女性文学研究,目前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近十项,在权威、核心等期刊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四十多篇;曾获“北京大学访问学者科研成果奖”等,入选“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拔尖人才”。 目录 一 特稿 在承认时代的女性主义政治:通往性别正义的双维道路 二 理论与批评 男女有别——伊丽格瑞的女性空间 走向差异分析——论伊莱恩·肖瓦尔特的理论转向 三 文学研究 玉簪花、生命树与“8”字图——徐小斌的“病房三部曲”与小说发生学 身体、革命与女性的性别认同——以1950年代女性的服饰和劳动为考察中心 尝试走进朵拉的写实、虚构与写意世界 郑小琼诗歌书写中的意象呈现与性别关怀 论丁玲塑造的农村妇女形象——以《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为中心 反叛与回归——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中的母子关系 从西方“贵夫人”到中国“少奶奶”——论洪深跨文化改译中的女性问题 四 文化与传播 网络媒介视域中女性主体性的建构与消解——以《脱口秀大会》第三季为例 《偶像练习生》对“示范性男性气质”的建构与消费 新浪微博中女性运动博主之身体形象呈现 游走在现实与幻想间的女性欲望——粉圈“泥塑”研究 日本少年漫画中的女性形象嬗变及女性意识演进 清末民初知识女性的旅行书写——以《妇女时报》女性游记为考察中心 “阴影之阴影”:20世纪30年代的“摩登女郎”批判 挪用、戏仿与反讽:“游击队女孩”的女性主义诉求 五 创作与访谈 一个中国女人的“曼哈顿三部曲”——周励访谈录 约稿函 附录 栏目设置与投稿体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女性文化(2023总第24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艾尤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281709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4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71 |
出版时间 | 2023-07-01 |
首版时间 | 2023-07-01 |
印刷时间 | 2023-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24 |
CIP核字 | 2023066453 |
中图分类号 | D669.68-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7 |
宽 | 166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