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回女儿国》——杨二车娜姆最真实详细的个人传记。
首次披露珍贵书信照片,传奇潇洒的经历,告诉你她最性感的地方,是能吃苦。
独家披露:手写书信+罕见照片,全彩印刷:值得收藏的泸沽湖之旅!
“我一生只扮演了一个角色,那就是我自己。”
“我不听男人话,不随波逐流,不渴望任何一种生活,我在路上,看到什么,我很喜欢,我就去喜欢,结束了,那我就结束。
她是毒舌评委,1983年就有了飞出村寨、考入上海音乐学院的狠劲;她的情史传奇,大学时却一直单身,仰头骄傲打工也不俯身迁就男性;她看似夸张疯狂,却时刻把持着“我最性感的地方是能吃苦”的清醒。
《走回女儿国》十年纪念版。
《走回女儿国》详细记叙了杨二车娜姆从摩梭女儿国里走出来,用自己独特的美丽和智慧闯荡世界、传播民族文化的故事。纪念版第一曝光杨二车娜姆的罕见老照片和书信,补充了她回归家乡后的精彩故事,拨开媒体对她的断章取义,告诉你一个强韧而有骨气的杨二车娜姆。
“我命属马后面还拖着二辆车,不跑的马不会有草吃,奔波的命是天注定,我很认命,所以,我这匹马无所谓奔波得多辛苦,也是匹快乐感恩的好马。”
上考场,一曲又野又怪的歌
第二天,我们都来到了考场(上海音乐学院招生考场)。我一进去就吓住了,那么多的人,连走廊里都站满了,大家都焦急地等待着。主考场在里间,我听着从里面传出的歌声,觉得都不怎么样,我那悬着的心就放了下来。
已经到中午了,才考完30几个人,我的考号是200号,那要等到猴年马月呀?我走出校门,先填饱肚子再说。那时的我正长个子,肚子里消化东西特别快,吃什么都是香的。回到考场,考试还是缓慢地进行着。考场的门没有关严,我透过门缝往里看,天呀,怪不得考生那么紧张,整个排练厅都坐着人,伴奏的、监考的、主考的,几十个老师齐刷刷坐成一排。
我坐在外面默默地想,不论采取什么方式,我一定要考上,别人考不上,也许还有退路,我没有退路,我怎么好意思回到凉山去?本来州歌舞团是不让我来报考的,因为他们认为我百分之百考不上,才网开一面,让我去碰碰壁,许多人在等着看我的洋相呢。离开凉山前,许多人表情之外的潜台词就是:“癞哈蟆想吃天鹅肉!”如果考不上,我的命运,注定要回到家乡去。我在凉山歌舞团时间不长,本来团里不让我去报考,可我不听招呼,给领导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回去太没有面子了。惟一的出路就是考上大学。
在家乡,从小我就没有那么多的清规戒律约束着,我们家乡的小孩子没有被大人过多的干预过,除了一些善意地劝导和指点之外,从没有强迫、指责或打骂的事。也许就是成长在那无拘无束的大自然中的缘故吧,我身上有一种独立独行的野性,见不惯、看不惯的我常常脱口而出,从不顾及或揣测别人的心思,也不爱看别人的脸色行事,说错了,做错了,改就行了嘛,有什么大不了的。我也不受那么多规定呀、规矩呀之类的束缚,为此也吃了不少亏。我身上的那种冲闯,那种藐视一切的作风是与生俱来的,我人生的大部分生活,从没有人为我命题,也没有人牵引或指导,我的每一段生活都是从零开始的,对于一个面对着空白、需要开拓的人,不会有那么多的负荷和担忧,要不胜利,要不失败,除此之外,没有第三条稳妥的路,所以,我拿得起,放得下。
那天,我眼看着轮不到我上考场了,如果拖到第二天,甚至有可能到第三天才能排到我,那我的情绪和耐心都会成问题,一定会砸锅,再加上气候不适,我已有一点感冒的征兆。不能再傻等了。
我趁里面的考生刚一出来的瞬间,推门而入。这引起了排在门前的一些考生的不满:“哎,哎,她怎么进去了,还没到她呢!”
还有人扯着嗓门喊:“也不懂个排号,就这么进去了,这人!”
我才管不了那么多,你们愿等就等吧。我早已准备好,一进去就放开唱。因为我的山歌没有乐谱,也不需要有人伴奏,这些犯了学院考试的大忌,管它呢,唱完再说。我边走边唱摩梭民歌“阿哈巴拉”,这是一支难唱的歌,有一个高八度和翻八度的旋律,一般人很难唱得好。我拼足了劲,整个大堂,只有我的声音在缭绕,感觉好极了。没有人制止我,我观察到那些教授们先是惊愕,因为出乎意料,然后,透露出满意的表情,我心中就有数了。我不等他们回过神来,又唱了一首又野又辣的情歌。看得出来,他们对我印象很好,我刚唱完,主考官便问了我是什么民族,从哪里来之类的题外话。我趁机大肆渲染,说了一通女儿国,母系社会,我是第一个走出山门的,第一次来上海,我们民族怎么怎么爱唱歌,可是没有人能进入音乐学院之类的话题。我想,这些话题不是可有可无的,教授也是人,他们也有同情心,也有人之常情,并且,那么大的学院,破天荒为一个民族培养一个创世纪以来的第一个艺术人才,何乐而不为呢!我看见他们正在交头接耳地议论,我心中更有数了。
后来我才知道,我那天的演唱,给教授们吃惊不小,原因倒不是我唱得多好,不是我的歌震撼了他们,而是我那不按牌理出牌的风格。这些学院派的人都是训练有素的,他们有他们的许多规矩,就像摩梭人也有许多别人不可思议的规矩一样。他们的行业操作规律,包括创作或欣赏,都有一套一套的不可越位的规定。除了学院派大师们设定的程式和圈套以外,那些活生生的札根在民间的东西,特别是那些游离于教科书之外的,充满了野气又充满了活力的东西,教授们已经久违了,现在被我突然一唱,他们肯定觉得新鲜。当然,他们也就给了我高分,他们上了我一个小小的当。对于能否进入上海音乐学院,我已经有了充分的信心和把握。
等我从考场走出来时,那些考生还一排排地等在门口,有的现出羡慕的神态,有的现出嫉妒的表情,还有的现出鄙夷的态度。任你们怎么看,怎么说,这就是竞争,是无情的,如果要礼让,要当谦谦君子,那回家去,既然进入了考场,那就得竞争了,就得施展出自己的本事,因为就那么几个名额,不可能平分秋色,谁也不会夸奖你讲义气让出名额,只有考上了,你才是胜利者。
晚上,我那个凉山歌舞团带队的领队来找我了,他一进门就说:“娜姆,你真行,你是我们团第一个上海音乐学院的大学生啦。”我问他:“我考上了吗?”
他说:“据内部透露的消息,你已经榜上有名。”
我心里在想:你护送的那一个考生呢?你们倒好呀,两个人坐飞机来考试,似乎是稳操胜券的样子,让我一个人自费坐火车,在民工堆里晃了3天才到上海。现在我这被认为没有希望的考生终于考上了,我心里美死了,不用说更多的语言,事实已经为我说了话。那个同团的演员始终没有来见我,不知是不好意思还是嫉妒。团长又补充了一句:“学校为一些汉语水平较差的民族学生组织了一个民族班,你还得在民族班补习一年汉语,才能上专业课。”我一听更高兴了。由于没有系统地上过学,我的汉语水平很差,正想补救一下呢,这不,天赐良机。
那一夜,我高兴得睡不着。我从一个与羊群厮混的牧童,迈进了高等学府;从一个在泸沽湖边唱山歌的女孩,变成一个闻名全国的音乐学院的大学生,这对我来说,真是一次创世纪般的飞跃。此时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在我面前,有一道金光灿灿的大门正在徐徐开启,我即将走进一片灿烂迷人的境地。
第二天,我主动到招生办公室,告诉他们我就留在学校了,不准备回家了,因为路途太遥远,再加上我没有往返的费用,请他们把录取通知书直接拿给我,不用寄到凉山去了。如果录取通知寄去了,可能两三个月才能走到凉山,那不误了上学的时间?
考完试后,所有考生都四散而去,天南海北飞走了,真像泸沽湖畔的一群群候鸟。只有我一个,像一只迷途了的候鸟,流落在了上海滩。
我一个人在招待所百无聊赖,又不敢到街上去走走,原因倒不是怕走丢了,而是因为囊中羞涩,仅有的钱还得省下来开学时交伙食费呢。看着校门外那条街上花花绿绿的零食,馋得口水直流,那也只能忍着。每天没事干,就到传达室去。值班的是个老同志,是上海本地人,对我挺好的,他也没事,就给我讲许多上海过去的故事,什么上海滩上的英租界、法租界啦,旧上海的地头蛇杜月笙等人的经历、豪门的恩怨啦……他对上海的历史、人物、风情、旧街旧巷,如数家珍,我听得入了迷,对他崇拜极了。后来,他发现我不会说上海话,索性就当起了我的老师。我们还一本正经地订了一个作业本,一字一句地学起来:“阿拉桑海尼”(我是上海人)、“侬思上海尼”(你是上海人)、“再为,再为,有空哩白相”(再见,再见,有空来玩)……我也挺用功的,因为自己毕竟要在这个地方生活5年,不会说当地话,一定有许多事难办。我这只从泸沽湖来的鱼,正在上海的黄浦江里遨游,只是不知道能游多久。 P150-153
《走回女儿国》这本书面市已有十多年了。
一本书能在市面上稳稳站立这么久,对我而言已算是稀罕和充满欢喜的,并且深深地感恩。因为这本书,我、我的家乡、我的族人与大家结下的善缘是珍贵的。为此,我要双手合十,很深地向我们摩梭人的格姆女神,向你们——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向一直以来对我爱惜的粉丝朋友们很深地鞠一躬,谢谢你——我一生无时无刻不叩拜的女神;谢谢你——我的读者朋友们。在爱和被爱中,我们之间的缘分是如此的美好和吉祥。
走回女儿国,是我的故事:从1983年代表我的族人以民歌手的身份走出大山,我第一次见到汽车、见到火车、见到飞机、见到人潮;第一次代表族人走进北京、走进人民大会堂、走进中南海。在人民大会堂我光荣地为我的族人捧回来一个金奖,这个历史我缔造得非常有力量。摩梭女人在女神呵护下的气场是充满了幸运和圣洁的。
1983年,走出女儿国时的小姑娘杨二车娜姆这个名字,冥冥之中像是受了格姆女神的更多一点的偏爱和加持力,出手就不凡,名字这么长还总能让世人记住,长得不漂亮却让世人对我充满无穷无尽的兴趣。
当初的小姑娘从走出去到今天,能带着这副成熟女人的身体回归,我是幸福的,在走出和走回中,我知道并看见了什么是好和坏,我知道了什么是方向,什么是大爱,什么是感恩,什么是因果。我知道了我没被外面的空气污染掉,并且很庆幸无论经历多少的荣华富贵和大起大落,我永远都保留了我身上一个善良、真诚、智慧的摩梭女人应有的品质。几十年的人生经历,我看了太多,知道了自己的方向,不再迷失、不再虚荣,以前对外面充满了希望,现在知道,其实希望也不过如此。希望的答案对我而言就是要永远忠诚地做自己,捧着心去完成自己的使命。我很深地了解到自己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回到源头。因为我明白,一个人生命的泉眼要是被堵住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根和家乡是我一生珍爱和热爱的东西,因为我身上所有营养的东西也都是因为我的家乡才散发出来的。对故乡的这份感恩永远存在,无论我身处地球的哪一个角落,故乡永远都将被我扛在肩上。今天的走回,我的成熟和家乡的进步,我的思念和家乡的富足差距、不公平,还有价值观、人情世故、得得失失的东西来回撞击着我。我默默地告诉自己要学会接受别人,每个人都是在完美和不完美之间徘徊的,所以,我们都要学会接受美好的,同时更要学会去接受他的一些不完美。
走回女儿国后,我的心被丰富了,我学习到了自在:那就是一份很欢悦的安心。我这个格姆女神的女儿,从小喝着女神山下的圣水长大,我的祖先全都祝福我,我拿着我生命中所有的权利,带着我的使命,做我生命中想做的一切事,心中有女神,女神宽大仁慈的气场笼罩着我,让我成为了一个善良的女人、一个心怀对根的浓厚情怀的女人!
此时此刻,在我丽江娜姆花房的书桌上,我看见窗外的雪山在阳光的照射下如此的干净、祥和、美好。玉龙雪山是纳西族人的雪山,是世代人叩拜的神山,看着远方的神山,我思念着我们摩梭人的格姆女神。在热泪中我发愿:
我发愿如女神所愿!
我发愿:我感恩我故乡的山水所养,让我长成为一个勤劳、善良的摩梭女人,我发愿将永远敬仰和忠诚我的族人。
我感恩在摩梭母系大爱文化的滋养下,我的爱心和宽容心能够持久不变,我发愿我将终生与人为善。
我感恩我家族的信仰,让我懂得了敬山、敬水、敬天地,我发愿:我会珍惜并尽力保护女神给族人带来的好山好水好风光。
我感恩我的阿妈、家人、兄妹们对我的担忧和祝福,我发愿:我的孝敬心和感谢心是永远不灭的。
我发愿:为我敬仰的女神和我的族人,为你们我流血都不怕疼。
娜姆
丽江2012.11
我和中国青年出版社的缘分是很深的,从第一次合作《走回女儿国》后,接着又与贵社合作出版了《女人梦·烟雨是天涯》《七年之痒》《长得漂亮不如活得漂亮》。多年的合作,多年的信任,多年的知根知底,生命中的缘分也如此深重!
感谢中国青年出版社的老师对此书的真诚修改和内容的精选,谢谢中青团队的智慧、大气。书出来了我很欢喜,双手合十,感谢今生的好命可以与大家结缘,感恩你们的真诚厚爱和长久的支持及信任。
谢谢!飞吻送给在这个地球上每一位我爱的和爱我的人……
Love,Namu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