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介绍了油藏描述的任务、研究内容、研究技术以及相关方法。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层序地层学和油田地层单元划分、油层细分对比、沉积体系与沉积微相研究、储层微观孔隙和孔隙结构研究、储层的裂缝表征、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储层构型研究、随机地质建模、剩余油研究。为了提高油藏描述的效率和精度,还介绍了相关的油藏描述软件系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本书是高等院校石油工程、非常规油气和资源勘查工程等专业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师生、从事油气田地质研究和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图书 | 油藏描述技术与方法(石油高等院校特色规划教材)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系统介绍了油藏描述的任务、研究内容、研究技术以及相关方法。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层序地层学和油田地层单元划分、油层细分对比、沉积体系与沉积微相研究、储层微观孔隙和孔隙结构研究、储层的裂缝表征、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储层构型研究、随机地质建模、剩余油研究。为了提高油藏描述的效率和精度,还介绍了相关的油藏描述软件系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本书是高等院校石油工程、非常规油气和资源勘查工程等专业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师生、从事油气田地质研究和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章 层序地层与油田地层单元划分 第一节 时间地层单位与岩性地层单位 第二节 层序地层学概述 第三节 油田层组划分 第二章 油层细分对比 第一节 油层细分对比的意义 第二节 地层对比方法 第三节 智能化地层对比技术与方法 第三章 沉积环境与沉积体系研究 第一节 沉积相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节 不同水动力环境下碎屑物的搬运与沉积 第三节 沉积环境标志 第四节 冲积扇沉积体系 第五节 河流沉积体系 第六节 三角洲沉积体系 第七节 陆源碎屑滨海沉积环境 第八节 碳酸盐岩及沉积环境 第九节 浊积岩及沉积特征 第四章 储层微观孔隙和孔隙结构研究 第一节 岩石薄片法研究微观孑L隙及喉道 第二节 压汞法 第三节 气体吸附法 第四节 核磁共振法 第五节 扫描电镜法 第六节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法 第五章 储层的裂缝表征 第一节 裂缝分类 第二节 裂缝成因 第三节 裂缝的研究实例 第六章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第一节 储层非均质性的层次划分 第二节 储层非均质性的表征参数 第三节 储层宏观非均质性 第四节 储层微观非均质性 第七章 储层构型研究 第一节 储层构型层次划分 第二节 河流相储层构型界面识别与特征 第三节 曲流河构型表征实例 第八章 随机地质建模 第一节 随机地质建模原理与方法 第二节 随机地质建模基础数据库 第三节 构造建模 第四节 属性建模 第五节 模型粗化 第九章 剩余油研究 第一节 剩余油形成机理 第二节 剩余油研究方法 第三节 剩余油分布模式 第四节 注蒸汽热采油田剩余油研究实例 第十章 油藏描述软件介绍 第一节 操作界面 第二节 功能介绍 参考文献 附录 地质常用图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油藏描述技术与方法(石油高等院校特色规划教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邵先杰//霍春亮//许浩 |
绘者 | |
出版社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836295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4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60 |
出版时间 | 2023-12-01 |
首版时间 | 2023-12-01 |
印刷时间 | 2023-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本科及以上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32 |
CIP核字 | 2023170296 |
中图分类号 | P618.13 |
丛书名 | |
印张 | 2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59 |
宽 | 186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