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文质知道 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十年纪念版) |
内容 | 内容推荐 《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在我社出版了十年。已经是常销品牌。在十年出版的基础上,特别策划出版新的版本,作为纪念和进一步内容修订。作者认为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文化“子宫”,中国教育最重要的问题,既在学校这边,也在家长这边。不仅儿童需要受教育,父母同样需要改变。生养一个孩子,就是生养一生的责任,孩子是父母优选的事业。 作为在中国基础教育和家庭教育领域有广泛影响的教育学者,作者的研究足迹遍布全国,在各地做过上千场讲座,他的很多观点,如“教育的起点是培养‘正常人’”,“没有陪伴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育是慢的艺术”,等等,已经成为无数父母的共识。 本书曾在全国发行量优选的报纸之一——《扬子晚报》等报刊上连载,精心修订的第二版增加了作者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更有指导价值。 目录 第1篇 孩子的未来既在父母生命中,又在父母手心上 回到思考的起点:把孩子培养成乐观、开朗、有教养的人 每一个孩子来到世上,都希望遇到一个好父母 健康的生命是孩子走向优秀的里程碑 孩子唤醒了我们身上的智慧 怎样用一种责任推动另一种责任 谁能为孩子提供丰富而有益的生长环境 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 我们身上有多少改变不了的东西 1%的灵感比99%的汗水更重要 铁是铁,钢是钢,不要“恨铁不成钢” 我的孩子为什么不是天才 我的孩子会是莎士比亚吗 “你的孩子身上带的土少” 你上的是快车还是慢车 在古代,当动物还能像人一样说话的时候 “母本”很重要,范本更重要 “我们的事业是做个好父母” 第2篇 重建以孩子成长为中心的家庭文化 最重要的是和孩子生活在一起 母亲代表着安全 全家一起吃饭,孩子更优秀 在中国,每天有8%的父母不和孩子说一句话 孩子,爸爸非常爱你 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 爱抚就是治疗与帮助 无论去哪里谋生,你一定要带上孩子 孩子的信,让人心碎 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 为什么酒店里没有家庭客房 增加美好的聚会,减少无聊的应酬 第3篇 用健康的方式培养“正常人” 抓住关键期,赢在起始处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错了吗 孩子“敏感期”有什么特点 给孩子无限耐心的爱 “叫爸爸”,他教了孩子三万多次 孩子最需要父母的热情鼓励 给孩子无限尊重的态度 请记住我的三个观点 一本值得读一百遍的书 化身为仙女的好母亲 “独生子女是教育不好的” 一定要管孩子,关键是怎么管 管教从严是不是老一套 “你们中国人,好像不太喜欢孩子” 把“一只手”的教育改为“两只手” 从“手对手”到“肩并肩” 如何和孩子说话·父母该做的12件事 如何和孩子说话·父母不该做的12件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文质知道 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十年纪念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文质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3268573 |
开本 | 其他 |
页数 | 204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130 |
出版时间 | 2021-07-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1-07-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