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建立后,中国封建社会已是夕阳黄昏。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出现了两极分化,一向居于正统地位的诗文日益衰落,而曾被轻视排斥的通俗文学如小说、戏曲、民歌、笑话却佳作迭出。
范中华编著的《旧时明月——月夜叹国殇(明代文学故事)》着重介绍了明朝时期著名作家和著名文学作品的生动故事,让读者了解其文学成就及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的深远影响。
图书 | 旧时明月--月夜叹国殇(明代文学故事)/快乐读中外文学故事 |
内容 | 编辑推荐 明朝建立后,中国封建社会已是夕阳黄昏。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出现了两极分化,一向居于正统地位的诗文日益衰落,而曾被轻视排斥的通俗文学如小说、戏曲、民歌、笑话却佳作迭出。 范中华编著的《旧时明月——月夜叹国殇(明代文学故事)》着重介绍了明朝时期著名作家和著名文学作品的生动故事,让读者了解其文学成就及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的深远影响。 内容推荐 范中华编著的《旧时明月——月夜叹国殇(明代文学故事)》精选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精彩的故事,用优秀的文学故事浸润青少年的心灵,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旧时明月——月夜叹国殇(明代文学故事)》中的这些故事和其中阐释的哲理,让青少年的心灵受到鼓舞和升华,活得更有激情;让青少年在面临挑战,遭受挫折和感到绝望时,从中汲取力量;让青少年在惶惑、烦恼、痛苦和失落时,从中获取慰藉;让青少年在青春的冷淡与叛逆情绪中,被生活的真善美所感动。共赏隽永不朽的文学魅力,领略震撼灵魂的睿智哲思,让青少年站在世界的起跑线上,轻轻松松阅读,快快乐乐进步! 目录 1.悲愤诗人张羽龙江自沉 2.江右诗宗:江西才子刘崧 3.“开国文臣之首”:帝师宋濂 4.开国元勋刘伯温的诗与文 5.国子助教贝琼感作《真真曲》 6.罗贯中怀志著“三国” 7.《三国》中的战争与谋略 8.“三国”故事中的人物“三绝” 9.人在江湖,说不尽的“水浒” 10.理性的宋江与天真的李逵 11.《剪灯夜话》:步唐代传奇风韵 12.《翠翠传》:乱世悲情生死恨 13.《剪灯余话》:未说完的奇事大观 14.李昌祺赋写长诗《至正妓人行》 15.被活埋冻死的才子解缙 16.明初伦理剧:《伍伦全备记》 17.“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 18.画家文人沈周的神仙生活 19.放荡傲世,才子祝允明 20.江南才子,风流唐伯虎 21.高洁淡泊的名士文征明 22.寓言《中山狼》的启示 23.龙泉血泪《宝剑记》 24.归有光的家庭散文 25.吴承恩搜奇著“西游” 26.美猴王孙悟空的原型 27.明代的文学奇人徐渭 28.《四声猿》:猿鸣四声断人肠 29.思想家李贽对晚明文学的贡献 30.《鸣凤记》:凤鸣朝阳谱新曲 31.中国文学史第一奇书:《金瓶梅》 32.“临川四梦”传天下的汤显祖 33.沈璟笔下的戏剧故事 34.《博笑记》:笑嘲人世丑态 35.陆氏兄弟合力写《明珠》 36.汪廷讷有感狮子吼 37.汪道昆彩笔写绮情 38.情脉脉一曲《红梨记》 39.熊龙峰创作的四部话本小说 40.洞房花烛著《红拂》 41.孙钟龄活画社会群丑图 42.反抗礼教:针锋相对写青楼 43.叙述尼庵情缘的《玉簪记》 44.《红梅记》:情侠义鬼李慧娘 45.古代的哀情悲剧《娇红记》 46.冯梦龙与明代通俗文学 47.凌潆初和他的《拍案惊奇》 48.“二拍”中的人生骗局揭秘 49.神魔斗法:正邪共聚封神榜 50.《封神演义》中的小英雄哪吒 51.《西洋记》中的海外奇想 52.《续西游记》别录奇趣 53.冯梦龙新编小说叙列国 54.乱世素描《禅真逸史》 55.《斩鬼传》:谈鬼讽世话钟馗 56.别具一格的《西湖二集》 57.摹写现实的《樵史演义》 58.《石点头》和《醉醒石》 59.王衡作曲一吐心中恨 60.写情能手:剧作家吴炳 61.徐霞客:踏遍青山写奇文 62.被皇帝愤恨的明代禁书 63.复社文人张溥的坎坷人生 64.抗清斗士:几社领袖陈子龙 65.袁于令以《西楼记》得名 66.《燕子笺》巧设姻缘 67.慷慨悲歌《南冠草》 68.殉国忠烈,英雄张煌言 69.名将、烈士、文人:史可法 70.明代笑话:诙谐幽默的结晶 试读章节 《三国》中的战争与谋略 战争是人类历史的奇观,它是残酷的,也是壮丽的,几乎自人类历史产生以来,人类之间的战争就没有停止过。在世界各民族的历史文献记载和文学创作中,有关战争的记述与描写也是层出不穷。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描写战争最出色的当数《三国志通俗演义》。 《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战争描写,继承了从《左传》到《史记》中的战争描写传统,并加以发扬光大,创新提高。全书写了大小几十个战争场面,其中有两军对阵的厮杀,也有战略战术的运用;有以少胜多的范例,也有出奇制胜的妙计;有水战,也有火攻。每一个战争场面都写得具体而生动,形式多样而不呆板,表现出战争的复杂多变。比如诸葛亮七擒孟获,七纵七擒,每次擒拿孟获的形式都不一样,而他的六出祁山,也各自不同。再如用火攻的战例,诸葛亮火烧新野用的是火攻,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火烧战船用的是火攻,陆逊大破刘备同样也是用的火攻,可每次战争的形势不同,敌我双方的力量不同,所用的火攻也就有所差异。诸葛亮火烧新野时,曹军人多势众,刘备则兵少将寡,只得放弃新野。诸葛亮让出新野城,故意叫曹军占领,然后放火烧城。待曹军逃出城到白河下游时,又让关羽放水淹曹军,这是水淹火攻并举,以少胜多。周瑜火烧战船,与此不同。当时曹操凭借着千艘战船排列江面,要攻东吴,诸葛亮与周瑜联合用计,先使蒋干中计,借曹操之手杀死曹军中懂得水战的将领蔡瑁、张允,然后再让庞统到曹操那里,去献连环计,把曹军战船用铁链锁在一起,使其不便移动,最后是借东风,一把火将曹操的战船焚烧殆尽,使曹操不战而败。周瑜的火烧战船,可谓是机巧百出,费尽心思。在吴蜀彝陵之战中,刘备一则由于为关羽报仇心切,二则不懂兵法,连营七百里依山林下寨,结果被陆逊轻易地用火攻之法,一举火烧刘备的七百里大营,使刘备元气大伤,惨败气绝白帝城。《三国志通俗演义》的这种战争描写方法,可以称为“犯中见避法”。所谓“犯”,就是指其在战争描写方面不仅写战争很多,而且同样形式的战争也写了不少,如同是写水淹、写火攻就写了多次,这样就会很容易造成写法上的雷同。所谓“避”,就是说罗贯中即使写同类的战争,也能灵活用笔,使其在相似之中见变化,写出新意,避免了重复与雷同。从这方面可以看出,罗贯中是一个善于描写战争的高手。 《三国志通俗演义》通过战争描写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武器装备,是人的智慧和韬略的运用。因此,在战争描写中,罗贯中特别擅长于写出战争中复杂的人际关系,通过战争描写展示各种人不同的性格特征。在这一方面,赤壁之战是写得最精彩的例子。罗贯中用整整一卷十则的巨大篇幅,着力描写这一战争,写了这场战争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展现了十多个人物的形象风采。将战火与诗情相结合,使整个战争描写表现得丰富多彩,跌宕生姿,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三国演义》这部不朽的长篇历史小说,能够和《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并称为“四大奇书”(李渔语),不仅仅由于它记载了一段波澜壮阔的社会历史,描写了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塑造了众多鲜活人物,描绘了刀光剑影的沙场厮杀,更在于它描述了众多智者的惊人谋略,运筹帷幄的高超本领,并教人以处世的方法。 《三国演义》中对谋略的描写堪称一绝,而且把应用谋略所取得的功效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刘备能以“贩屦织席之辈”,占荆州,得西川,与魏、吴终成“鼎立”之势,无疑与他的军师,被称为“智绝”的诸葛亮的韬略是分不开的。诸葛亮历来被人们看做是智慧的化身。 《三国演义》对诸葛亮是极为推崇的。对诸葛亮祭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识魏延反骨、智取成都、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死了以后还以木偶退敌兵,遗锦囊杀魏延等一连串的描写,把他的聪明才智描述得痛快淋漓。他的智谋之高,少有人敌。难怪鲁迅先生说:“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除了对诸葛亮进行大肆泼墨地描写外,书中还用大量笔墨对另外两位智者:周瑜和司马懿的谋略作了描述。他们虽也是智慧绝伦’,可和诸葛亮比起来仍是稍逊一筹。这样,他们就几乎成了诸葛亮的陪衬人物。 《三国演义》除了描述智者的智斗外,还记述了不少文人谋士的策略,如王允以貂蝉为饵,巧用连环计,使董卓和吕布父子反目,从而成功地除掉董卓。杨彪使用反问计,令李催、郭汜发生内讧,等等。计谋之多,不一而足。这样看来,《三国演义》简直是一部“谋略大全”了。 古人说:“老不看‘三国’,少不看‘西游’。”读《三国演义》确实能给人以启发,启迪,增人阅历,长人智谋。尤其是谋略方面,用之正途,对人对己都有好处,但是,倘若用之邪途,则害人匪浅。总之,我们读《三国演义》,常常不由自主地为其中的谋略描写而赞叹,不论其所写的是阴谋还是阳谋,都是中国传统智慧文化的一部分,值得我们辨析总结。 P16-18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旧时明月--月夜叹国殇(明代文学故事)/快乐读中外文学故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范中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湖南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388644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0 |
出版时间 | 2013-01-01 |
首版时间 | 2013-01-01 |
印刷时间 | 2013-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4 |
CIP核字 | 2012186800 |
中图分类号 | I247.8 |
丛书名 | |
印张 | 1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湖南 |
长 | 239 |
宽 | 172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