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谁是日本人(似近若远看日本)(精)
内容
内容推荐
日本有俗语“遥远的邻居”,其实日本就是我们遥远的邻居:虽仅隔一衣带水,却似远在天涯海角。日本很长时间都以中华为师,19世纪末近代化成功,中日关系逆转,在“爱恨情仇”之间跌宕至今。近代以来的日本介绍,笔头常带感情,不是喜爱,便是厌恶,此外就是不屑。本编所收随笔,为作者旅居日本期间,以平常心和平实态度观察的记录,主要发表于香港《文汇报》副刊与《澎湃新闻》“外交学人”专栏等。作者认为日本显远(距离),是因为我们不能辨识其近(现状),而把握其近,还得从远(文化、历史)入手,尝试通过厘清日本历史、文化和信仰诸大端,将“近”在眉睫的邻国展现于读者。
序言

记得在哪次北京的饭局中,好像就设在北海的仿膳
,由三联的沈昌文老板做东,大约是议论到了译笔优劣
,李慎之突然冒出了一句:我生平最看不上的,就是把
GonewiththeWind,只给译成了一个字———《飘》!
他这话给我的印象很深,也很费我的琢磨。当然,
如果单从“信”的要求来看,放着“随风而逝”的对译
不用,而把其他的语素都给撇弃了,只化作一个孤零零
的动词,肯定也是不无可议之处的。不过,要是再从“
雅”的要求来看,这个“飘”字却也自有传神之处,它
会油然触动读者们的好奇,想知道那是谁在“随风而飘
”,从而再把那些丢失的语素,又从联想中寻找和补充
回来,所以也可算是别有一番韵致,至少称得上别出心
裁的译法。
更加重要的是,这个并无主语的、孤苦伶仃的“飘
”字,
反而比“随风而逝”,或者说“随波逐流”,更能
道出某种人生的苦衷,它说明在海啸般的历史狂潮中,
一个身不由己的渺小主体,有时候简直就算不得什么。
我不知道,那位译者在看到
GonewiththeWind时,是否想到了文天祥的名句,
即所谓“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可无论
如何,我本人总时时在叨念这些,不然就不会在我的《
五十自述》中,把生平给总结为“将错就错”了。
再来稍加联想,大概在构思《自题金山画像》时,
苏东坡肯定也有同样的感慨,或者说,也曾在慨叹着身
不由己,简直就像腾空“飘”了起来,不然他就不会写
下这样的句子了:“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
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所以,要说古今间真有
什么不同,也只在于古代的书生们,往往要出外去混官
场,是东西南北地“宦游”,就像王勃所讲的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而现在的读书人,
则要随着缘分四处“游学”,如蜗牛在墙面上画出些轨
迹来,就像米罗画布上的那些圈圈,而且就这么学着游
着,便不觉用光了这一次的生命。
事实上,如果先翻开此书的后记,大家会发现此书
的作者,正是这般“游学”或“学游”的。他先为了求
学而来到沪上,尔后又考了托福想去北美,却不由己地
被录取到东京,再从那边转学到加拿大,却又由于先前
的这番经历,毕业后在日本找
到了教职,并先后辗转于各大学府,一口气就教了
十七年的书,最后却又因为什么缘由,任教于卡塔尔的
一所高校,叫作哈马德?本?哈里发大学,而今竟已到
了告老的年岁———这么天南地北地“学游”着,或者
说,这么大洋大洲地“漂泊”着,即使以辛弃疾的那番
慨叹,即所谓“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都不
足以形容生命中的跨度了吧,更不要说那漂泊中的沧桑
感。
于是在慨叹之余,又心有不甘地想问一句:在无序
无常的生活涡旋中,我们的生命除了这样四处漂泊,还
有可供停靠和归依之处吗?———于是,又不免想起了
另一首诗,就是惠特曼以蜘蛛为题的那首诗:
一只沉默而耐心的蜘蛛,
我注意它孤立地站在小小的海岬上,注意它怎样勘
测周围的茫茫空虚,
它射出了丝,丝,丝,从它自己之中,不断地从纱
锭放丝,不倦地加快速率。而你———我的心灵啊,你
站在何处,被包围、被孤立在无限空间的海洋里,
不停地沉思、探险、投射、寻求可以连结的地方,
直到架起你需要的桥,直到下定你韧性的锚,
直到你抛出的游丝抓住了某处,我的心灵啊!
因此,对这些小小的乃至卑微的生灵来说,如果还
想找到安身立命之处,那也先来看看我们自己,能否像
“沉默而耐心的蜘蛛”,一边用目光“勘测周围的茫茫
空虚”,一边用游丝
“寻求可以连结的地方”,直到“抛出的游丝抓住
了某处”。值得注意的是,惠特曼在这么一首短诗中,
竟重复地写出了“我的心灵啊”(Omysoul),而这也
就加强地标示出了,他笔下那只
“沉默而耐心的蜘蛛”,其实也正是我们的文心、
我们的魂灵。
无论那肉身漂泊到了哪里,这魂灵都会不住地打探
、不住地思考,这文心也都会不住地感受、不住地吟哦
。这正是我们唯一可以指靠的,也正是唯一不被连根拔
起的。
要是从这个角度来讲,那么至少在相对而言的意义
上,本书作者又算是幸运的了。要知道,当初参加77届
高考时,我填写的第一志愿恰是日语;到了尼克松和田
中角荣访华以后,收音机里每天都在教这个。照此说来
,如果不是因为自己“出身不好”,从一开始就未能通
过政审,讲我根本没资格给领导当翻译,那么,或许我
也就有了那个命,去成为像他那样的“日本通”,整天
去琢磨日本的这些风土人情。真要是这样的话,或者说
,若不是造化如此弄人,那么眼下写出这本书来的,也
许就该轮到区区在下了;而此刻正端坐在西湖边上,要
为它写一篇简短序文的,说不定反而是本书的作者了—
——而且无巧不巧,这位作者还正是杭州人!
真要是这样的话,那么只要再打开这本书,就足可
庆幸自己在此生之中,又加添了怎样的一番境遇,以及
那境遇中的重重谜团,和种种神韵。这
书评(媒体评论)
去观赏东瀛的樱花与梅花,去领略日本的料理
和厕所,去琢磨倭人身高的变化,去体会和服上的
文化战争,去弄懂和式住居的开间布局……更多的
是要去理解,他们是怎样去阅读《论语》的,他们
为什么要自称大和民族,他们有着怎样的职人文化
,他们怎样看待自己的邻国,他们内心深埋的复仇
意识……需要更多的这类作者,到谜一样的东瀛去
边游边学、边走边读,再把切身的体会都写给我们

—— 浙江大学中西书院院长 敦和讲席教授
刘 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谁是日本人(似近若远看日本)(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4280541
开本 32开
页数 412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23-07-01
首版时间 2023-07-01
印刷时间 2023-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560
CIP核字 2023055766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7:4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