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30年文学典藏(报告文学卷)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编选了《百花洲》杂志创刊三十年来的优秀作品7部,包括《“臭妖婆”自述——我与萧乾》《上告》《毕竟东流去……——追忆我在江西赣州邂逅蒋经国先生的始末》《千古一梦——中国人第一次离开地球的故事》等。

三十年的沉淀,三十年的精粹,凸显出《百花洲》的流变轨迹,也折射出三十年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变迁。

内容推荐

为了纪念《百花洲》创刊三十周年,隆重推出《30年文学典藏》四卷本,众多名家倾力打造,三十年的沉淀,三十年的精粹,凸显出《百花洲》的流变轨迹,也折射出三十年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变迁。这些让人熟知和亲近的文字在当下与历史间建立了一种恒久的联系,对于今天的文学阅读与写作而言,无疑是心灵不可复制的参照。

把这套书献给三十年来的文学读者们,正是有了几代读者的关心和支持,《百花洲》才得以永葆青春。

目录

家书抵万金——《傅雷家书》和傅聪/叶永烈

“臭妖婆”自述——我与萧乾/文洁若

毕竟东流去……——追忆我在江西赣州邂逅蒋经国先生的始末/公刘

上告/凤章

残简:1958/胡平

离离“原上草”——《走向混沌》第三卷/从维熙

千古一梦——中国人第一次离开地球的故事/李鸣生

试读章节

序曲

一本白皮小书,在中国畅销,在青年中不胫而走。

第一次印刷,第二次印刷,第三次印刷……当它刚在书架上露面,便一售而空。

这本书没有惊险曲折的情节,没有离奇古怪的描写,没有耸人听闻的宫廷秘事,没有“领导新潮流”的种种笔法。然而,人们对它却爱不释手。

这是一本家书集——选录了一个父亲写给儿子的一百多封信。

父亲,前额宽广而两颊瘦削,脸看上去像一个正方形下面装了一个正三角形;个子瘦长,一副文弱书生的样子。他的神情总是严峻的。一对眼睛,常常坚定地注视着正前方。“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生活道路的坎坷,对世事的忧虑和对儿子的思念,使他过早地增添了白发,过多地在脸上刻下了深沟浅壑。

他,傅雷,中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像一头不倦的老牛,终生笔耕不息。他的像砖头一样厚的译著,足足可以放满一排书架。他译的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曾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青年读者的心。

儿子,小时候又瘦又高,脸色白皙,像根绿豆芽。如今,人到中年,风度潇洒,一表人才,眼睛里射出跟他父亲一样坚定、充满自信的目光。他的命运像他的父亲那样坎坷。但是他比父亲更开朗。

他,傅聪,当代世界一流的钢琴家,蜚声乐坛,饮誉中外。他的十个手指在黑白键上飞舞,在中国,在英国,在波兰,在南斯拉夫,在美国,在日本,在澳大利亚,在南美洲……那优美的铿锵之声,曾征服各种肤色的观众,被人们赞誉为“钢琴诗人”。

儿子远走异国他乡,“家书抵万金”,鸿雁往返,信函交驰,家书沟通了父子之心,倾诉着父子之情。

傅雷的家书谈艺术的见解,谈做人的道德。著名作家楼适夷对《傅雷家书》作出非常妥切的评价:“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千千万万的读者读罢《傅雷家书》,常常掩卷寻思:傅雷是怎样的一个人?傅聪又是怎样的一个人?

他们深为傅雷夫妇的屈死而痛惜,他们更关切着现在仍生活在万里之外的傅聪的命运。

就以《傅雷家书》作为楔子,我们来叙述这一切吧……

童年的梦

“昨夜一上床,又把你的童年温了一遍。可怜的孩子,怎么你的童年会跟我的那么相似呢?”(傅雷致傅聪。一九五四年一月十九日)

童年的梦,是温馨的梦,彩色的梦。

在闲谈的时候,傅雷常常向孩子们谈他的童年。

傅雷的童年是痛苦的。一九○八年三月三十日,他生在上海南汇县周浦镇渔潭乡。傅聪的爷爷叫傅鹏,他为人正直,疾恶如仇,受到土豪劣绅的陷害。傅雷四岁的时候,傅鹏就含冤入狱。

奶奶姓李,是一位坚强的女性。她四处奔走,终于在爷爷入狱三个月之后,把他营救出来。谁知爷爷的性格刚烈,出狱后竞郁闷而逝,才二十四岁!不幸接着不幸。奶奶忙于奔走,无暇照料傅雷的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他们都先后得病死去。

爷爷离开人世的时候,奶奶只有二十四岁。她在一年之内,买了四口棺材,送走四个亲人。她没有以泪洗面,她咽下了眼泪。她从此毕生孀居守寡,把自己的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傅雷的身上。非常遗憾的是,傅聪没有见过他的奶奶。奶奶去世不久,傅聪降生在上海的花园新村——那是在一九三四年三月十日。

傅聪是幸运儿。父亲在一九五四年九月四日给他的信中,曾经这样说过:“你别忘了:你从小到现在的家庭背景,不但在中国独一无二,便是在世界上也很少很少。”这句话一点也不夸张。傅雷用他深厚的父爱,为傅聪的成长创造了世界上最良好的家庭环境。傅雷从他母亲那里继承了严教。傅聪的童年,是在父亲严厉的督教下度过的。一九六五年,在傅聪当上爸爸之后,傅雷曾给傅聪写信,传授了他的教子经验:“疼孩子固然要紧,养成纪律同样要紧;几个月大的时候不注意,到两三岁时再收紧,大人小儿都要痛苦的。”

傅聪孩提之时天性活泼、顽皮,不服管束。父子之间,曾在家里上演了一出又一出有趣的闹剧。

平时,父亲在家,傅聪和弟弟阿敏鸦雀无声。父亲前脚刚刚跨出家门,傅聪就领头在家里大闹天宫。有一次,趁父亲外出的时候,傅聪溜出去玩了。当他正在玩具店里看得入迷,忽然听见背后有人喊“阿聪”。傅聪回头一看是父亲,像吓掉了魂似的,拔腿就朝家里跑……

傅雷尽管是一位态度严肃、虑事严密、著译严谨、教子严厉的严父,但也有幽默的时候。有一次他写作倦了,从书房里踱出来,信步走到家门口,屈着手指敲门,学着别人的声调说:“傅先生在家吗?”傅雷夫人闻声跑去开门,一见是他,笑得前俯后仰……

小时候,傅聪最有兴趣的事儿,是听父亲和他的朋友们高谈阔论。他们家,“谈笑有鸿儒”,与父亲过从甚密的大都是教授、艺术家。他们在一起谈艺术,谈文学,谈人生哲理,使傅聪这个小“旁听生”受益匪浅。不过,按照父亲的规矩,是不许小孩“旁听”大人谈话的。有一次,画家刘海粟来家做客,他们在书房里一边看画,一边谈画。傅雷忽然想起什么,要到外间去取东西,一推门,发觉傅聪和阿敏正在门外听得入神。一见父亲,阿敏吓得哭了,傅聪呢,犟嘴。不过,后来孩子稍微大了一点,父亲也就让他们“旁听”了。“旁听”使傅聪窥见艺术殿堂的瑰丽色彩,也使他早涉人世,早熟。

傅聪心中音乐的种子,是傅雷亲手播下的。傅雷曾在法国专攻艺术理论,酷爱音乐。傅雷夫人也喜欢音乐,当年她在上海义默士女校上学的时候,学过钢琴。傅雷夫妇在闲暇的时候,爱听唱片。傅聪记得,那是一架“老掉牙”的唱机,要用手摇柄摇上一阵子,才能使唱片转动。傅雷在一九五七年写的《傅聪的成长》那篇文章里,曾经这样写道:“傅聪三岁至四岁之间,站在小凳上,头刚好伸到和我的书桌一样高的时候,就爱听古典音乐。只要收音机或唱机上放送西洋乐曲,不论是声乐是器乐,也不论是哪一乐派的作品,他都安安静静地听着,时间久了也不会吵闹或是打瞌睡。我看了心里想:‘不管他将来学哪一科,能有一个艺术园地耕种,他一辈子都受用不尽。’我是存了这种心,才在他七岁半,进小学四年级的秋天,让他开始学钢琴的。”

傅聪的钢琴启蒙老师,是傅雷亲自请来的——雷垣伯伯,一位数学家(如今是某省师范学院数学系主任,教授)。雷伯伯是傅雷的至交,老同学。在大同大学,傅雷念的是文学院,雷伯伯念的是理学院,他们同住在一间宿舍,无话不谈。雷伯伯是一个兴趣广泛的人。他从理学院毕业以后,居然又去念上海的音专,念了三年。他跟现在上海音乐界的权威人士贺绿汀、丁善德,是老同学呢!后来,雷伯伯去美国留学,又改学数学,不过,他仍喜爱音乐,旁听了音乐课程。雷伯伯回国后,在上海的沪江、大同、复旦三所大学,同时兼教数学课程,忙得不可开交。有一天,他来看傅雷,傅雷把傅聪叫到雷伯伯跟前,向他透露了拜师的意思。雷伯伯大笑起来,一口答应,收下了这个七岁半的小弟子!

那时候,傅家还没有钢琴,加上雷伯伯工作又忙,不能到家里教。傅雷让保姆胡菊娣领着小傅聪到绍兴路雷伯伯家里,每个星期教一次。过了几个月,傅雷问雷伯伯:“阿聪有没有出息?”雷伯伯拍着傅聪的脑袋,说他有一对“音乐耳朵”!他说,他曾对傅聪进行“考试”:让傅聪背对钢琴,他随便按一个键,傅聪马上就辨别出来是什么音。试了几次,都答对了。这叫“绝对音高”测试。学钢琴才几个月,就能分清“绝对音高”,说明这孩子的音乐听觉很灵敏。雷伯伯还夸傅聪“乐感”很强,能很快记住乐谱,理解作曲家的用意。

听了雷伯伯的话。傅雷脸上出现了平常并不多见的笑容。父亲与母亲商量后,下了个狠心,给不到八岁的儿子,买了钢琴!

崭新的钢琴,放在底楼的窗前。小傅聪心花怒放,乐得连嘴巴都合不拢。那天,从傅家第一次传出了钢琴的声音,隔壁邻居都好奇地来到窗前张望。他们看到居然是一个小男孩在那里弹,更加惊讶不已。从此,每天傅聪放学回来,刚撂下书包,就扑在钢琴上。当他的手指触到琴键,心中就充满无限的快乐。

P1-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30年文学典藏(报告文学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叶永烈//胡平//李鸣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425854
开本 16开
页数 3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40
出版时间 2009-04-01
首版时间 2009-04-01
印刷时间 200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7.1
丛书名
印张 21.25
印次 2
出版地 江西
234
171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0:2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