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名人与他们的弟子(套装共5册)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的20世纪是一个天翻地覆、波澜壮阔的世纪,在这个现代百年里,涌现出为数不多的改变历史和文化的伟人和大师,他们的出现不仅重塑了中国形象,而且对此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文化信仰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0世纪文化大师与学术流派”丛书力图以现代文化大师及其弟子们的文化、政治、学术活动为中心,梳理近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谱系,描绘现代中国的文化地图……
内容推荐
20世纪文化大师与学术流派丛书所包括的文化大师———康有为、章太炎、胡适、鲁迅、周作人、钱穆等大都是在近现代文化学术上创宗立派、开一代风气、具有超凡魅力的人物,其中康有为、章太炎两位是活跃于清末民初的政学两界的文化大师,对后世影响甚巨。 康有为自幼期为圣贤,及长更是以“圣人”自居,不屑于词章考据之学,而专注于义理之学,养心静坐。 康有为融会中西,由现代“公同平等”原理,推演出世界“大同”之说,在其时代收到了一种石破天惊的破旧立新效果;他积极投身政治、倡导维新变法,并吸引众多弟子讲学论政,其中以梁启超、陈焕章、徐勤等最为有名,他们形成“康门弟子”这一晚清有名政治、文化门派,影响之大,自不待言。
章太炎则以清末“有学问的革命家”名标青史,他率先倡导民族革命,曾因“苏报案”入狱三年,出狱之后,革命之志更坚,流亡日本、宣传革命、聚众讲学,深得进步青年学子的敬仰,在他身边聚拢了不少杰出人才,其门下弟子钱玄同、周氏兄弟等成为了其后新文化运动的主力军,影响也不可不谓之深远。
至于胡适,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锋,“文学革命”的倡导者。 青年时代的胡适就是一位颇有使命感的人物,他在1916年4月12日,就填了《沁园春?誓诗》一词,其中写道:“文章革命何疑! 且准备搴旗作健儿。 要前空千古,下开百世,收他臭腐,还我神奇。 为大中华,造新文学,此业吾曹欲让谁?” 胡适的自由主义政治、文化立场,使他成为现代中国重“问题”不重“主义”的自由主义改良派的代表,在他身边也围绕着不少的追随者,以傅斯年、顾颉刚等最为有名。
至于周氏兄弟,则分别是新文学的开山祖师和巨石
目录
  《胡适与胡门弟子》:
引言  说不尽的胡适/001
第一章  三地风雨人生路/011
一、从安徽到上海/012
二、留学美国7年/022
三、从新文化运动到执掌北大/027
四、台湾地区的最后5年/038
第二章  爱情与婚姻中的胡适/043 a《胡适与胡门弟子》:
引言  说不尽的胡适/001
第一章  三地风雨人生路/011
一、从安徽到上海/012
二、留学美国7年/022
三、从新文化运动到执掌北大/027
四、台湾地区的最后5年/038
第二章  爱情与婚姻中的胡适/043
一、小心翼翼地去爱/044
二、收下一份“苦涩的礼物”/050
三、那段持续50年的跨国恋情/058
四、“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066
第三章  在文史哲领域开风气之先/075
一、他什么也没做好,却完成了一切/076
二、新文学革命的开拓者/081
三、“重述”与建构的新文学史观/092
四、问鼎上层文化的哲学史研究/104
第四章  现代学术思想方法的传承与启迪/119
一、从中国启蒙到美国师承/120
二、个性、思想与方法的实践/127
三、批评、反思与启迪/140
第五章  “红学界”的两个徒弟/149
一、俞平伯:“新红学”的真传人/150
二、周汝昌:“一个好徒弟”/175
第六章  史学研究领域的辐射/201
一、顾颉刚:“胡适是我的引路人”/202
二、傅斯年:敢骂老师的“诤友”/225
三、罗尔纲:“不苟且”的弟子/248
四、吴晗:实证史学的传承/274
第七章  “伯乐”之乐———胡适和其他弟子之关系/299
一、郭绍虞:发现“千里马” /300
二、苏雪林:追随老师一生的女弟子/308
三、唐德刚:民国口述历史的开拓者/315
四、自由主义之路:胡适与雷震、殷海光和李敖之关系/323
第八章  胡门弟子之间的恩怨纠葛/331
一、俞平伯与顾颉刚、傅斯年二人的友谊/332
二、顾颉刚与傅斯年的个人恩怨/340
三、俞平伯和周汝昌之间的龃龉和不快/348
结  语/356
后  记/363


《康有为与康门弟子》:
绪言康有为:先驱与“圣人”/001
第一章“圣人”抱负与“经世之学”/009
一、求学时代与“圣人”抱负的养成010
二、西学与思想的新视野/025
三、抢先发售上书受挫与“托古改制”的经学/038
第二章“经营天下”/061
一、上书“格君”与“开会”办报/062
二、维新风暴中的“帝王师”/082
三、从保皇到复辟/105
第三章章作为教育家的康有为/123
一、讲学与“经营天下”/124
二、康有为与万木草堂的学风/138
三、“致师弟之亲”/152
第四章康有为与粱启超/165
一、荫监生的举人弟子/166
二、晚清人物数康梁/179
三、师生分歧/196
第五章学有所承的康门弟子/213
一、徐勤:“康氏的子路”/214
二、孔教传人陈焕章/230
三、康有为的书画趣味与书画家弟子们/245
结语/261
后记/265
……
一、小心翼翼地去爱/044
二、收下一份“苦涩的礼物”/050
三、那段持续50年的跨国恋情/058
四、“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066
第三章  在文史哲领域开风气之先/075
一、他什么也没做好,却完成了一切/076
二、新文学革命的开拓者/081
三、“重述”与建构的新文学史观/092
四、问鼎上层文化的哲学史研究/104
第四章  现代学术思想方法的传承与启迪/119
一、从中国启蒙到美国师承/120
二、个性、思想与方法的实践/127
三、批评、反思与启迪/140
第五章  “红学界”的两个徒弟/149
一、俞平伯:“新红学”的真传人/150
二、周汝昌:“一个好徒弟”/175
第六章  史学研究领域的辐射/201
一、顾颉刚:“胡适是我的引路人”/202
二、傅斯年:敢骂老师的“诤友”/225
三、罗尔纲:“不苟且”的弟子/248
四、吴晗:实证史学的传承/274
第七章  “伯乐”之乐———胡适和其他弟子之关系/299
一、郭绍虞:发现“千里马” /300
二、苏雪林:追随老师一生的女弟子/308
三、唐德刚:民国口述历史的开拓者/315
四、自由主义之路:胡适与雷震、殷海光和李敖之关系/323
第八章  胡门弟子之间的恩怨纠葛/331
一、俞平伯与顾颉刚、傅斯年二人的友谊/332
二、顾颉刚与傅斯年的个人恩怨/340
三、俞平伯和周汝昌之间的龃龉和不快/348
结  语/356
后  记/363


《康有为与康门弟子》:
绪言康有为:先驱与“圣人”/001
第一章“圣人”抱负与“经世之学”/009
一、求学时代与“圣人”抱负的养成010
二、西学与思想的新视野/025
三、抢先发售上书受挫与“托古改制”的经学/038
第二章“经营天下”/061
一、上书“格君”与“开会”办报/062
二、维新风暴中的“帝王师”/082
三、从保皇到复辟/105
第三章章作为教育家的康有为/123
一、讲学与“经营天下”/124
二、康有为与万木草堂的学风/138
三、“致师弟之亲”/152
第四章康有为与粱启超/165
一、荫监生的举人弟子/166
二、晚清人物数康梁/179
三、师生分歧/196
第五章学有所承的康门弟子/213
一、徐勤:“康氏的子路”/214
二、孔教传人陈焕章/230
三、康有为的书画趣味与书画家弟子们/245
结语/261
后记/265
……
精彩页
    第二章
    
爱情与婚姻中的胡适
    
随着胡适的自由思想和价值观念在国人心中越发显得重要之时,他的爱情与婚姻,也成了学界和普通读者关注的焦点。 很多人愿意将胡适对爱情和婚姻的态度,拿来与鲁迅比较,这样就难免得出如此结论:胡适在这方面比鲁迅更光明磊落。 因为他一生虽然也经历过好几次恋情,但他没有始乱终弃,与原配夫人江冬秀一直白头偕老。 其实这一点,也是胡适在中国现代目前能够有着温和的谦谦君子形象的重要筹码。 他一生奉行自由、民主和博爱,这爱给了很多人,而很多人也都在给他以爱的回报。
    
一、小心翼翼地去爱
    
胡适的一生,是在婚姻的殿堂内坚守,而在爱情的边缘徘徊。都言文人自古风流,在民国时代有个三妻四妾,当属正常。 但对作为文人的胡适来说,一生也算经历几度辉煌,而有那风光之时,只是他对生活所持的理性平和之态度使然。 胡适对自己的婚姻,也有苦闷,他在表面上掩饰得很好,只是在民国时期的朋友圈子里,其他人少有了解的。 而等到胡适在世纪末又重新回到我们视野中的时候,他的那些苦闷才又逐渐明晰。 他与原配夫人江冬秀,两人也没少吵闹过,但一直保持着恩爱,但胡适内心的那种找不到知音的纠结,是一直伴随着他的。 作为一个孝子,胡适没有敢违逆母亲的愿望,从美国留学回来后不久,就奔赴安徽绩溪乡下完婚,了却母亲多年的心愿,同时也给了江冬秀一个名分和明确的交代。
    
胡适与江冬秀在和江冬秀结婚之后,有一段时间,胡适发现自己无法改变江冬秀的“不学无术”,他对婚姻生活的不适应感和失落感逐渐显露出来。 一个留学归来的新派人士,见过大世面,而江冬秀不过是乡下的一个小脚女人,文化涵养上欠缺,也算不上知书达礼,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说,都不算符合胡适对理想伴侣的期待。 在这方面,对于胡适和鲁迅来说,他们两人都有着相同的家庭安排,但富有个性的鲁迅,虽然也遵从了母亲的意志,但
    
他却没有碰过原配妻子朱安,晾了她一辈子。 而胡适却没有鲁迅那么决绝,他是一个温和之人,既然服从了母亲的安排,也就认同了妻子江冬秀,这也是胡适和鲁迅的区别所在。
    
胡适的情感世界到底怎样? 其实我们一时很难说清楚。 面对那桩事先张扬的包办婚姻,胡适有无奈之叹,也不乏彷徨之时,但其性格决定了最后的结果:他一次又一次地忍受了,让那段他并不怎么满意的婚姻维持了一生。 胡适的大度、忍耐和节制,非当时的风流文人们所能及。 像他的好友徐志摩,可谓到处留情,扎在脂粉堆里,既享受温柔乡的爱意和温存,也得承受那些女子给他带来的痛苦和压力。
    
以胡适一生奉行的自由和宽容原则来看,他在处理个人情感方面,对自己还算严格。 他的自由里,有自由生活和精神,自由权利和民主,这其中也包括自由的爱情与婚姻。 然而,他的提倡是针对他人的,他并没有在自己的婚姻里获得甜美的果实。 他对于别人持宽容的态度,包括对妻子和孩子,对自己所爱的人。 但是在严于律己的生活态度中,他并没有在自由爱情面前交出自己,他伤害过一些女子的感情,却因此维护了自己的家庭,树立了自己的君子形象,而没有遭人谴责和耻笑。
    
胡适虽然没有像很多民国文人一样离婚再娶,但他还是凭借自己的才情和温和的性格,颇得女人缘。 他也曾经有过一些恋情,有的时间短,在开始没多久就结束了;而有几段恋情,持续时间比较长,甚至成就了中国现代目前的爱情佳话。 近些年来,胡适与几位民国女性的婚外恋,也被逐渐挖掘,浮出水面,成为了我们理解和研究胡适的重要突破点。 曾与胡适有过恋爱关系的女子,从目前公开的资料看,差不多有六七位,既有中国本土女子,也有西方现代女性。 她们中间有与胡适志同道合者,像陈衡哲、韦莲司等,也有因相互爱慕而生情愫者,像曹诚英、罗维慈等。 胡适与这些女性之间的恋情,之所以会在后来上升到文化事件的层面,一方面与她们对胡适的倾慕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胡适本人生活中的寂寞心境相联。 对于很多女性,胡适是既爱又怕爱,是出于他作为文人那颗多愁善感的心;而怕,则是他趋于理性又缺乏胆量所致。 在胡适的那个时代,正是新旧伦理交替之际,有些传统顽固者,遵从旧伦理纳妾,而胡适作为留洋归来者,在生活上他信奉的是新式生活原则,即一夫一妻制。 所以,对于那些婚外情,他并不敢明目张胆地有意为之,即便有爱慕之心,也大多保密,这也是胡适在婚外恋问题上一直处于潜隐的地下状态,而很少为大众所熟知的原因。 可真实情况是否如此呢? 揭开胡适婚姻生活的表象,他的性格中还是有偏激和狂热成分的,只不过这种偏激和狂热,被他表现在很多事情上的理性所掩盖,我们很少知道罢了。 胡适不仅通过他与好几位女性曾有过爱情往事,向我们展示了他在理性之外的另一方面,而且他还曾在日记中记下了一次聚会有人为他看手纹后对自己性格的剖析:
    
 (1)他说,我受感情和想像的冲动大于受伦理的影响。 此是外人不易知道的,因为我行的事,做的文章,表面上都像是偏重理性知识方面的,其实我自己知道很不如此。 我是一个富于感情和想像力的人,但我不屑表示我的感情,又颇使想像力略成系统。 (2)他说,我虽可以过规矩的生活,虽不喜欢那种 gay 的生活,虽平时偏向庄重的生活,但我能放肆我自己,有时也能做得很 gay 的生活。 (gay 字不易译,略含快活与放浪之意。)这一层也是很真,但外人很少知道的。 我没有嗜好则已,若有嗜好,必沉溺很深。 我自知可以大好色,可以大赌。 我对于那种比较严重的生活,如读书做诗,也容易成嗜好,大概也是因为我有这个容易沉溺的弱点。 这个弱点,有时我自己觉得也是一点长处。 我最恨的是平凡,是中庸。①这一点,可能在很多普通读者看来觉得不可思议。 胡适在去美国留学之前,因少不更事,曾经在上海颓废过一段时间,但很快他就发现自己的不正常,悬崖勒马,并作出了深刻的反省,以至于要发愤考到美国留学,以此来改造自我,重塑形象。 后来,胡适所取得的成绩,包括他做学问的态度,都表明他是一个理性的人,有时甚至理性得让人觉得过分,接近不像一个受过西洋现代教育的自由主义文人。 其实,我们看过胡适的这段自我表白,也能发现他有理性之外的另一面:受感情的支配,受想象的控制。 否则,
    
他除和江冬秀有实际婚姻之外,还与好几位女性有过恋情,这非儒雅与潇洒所能驾驭。 正是由于他多情的性格,能在做某一件事时深深地“沉溺”其中,以抵抗无聊和平庸。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名人与他们的弟子(套装共5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高恒文,耿传明,罗振亚 等 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102173687
开本 16开
页数 1818
版次
装订
字数 1504000.0
出版时间 2015-02-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15-01-30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3:2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