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石油地质志(第2版卷15鄂尔多斯油气区中国石油)(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中国石油地质志(第二版)》第十五卷,按照“学术性、承续性、创新性和指导性”的修编原则,在尊重客观历史和继承上版石油地质志的基础上,系统集成鄂尔多斯油气区(中国石油)的石油地质资料,高度总结盆地油气勘探成果、油气成藏理论认识、典型油气藏勘探案例等,从图件集成、成果展示、思想启示三个方面系统建立盆地基础研究平台,对石油工作者更有效地去探索新的油气领域、持续推进鄂尔多斯油气区(中国石油)的整体勘探进程、不断取得油气新发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录 第一章 概况 第一节 自然地理 第二节 油气勘探 第二章 勘探历程 第一节 早期萌芽阶段(公元前至1907年) 第二节 盆地及周边构造油气勘探(区域探索)阶段(1907—1969年) 第三节 侏罗系古地貌石油勘探(油田会战)阶段(1970—1979年) 第四节 三叠系三角洲、奥陶系岩溶古地貌油气勘探(油气并举)阶段(1980—1999年) 第五节 大型岩性油气藏勘探(快速上产)阶段(2000—2012年) 第六节 致密油气、非常规油气勘探(稳步发展)阶段(2013—2018年) 第三章 地层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元古宇 第三节 下古生界 第四节 上古生界 第五节 中生界 第六节 新生界 第四章 构造 第一节 结晶基底形成 第二节 构造演化特征 第三节 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第四节 局部构造发育特征 第五章 沉积环境与相 第一节 中—新元古代海相沉积 第二节 寒武纪—奧陶纪海相沉积 第三节 石炭纪—二叠纪海陆交替相—陆相沉积 第四节 三叠纪—侏罗纪陆相沉积 第五节 白垩纪—新生代沉积 第六章 烃源岩 第一节 中—新元古界及下古生界海相烃源岩 第二节 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 第三节 中生界湖相烃源岩 第七章 储层 第一节 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储层 第二节 上古生界陆相碎屑岩储层 第三节 中生界陆相碎屑岩储层 第八章 油气田水文地质 第一节 奥陶系水文地质特征 第二节 石炭系—二叠系水文地质特征 第三节 三叠系水文地质特征 第四节 侏罗系水文地质特征 第九章 煤层气和页岩油 第一节 煤层气 第二节 页岩油 第十章 油气藏形成与分布 第一节 油气藏类型与油气藏序列 第二节 油气藏特征 第三节 油气富集分布规律 第十一章 油气田各论 第一节 古生界气田 第二节 中生界油田 第十二章 典型油气勘探案例 第一节 靖边气田 第二节 苏里格气田 第三节 姬塬油田 第四节 华庆油田 第五节 安塞油田 第十三章 油气资源潜力与勘探方向 第一节 油气资源评价 第二节 油气资源分布 第三节 油气勘探方向 第十四章 油气勘探技术进展 第一节 地震技术 第二节 测井技术 第三节 油气藏压裂技术 第十五章 外围盆地 第一节 河套盆地 第二节 巴彦浩特盆地 第三节 渭河盆地 第四节 沁水盆地 参考文献 附录 大事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石油地质志(第2版卷15鄂尔多斯油气区中国石油)(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鄂尔多斯油气区中国石油编纂委员会 |
绘者 | |
出版社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835187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740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300 |
出版时间 | 2023-08-01 |
首版时间 | 2023-08-01 |
印刷时间 | 2023-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708 |
CIP核字 | 2021275173 |
中图分类号 | P618.13 |
丛书名 | |
印张 | 4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8 |
宽 | 194 |
高 | 41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