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当代日本法学思潮与流派/西方法学思潮与流派
内容
编辑推荐

源远流长的西方法学,是人类文明史的一颗璀璨明珠,无论是黑格尔的法哲学思想还是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无论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还是庞德的社会控制论,无不闪烁着西方法治文明的灿烂光辉。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涌现的西方法学思潮与流派正是这种文明的生动体现。《西方法学思潮与流派》丛书在国内第一次全景式展现西方各法学思潮与流派的主张、源流与发展,为人们了解西方法学思潮与流派提供了全新的读本。本书是其中的一册,重要向您阐述当代日本法学思潮与流派的构成体系、发展历程及其代表人物。

内容推荐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得以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得益于日本的法制。在日本法制现代化进程中,日本的近现代法学和当代法学特别是理论法学,经常能够对吸收先进的外国法律文化起到指导和推动作用。日本法制和法学现代化不是单纯的“本土化”或“全球化”, 而是更多地体现了西方法制日本化的经验。当代日本法学还呈现思潮与流派众多,各思潮与流派和而不同、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当代日本法制的情况。这些正是当代日本法学的与众不同之处。

目录

绪论

一、日本法在世界史中的地位

二、近代以来我国对日本法的借鉴

三、为什么应该了解当代日本法学思潮与流派

第一章:日本法制的特点

第一节:近代日本法制的特点

一、近代日本法制的形成

二、日本的"六法"

三、近代日本法制的特点

第二节:现代日本法制的特点

一、现代日本法制的含义

二、现代日本法制的特点

第三节:日本宪法的自然法思想

一、明治宪法的复合性格

二、现行宪法的自然法思想

第四节:日本民法的法律思想

一、"法典争论"

二、现行民法典的法律思想

第二章:当代日本理论法学的特色

第一节:当代日本法律体系的分类

一、公法和私法

二、社会法

第二节:当代日本法学体系的分类

一、基础法学、实定法学与应用法学

二、公法学、私法学与社会法学

三、实体法学与程序法学

四、民事法学与刑事法学

五、国内法学与国际法学

第三节:理论法学在整个日本法学中的地位

第四节:当代日本理论法学各学科的特色

一、基础法学之基础的法哲学和法理学

二、"世界上最发达"的法史学

三、领导日本战后法学的法社会学

四、历史悠久的比较法学

第三章:日本新康德主义法学

第一节:日本新康德主义法学的理论渊源

一、日本法学中的新康德主义

二、日本新康德主义法学的形成

三、施塔姆勒法律思想的影响

四、凯尔森纯粹法学思想的影响

五、拉德布鲁赫法哲学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日本新康德主义法学的基本主张

一、"当为"和"存在"的辩证统一

二、债权在近代法中的优越地位

三、社会法的理论

四、相对主义是民主主义法律理念的基础

五、国际法优越于国内法

六、对意识形态的批判

第三节:日本新康德主义法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法律思想

一、日本法哲学鼻祖恒藤恭的法律思想

二、日本宪法学泰斗宫泽俊义的法律思想

第四节:日本新康德主义法学的发展趋势

一、新康德主义法哲学在现代日本法学中的影响

二、日本新康德主义法学的发展趋势

第四章:日本马克思主义法学

第一节:日本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日本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主张

一、法的阶级性

二、法的批判性

三、法的国际性

第三节:日本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法律思想

一、"日本的马克思"平野义太郎的法律思想

二、日本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第一人"加古佑二郎的法哲学

三、日本马克思主义法社会学大师渡边洋三的法社会学

第四节:日本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发展趋势

第五章:日本法社会学

第一节:日本法社会学的理论渊源

一、法律进化论的影响

二、日本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诞生对法社会学的影响

三、"活法"对法社会学的影响

四、法社会学争论

五、经验法学的影响

第二节:日本法社会学的基本主张

一、法社会学方法的多样性

二、对法的概念和法的精神的扩充

三、马克思主义与经验主义方法的结合

四、日本马克思主义法社会学的主张

第三节:日本法社会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法律思想

一、日本法社会学"始祖"末弘严太郎的法律思想

二、民主主义斗士戒能通孝的"行动的法社会学"

三、日本"法学之王"川岛武宜的法社会学

第四节:日本法社会学的发展趋势

第六章:日本自然法学

第一节:日本自然法学的历史沿革

一、西方近代自然法思想在明治日本的遭遇

二、"不死鸟"的自然法

三、日本自然法学的思想基础

第二节:日本自然法学的基本主张

一、"法的自然法"或"法学上的自然法"

二、多元文化主义的自然法

三、儒学和理学的自然法

四、西方正义论批判

第三节:日本自然法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法律思想

一、大法官田中耕太郎的自然法思想

二、儒学者长尾龙一的东方自然法思想

第四节:日本自然法学的发展趋势

一、日本的自然法论与中国的"新仁学"

二、新自然法学对当代日本法学的影响

三、日本新自然法学的未来课题

结语

附 录

主要代表人物与代表著作一览表

主要名词术语与代表人物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在日本,“现代法制”或“现代法”一词在多种意义上被广泛使用,法学界对它并无统一的理解。在最广义上,“现代法制”是指现代社会的一般法律制度,但是对于这一“现代”时期的理解却因人而异。有的学者认为“现代”是指最近10年的时期,有的认为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时期,有的认为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时期,有的则采取英美法学者的观点,将启蒙运动中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时期称为“现代”,将70年代以后到现在的时期称为“后现代”。本书参考当代日本马克思主义法学家渡边洋三的划分方法,将日本“现代法制”限定在现代日本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制,因此它是日本资本主义一定历史阶段中所固有的法律现象,是与“近代法制”相对应的概念。我们知道,“近代法制”这一概念是在资本主义出发点的市民革命时期登场的理念,其后经过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在产业资本主义阶段全面展开,形成了自由主义市民法的统一体系。这一近代市民法,在19世纪末以后的资本主义经济变化中发生变化,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世界大恐慌中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而其进一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面展开的则是“现代法制”。因此,“现代法制”是近代资本主义法的变化形态,在资本主义法这一概念中与“近代法制”具有共同的经济基础,两者的差异是由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P18

序言

源远流长的西方法学,是人类文明史的一颗璀璨明珠。从古希腊、古罗马开始,它迄今已有两千五百余年而愈盛,成为西方社会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一充满理性思辨的领域,贤杰辈出,学派纵横,卷帙浩繁,闪烁着耀眼的智慧光芒;亦如大江之涛,前赴后继,滚滚推进,不断地扩展和深化。当然,与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有光明就有黑暗,有进取就有曲折。西方法学发展的历程,也间或泛起些许糟屑和污秽,但总体上顺应了社会发展与人类思想演进之规律。西方法学的积淀与变迁,提供了诸多有益于民主与法治建设的知识成果,是人类应当汲取的财富;而那些喧嚣一时、昙花偶现的沉渣,亦不失其反思和警戒之意义。正是鉴于这些反复的考虑与权衡,我们才决定编辑这样一套《西方法学思潮与流派》丛书,力求使其尽可能较广泛和全面地体现西方法律思想发展的多样性特征。

该丛书定位为普及性知识读物,其对象主要是高等学校法学本科学生或具备相当知识水平的人士,同时亦包括那些对西方法学感兴趣或需从中查找有关资料的研究人员。因此,该丛书具有两个特点:第一,语言通俗、明了,文字简练,脉络清晰。第二,侧重于客观性资料的概括与介绍,不含过多的分析与评论。必须指出的是,西方法学中的一些学派或思潮的代表性著作包含着许多极富哲理思辨的、艰深难懂的论说。要将这些表述刻意加以“通俗化”,不仅困难重重,而且可能拧曲原意、伤其精髓。逢此情形,我们只能力求做到恰如其分,相信读者能予以谅解。

本丛书的主题是“西方法学思潮与流派”。依学界通说,“法学思潮”和“法学流派”二者,完全可视为同义语。但仔细揣摩,它们之间还是能够区分,并且在某种特定情形下应当予以区分。“法学思潮”亦称“法律思潮”,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如欧洲、北美)或国家里,带有普遍性,且常常起伏不定的,对法现象进行理解和论说的趋向。而“法学流派”则是指,在法学思潮中逐渐凝结而成、相对稳定的派别或支派。其中,不仅存在着核心人物及其论著,更重要的是还有为法学界公认的、相对确定的主导精神和主义。不过,无论“法学思潮”或者“法学流派”,它们均有大小和强弱不等的时空影响力。

《西方法学思潮与流派》丛书,是法律出版社的张波先生和赵浩女士首先动意,继而与我们共同策划的。之后,我们又陆续得到了法律出版社法学学术出版分社、张波先生及各位责任编辑的鼎立襄助。今日,在此拙作得以付梓之际,我谨代表二十多位作者,向颇具声望的法律出版社的朋友们致以深深的谢意。同时,我们也由衷地期盼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吕世伦

2005年6月于中国人民大学

后记

我是在国内读完两个大学并成为律师后去日本留学的,在日本北海道大学取得法学硕士学位后,曾在东京从事律师研修工作。在中日两国法律观念的冲突和法律业务的社会实践中,我发现了_个与许多教科书不一样的日本法,对日本法也产生了与其他外国法不一样的感觉。这种感觉在我后来到美国访学时,变得更加肯定,那就是日本法与美国法的精神也不相同,在有的领域虽然汲取了美国法的精神,但在许多领域却超越了美国法。可以说,“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是日本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主要方面。我回国服务后,特别是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一直想把自己这种对日本法的感觉和理解以某种方式传达给国人,这便是这本小册子的初衷。

本册的写作,得到了日本著名法学家铃木敬夫教授的大力援助。他对我提出的资料请求几乎有求必应,从日本源源不断地给我寄送了第一手资料。

本册的构思,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吕世伦教授。在有容乃大和学问至上的吕导门下,我的思考和感想才能够乘风破浪。

本册的修改,要特别感谢法律出版社的张波先生。他在认真审阅本册初稿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富有见解和中肯的修改意见。

由于作者的经历更多的是在活生生的人与社会中体验法的机能和精神,因此也许告诉大家的是一个与其他同类书籍不一样的日本法的故事。

最后,对在此未能一一提及的指导和鼓励我思考和写作的老师、同学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有了你们的关心和帮助才使我能够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了作为博士论文副产品的本册的写作计划。

陈根发

2005年4月于北京世纪城寓所

书评(媒体评论)

无论是黑格尔的法哲学思想还是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无论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还是庞德的社会控制论,无不闪烁着西方法治文明的灿烂光辉。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涌现的西方法学思潮与流派正是这种文明的生动体现。《西方法学思潮与流派》丛书在国内第一次全景式展现西方各法学思潮与流派的主张、源流与发展,为人们了解西方法学思潮与流派提供了全新的读本。

—— 张文显(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吉林大学党委书记、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世界法制现代化进程具有历史的多样性和稳定性,了解西方法学思潮与流派,对把握其间的理论要义和精髓十分有益。《西方法学思潮与流派》丛书对作为西方法治文明组成部分的法学思潮与流派做了很好的梳理,勾画出上千年来西方法律的智慧与思辨的清晰轮廓。这套丛书有助于人们开拓视野、汲取精华,促进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

—— 公丕祥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人类法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融入了无数法学家的睿智和诸多法学思潮与流派的精神。各种思潮、各个流派都蕴涵着引人深思的哲理,它们都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组成部分。法学家们的睿智体现在哪里,引人深思的哲理又在何方?《西方法学思潮与流派》丛书以其系统、扼要和清晰的笔触,图文并茂的卷面,为人们提供了初步的答案。

—— 何勤华(华东政法学院院长、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当代日本法学思潮与流派/西方法学思潮与流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根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650901
开本 32开
页数 2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2
出版时间 2005-10-01
首版时间 2005-10-01
印刷时间 200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2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909.313
丛书名
印张 7.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3
129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7:5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