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美国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史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聚焦美国师范教育(在美国,师范教育一般称作教师教育,为了行文的统一本序通称为师范教育)的课程问题,从课程这个关键的视角对两百余年美国师范教育建立与发展的历史轨迹做了全面而系统的回顾与梳理。本书以时间为基本线索,把两百多年美国师范教育课程的历史划分为发轫时期的教师教育课程(1789—1860年)、师范学校时期的教师教育课程(1861—1910年)、师范学院时期的教师教育课程(1911—1945年)、大学化时期的教师教育课程(1946年至20世纪70年代)、多元化模式时期的教师教育课程(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等五个阶段,在此框架内论述了每个阶段教师教育课程建设的背景、教师教育课程思想、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对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影响等主要方面,并把五个阶段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的特点分别归结为“技术性”取向、“职业化”取向、“专业主义”取向、“科学主义”取向、“学科融合”取向,最后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的诸多因素及体现其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观,概括出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的主要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揭示了美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动向、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全书思路清晰、结构合理、逻辑缜密。本书作者查阅了大量中外义相关文献。其中参考外文专著、期刊论文和硕博学位论文五百余种,从而使整个研究建立在扎实的文献史料的基础上,并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实事求是,大大增强了论述的说服力和可信度。总体而言,本书堪称近年来国内学界关于美国教师教育课程史研究的代表作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一项研究美国师范教育的高水平的新成果。 目录 绪论 一、研究教师教育课程的缘起及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二、教师教育课程研究回顾 (一)国外对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的相关研究 (二)国内对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的相关研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教师教育 (二)教师教育课程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发轫时期的教师教育课程(1789—1860年) 一、殖民地时期教师培养 (一)欧洲职业教师对美国早期教师的影响 (二)前殖民时代的教育与教师 (三)殖民地时期美国的教师及教师培养 二、公立学校运动与教师教育 (一)公立学校运动兴起的直接动因 (二)公立学校运动概况 (三)教师培养机构概况 三、发轫时期的教师教育课程思想 (一)贺拉斯·曼的教师教育课程思想 (二)詹姆斯·卡特的教师教育课程思想 (三)史杜威和皮尔斯的教师教育课程思想 (四)费尔普斯的教师教育课程思想 四、教师资格制度的初建及其对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影响 (一)美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萌芽时期 (二)早期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诞生 (三)美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对教师教育课程的影响 五、“技术性”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一)“技术性”取向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概况 (二)康涅狄格州立师范学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三)马萨诸塞州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小结 第二章 师范学校时期的教师教育课程(1861—19lO年) 一、公立中小学扩展与教师教育 (一)公立中小学的扩展 (二)教师教育机构概况 二、师范学校时期的教师教育课程思想 (一)哈里斯的教师教育课程思想 (二)费尔姆雷的教师教育课程思想 (三)佩恩的教师教育课程思想 三、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及外来思想对教师教育课程的影响 (一)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对教师教育课程的影响 (二)裴斯泰洛齐对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的影响 (三)赫尔巴特对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的影响 (四)达尔文进化论对教师教育课程的影响 四、“职业化”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一)“职业化”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概况 (二)弗雷明汉师范学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概况 (三)宾夕法尼亚州立师范学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概况 (四)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概况 小结 第三章 师范学院时期的教师教育课程(1911—1945年) 一、中小学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教育 (一)中小学基础教育改革 (二)教师教育培养机构概况 二、师范学院时期的教师教育课程思想 (一)杜威的教师教育课程思想 (二)巴格莱的教师教育课程思想 三、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及教师教育认可制度对教师教育课程的影响 (一)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对教师教育课程的影响 (二)教师教育认可制度对教师教育课程的影响 四、“专业主义”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一)“专业主义”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概况 (二)田纳西州立大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三)基恩州立学院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小结 第四章 大学化时期的教师教育课程(1946年至20世纪70年代) 一、中小学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教育改革 (一)中小学基础教育改革的新方向 (二)教师教育改革的新发展 (三)教师教育培养机构概况 二、大学化时期的教师教育课程思想 (一)贝斯特的教师教育课程思想 (二)科南特的教师教育课程思想 三、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及全美教师教育认可委员会对教师教育课程的影响 (一)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对教师教育课程的影响 (二)全美教师教育认可委员会对教师教育课程的影响 四、“科学主义”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一)“科学主义”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概况 (二)基恩州立学院教师教育课程设置(20世纪40—70年代) (三)得克萨斯大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1945—1980年) 小结 第五章 多元化模式时期的教师教育课程(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 一、追求“学业优异”的中小学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教育改革 (一)追求“学业优异”的中小学基础教育改革 (二)教师教育改革 (三)多元化教师教育模式概况 二、多元化模式时期的教师教育课程思想 (一)古德莱德的教师教育课程思想 (二)达林一哈蒙德的教师教育课程思想 三、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及全美教师教育认可委员会对教师教育课程的影响 (一)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对教师教育课程的影响 (二)全美教师教育认可委员会对教师教育课程的影响 四、“学科融合”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一)“学科融合”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概况 (二)普林斯顿大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三)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教育学院教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美国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史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少勇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723591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4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72 |
出版时间 | 2023-05-01 |
首版时间 | 2023-05-01 |
印刷时间 | 2023-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92 |
CIP核字 | 2023026803 |
中图分类号 | G659.712 |
丛书名 | |
印张 | 2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