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直击社会痛点,寻找迈上社会流动进身之阶的答案 ——令人震惊但又真实的人生百态,充满人文关怀与同理心的社会调查,详尽且往往伴随着痛苦的危机剖析 ——《新政治家》《独立报》《金融时报》好评推荐 直面英国日益加剧的社会和经济不平等与停滞不前的社会流动性 揭示辛勤的劳动者如何被挡在英国的繁荣之外 贫穷,还是不平等? 距离成为“机会型社会”还有多远? 距离每个孩子起步时就能享有平等的机会还有多远? 为什么找到一份与自己资质相符的工作、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实现财务稳定越来越难? 弱势群体常常遇到阻碍,但为什么来自中等收入家庭的人也更有可能面临社会阶层的下滑,而不是上升? 邓肯·埃克斯利利用专家研究和现实生活经验,从不同群体渗入,演员、政治家、亿万富翁企业家、外科医生……从人生各个阶段展开分析,出生、学前教育、入学准备、高等教育、职业发展……发出唤醒人们打破差别性机会的呼吁。他提出了一份重振我们的前景,并使所有人受益的宣言。 目录 第一章 世界上最伟大的精英统治国家 第二章 幼年时期 第三章 学校岁月 第四章 道路选择 第五章 高等教育和其他高等教育 第六章 进入职场 第七章 职业发展 第八章 贫富之间 第九章 社会流动重要吗? 第十章 结语:障碍和机会 注 释 致 谢 书评(媒体评论) ——直击社会痛点,寻找迈上社会流动进身之阶 的答案 ——令人震惊但又真实的人生百态,充满人文关 怀与同理心的社会调查,详尽且往往伴随着痛苦的危机 剖析 ——《新政治家》《独立报》《金融时报》好评 推荐 以新颖、独特的视角考察了社会流动,用有力的 个人叙事生动再现了社会流动的人性尺度。 ——黛安娜·雷伊(Diane Reay),剑桥大学教 育学教授、英国社会学家与学者 从充满个人故事和令人心碎事实的叙述中,寻找 为我们带来希望的补救措施。 ——波莉·汤因比(Polly Toynbee),《卫报》 专栏作家 精彩页 第一章 世界上最伟大的精英统治国家 我到底是在干吗? 十几岁的时候,我给父亲拍过一张照片——照片里的中年男人穿着内裤、戴着领带,摆着拍照的姿势。多年来,妻儿总嘲笑他无时无刻不戴领带的习惯,于是这一次他干脆自己开起了自己的玩笑。迄今为止,在我遇到过的人里,只有他有一条园艺专用领带,那是一件破旧的粗花呢制品。 如果你觉得,我是在用“破旧的粗花呢制品”将父亲的整体形象喻为古怪的没落贵族之类,那你可就错了。我的父亲是一名体力劳动者的儿子,他的父亲有着不少旧时所称的“非分之想”。我的父亲取得了职业资质,买了房子,拥有一套古典乐收藏。他说话时非但不会像乡下人一样吞音,甚至还会加上些音。他还喜欢戴领带。 父亲的故事并不是一个脱贫致富的故事,甚至也不是蓝领变身白领的故事。他去世时居住的房子和他小时候的住所在同一条街。他是电气工程师,但不是在办公室里做设计的那种工程师,而是下煤矿排除机械故障的那种,或称“矿井电工”。不过,在我们居住的那个约克郡煤矿小镇,父亲的抱负却足以让他得了个“自命不凡”的名声。 我的父亲很容易被归为海厄森斯·布凯的同类,因为他的抱负和他的背景、教育、职业并不相称,那些认为古典乐和领带与工人阶级八竿子打不着的“势利鬼”尤其会这么认为。然而,我父亲的子女的职业却很配得上他的抱负。我的姐姐——简——是她那届学生里绝无仅有的女大学生,而我曾经运营的慈善机构——平等信托,更是权力集团的一部分(根据经济事务研究所的数据)。1 在为本书做调研的过程中,我和上学时的同桌聊了聊。上学时他比我更聪明、更勤奋,但他没有上大学,而且依然住在他长大的那个采矿村里。我开始写这本书的原因之一是有一个困扰了我很久的问题——为什么有的人实现了他们的父母无法实现的抱负,有的人却似乎没有得到他们应得的机会。 并不是只有我对这个问题感兴趣。近几十年来,在英国每一位新当选首相的高谈阔论中,机会和抱负的主题都在变得愈趋宏大。玛格丽特·撒切尔将她的使命定义为释放“真正的社会推动力……(即)个人为自己和家庭全力以赴的欲望”。2 约翰·梅杰在他出任首相后的第一次保守党党内会议中提到,“我们是机会之党……在我们构建的英国将没有任何壁垒”。3 托尼·布莱尔(他曾将工党1992年大选的失败归咎于该党没有迎合选民向往实现抱负的价值观4 )号召创建“人人皆有均等机会获得成功的机会型社会”。5 戈登·布朗谈及过“抱负远大的年代”。6 戴维·卡梅伦在他获得多数票后的第一次保守党党内会议上,以“社会流动不足”为中心议题发表了讲话。7 特雷莎·梅成为英国首相还没几个小时,就承诺她的政府将“尽我们所能,不论背景地帮助每一个人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8 几周后,梅首相的美丽诺言又进一步升级,她宣布将让英国变成“世界上最伟大的精英统治国家”。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