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世说新语伦理思想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世说新语》作为承载魏晋伦理思想的重要载体,展现了魏晋士人的伦理生活群像和卓越的精神风貌,反映了魏晋时期伦理文化的基本内涵和魏晋伦理思想的时代特征。本书以《世说新语》文献为基础,将文本分析与理论阐发相结合,透视魏晋时期的社会背景和伦理状况,剖析《世说新语》的伦理主题,阐发《世说新语》的伦理精神,勾勒魏晋时期伦理传统的延续与嬗变,分析并思考其伦理思想的影响及现代意义。 作者简介 徐雪野,女,博士,现为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导。兼任中国伦理学会会员,黑龙江省国学学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与德育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3批面上资助项目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文化与管理》等发表论文二十余篇。成果获黑龙江省第二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黑龙江省社会学学科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等奖项十余项。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世说新语》文本述要 第一节 《世说新语》的编撰 第二节 文献梳理与研究 第二章 《世说新语》:魏晋的时代缩影 第一节 王朝更迭,政荒民弊 第二节 皇权衰微,门阀林立 第三节 民族迁徙,文化融合 第四节 儒学式微,玄学兴起 第三章 名教与自然之辨:《世说新语》的伦理主题 第一节 名教与自然概念释义 第二节 名教自然论何以成为伦理主题 第三节 《世说新语》中的名教与自然之辨 第四章 传统的延续与嬗变:《世说新语》中的人伦观 第一节 父子之伦与“孝” 第二节 君臣之伦与“忠” 第三节 夫妇之伦与“贤” 第五章 魏晋风度:《世说新语》伦理精神的集中体现 第一节 自我与规范的纠结 第二节 有情与无情之间 第三节 重压之下的生命觉醒 第四节 多故之世的生存智慧 第六章 《世说新语》伦理思想的影响及现代省思 第一节 《世说新语》伦理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世说新语》伦理思想的现代省思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世说新语伦理思想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徐雪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1026133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2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4 |
出版时间 | 2024-01-01 |
首版时间 | 2024-01-01 |
印刷时间 | 2024-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72 |
CIP核字 | 2023227255 |
中图分类号 | I207.419 |
丛书名 | |
印张 | 14.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