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语言研究集刊 第30辑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系列书,由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科《语言研究集刊》编委会供稿,主要涉及语言学研究领域中的语法、音韵、训诂等方面,具较强的学术性,同时已入选CSSCI来源集刊,读者对象为高校、出版社及其他研究机构的语言文字专业研究人员。 内容推荐 《语言研究集刊》主要刊登汉语语言学,包括传统的文字、音韵、训诂和现代语言学中的语法、词汇、语义、方言、修辞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评论、随笔等,适合从事汉语言学研究的国内外学者参考阅读。《语言研究集刊》系连续出版物,本书为第三十辑。 目录 三、四等见系在朝鲜汉字音中的表现及相关问题 麦耘 钱有用 官话简史 柯蔚南 著 孙顺 译 河南凤泉方言的子变音 史艳锋 晋语并州片方言古知庄章声母的读音类型 孙宇炜 半个多世纪以来滕州单字调的变迁 亓文婧 《千字文同音释义》与清代苏州话——从近代“三百千”编音文献谈起 孙志波 昆剧闺门旦念白语音的听感特征研究 董 理 王 洁 汉语四种句式的及物性和“及物性假设”反思 朱庆祥 “好 A 好 B”构式研究 陈勇 张要妹 反预期标记“谁知道”的用法考察 白凌云 孙道功 话语标记“一般说(来)”的语义特征、语用功能及其演变过程——兼论“一般说(来)”与“一般”的语用差异 陈柳蓓 多项感知性质形容词定语的语序规律 潘婷婷 蒋平 汉语话题结构的语法机制综述 孙成娇 “耳提面命”究竟是什么意思? 王文晖 《方言》词语新证五则 花友娟 论甲骨文中的当事介词“自” 张婷婷 近代汉语表动作方式义的“V 1 着(O)V 2 ”格式的形成和发展 王平夷 徐毅发 马来西亚闽南话与马来语的双向语言接触研究——以泗里街闽南话饮食类词语为例 吴芳 许婉虹 商城话“AB 的”式状态形容词的语法功能和形态特点 高顺全 杨璐 “完成体表最近将来”及其触发条件 刘星 周由 从运动事件词化模式看近代粤调曲艺中的语体因素 朱嫣红 滕海东 从“坐”到“在”——黔桂地区一项源自苗语扩散的特征 覃凤余 谭向谊 相似范畴对二语声调习得的影响——以汉语前字为上声的双字调为例 杨蓓 杨婧 客 家 方 言 专 栏 主持人语 庄初升 诏安客家方言内爆音的特点和来源 黄淑芬 论客家方言梗摄文读音及相关韵摄的演变 付新军 李曼 客家话中的情态动词“做得” 李桂兰 CONTENTS 稿约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语言研究集刊 第30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科《语言研究集刊》编委会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659562 |
开本 | 18开 |
页数 | 468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464000 |
出版时间 | 2022-10-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2-10-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0-55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