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上海秘境
内容
编辑推荐

《上海秘境》是TimeOut上海杂志同名栏目的文章精选集。在近五年的时间里,挑选出上海最地道、最独特、最市井的秘境,也许是一条路、一栋洋房、一座教堂、一个园子、一片社区……但都是喧嚣都市的安静去处。用故事串联起建筑和记忆,记述人与城最深刻的情感。

每处秘境的“周边好逛”和“Tips”版块,不但有探访秘境的详细路线,还延伸到秘境周边众多好玩的地方,为读者提供更多探秘的乐趣。

《上海秘境》是重新发现和体验当下上海最理想的读本。

内容推荐

《上海秘境》是TimeOut上海杂志同名栏目的文章精选集。在近五年的时间里,《上海秘境》积极挖掘城中最好的去处,探寻建筑背后的故事,不管是巨擘传奇还是市井家常,你都能在这些关于秘境的字里行间读到。“上海秘境”也是《TimeOut上海》最受欢迎的栏目之一。

“TimeOut”是城市指南领域最著名的媒体品牌,在经世的四十多年时间里,以善于发现的眼光、独到的见解、旗帜鲜明的文艺评论及口碑上佳的饮食指南,树立了极强的公信力和独特的风格。

爱上上海,是出于对它永远不会枯竭的好奇。

目录

1月

 01 一百年诗意的源头

 02 城市有寺真如许

 03 首席公馆:老上海流氓大亨的奥菲斯

 04 摩西会堂:修葺一新的上海方舟

2月

 05 情人节轧马路

 06 上海作家协会:昨日的爱神花园

 07 东平路9号:平生未有之爱情

 08 岛上的光阴

3月

 09 岁月神偷之威海路

 10 旧市立图书馆:西安式的苍凉

 11 恰同学少年:中学那点事儿

 12 杨树浦水厂:当工厂变成童话里的城堡

4月

 13 不进老图书馆不算交大人

 14 宁波路390号:真心hold住的纸片楼

 15 英雄终归难过岁月这道关

 16 玻璃博物馆:温柔易碎,请小心轻放!

5月

 17 福开森路:一日的前世今生

 18 董家住宅:好光景掰着吃

 19 宝庆路3号:上海第一天价老洋房

 20 嘉定孔庙:人之生也直侥幸不得

 21 属于梓园的时光

6月

 22 海洋大学看鲸鱼去!

 23 749弄:兜不完的特务迷城

 24 上海文庙:爱书人的天堂

 25 三十六宅:七十年前的稀世豪宅

7月

 26 被爬山虎纠缠的太原路

 27 思南路周公馆:踩着永不凋零的蓝调

 28 非常有戏的西园大厦

 29 从教堂到餐厅:“白俄”留给上海的过眼烟云

8月

 30 利西路:把老房子都写成诗

 31 江湾体育中心:体育场变身舒适的公共设施

 32 永不厌倦的静安别墅

 33 叶家花园:那一片深邃的绿

9月

 34 徐汇滨江:尚有宁静就好

 35 望德堂:跳一曲热辣的佛拉明戈

 36 大福里:抖落满地金银

 37 原华政教师宿舍:闹市里的乡村

10月

 38 溧阳路:生活在静处

 39 诺曼底公寓:巨轮泊在大上海

 40 水果情人梦:从礼查饭店到三角地

 41 息焉堂:动物园里的君士坦丁堡

11月

 42 文化广场:艺术启蒙八十年

 43 和平饭店之重出江湖

 44 克莱门公寓:如火斜阳外

 45 瑞金宾馆:愿守住宿命般的矜持

12月

 46 圣三一堂:圣诞那夜的琴声

 47 外滩钟楼:时间的背面

 48 北川公寓:最值钱的是故事

 49 出走的若瑟堂

 50 公益新天地:传承美好心愿

后记 什么都会发生因为这里是上海

试读章节

三鑫公司:一段黑道风云

正对大门,首席公馆火堂的正中央最显眼的位子,摆着一张横长的黑白照,上书“杜氏家祠落成招待北平议员”。乍看不过是张旧得发黄的集体照,细看每张脸旁都标有人名。黄金荣、张啸林等老上海的教父们都赫然在列。除了杜月笙,上海滩还有哪位“杜氏”能有如此大的面子!莫说是家祠建成了,即便是唱一出戏,只要杜月笙放言说自己准备登场了,跑龙套的白会识相,先来翻一阵筋斗暖场助兴。

首席公馆倒并非杜月笙的家祠,却是杜老板能在上海滩安身立命的根基所在,让他有本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1918年,巾杜月笙出谋划策,黄金荣点头,另一猛将金廷荪打点,三个流氓大亨共组了“三鑫公司”,据点正是新乐路82号——今天的首席公馆。公司以做房地产为名,实质是把鸦片生意公然搬上了台面。当时,黄金荣任职于法租界的巡捕房,上上下下的关系打点得好,法租界许他的承诺是“视而不见”。巡捕房与三鑫公司合作,鸦片一到上海,就有大批巡捕沿途护送,堂而皇之驶入黄浦汀。当然,条件是三鑫要支付大笔的保护费。饶是如此,三鑫一年的进账达到一千二百万银元。在鸦片上尝了甜头,三鑫还相继染指海洛因等毒品。上海滩流氓大亨的行径,是一部中式《教父》,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说起公司的名字,还是杜月笙转的脑筋。他对金廷荪说:“老板的名字里有只金,你的尊姓里也是金,我杜月笙虽然没有金,但托你们的福,也来一只金吧,这一算,不就是三鑫了吗?”金廷荪一听,高兴地拍掌,话里头的老板就是黄金荣。杜月笙是巾黄金荣从一个烂赌的小瘪三一手带出来的。无奈黄金荣到后半段为了一些风花雪月的事情得罪了多方势力,渐渐走下坡路。惯于审时度势的杜月笙却能运筹帷幄,最终三鑫公司变成巾杜老板独当一面了。

杜月笙以三鑫公司为据点,笼络政治要人、文人墨客和帮会骨干。他不戴大颗戒指、不卷袖子、不敞衣领,而是四季身着长衫,扮斯文状,又附庸风雅,广结名流。大学者章太炎、名士杨度、名律师秦联奎都是他的座上客。黎元洪的秘书长特撰一副对联吹捧他,“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是将他比作了春申君。遥遥一想,当年这新乐路82号的门槛,不知有多少人纷至沓来,甘愿为杜月笙牵马坠镫。

私人戏院:一场名伶往事

首席公馆一楼的会议厅内,挂着一张特殊的“女装照”,一“女子”端坐在藤椅上,戴着项链和手镯,刘海鬓角的造型柔媚,最惹眼的是捏着手绢的手指的姿态,那正是女装扮相的梅兰芳。事实上,在公馆的很多地方,大堂、会议厅、客房、走廊……都能看到这张清癯俊逸的面孔。公馆更收藏有梅兰芳的第…张唱片《玉堂春》和1920年的唱片册。杜月笙是“白相人”,白天的首席公馆是三鑫公司的办公楼,晚上摇身一变为社交沙龙:打牌、赌博、听戏。梅兰芳是他极其喜欢的,早年千方百计邀约了来做戏,却不可得。杜老板想出的办法是,让自己的侄子拜梅先生为老师,自己便同梅先生同一辈分了,约来唱戏才能顺理成章。

可是,时至今日,被人口口相传的,倒是杜月笙、梅兰芳、孟小冬的一段公案。1927年,合演了《游龙戏凤》的梅、孟二人经一群票友撮合,结为伉俪。可早有了妻室的梅兰芳,始终无法给孟小冬名分。1933年9月天津《大公报》的头版,孟小冬连登了三天《孟小冬紧要启事》:“……经人介绍,与梅兰芳结婚。冬当时年岁幼稚,世故不熟,一切皆听介绍人主持……乃兰芳含糊其事,于祧母去世之日,不能实践前言,致名分顿失保障……遂毅然与兰芳脱离家庭关系。是我负人?抑人负我?世间自有公沦,不待冬之赘言。”对这段感情,日后的孟小冬只说一句,“只是一切都过去了罢”,别无他言。

早就相中了孟小冬的杜月笙,见伊人黯然神伤,对她百般劝解。日子久了,孟小冬逐渐了解到杜月笙并不是一味的粗人,某种程度上,他恐怕是她终其一生唯一的知己,遂默默地跟了他。后人恐怕多有遐想,当年的孟小冬,踱在首席公馆狭长的走廊上,看到挂在墙上大幅的梅先生桐,看到这样那样眼熟的物什,她会在心里生出怎样的感慨,又要在脸面上摆出一派怎样的淡漠呢?也许,人生如戏吧。

更耐人寻味的是,1947年杜月笙做六十岁大寿。孟小冬为他唱了两天大轴,而梅兰芳,唱了八天。

P14-17

后记

什么都会发生因为这里是上海

如果有人问我,你为什么爱上海,我觉得那简直就是个可笑的问题,这就跟问你“为什么要在一生中爱上一个人”一样可笑。但我仔细想了想,现在可能要这样回答:爱上它,是出于对它永远不会枯竭的好奇。

不知道你有没有喜欢看站牌的癖好,我有,而且几乎到了强迫症的地步。这种病症始于七八岁,刚认了字,电车站牌是最好的户外教科书。第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站牌来自于55路,这是上海很有年纪的一条公交线路了,如果你第一次乘坐它,会看到上面有一个站名叫“五角场”,问题是,你第一次读到五角场和你第一百次读到五角场,感受一定不同,我的第一次就有很多奇思妙想:这地方大概是块标准菱形,至于“场”,我能想到的就是家门口的三角地菜市场,清晨就有小贩的吆喝声,摆满了悦目的蔬菜,还有公平秤前排着长队的阿婆爷叔,是了,那地方一定就是块菱形的菜市场。当然,后来我真的到了五角场,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那里是五条大马路的汇集之处,中间有个超大的花坛,好多电车公交开到这里,都要转个圈,从一条路绕上另一条路,从空中看五角场,它就像个旋转的螺旋,抑或自体分裂的细菌,生生不息,永不停止,但那是彼时的样子了。现在的五角场没有了中间的大花坛,而是改成了很cool的下沉式广场,广场的上方还盖了一座充满后现代意味的拱形装饰,霓虹初上的时候,LED灯放肆地打出各种新奇图案,如果俯视,你会惊奇地发现,那“细菌”还在,只不过跟着城市的脚步一起进化了而已。

但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从五角场开始,你会发现另一些真正可称为遗迹的东西,比如寿命要比申花足球队长很多的江湾体育场,从民国市立体育场到后来大修成为申花主场,再到如今与创智天地毗邻,再度回归“民国风”,地方谁都晓得,可背后的那些轶闻老谈,却不是人尽皆知。当然,还有完全被市井化了的地方,比如曾经的民国市立图书馆,现在成了同济中学的一部分,跟西安老城楼差不多样子的建筑,竟然成了上海学生们日日进出的校园,实在也够迷幻的了。

第二个叫我很费神去思量的站头是——提篮桥,彼时我妈从东区赶到西区_上班,总要坐13路,站牌上赫然有着“提篮桥”这样的站名,如果五角场还能靠想象来窥测的话,提篮桥简直让人抓狂,提着篮子的人们必须要走的桥?这说不通,而且那画面实在蠢,后来真的到了提篮桥,果然是有座桥,就在大名饭店旁边,是高高的人行天桥。但提篮桥本身已经不够神秘了,因为这里有更让人兴奋的秘所——一座监狱和一座犹太人教堂。那时,两者都甚是冷清,全然不像今天,摩西会堂已经成了:二战犹太幸存者们的朝圣之地,提篮桥监狱呢?依然讳莫如深地藏在百多年前英国人造的高墙后面。至于为什么叫提篮桥,我算是明白了,原来嘉庆年间,这里确实有座小木桥来着,木桥附近有爿竹器店,人家真卖篮子,因此,桥就随了这店货品,取名提篮,可二百多年前走这桥的老祖宗哪里能想到,桥和店早已灰飞烟灭,但这名字却留了下来,不仅留在电车站牌上,最新的地铁12号线,也盖起了堂皇的提篮桥站,估计当我们垂垂老矣,这站台还会豪气地吐纳八方来客,赶路的人念叨着提篮桥,谁会去想,那小小的一爿竹器店和走过小木桥去下海庙烧香的善男信女呢?

这样的“站名畅想”有很多,比如大八十(后来的大柏树)之于已经消失的9路,复兴岛之于还在运营的60路,还有在上海开埠之前就有的、在“城墙”之间来回的ll路,现在连老南市都没有了,可11路依然在各种“门”之问穿来穿去,怎么看都很有“诈尸”的感觉。

我想,每个上海人脑子里一定都有许多站名,一些牵扯着无疾而终的恋情,于是一辈子都不想再坐那辆车;一些是青春年少,无端张狂的写照,于是路过,总要多看几眼;一些是曾经的家,不管彼时快乐或忧愁,每天在似乎不会变的站台上等车,好像一部分的魂已嵌在那里,等的时候无知无觉,到那车站不见了或走出了你的生活,究竟是否会唏嘘,为车站?还是为人生际遇?只有他自己晓得了。

所以,“上海秘境”这个栏目,乃至于这本书的出现,就是要归功于这些车站和这种好奇,同样,也要感谢那些将好奇付诸实施的人。第一个自然是甘世佳,他是最懂上海地图的人,估计他脑子里有一本各时期的上海地图,沧海桑田,那里曾经是哪里,现在是哪里,他都晓得,可他竟然还是八零后。接下去还有几位让人钦佩的撰稿人,像是甘鹏,别以为他只是知名娱记,他同样奉献出了几篇精彩的文章;我们的御用撰稿人马丽(沈艳燕),从上海小姑娘到上海妈妈,她陪着“上海秘境”走过了四年岁月,用过硬的文字功底和细腻的笔触,写下了许多不为人知的传奇;在这个专栏曾拥有大批粉丝的景熙(施雯),复旦才女,她带来的所有故事,都有非常强烈的现场影像感,让人不得不钦佩她驾驭文字的能力;然后是从《TimeOut》一进入上海就给我们写稿子的陆蓓叶,她的笔法老练又带些许戏谑,你一定猜不到,她的本职工作是四大会计事务所的职员;而先后担任过秘境栏目责任编辑的两位女将也很了不得,前任苏德与现任吴琳,都是城市文化方面的有力推手,正是她们的工作,将那些由车站开始的感觉,延伸到了故事的层面;当然,最重要的还有我们的摄影师杨晓喆,最擅长扫街的他,带来的美好景致也支撑了所有这些故事所要表述的情绪。最后,《TimeOut上海》的原文化编辑王莫之,也在书籍的编辑与整理工作中,提出过许多真知灼见,在此一并感谢。

最后,我想感谢的是所有看故事的人,就像我愿意感谢那些依然等车坐车的人,如今的车站可能愈发无聊了,不过都是道路、商场和小区的名字,但行走的魅力依然还在。当你拨开那些扰乱视线的迷雾,或许能找到站名背后、属于每一块地方的传奇。或许某一天,你自己也能成为这传奇的一部分——在这座城市拥有一条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路,要知道,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因为这里是上海。

《TimeOut上海》主编戴剑

书评(媒体评论)

城市如人的手掌,散落于上海各处的老房子串起了或长或短的掌纹,令历史变得有迹可循。我一直觉得,这些老房子,它们的身体虽存活到现在,灵魂却仍留在属于它们自己的那个时代。在婚纱照中,它们成为背景;被改成酒吧后,它们成为躯壳……如何融入,这是一道多么难解的命题。以文字,唤醒老房子的灵魂,我们怀念的,是那个时代。

——沈艳燕

相信我,如果你对这座城市像多年的爱人一样,左手摸右手般腻味了,这本书必定会令你重新爱上它。

——施雯

如果不是时常表现出恨的态度,那只能说明你对这座城市还没有足够的爱。原谅我在文字里,对于这座城市的改造有诸多不满,因为它实在是需要我们展示更多的“恨意”,才会变得更有魅力。

——甘世佳

关于上海的故事不应该只是风花雪月或者黑帮传奇,有太多与市井相关的分分秒秒值得被纪念,这是一本关于市井上海的书,我们让造作和猎奇走开。

——戴剑

上海,一个混合了摩登、神秘、迷醉的复杂名词,单用魔幻或者花天酒地来概括显然是片面的。上海因为复杂而构成上海。秘境截取每个人眼里上海一角、一面,它们拼贴在一起,成为独一无二的大上海。

——甘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上海秘境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TimeOut上海杂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553112
开本 16开
页数 27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4-06-01
首版时间 2014-06-01
印刷时间 2014-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654
CIP核字 2014068425
中图分类号 K925.1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40
17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7: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