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与清华STS研究所/清华STS文丛
内容
内容推荐
1985年,清华大学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机构,1993年正式命名为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简称清华STS研究所),在国际上享有良好声誉。2018年,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清华STS研究所宣布解散。历史已逝,但记忆总可以是生动、炽热——哪怕是短暂的。
于是,我们以清华STS研究所30、40周年所庆的部分文章为底本,编纂了这本书。
本书可供对中国STS发展史感兴趣的学界同人参考。希望能给清华STS研究所的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可以偶尔“返校”的“记忆之场”。
作者简介
王程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特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兼任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医学与哲学》、Asian Journal of Medical Human-ities等期刊编委。曾先后在英国爱丁堡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等访问。著有《正是河豚欲上时:一场饮食社会学的冒险》等。其学术重点关注信息技术和医疗基础设施的历史及其重组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相关研究发表在Medical Anthropology、《自然辩证法通讯》《科学学研究》等中外文期刊上。
目录
总序
前言
历史回眸
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创立的历史回眸
我在清华大学开展科学学教学与研究的回顾
难忘的往事
追求卓越,努力建设国内一流的科学技术哲学
科技与社会研究所——难得的小环境
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及其建制的简要回顾
师生情深
我和研究生在一起的日子
我在清华科技与社会研究所读研
30年所庆有感
落花时节思曾公
跟曾老师学产业哲学
回忆我的导师曾国屏教授
师恩永记
清明与师书
当时只道是平常——忆我跟随导师杨舰的点滴
谦和君子、随和长者——我心目中的肖广岭老师
爱与责任/661=30=1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第二次“悟”
一起走过
我与清华大学STS研究所
十年,与科技与社会研究所一起走过
杂忆研究所二三事
七年结缘科技与社会研究所
在STS研究所读书生活琐忆
读博杂忆
我在科技与社会研究所的二三事
从青涩学生到研究者的转变历程
我与清华大学科技所
子曰:“四十而不惑”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在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的感悟
新兵眼中的老将——写于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所庆前夕
流水线上的祝福
风景这边独好——回忆在STS
所学习的日子
从工科走向社会科学——我与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
难忘在科技与社会研究所的日子
我与清华科技与社会研究所
听心灵成长的声音——散记在科技与社会研究所的日子
水木情深
回到十五年前
感恩科技所,不忘清华情
清华园的人文重塑与知识重构
我的清华STS缘
无问西东心有恒
走过清华园
在路上
旋转的青春,那些与清华有关的日子
感受成长
风物闲美
擦擦脑子里那些老物件
明斋的故事——致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四十华诞
生于春天
清华园的中医现代化思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与清华STS研究所/清华STS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王程韡//吴彤
绘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30782137
开本 16开
页数 1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6
出版时间 2024-04-01
首版时间 2024-04-01
印刷时间 202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图书小类
重量 364
CIP核字 2024057388
中图分类号 N02-53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5:4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