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西施的财富(Ⅱ陶朱之术)
内容
试读章节

鸱夷子皮在正式讲授投资之前,决定带学生们到证券公司实地感受一下大众进行证券投资的气氛。在进行培训之前,西施、郑旦和范道生从来没接触过股票;猗顿刚进入股市不久,略有斩获;白圭投资股票两年有余,买了几只股票,一直持有,还在亏损中。

当他们进入大牛证券公司的营业部时,只见交易大厅里人头涌涌、人声鼎沸,比菜市场还热闹,伴随着大屏幕电子屏上的数字红绿变化,股民们时而大声欢呼,时而齐声叹气,时而紧张得鸦雀无声。下午三点,股市收市了,股民纷纷离场,有的满脸春风,有的却阴沉着脸。

鸱夷子皮盯着大屏幕上不再跳动的数字,问学生们:“屏幕上跳动的是什么?”

范道生抢先回答:“屏幕上跳动的是数字。”

郑旦笑了:“废话!不是数字还是字母呀?屏幕上跳动的是股价。”

白圭说:“屏幕上跳动的是股价,是投资人对股票的价值评估,是股票的真实价值。”

猗顿说:“你们看到的是股价和价值,我看到的却是情绪:是贪婪、是恐惧。屏幕上跳动的,在我看来,是人心在变化。”

鸱夷子皮大喜,拍了拍猗顿的肩膀,说:“孺子可教也!好好跟我混,包你小子以后有大出息。”

鸱夷子皮问大家:“几百年来,华尔街流淌的是什么?”

道生说:“不就是米元吗?源源不断的米元。”

鸱夷子皮摇摇头:“不!是欲望。华尔街永远不变的是人性的贪婪。”

鸱夷子皮看着疑惑不解的学生,指着屏幕说:“这是股价吗?不,是情绪!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心动!这上面变动的,不是股价,不是价值,是人性!是欲望!”

猗顿点头附和,他说:“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基础是:人是自私自利的,也是理性的。人自私自利,这或许没错,但人一定不是理性的,人更容易受情绪左右,随着群体性的情绪,做出种种匪夷所思之事。”

鸱夷子皮点头称是:“因为心动,人性的欲望发生作用,产生情绪,情绪主导了人们的交易,有人因情绪的主导而买进,有人因情绪的主导而卖出,有人因情绪的主导而跟随别人买进卖出。有一段佛语对于情绪的理解倒是很深刻:心有一切有,心无一切无;心迷一切迷。心悟一切悟:心邪一切邪,心正一切正;心乱一切乱,心安一切安;诸法性如是,一切唯心造。”

道生不好意思地说:“我本来还有点明白,一讲到佛法,我又糊涂了。”

西施说:“鲁迅先生对此也有所解释。”

道生疑惑地问:“鲁迅先生?他也会投资?”

西施说:“鲁迅先生说,世界上本没有涨,买的人多了,就涨了。”P2-3

后记

为了自我总结投资经验和教训,我于十年前动了写一本投资专业书的心思。

最近十年所有畅销的理财投资书籍中,专业的投资书太晦涩难懂。要不就是图表满篇幅,容易误人歧途;而受欢迎的理财书籍大都是从国外引进版权的图书,虽然有很好的参考作用,却不完全符合国情民情;应该说,市场上缺乏通俗好看而又专业的投资书籍。为了让专业而深刻的投资理念易于为大众理解和接受,一本通俗、系统而专业的理财投资书就此成为我追求的写作目标。

我于六年前于苦思冥想中想到了借鉴范蠡和西施的故事来阐述理财和投资的核心理念,这本书的故事轮廓和理财投资的相关知识点逐渐在我脑海中成形。

两年前,我开始动笔将这些构思完善的想法落于笔下,终于写完三十万字,完成了本书系列的一和二部分。

对于一个多年未曾写字的职业投资人来说,这儿卜万字文稿的诞生,有十年分娩之感觉,更有呕心沥血之感觉。为了精心琢磨一个知识点,为了推敲一句话,我所耗心思之多,写作之痛苦,无法言传;艰辛之程度,唯有自知。头上新添三百华发中,大多应与此有关。

本书在写作的过程中,也得到很多朋友的大力帮助,在此一一致谢:首先,要感谢广东经济出版社的姚丹林社长,在本书的写法特点上提供了宝贵意见;感谢广东经济出版社的李惠玉主任和钟晓明编辑,没有她们深入细致的编辑,本书不可能和读者见面;感谢李军战先生的大力协助,本书所有的图表都是经过他的细致制作而完成;感谢世纪慧泉图书公司的李世正先生,在本书的成稿和出版过程中,提供了很多的专业意见;感谢巫俊武先生,本系列两本书的插图部分,全部由他提供;感谢我的弟弟和妹妹,他们的无私帮助,帮我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

最要感谢的,当然是我的家人,让我这几年有心思和精力将思想付诸于文字。我的女儿,是我灵感不断闪现的触媒,更是我思路泉涌的智慧之源。

最后,要感谢读者。你们的阅读,是降低我写作辛苦度边际数值的唯一方式。也就是说,本书的阅读群体越大,我写作的边际辛苦度越低,本书价值的边际效应就越高。

本书有关投资的观点和论断,不可避免是站在巨人肩上、借鉴了很多投资大师的理论和实践的结果,进行了再加工和提炼,囿于本书文体为小说形式,无法一一列举出来致谢,在此一并感谢。

本书有大量本人原创的公式、数据和推断,因水平所限,可能存在问题和错误,希望读者不啬指正。

习风

2012年6月

目录

投资:与技术无关,与理念相连

1.股价: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心动

2.羊群效应

3.历史上几个典型的资产大泡沫

4.习风新编:渔夫和魔鬼的故事

5.投资:你是包子派还是馒头派

6.塑造你的投资交易系统

7.你的投资生肖:你是属猎豹的还是属龟的

8.投资丛林中的动物世界

9.投资心理学:人人都是朝三暮四者

10.谈谈风险

11.亏损是投资的成本

12.如何对待投资中的错误

13.思想就是财富:为什么要学习投资

14.青梅煮酒论英雄:谁是真的投资英雄

15.投资和交易

16.投资思想:先有思想的财富,再有物质的财富

17.对鸡蛋估值

18.价值投资:包子派的打法

19.交易高手,更是赌场高手

20.交易分析:关于确定性的研究

21.趋势是你的好朋友

22.如果投资让你夜不能寐,就要减少持股,直到安然入睡

23.如何卖出:没有一棵树可以一直高到天堂里

24.止损:学习壁虎好榜样

25.像军人一样守纪律

人生:不到结局,不知命运

26.商业经营的真谛

27.酒吧里的暧昧情感

28.猗顿的女朋友

29.鬼谷子的炒作秘籍

30.劣币驱逐强币:道德是这样沦丧的

31.炒作技术探秘

32.涨停板背后的秘密

33.被毒死的猫

34.东施效嫁:如何嫁个有钱人

35.为什么没钱会焦虑、有钱了更焦虑

36.西施的出轨

37.竹林对话:放弃是心灵的救赎

38.财神的慈善

39.西施的风险投资

40.富二代的教育

41.千金之子,不死于市

42.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43.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后记

序言

一个卧薪尝胆的典故,历史学家看到的是一个帝王为达目标不屈不挠终成春秋霸主的奋斗史,心理学家看到的是一个有压迫症和焦虑症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保险业、传销业等行业的销售人员看到的是一个顽强奋斗的成功人士,中学老师看到的是一个绝佳的励志榜样,文艺女青年看到的是让人神往的浪漫爱情,中青年精英看到的是“庄周万物外,范蠡五湖间”的逍遥和自由,商人们看到的是祖师爷的致富秘籍,家庭主妇们看到的是一出情节跌宕起伏的好看的肥皂剧:有血腥有情色、有权力争斗有卧底反问,而我看到的则是一个可以传播投资理财理念的绝佳故事。

两千多年前中国春秋时期的吴越争霸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英雄们如群星闪耀,熠熠放光,时至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到其灿烂光辉:勾践之隐忍、夫差之痴情、伍子胥之忠烈,他们人生之精彩,让现代人唯有扼腕赞叹。英雄们或为理想、或为权力,演绎出一场场情节曲折、高潮迭起的对抗和较量,其精彩纷呈程度,堪比当今任何曲折离奇的电视肥皂剧。其中,勾践处弱而不放弃,最终以弱胜强,打败强大的夫差,终成春秋五霸之一。勾践的成功传奇,也成为后世人身处逆境时自勉励志的最佳典范。

谈到勾践,就不能不谈到一个伟大的智者——范蠡。范蠡之伟大,不仅因其具有精准把握未来的神奇洞察力,也不仅因其曾经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更不仅因其富甲天下的财富,而是因其于权力和财富问进退自如、收放由我的心境,世上几无人能达的心境!

当勾践成为夫差的闪徒时,范蠡对其忠心耿耿,陪伴他激励他,共同忍受囚犯的屈辱和劳苦的煎熬。是忠臣更是精神导师,如同持有一只低迷的成长股一般,坚定地支持他;在勾践处于弱势时,范蠡帮助他脱离困境、回到越国,辅助他、指导他实施具体的光复计划,如同投资中的高抛低吸一般,时机不成熟时坚决隐忍,在否极泰来形势转强后,坚决出兵,一举复仇;而当勾践转为强势股后,范蠡却毫不贪恋权力地位,如同抛售高位的优质股一般,坚决退出,急流勇退,偕同美女西施,退隐江湖。

范蠡去了哪里?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无人知晓,只有传说:哥早已不在江湖,江湖上却都是哥的传说。人们纷纷传说:范蠡就是富甲天下的文财神,其于财富三取而三弃。太史公司马迁也给予他高度的评价: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后世人尊之为“陶朱公”,陶朱公就是财神的代名词,以至于当今人人知陶朱公,却不知陶朱公何许人也。

“仙侣已乘小舟去,此地空余范蠡湖。富贵名禄不复恋,白云千载空悠悠。”范蠡放弃权力和财富的想法很让人费解,他泛舟五湖以后的生活很神秘,他经商致富的“陶朱之术”同样很神秘。为了解开这些疑点,本书从范蠡携爱侣西施离开越周开始,展开情节,对英雄美女的平凡生活进行构想,试图追溯范蠡淡静从容生活的思想根源,同时,通过对范蠡和西施日常生活的刻画,试图剖析理财和投资的本质。

范蠡的“陶朱之术”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技能?他到底有何别人无从知晓的致富秘籍?虽然江湖上都是陶朱公的财富传说,但却没有陶朱公亲自撰写的关于致富的文字记录流传下来。《范子计然》相传是范蠡所著,以对话的形式记录越国当时的政策,但流传下来的基本不是原版精华;民间流传的《陶朱公商训》一书,明显内容浅显,思想浅薄,应是古代商人假冒范蠡之名而成的民间商业谚语大成。

为了探索“陶朱之术”的秘密,我斗胆在此天马行空、发挥想象,演绎了范蠡隐退江湖后从事投资理财的故事,通过西施跟随范蠡学习投资、最终成为首富的过程,来讲述理财投资的规律和本质:  ★ 财富增长的奥秘是什么?

★ 财富是如何流逝的?

★ 人生财富的生命周期是什么?

★ 千万元不够养老是找骂的说法还是对未来的担忧?

★ 保险、房子等生活现象背后的财富机会?

★ 投资的本质?

★ 如何通过投资获取稳定的收益?

★ 如何管理财富?

本书以小说形式,通俗风趣地讲述投资理财的理念和技能。通过探究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帮助大众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掌握一定的投资技巧,以投资获取连续稳定的收益,从而少为钱财所累,处事更顺应自己的内心感受,人生也更真实、更自由。

当今社会,大众在对子女进行教育时普遍热衷于学英语、音乐、美术等技能,对学习投资理财知识基本上无甚兴趣,将投资理财当做投机,或嗤之以鼻,或以为骗,视之为不值一学。这种思想观念之所以会盛行,固然是因为在传统教育中,从来未曾有过投资理财方面知识的传授,更主要的是因为普通大众的理财观大都来自父母师长的耳濡目染,大都不懂财富的秘密,普遍匮乏理财技能,基本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的意识根深蒂固,下一代受上一代思想的长期熏陶,从而使得“重技术轻理财”的观念成为传统价值观而代代传承。殊不知,人生最重要的能力是生存能力——在不同的环境中适应并很好生活的能力。在当代社会,具备管理财富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生活才会更有品质。

某些如洛克菲勒之流的商业奇才,天生具有理财的基因:“即使把我的衣服脱光,再放到杳无人烟的沙漠中,只要有一个商队经过,我义会成为百万富翁。”天生具有理财基因的人,天然地按照财富增长的规律行动,很容易就成为财富的集大成者。普通大众不具备这种理财天赋,但是,如果能通过投资理财的培训教育,使其通晓财富增长的秘密,掌握一定的投资技巧,也能把握环境变化的机遇,抓住投资机会,取得满足人生自由的财富。

当前社会,大众心态普遍浮躁,信仰普遍缺失,功利主义盛行,成功的定义也简单而功利化:凡是拥有巨额财富者,就是成功者;凡是拥有权力地位者,就是成功者。按照这种标准来评判成功者的话,成功者就像中彩票大奖的人一样,只是因为幸运。套用巴菲特的话来说,成功者就是精子彩票的中奖者,因为出生于巨富世家或权贵世家的人,天然地会拥有巨富或权力,普通人奋斗一生而获得的财富或权力地位,或许远远比不上这些一出生就注定是富豪和权贵的幸运儿的零头,如果将成功仅仅定义为金钱和权力的话,也就意味着:普通大众奋斗一生所追逐的成功,甚至不如这些幸运精子投胎的成功;也就是说,如果你的一生只是追求财富的话,你的成就永远赶不上李嘉诚刚出生的孙子!对于追逐名利的人来说,这何尝不是个滑稽又可悲的讽刺!

什么是成功?如何看待名利财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悟。本书阐述理财理念和投资知识的目的,并非教导大众为追逐成功去获取财富,而是期望大众能通过投资实现财务自由,从而注重真实的内心感受,过真实的生活。毕竟,世俗的成功是大部分人的选择,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追逐这种成功,更注重逍遥自在的生活:或游历五湖,一船明月,一竿悠闲;或躺于老树之下,可读书,可叹茶,看夕阳西下,看黄叶飘零。无论如何,自由自在而幸福的人生,是每个人的梦想,只有具备在不同环境中把握投资机会、管理财富的能力,才能少受俗物的束缚,才能相对享有白我的尊严和自由。  笔者在工作之余,尤好读书,在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震撼之余,也深感困惑:中国文化巨著浩瀚万千,却没有一部著作能像《国富论》一样系统地研究金钱和财富;同样,教育传承几千年,直到当前,在基础教育中,也从没有教导学生如何正确获得财富和正确应用金钱;相反,传统文化和教育在理财观上却扭曲和误导大众的价值观:一方面,传统文化不传授财富增长和传承的秘密,却教育大众羞谈钱财,普遍轻视商人和商业;另一方面,让大众在骨子里看重利益,只相信利益的永恒,视利益为一切。传统文化教育的结果,就是很少有人通过合理的投资方式获得财富,大都误入歧途:市井小民将工作当成赚钱方式和谋生手段;精英们一旦有了机会有了权力,就会以权力谋取利益,去获取财富;商人们为赚钱更是不择手段。实际上,财富的秘密只为少数人掌握,如果掌握财富的规律,用财富的思想武装头脑,就能通过正确的途径和合适的方式获得财富,从而少一点为金钱奔波的忙碌、无奈、痛苦、卑鄙甚至悲剧。

本书既像投资理财的专著,又像历史小说;既有人生哲理的探讨,又有男女情感分析。实际上,这是一本套用历史故事,通过通俗风趣的故事情节来阐述理财真相和投资本质的专业投资书。或许文笔稍嫌稚嫩,故事情节不够跌宕起伏,但读者一定要相信,本书是作者多年投资经验教训的总结,是作者投资思想的精练,是值得借鉴的精华。

当今社会,大部分中产阶级背负子女教育、住房、医疗问题等三座大山,让人压力山大;年轻一代背负新三座大山:养车子而成为车奴,养孩子而成为孩奴,追求高档奢侈物质的消费而成为物奴。这些新旧大山,让当代人疲惫不堪,烦不胜烦。究其原因,除了社会保障制度不足以外,欲望的无穷尽也是一大原因,当代人投资理财技能的严重匮乏,让人对财富的追求永无止境。本书针对中产阶级的种种现实经济问题,从理财和投资的角度,以科学合理的数据分析,给予深入剖析,揭示本质,给出解决之道,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因此,本书适合所有中产阶级人士阅读。

大凡历史上的英雄,有勇者无谋,有谋者无德,智勇双全者无度,有度者无仁,有仁者不能决断,爱决断者不能成事,性情完美的人未必有机遇,有机遇的人又未必有通透达观的人性,只有范蠡好像是被上天格外垂青,人世间一切凡人渴望追求的荣耀他都能轻易得到。但笔者相信上苍是公平的,人生并不总是圆满的,所以在本书中,根据历史史实,加上作者的推测,给范蠡安排的结局很悲惨:妻子西施离他而去;一个儿子被处以极刑,一个儿子自杀,一个儿子纨绔无用。按照传统的看法,范蠡的晚年凄凉而不幸,因此,本书不适合老年人阅读。

是为序。

内容推荐

陶朱之术是什么?

陶朱之术,是可以连续稳定获取投资收益的投资交易系统。

习风编著的《西施的财富》的前半部分,是陶朱公对西施传授陶朱之术,用现代的投资技能,帮助西施建立自己的投资交易系统,让西施成为投资大师。通过认真领悟其中的投资知识,大部分人也能掌握一定的投资技能,可以通过投资获得收益,所谓“半部此书富一生”。

西施成为春秋时代的首富,但是,为什么又去做了道姑呢?她的经历,为何如此曲折离奇?这是怎样的人生际遇?又是什么样的人生起伏?

本系列书以历史上范蠡和西施的典故和有关传说为经,以现实生活中的理财和投资等专业知识为纬,分别讲述理财和投资,在理财和投资的专业方面力求系统、深刻和通俗,在历史小说方面力求好看、风趣、可读性强,既是一本好看的投资理财专著,又是一本最有含金量的小说。《西施的财富》让读者在阅尽西施的爱恨情仇之余,也能学习陶朱公的投资技能!

编辑推荐

习风编著的《西施的财富》是一个讲述历史上最神秘的人物一—范蠡晚年生活的小说,最完整展现范蠡携西施私奔后的神秘生活,是历史上描述范蠡隐退生活最详细最曲折最好看的小说!

这是一段2400多年前的爱情绝唱,道尽了西施的爱恨情仇;凄美的爱情悲剧背后,隐藏的又是怎样一个惊天的财富秘密?史上第一美女跌宕起伏的人生际遇,揭示了生活的真相,以及财富的奥秘!读懂了她的故事,你会彻悟人生的真相,还会学到投资的真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西施的财富(Ⅱ陶朱之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习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东经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414585
开本 16开
页数 2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7
出版时间 2012-08-01
首版时间 2012-08-01
印刷时间 2012-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3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0.59
丛书名
印张 16.6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3:3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