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契诃夫手记/外国名家散文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本《契诃夫手记》是契诃夫的文学创作备忘录,是契诃夫在他严肃正直的生活中随手记下的瞬间的感触,也包括了他的读书心得以及从别的作家的著作所抄录的精粹。手记的语言一如他的创作中的语言,简洁而朴实,富于诗意。

内容推荐

契诃夫是俄国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师,其作品集幽默、含蓄、辛辣、哲理于一身,在世界文坛具有广泛的影响。

契诃夫的散文也以思想深刻,语言凝练,风格独特而见长,是时代精神和作家心灵的真实再现。

目录

新版题记

译者前记

手记

题材·凝想·杂记·断片

日记

补遗

附录一 契诃夫的临终

附录二 契诃夫和作的作品中的题材

附录三 契诃夫年谱

我的三个朋友

试读章节

手记

人类把历史看成战斗的连续,为什么呢,因为直到今天,他们还以为争斗是人生的主要东西。

所罗门希求智慧,是一个绝大的错误。

世间普通的伪善者装作鸽子的样子,政界和文学界的伪善者装作鹰鹫的神气。但是,万不可在他们的鹰鹫神气面前惊慌失措。他们并不是鹰鹫,只不过是犬鼠之类罢了。

比我们愚笨和被蔑视的是所谓老百姓,行政当局的划分是纳税的和免税的两类。可是任何分类法都不妥当,因为我们都是人民,我们所做的最好的工作,就是人民的事业。

只要摩纳哥王(Prince of Monaco)有着赌盘,那么劳役犯理所当然地可以玩玩纸牌了。

伊凡虽然能够谈一套恋爱哲学,但不会恋爱。

阿辽沙:“妈,疾病把我的头脑弄昏了,现在我好像回到孩提时代:一会儿求神保佑,一会儿哭泣,一会儿高兴……”

哈姆雷特(Hamlet)为什么要为他所梦见的死人的鬼魂而奔忙?闯入生活本身的鬼魂不是更可怕吗?

女儿:“毡子的长统靴可不合适。”

父亲:“不错,很不像样,边上不缝是不行的。”

父亲因为害病,不能叫他到西伯利亚去了。

女儿:“爸爸,您一点也没有病。哪,您瞧,您不是整齐地穿着外套和长统靴吗……”

父亲:“我真想上西伯利亚去。在那儿,手里拿着钓竿,坐在叶尼塞河或者鄂毕河岸上,渡船上乘着犯人和移民……我看到这里的东西,就会厌烦:那窗外的紫丁香花,铺着砂子的小路……”

卧室。月光从窗口射了进来,甚至可以看到睡衣上的小纽扣。

善良的人,甚至在狗的面前也会感到害羞。

某四等官眺望着美丽的景色说:“这是何等绝妙的自然的排泄作用啊!”

摘录自老狗所写的手记:“人都不吃女厨子弃掉的汤水和骨头。笨蛋啊!”

他的头脑里除了武备中学生活的那些回忆以外,什么也没有。

法国谚语:Laid comme un chenille。像一只毛虫一般的丑恶。(像犯死罪一般的丑恶。)

男子的抱独身主义,女人的成为老处女,是因为彼此对于对方不感到任何兴趣,甚至是肉体的兴趣。

已经长大了的孩子们,在饭桌上谈论宗教,对于禁食和僧侣大加嘲笑。年老的母亲,起先是怒不可遏。到后来,看来她已经听惯了,只是嘻嘻地微笑着;到末了,她竟突然对他们说,他们说服了她,她和他们已经意见一致了。孩子们反倒感到尴尬:他们很难想象,他们没有了宗教信仰的母亲,以后会做出什么事来。

没有所谓国家的科学,正像没有什么国家九九表一样,如果是国家的了,那就已经不是科学了。

小猎狗在街上走着,为自己的罗圈腿感到害羞。

男人和女人区别:女人愈是上了年纪,愈是热衷于女人的事务;男人愈是上了年纪,愈是从女人的事务退却。

这种突如其来的、不合时宜地发生的恋爱,完全和下边的情形一样——

你带着孩子们去某处散步;散步,原来是又愉快又热闹的,这时,忽然有一个孩子把画油画的油彩吃了一肚子。  某个登场人物只要见到人,就说:“那个嘛,是你肚子里有了蛔虫!”于是他替自己女儿医治蛔虫,女儿变得面黄肌瘦了。

P3-6

序言

这本小书是契诃夫死后,由他的夫人、俄国优秀的演剧家奥尔加·克宜碧尔·契诃娃经手整理出版的。无疑地,这本小书的出版,为研究契诃夫的人们贡献了一种财富,因为它是契诃夫创作成熟期的作品的索引,我们从这里可以发现他的许多名作的影子来。另一方面,对于我们练习写作的人,这是一种可贵的帮助,——如何把生活的现实表现为艺术的真实,就是说,作家带着自己的目的意识性,如何认识生活,把握生活,描写生活的过程,从这里可以获得一些借鉴和参考。从这本小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契诃夫如何以他的庄严的人格力量和乐观主义,站在19世纪80年代的黑暗反动的俄罗斯现实中,坚信着人类美好的明天的形象,——作家的生活态度,和他的片言只语中所闪烁的、根植于崇高的道德心灵散发出来的作家的智慧的光芒,以及那深刻的人生批评和社会批评力量。

《手记》,这是契氏在他的严肃正直的生活中随手记下来的瞬间的感触,将来作品的腹稿,速写,也包括了他的读书心得,以及从别的作家的著作中所抄录的拔萃。《手记》的时间,是从1892年到1904年,也就是他从库页岛旅行回来的第三年,即写了名作《邻人》、《六号病室》等那一年起,到《樱桃园》上演那一年,即他死的那一年为止的期间。这是他在创作上最成熟的时期。

另外,在契氏所遗的手稿中,发现了一包题为《题材·凝想·杂记·断片》的稿子,内容一如《手记》,年代也大致相同。

这些笔记式的东西,契氏看得很贵重,他把它当作特殊的笔记本,其中大部分写得都很工整;凡是已在作品中使用过的部分,他都亲手把它涂掉了,至于在作品中变化了样子而使用过的部分,则仍旧保留着。感谢编纂者的周详的努力,使我们今天有机会看到这个笔记的全貌,例如《三姐妹》的台词,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契氏创作过程之一斑。

《日记》部分则是从1896年到1903年的东西,即是他写了《我的生活》,发表了《海鸥》那年起,到写了《新娘》、《樱桃园》那年为止的期间。这里译出的部分只是一个抄本,但是内容和体式和前两部分酷似,联合起来加以研究,更可以较深入地看到契氏的生活和文学风貌。

译文所依据的主要是日本神西清氏的日译本(东京,创元社版,1938年刊),是个订正本。神西清氏是日本优秀的俄国文学研究者,也是俄国文学的翻译家,他对于屠格涅夫和契氏都有独到的研究著作。一般评价,他的译文还算严谨。另外,也参照了S.S.Koteliansky和L.Woolf。合译的英译本,这两个译者合作所译的英文版俄国文学著作,在我们也不算陌生,但好像是一个人口述一个人执笔那样的合作者,译文和日译本比较起来,不仅在篇幅上少了一些,而且内容上也有些差别。一般地说,英译本不如日译本细致、完整,有的意义则恰巧相反,这两个英译者好像采用的是意译的办法。译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凡是两种译本有差异的地方,都反复斟酌,加以取舍,大体上是依据日译本译的。《日记》部分,为英译本所无,完全是根据日译本译的。注释方面,英译本较少,所以大部分是来自日译本,至于译者自己所加的注释,则都加以标明。

这本书俄文初版本的出版期间,是1914年,即十月革命以前的三年,契氏死后的十年。译者曾到国际书店去找过原文本,但不可得,所以现在只好暂以这个转译本为满足了。

关于两个附录,也是为了前述的目的——认识契氏的生活和创作过程,临时译出加进去的,一篇是契氏夫人的著作断片,一篇是契氏的弟弟米哈伊尔·契诃夫(Michael P.Tchekhov)在革命后的1923年写的,米哈伊尔写过一本契诃夫事迹,是一本研究契氏的很好的著作。这两篇译文,是根据S.S.Koteliansky和Philip Tomlinson所辑译的英文版《契诃夫生活和书信》(The Life and Letters Of AntonTchekhov,Cassell & Co.Ltd.London 1928)一书译出的。这里面还有米哈伊尔写的另一篇《契诃夫与戏院》,因为怕篇幅太多,所以不加进去了。

这是一本难译的书。对于在翻译过程中为我解决疑难的朋友们,谨在这里致谢。译文中不妥当的地方,还希望读者和专家予以指正。

译者

1952年9月末在上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契诃夫手记/外国名家散文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安东·契诃夫
译者 贾植芳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654224
开本 32开
页数 271
版次 3
装订 平装
字数 176
出版时间 2009-06-01
首版时间 2009-06-01
印刷时间 200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12.64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03
141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0:5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