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悬谜大观编委会主编的《未知的世界文化之谜》采用图文并茂的体例,精心收集挑选了六十多个千奇百怪、扑朔迷离的世界文化方面的未解之谜。从文苑艺海、宗教文化、文物古迹、古代文明、文化、民俗、传说等多个方面对这些谜题进行了分类,并配以相应的图片,力图通过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研究和探索这些谜题,书中一百余幅精挑细选、弥足珍贵的图片,立体具像地展现各文化奇谜的原貌与背景,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玄机的文化迷宫,从中领略世界文化的神奇魅力,多角度、全方位地获取大量的信息,享受探秘的乐趣与快感,感受世界文化的博大与深邃,从而在探索真相的过程中,获得更为广泛的知识和身临其境的体验。
《未知的世界文化之谜》简介:文化是人类历史的产物,是全世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无穷无尽又无处不在,它耐人寻味且令人陶醉。文化孕育了世界,并影响着人类的未来。在人类文化漫长而辉煌的进程中,还存在着众多悬而未决的未解之谜。它们所散发的神秘的魅力,像磁石般吸引着人们好奇的目光。《未知的世界文化之谜》编者世界悬谜大观编委会从全新的视角研究和探索这些经典的文化谜题,在参考大量的文艺典籍、历史资料、考古专著,并结合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引领读者发挥最大的想像去体验思考与发现的乐趣。
古代希腊的《荷马史诗》是世界文化的瑰宝,是古希腊人留给后世的一份重要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荷马史诗》包括两部叙事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两部出色的作品相传为荷马所作,所以后世又统称其为《荷马史诗》。但是,是否有荷马其人及“荷马的史诗”,在西方文学史上却是一个聚讼纷纭、争论不休的疑案。近世以来,论述荷马其人其作的著述,可谓汗牛充栋,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激烈争论,形成了学术史上众所周知的“荷马问题”。
所谓“荷马问题”,归根结底是这两部史诗的作者问题。目前,人们对荷马的生平所知甚少,虽然流传到现在的荷马的传记共有九部,但这些传记大都充斥着虚构,而且相互之间矛盾百出,时至今日显然已失去它们可用来参考的文献价值。
西方古典作家对这位诗人的时代说法不一,古希腊作家认为,荷马大体生活在与赫西俄德同年代,即是公元前8至公元前7世纪之交的人,但也有人认为荷马应早于赫西俄德,有些人则说他晚于赫西俄德。古罗马史学家塞奥彭帕斯说荷马生于公元前686年,说得如此肯定而又确切,但人们并不知道他的根据是什么。另一个古代传说,称荷马生于公元前1159年,这个说法又似乎太早了一点。
以上诸说,不可尽信,也不可完全不信,传统倾向于这样一种意见:荷马生活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9至8世纪之间,相传为盲诗人,因此才叫他“荷马”(荷马,在爱奥尼亚土语里就是“盲人”的意思)。
关于荷马的出生地,说法也各异。由于荷马史诗在古代所具有的巨大影响,一个城邦被看作荷马的故乡似乎成了一种荣誉,因此曾有许多城邦争着要荷马当他们城邦的公民。事实上,在古希腊,几乎所有的城邦都声称荷马就出生在它们那里,这是由于这些城邦都看到荷马史诗中某些词句、词组乃至个别方言俗语,就是来自它们那个地方的。
在古代,尽管对荷马其人颇多异说,但古典作家并不否认他的存在,也承认荷马是《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史诗的作者。著名的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大体都持有这样的观点,而且他们都毫不例外地受到过《荷马史诗》的巨大影响。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指出,当时希腊人崇敬荷马,认为“荷马教育了希腊”。从中古时代直到18世纪的欧洲,传统上一直认为荷马是历史上确实存在过的希腊远古时代的一位伟大的诗人。
到了近代,“荷马问题”骤起。法国僧正多比雅和意大利历史学家维柯率先发难。1725年维柯的《新科学》一书问世,作者在该书第三卷《发现真正的荷马》中,根据这两部史诗本身一些语言学上的证据和他在《诗性智慧》部分所奠定的一些原理,作出了如下的“发现”:此前人们一直相信的荷马并不存在,他不过是希腊各族民间神话故事说唱人的总代表,或是原始诗人的想象性的典型人物,希腊各族人民自己就是荷马;两部史诗之间的间隔相距有数百年之久,所以它们不可能出于一人之手,《伊利亚特》当然先于《奥德赛》,如果前者是荷马少年时的作品,后者则是他晚年的产物,这个“他”只能代表早晚年代不同的整个民族,而绝不是同一个人。这一“发现”石破天惊,极大地震动了西方学术界。
1795年,德国学者沃尔夫在《荷马史诗研究》一书中作出了更详尽的论证,指出史诗从公元前10世纪左右开始形成,经过了几个世纪的口头相传,直至公元前6世纪雅典僭主庇西特拉图当政时,才正式用文字记录下来。他断言两部史诗各分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都曾作为独立的诗篇由歌手们演唱,经过多次的整理加工,史诗才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因此,《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并非出于同一个诗人的笔下,而是许多歌手的集体创作。后来,他的同胞拉赫曼更明确地阐述了前者的观点,谓两部史诗乃是由口头相传的单篇的民间诗歌作品汇编而成的,如他曾把《伊利亚特》除最后两卷外,分成了十六首互相独立的诗篇。这种观点,通常被称为“分解说”,即“小歌说”。
与上说相对立的是“统一说”。“统一说”实质上是古希腊有关荷马传统看法的复活,它以德国学者尼奇为代表,主张荷马其人有历史的真实性,生卒年代应不晚于公元前9世纪;史诗有统一的艺术结构,他批评了“分解说”的一些论点,认为荷马史诗中的矛盾是微不足道的,这类细小的矛盾不足以证明两部史诗是由若干个诗人参与创作的。
P8-10
文化是人类历史的产物,是全世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无穷无尽又无处不在,它耐人寻味且令人陶醉。文化孕育了大千世界,并影响着人类的未来。在人类文化漫长而辉煌的进程中,至今还存在着众多悬而未决的未解之谜,它们所散发的神秘魅力,像磁石般吸弓l着人们好奇的目光。破译和解析这些文化谜题,不仅能启迪我们的智慧,传承和普及人类文化的精华及其有关的知识,而且还可以从中获得愉悦的精神体验,锻炼思辩能力和培养探索精神。
本书采用图文并茂的体例,精心收集挑选了六十多个千奇百怪、扑朔迷离的世界文化方面的未解之谜。从文苑艺海、宗教文化、文物古迹、古代文明、文化、民俗、传说等多个方面对这些谜题进行了分类,并配以相应的图片,力图通过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研究和探索这些谜题,书中一百余幅精挑细选、弥足珍贵的图片,立体具像地展现各文化奇谜的原貌与背景,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玄机的文化迷宫,从中领略世界文化的神奇魅力,多角度、全方位地获取大量的信息,享受探秘的乐趣与快感,感受世界文化的博大与深邃,从而在探索真相的过程中,获得更为广泛的知识和身临其境的体验。
人类究竟创造了多少奇迹,又留下了多少谜团,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虽然人类文明已高度发达,但人类身处的大千世界仍给我们留下了种种颇具悬念的未解之谜,向我们提出了如何认知世界和怎样应对挑战的重要课题。我们深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未知一定会变为已知。让无数探寻声化做利刃,刺破一桩桩人类千年未解之谜。
纵观上下五千年的世界文化,探索其中不可思议的神秘现象。从远古到现代,从文学到艺术,从文明、风俗到宗教,世界文化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着许多未解之谜。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断探索着这些谜团,本书就对目前人们所面临的这些诸多神秘现象给予了深入浅出、精辟生动的剖析,科学、严谨、客观地为我们展现了世界文化史上一个个悬案。也许,这些悬案能使你受到某种启迪;也许;这些悬案能带给你一些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