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十大幽默小说/名家赏析历代短篇小说系列
内容
试读章节

[译文]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他在鲁国西部建立了一座学堂,教授的门徒学生有三千多人。一天,孔子率领着许多学生驾着车外出游历,在路上遇到一些孩子在那里游玩戏耍,其中唯独有一个小孩子在一边静静地坐着。孔子便停下车问他:“大家都在做游戏,只有你一个人不玩,这是为什么呢?”那小孩子回答说:“戏耍游玩一般都没有什么好处,打闹的时候把衣服剐破了,把鞋子磨穿了,对上辱没了父母,对下违背玷污了族内的兄弟们,必然要引起一些口舌是非。这成群结伙的嬉戏实在是白费精力而没有任何益处,怎么能算是好事呢?所以我才不和他们一起玩闹。”说完,就低下头去用石块瓦片建筑城堡。

孔子责备他说:“我的车从这儿过,你为什么不避车让路呢?”那小孩子回答说:“从古至今,都是行车应该避绕开城池,而不能让城池躲避车马呀!”

孔子听了,只得勒马转车从旁边斜行绕过孩子和他所堆建的城池,然后从车上下来,走到孩子面前问:“你的年龄还那么小,怎么就那么巧诈诡辩呢?”小孩子回答说:“人生下来三年(月),就能辨别父亲与母亲;兔子生下来三天,就能绕着三亩之地奔跑;鱼生下来三天,就能在江河湖海中遨游。同样,人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这都是天生的,十分自然的事,怎么能叫做巧诈诡辩呢?”

孔子感慨地说:“说得好啊,好啊!你住在什么乡什么里?姓甚名谁?表字叫什么?”小孩子答道:“我居住在破败之乡,卑贱之里,是贫穷人家的孩子,姓项名橐,没有表字。”

孔子说:“我想要和你一起游玩,你看怎么样?”孩子回答说:“我家中有严厉的父亲,必须要侍奉;家中有慈爱的母亲,必须要奉养;家中有贤德的兄长,必须要顺从他;家中有弱小的弟弟,必须要教育他;家中有名望极高的老师,必须要学习他。我哪还有什么空闲的时间游玩呢?”

孔子说:“我的车里带着三十二颗围棋子,我跟你一起下棋比赛,你看怎么样?”孩子回答说:“天子若是好赌博,四海之内都无人治理了;诸侯若是好赌博,他治理国家的政教和法纪就要受到妨碍和影响;士大夫学者若是好赌博,他的知识学问就都要荒废了;小孩子若是好赌博,钱财家产就会被输掉;奴仆婢女若是好赌博,必定要受到鞭打责罚;农夫若是好赌博,春种夏耕秋收就都要误了时令季节。所以我是不赌博的。”

孔子说:“我想要和你一起共平天下,你看怎么样呢?”小孩子回答说:“天下是不可以平的。有些地方有高山,另一些地方有江湖;既有王公侯相,又有奴仆侍婢。如果平掉了高山,鸟兽就无法存身了;如果填平了江湖,鱼鳖也就无法配偶繁衍了;如果除掉了王公侯相,老百姓就要犯上作乱多生是非;杜绝了奴仆和侍婢,那些大人君子又有什么人可以使唤呢?天下广袤无边,怎么能够平掉呢?”

孔子说:“你知道天下什么样的火没有烟?什么样的水没有鱼?什么山上没有石头?什么树上没有枝叶?什么样的男人没有妻子?什么样的女子没有丈夫?什么样的牛不生犊?什么样的马不生驹?什么样的雄性没有雌性相伴?什么样的人可称君子?什么样的人算作小人?怎么样算不足?怎么样算有余?什么城池无人把守?什么人没有表字?”孩子回答说:“萤火虫身上发出的萤火没有烟,井中的水里没有鱼,土山上没有石头,枯死的树上没有枝叶,神仙没有妻子,仙女没有丈夫,石雕的牛不生牛犊,木刻的马不生马驹,失牝的孤雄没有雌性相伴,失牡的孤雌没有雄性相随。贤德之士称为君子,愚妄之辈当称小人。冬季万物凋零亏损不足,夏季万物丰茂富富有余。空城无人把守,小子我没有表字。”

孔子又问:“你知道天地间的人伦和法制是什么?宇宙中阴阳的起始与终结何在吗?哪为左?哪为右?什么是表?什么是里?什么称父?什么称母?什么称夫?什么称妇?风从何处来?雨从何处起?云从何处出?雾从何处止?天与地相距有几千万里?”小孩子回答说:“九九还归于八十一是天地不可改变的人伦常道,八九七十二是阴阳的起始与终结。天是父,地是母,日为夫,月为妇,东为左,西为右,南是表,北是里。风从苍梧之野的九嶷山之南生出,雨从沙漠之北、葱岭之西的郊畴而生,云从深山中浮游而出,雾从地气中泛起。天与地之间相距有数千千万万余里。东西北南,全都有所依托。”

孔子问:“你说一说父母亲还是夫妇亲?”小孩子回答说:“父母最亲,夫妇之间不如父母亲。”

孔子说:“夫妇活着的时候同床共枕,死后则同墓合葬,怎么能说不亲呢?”小孩子回答说:“男人生下来本没有妻子,就像车本来并没有轮子一样。没有轮子而造一个轮子安装上去,正像娶妻而必然会得到新人一样。如果妻子死后再娶,必须要得到父母的依允。贤德人家的女子,必然应该配一个高贵的丈夫(这正是由于她的父母贤德才带来的好处啊)。十间房屋的宅室,必须要有栋梁来支撑;室中开有很多扇窗子,它所射进的光线也不如一轮明月的一束光芒;许许多多的星星明朗灿烂,却不如单独的一轮月亮那样光明。由此可见,父母之恩,怎么能不大讲特讲呢?”孔子听了,无比慨叹地说:“说得好,说得好啊!”

这时小孩子向孔子发问了:“刚才您问项橐(托)我许多问题,我都一一作了回答。现在项橐(托)我也想向您求教一个问题,恳请您不要弃之不答。”于是,小孩子便问道:“鹅和鸭子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呢?鸿鹄大雁为什么能够鸣叫?松树柏树为什么能够冬夏常青?”孔子回答说:“鹅鸭能浮在水面上,是由于它们脚上的蹼都是方形的。鸿雁能够鸣叫,是因为它们的脖子都很长。松柏冬夏常青,是因为它们的树心都很坚实。”小孩子反口驳斥道:“不对!蛤蟆会叫,难道也是由于它的脖子长吗?鱼鳖能浮上水面难道也是由于它们有方形的脚吗?竹子也是冬夏常青,难道也是由于它的心坚实吗?”不等孔子发话,小孩子又提出问题了:“天上散散落落的有多少颗星星?”孔子已经被问得张口结舌,便说:“刚才还在问地上的事,现在又何必谈天上的事呢?”孩子紧紧追问:“地下纷纷纭纭的有多少间房舍?”孔子答不上来,就说:“姑且就说眼前的事吧,何必要谈天说地呢?”小孩子听孔子这么说,就又问:“要是问眼前的事,那眉毛一共有几根?”孔子实在回答不出小孩子项橐的问题,只能默默无言,惭愧地双手掩面,带领着他那些徒弟们大败而归。他一边走一边说:“后生可畏呀!怎么能说未来的新一代不如今人呢?”

P4-7

书评(媒体评论)

历代的藏书家、版本学家、小说史家告诉我们,中国古代小说是一座无比丰富、辉煌、瑰丽的艺术宝库,那是我们民族文化遗产中最优秀、最珍贵的部分之一。

在古代小说发展的漫长历史中,短篇小说,无论是文言短篇小说还是白话短篇小说,都曾经为我国民族传统小说艺术积累了丰富宝贵的经验。从上述情况出发,我们决定编写这套《名家赏析历代短篇小说系列》,其目的即在于为一般读者提供一个古代短篇小说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选本。

——吕智敏

目录

前言/吕智敏

项橐小儿论/明·佚名

苏小妹三难新郎/明·冯梦龙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明·冯梦龙

丹客半黍九还 富翁千金一笑/明·凌濛初

真文章从来波折假面目占尽风骚/明·华阳散人

书痴/清·蒲松龄

劳山道士/清·蒲松龄

奚大瘤/清·宣鼎

选琴瑟

 三会审辨出李和桃

 两纳聘方成秦与晋/清·笔炼阁主人

立宪万岁(滑稽)

 吁嗟乎新政策/清·吴沃尧

序言

我国古代小说源远流长。自其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风行于世,至其作为一种古典美学艺术模式的终结,将近有两千年的历史。这期间,诞生了多少小说作品已经无从详细考证,即便是那些得以流传下来的,恐怕也难以计算出一个准确的数字来了。历代的藏书家、版本学家、小说史家告诉我们,中国古代小说是一座无比丰富、辉煌、瑰丽的艺术宝库,那是我们民族文化遗产中最优秀、最珍贵的部分之一。

面对这座宝库中的奇珍异宝,历数着《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儒林外史》这些传世家珍,每一个华夏子孙都会从内心深处升起一股民族自豪感。古典文学修养稍高一些的朋友,或许还会津津乐道于《封神演义》《金瓶梅》《镜花缘》《儿女英雄传》《官场现形记》等等名著,从中了解我们民族古代社会的历史风貌和祖先们的生活与悲欢,接受着民族传统文化与美学风范的濡染熏陶。

在这里我们注意到如下一个事实——在我国古代小说中,那些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般都是些长篇巨帙;而对于规模较小的短篇,除了“三言”“二拍”和《聊斋志异》等少数集子和篇什外,能够为一般读者所熟知或广泛涉猎的则为数不多。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历史上皆以诗歌散文为文学正宗,认为小说只不过是“小道”,是“史之余”,而短篇则更被视为集“街谈巷语”之“短书”,故此在刊行传播上受到了影响。另一方面则由于古代小说卷帙浩繁,不但专门辑录短篇小说的集子浩如烟海,而且还有许多篇什散见于各种笔记、野史、杂事集之中,这就给一般读者的阅读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其实,短篇小说在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起过异常重要的作用。在先秦两汉时期,小说尚属“刍荛狂夫之议”而“君子弗为”班固《汉书·艺文志》的民间文学。适合于记录“街谈巷语”“道听途说”的需要,其形式上自然只能是“短书”。至魏晋的志怪、唐代的传奇、宋元的话本,小说基本上是沿着孔子所谓的“小道”,即围绕着远离治国平天下大旨的“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修身理家”等生活小事而进行创作的。即使是讲历史故事的小说,也只写那些传闻逸事,只能是“与正史参行”的“史之余”。故此,小说形式依然还是短篇。直至明代,随着小说反映社会生活面的不断扩展与小说自身在艺术上的愈益发展成熟,章回小说问世了。明代的有些章回小说,虽已开始分回,但就其篇幅而言,尚介于短篇与中篇之间,如《鸳鸯针》《鼓掌绝尘》等皆是,只有《三国志通俗演义》与《水浒传》才代表了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正式诞生。而在长篇章回小说盛行发展直至其高峰时期,短篇小说依旧长盛不衰。可见,在古代小说发展的漫长历史中,短篇小说,无论是文言短篇小说还是白话短篇小说,都曾经为我国民族传统小说艺术积累了丰富宝贵的经验。从上述情况出发,我们决定编写这套丛书,其目的即在于为一般读者提供一个古代短篇小说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选本。为了帮助读者阅读,我们还邀请一些专家学者对每篇作品作了注释与鉴赏评析,对文言作品还作了翻译。

我国古代小说起于周秦,汉魏六朝时期文人的参与创作使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出现了第一次繁荣。然而,这一时期的小说尚处于童年时期,各方面还都很不成熟,虽有干宝《搜神记》和刘义庆《世说新语》等优秀的志怪、志人小说,但它们也都如鲁迅所说,是一些“粗陈梗概”之作。直至唐代,由于社会的安定、政治的昌明、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繁荣,整个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小说的题材与内容也大大丰富和扩展了,六朝的志怪已与当时生气勃勃的现实生活产生了相当的距离。于是,以反映人世现实生活为主的传奇小说便应运而生了。唐传奇已经从粗陈梗概的魏晋小说雏形发展为成熟的短篇小说,它已经摆脱和超越了前代小说录闻纪实的史传手法,而充分发挥作者的想象力进行艺术虚构,这就是明代文论家胡应麟所说的“尽设幻语”胡应麟《少宝山房笔丛》。虚构的介入给古代小说带来了新的艺术生命力。唐传奇脱出了平实简古的笔记体,转化为形象生动的故事体。它的情节曲折委婉,结构完整规饬,语言铺排华美,描写细腻传神;最主要的是,鲜明突出的人物形象已经成为小说创作的中心。基于上述特点,传奇小说的篇幅也大大加长,再不是“合丛残小语”的“短书”桓谭《新论》了。至此,中国古代小说创作掀起了第一次高潮,达到了第一个顶峰。此后,作为与文言的传奇相并列的通俗小说又异军突起,发展成以“说话人”的“话本”为基本形式的短篇小说,在唐代主要是变文话本,也有说话话本,至宋代,话本小说就形成了它的鼎盛时期。由于说话艺术与话本小说是城市兴起与工商业繁荣的产物,故此,话本小说从性质上看当属市民文学,又被称作“市人小说”。话本小说的题材广泛,涉及到市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为适应说唱艺术和市民接受的需要,它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通俗的口语化的语言,结构形式上分为入话、头回、正话、煞尾等固定模式,这些特点对后世通俗小说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明清两代,小说创作形成了新的高潮,一度衰落的文言小说至清代又出现了新的繁荣,以蒲松龄《聊斋志异》为代表的传奇体小说和以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为代表的笔记体小说都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新作,而文人创作的拟话本小说则是自明代冯梦龙的《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始就已如雨后春笋,繁盛之极,题材不断扩展,篇幅也不断增长,终于由短篇而发展成中篇、长篇,中国古代小说独特的艺术体系——文言、通俗两大体系,笔记、传奇、话本、章回四大体裁的建构已经彻底完成,古代小说的思想与艺术成就也已达到了最高的峰巅。

回顾古代小说发展的历史,目的是在说明我们这套丛书,其选目的时间上限为什么定在唐代而不定在小说源起之初,也就是说,入选作品的范围包括自唐代以来直至有清一代的文言、白话短篇小说,至于六朝及以前的粗陈梗概之作,因其只还初具小说雏形,就一概排除在该丛书遴选范围之外了。入选各代作品的比例,也基本依据小说发展史的自然流程及其流传情况,例如宋代传奇与唐代传奇比较,相对衰落,如鲁迅所说:“多托往事而避近闻,拟古且远不逮,更无独创之可言矣。”故而所选宋代传奇数量就很少。又如,宋元两代话本小说繁荣,然而由于其形式只是说书人说话的底本,不能受到文人雅士的青睐,故散佚极为严重。后由明人洪楩汇辑成《雨窗集》等六个集子,每集各分上下卷,分别收话本小说五篇,合称“六十家小说”,不幸再次散佚。后来根据残本辑成的《清平山堂话本》,就只存有二十六篇话本小说了,而这些幸存之作又有不少被明代著名的小说家冯梦龙辑入“三言”,辑选时又都做了改写与加工,在艺术上较其原本粗糙朴拙的面目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在辑选这套丛书时又采取了去粗取精的优选法,故此,入选的冯梦龙“三言”中的拟话本小说数量,就大大超过了宋元时期的作品。明清两代是我国古代小说创作的高峰期,入选该丛书的这两个朝代的作品也就多于唐、宋元诸代。这样的遴选原则应该算得上是符合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史的实际情况的。

我国古代小说的分类方法颇多,按其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与白话(通俗)小说;按其体裁,可分为笔记体小说、传奇体小说、话本体小说和章回体小说;按其题材内容,则分法更多,例如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就提到了志怪、传奇、讲史、神魔、人情、讽刺、狭邪、侠义、公案、谴责等类。后代一些学者对于题材类别的划分基本上是在鲁迅的基础上加以增删改动。例如有在此之外又增加世情小说、谐谑小说的;有将神魔、志怪混称为神怪小说的;有将人情、世情同视为专指爱情小说的;又有以言情小说称爱情小说而以人情、世情专指人情世态、伦理道德或家庭题材小说的;有以才子佳人小说专指明清两代爱情婚姻题材小说的;有将讲史小说称作历史小说或史传小说的;有将讽刺小说称为讽喻小说的;有将侠义小说称为武侠小说或与公案小说归于一类的。对于鲁迅所提出的狭邪小说,有称之为青楼小说的,也有直呼为娼妓小说的,等等。小说史研究界至今也没有提出一个公认的统一划分题材类别的标准。

中国古代短篇小说卷帙浩繁。要想编选出一套方便读者阅读鉴赏的丛书,自然应该分类立卷,而分类的最佳方法是按照题材划分。我们的原则是:博采众家之长,既参考文学史上一些分立类别的惯例,沿用一些习用的类别名称,又考虑到尽量适合当代读者的理解与接受习惯,例如,考虑到狭邪小说之称很难为今日的一般读者所理解,又兼以这类小说除了写娼妓生活,也常常夹以写优伶艺人生活的题材,所以就将这一类名之为倡优小说,且倡优一词也常在文化史和文学史上出现。又如,在当代读者心目中,世情一词的涵义已不仅限于专指爱情婚姻,而是涵盖了世风人情的各个方面,所以我们就专辟言情一类辑纳爱情题材作品,而在世情类中则辑纳那些反映世态民风、家庭人伦等题材的作品。再如,讲史小说、历史小说一般都用来指称那些讲说朝代史或大的历史事件以及演绎历史变迁的长篇作品,而古代短篇历史题材则往往是记述一些历史人物的生平或佚闻逸事。针对这种特点,该丛书将所选的十篇历史人物题材小说归于“史传小说”类。当然,史传小说在这里的意义,既与秦汉时期的史传文学有一定关联,又不能将其等同起来。它已经完全摆脱了历史散文的结构框架而具备了小说的所有特点。只是在题材上与史传文学相通罢了。这样,该丛书就依照下列十类分作了十卷:传奇小说、神魔小说、侠义小说、公案小说、世情小说、言情小说、史传小说、倡优小说、讽刺小说、幽默小说。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分类只是为了适应将我国古代短篇小说按不同题材推荐介绍给一般读者的需要,而无意于在学术上提出古代短篇小说分类的一家之言。

中国古代短篇小说浩如烟海,即使按其题材分为十大类,各类中的篇目也是数不胜数,无法尽收,只能择优录取。在把握这“优”的标准时,丛书坚持了以下几条原则:思想内容总体倾向积极健康,艺术水准较高,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具体地说,一是首先考虑传统名篇。对于那些文学史上素有定评、有重大影响、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的不朽之作,优先辑选。“文库”中收入的这类优秀佳作不在少数,如唐传奇中的佼佼者《李娃传》《柳毅传》《莺莺传》《南柯太守传》《红线》;宋元话本中脍炙人口的《碾玉观音》《快嘴李翠莲》《错斩崔宁》;“三言”“二拍”等明代拟话本中广为流传的优秀篇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白娘子永镇雷峰塔》《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转运汉巧遇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鼍龙壳》等;还有清代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聊斋志异》中的一些佳作,如《胭脂》《画皮》《席方平》等均属传统名篇,我们首先将它们推荐给广大读者。

除了传统名篇,丛书中还收入了一些历代广泛流传的作品。它们并不一定是传统名篇,有些或许还显得有些粗糙,存在某些缺陷,但由于其流传既广且久,对后世的小说创作和读者阅读产生过相当的影响。这一类作品中我们可举出《包龙图判百家公案》中的《五鼠闹东京》、辑入《清平山堂话本》的《董永遇仙记》以及收入《青琐高议》的秦醇所著《骊山记》。《五鼠闹东京》文意比较粗拙,然而这一包拯审判五鼠妖怪的故事流传之广几至家喻户晓。明人罗懋登的《三宝太监西洋记》,清人石玉昆的《三侠五义》,或摄入此故事,或对其进行改造,更扩大了这一故事的影响。《董永遇仙记》也属文字简古朴拙的一类,故事流传更广,曾被改编成戏曲、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骊山记》写唐明皇、杨贵妃故事,其中特别细写杨贵妃与安禄山的微妙关系。作品在结构和表现上都有缺欠,然而它对后代白朴、洪升等同一题材的戏曲创作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宋代传奇中亦属传世之作。其他如宋代佚名的《王魁负心桂英死报》也有上述情况。辑选这些作品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充分肯定它们在古代小说史中的地位和作用,使读者对古代文学史上呈现出的某些题材系列作品现象能够有一个大概的认识。此外,不少在内容上或艺术上确有突出成就而由于某些原因在历史上未能引起特别重视的优秀之作,如唐代牛僧孺的《杜子春》、明代蔡明的《辽阳海神传》、清代浩歌子的《拾翠》、笔炼阁主人的《选琴瑟》、王韬的《玉儿小传》、毛祥鳞的《孀姝殊遇》、宣鼎的《燕尾儿》等,还有一些国内外新近发现或出版的古代小说作品,如过去仅存写刻本、近年才整理出版的明代讽刺小说集《鸳鸯针》中的作品;国内久佚、据日本佐伯文库藏本整理出版的清代拟话本《照世杯》中的篇什,以及近年于韩国发现的失传已久、堪称“三言”“二拍”姊妹篇的《型世言》中的一些作品,我们都尽量选入丛书,以飨读者。

综上所述,着眼短篇,从唐代开选,按题材分类分册,从多方面、多角度择优辑选精品,这就是本丛书选目的基本原则。

至于丛书中各篇的注释,多寡不一,总的是以有助于读者阅读为准。文言文因附有译文,注释相对少些;古代白话中一些读者能意会的口语、俗语,有的也省略未注。翻译上采取直译还是意译,主要由执笔者定夺,未做统一规定。鉴赏文字的写法更无一定模式,一方面取决于作品本身的特点,一方面取决于执笔个人的鉴赏感受,有的从内容到艺术进行全面把握,有的着重于作者创作意图与客观价值之间关系的分析,有的着重抒写自己阅读的所感所获,或一目之得、一孔之见。具体写法、风格更不尽相同。然而,总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启发引导读者自己去对作品进行鉴赏,给读者留下思考的余地。因为,不同的期待视野会使不同的读者对同一部作品产生不同的感受,而文学鉴赏本来就是一种读者个体的审美活动。

编选一套大规模的古代短篇小说鉴赏丛书,是一个极为艰难的工程。由于本人的才学和各种客观条件所限,在编撰中还存在许多缺陷与不足,特别是在选目方面定有不少疏漏和不当之处。诚恳地期望能够得到海内外专家们的赐正与教诲,也真心地期待着得到读者的批评指正。  吕智敏

2014年5月

内容推荐

《十大幽默小说》是由北京市社科院文学所前所长吕智敏历时几年编纂整理的一套名家赏析历代短篇小说文库中的一本。全书共精选了历代幽默小说中的经典十篇,分别是《项橐小儿论》、《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丹客半黍九还 富翁千金一笑》、《真文章从来波折假面目占尽风骚》、《劳山道士》、《选琴瑟》、《立宪万岁》、《书痴》、《苏小妹三难新郎》、《奚大瘤》。全书为了便于阅读,或加注释,或加翻译。属于能够经受时间考验的经典之作。

编辑推荐

吕智敏主编的这本《十大幽默小说》是为一般读者提供的一个古代短篇小说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选本,共选明清幽默小说十本,如冯梦龙的《苏小妹三难新郎》、《乔太守乱点鸳鸯谱》,蒲松龄的《劳山道士》、《书痴》等。每本小说原作乃文言文,为帮助读者阅读,特附注释、译文和鉴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十大幽默小说/名家赏析历代短篇小说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吕智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和平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708371
开本 16开
页数 2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4-12-01
首版时间 2014-12-01
印刷时间 2014-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4
CIP核字 2014200418
中图分类号 I242.7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5
156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9: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