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论尼采崇拜:一个批判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德国古典社会学奠基人滕尼斯的代表作,初版于1897年,既是西方社会学界第一部细致地梳理、阐释和批评尼采思想的著作,也可被视作知识社会学的奠基之作。本书以尼采为个案、借助社会学的视角对尼采思想的内在矛盾、模糊之处以及社会后果进行了深入探讨。以之为基,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滕尼斯社会学的思想内涵以及德国古典社会学的思想传统,而且有助于借此反思思想与社会间的关系。 内容推荐 在这本小书里,滕尼斯以一位成熟的社会学家的视角,细致考察了他青年时代的偶像尼采的生平以及全体著作。他赞赏尼采发现了作为本原的生命、艺术以及真正的智慧,但其后期思想运动及其在青年中的影响,又令他备感担忧。最终他终于硬不下心肠,追随偶像尼采做一个自由的精灵,而选择了“人性的、太人性的”社会学。 目录 序言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第4节 第5节 第6节 第7节 第8节 第9节 第10节 第11节 第12节 第13节 第14节 第15节 第16节 第17节 第18节 第19节 第20节 第21节 第22节 第23节 第24节 第25节 第26节 第27节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论尼采崇拜:一个批判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德)斐迪南·滕尼斯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23055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96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23-11-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3-11-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516.47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