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立足于比较文学领域中传统的“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以及近年来新兴的“变异研究”,为这些领域中的基本原理配置文本意义上的实践阐释和个案解读。
本书可为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发展助力,推动比较文学“中国学派”成为世界人文研究领域的领军力量。
图书 | 比较文学研究范式实践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立足于比较文学领域中传统的“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以及近年来新兴的“变异研究”,为这些领域中的基本原理配置文本意义上的实践阐释和个案解读。 本书可为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发展助力,推动比较文学“中国学派”成为世界人文研究领域的领军力量。 目录 第一章 世界比较文学的危机与挑战 一、比较文学研究的“窄化” 二、比较文学研究的“泛化” 三、比较文学研究的“浅化” 第二章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诞生与发展 一、“可比性”中的“易简”思想 二、研究实践和学科理论中的“变易”思想 三、“跨越性”中的“不易”思想 第三章 影响研究案例 一、文学接受研究实践:马克斯·舒尔曼作品在中国 二、文论接受研究实践:西方当代文论在中国 三、文学与文论影响研究实践:中国图像诗歌受到的横向与纵向影响 第四章 平行研究案例 一、手法比较研究实践:《红楼梦》与《爱情就是谬误》人物塑造手法的类比研究 二、主题比较研究实践:中英爱情诗歌异同比较 三、境遇比较研究实践:中西诗歌发展史的求同比较 四、人物比较研究实践:雨王亨德森与浮士德 五、评价比较研究实践:中美扬雄汉赋研究探异 六、文论比较研究实践:中西文论“异质性”之价值 七、叙述策略比较研究实践:“展面”与“刺点”——阿瑟·韦利和哈金李白传叙述策略研究 第五章 跨学科研究案例 一、文学与语言学跨学科研究实践:论莎士比亚戏剧中延伸隐喻的语言元功能 二、文学与翻译跨学科研究实践:薛涛诗作的英语译介研究 三、文学与人类学跨学科研究实践:对川剧《柳荫记》“化鸟”不“化蝶”的多维解析 四、文学与心理学跨学科研究实践:文学审美与认知——《曼斯菲尔德庄园》解释漩涡 五、文学与教育学跨学科研究实践:大学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 六、文学与艺术跨学科研究实践:传记电影与经典化建构——以狄金森传记电影《宁静的热情》 第六章 变异研究案例 一、形象变异研究实践:“尤利西斯”形象的变异 二、他国化研究实践:艾米莉·狄金森的“中国化” 三、翻译变异研究实践:薛涛诗歌英译的变异研究 四、文化过滤研究实践:薛涛诗歌英译的文化过滤 五、平行研究与变异研究之结合:跨文明视野下的玛土撒拉与彭祖 第七章 与世界比较文学研究的交流互动. 一、“中国比较文学三十年与国际比较文学新格局”学术研讨会综述 二、二、历届中美双边比较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概况及第七届研讨会外方代表发言概要 三、宾夕法尼亚大学比较文学教授托马斯·奥利弗·毕比教授采访录 四、“互鉴与交融:首届多元文化与比较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概述 五、中国比较文学第十二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第八章 21世纪以来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转向与创新 一、影响研究中的转向 二、平行研究中的转向 三、比较诗学研究中的转向 四、形象学中的转向 五、变异学: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创新327’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比较文学研究范式实践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卢婕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906614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688 |
版次 | 2 |
装订 | |
字数 | 365000 |
出版时间 | 2024-05-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4-05-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0-0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