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故事/中国纪念馆故事
内容
试读章节

永远的记忆

凝视着廖海涛烈士的照片,我难以想象这么瘦弱的身躯竟承载了惊人的刚毅与崇高的精神。在生死抉择之时,你总义无反顾地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他人,而那些邪恶的刽子手们却背负着无法释怀的重负,在死去人的拷问中苟且偷生。虽然刽子手们在你壮烈殉国后,找了一副上好的楠木棺材将你收殓,派出高级军官为其抬棺安葬,还手执雪亮的指挥刀,毕恭毕敬地立在坟前,一齐向你深深的三鞠躬。然而这与其说是对你本人的景仰,不如说是对良知、对人性、对生命的敬畏!可是作为刽子手,那一盛殓、那一鞠躬,就能洗刷得了他们的滔天罪行吗?!我常常想,在你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如果遮蔽了刽子手们对你施以的这一有着高度的“智慧”和邪恶的心理,那么就有意无意使凶残阴险的面影变得模糊,使邪恶的脚印漫漶。我们需要记忆历史,需要在此时此地承担追忆的痛苦,并把它化作我们文化的永远的记忆!

家乡的人民不会忘记,20世纪二十年代末,中国的大地上烽火连天,血雨腥风,到处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大岭下村百姓被迫六次移民,背井离乡,妻离子散。为了解救广大的劳苦大众,你毅然举起红旗,领导他们打土豪,闹革命。到地主、富农家开仓放粮,土地还农,取消了苛捐杂税,建立了革命委员会、农会、赤卫队等革命组织,从而走上了建立苏维埃革命政权的道路。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主力红军被迫长征后,你作为代英县(以纪念恽代英烈士而命名)苏维埃政府主席、县委书记,在强敌重兵压境的极端困难情况下,继续把被打散的县赤卫团和县、区、乡干部召集起来,以双髻山为根据地与敌周旋,为支援革命战争、保卫红色政权做出了重大贡献。

1935年4月的一个深夜,你率领游击队奇袭大洋坝炮楼,缴获几十支枪和大批子弹,镇压了十几个反共民团头目。敌人吓得心惊肉跳,日夜不安,于是就把你的母亲江细妹、妻子张菊秀和儿子廖顺文抓来作为人质。且传话要挟你不缴械投降就杀光你全家老小。闻听后的你怒发冲冠:“只有铮铮铁骨的共产党员,没有屈膝投降的布尔什维克!”敌人恼羞成怒,纵火焚烧了你家里唯有的几间草屋,最后惨无人道地杀死了他们。此时的你强忍这犹如凌迟般的巨大痛苦,以更加坚强的意志坚持了艰苦卓绝的闽西南三年游击战争,拖住了国民党大量的正规部队,为主力红军减轻了压力,为革命保存了火种。开国少将王直老将军后来深情地回忆道:“惨不忍睹啊!”那个时期是最考验你的,也是革命生涯中最为出色,贡献最大的时期。

抗战爆发后,闽西南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挺进苏南敌后与一支队共同建立起以茅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身为四团政治处主任的你一到江南就打了几个胜仗,其中就有著名的赤山之战。此战消灭日军一个加强中队,缴获鬼子60多条步枪、20多挺机关枪、一门九二式步兵炮。新四军缴大炮你还是第一个!此时的你看着硕硕战果,激情满怀,即兴赋诗一首:坚持江南抗敌军,日寇惊呼胆寒心;赤山之战缴敌炮,茅山烽火震南京。

从此,你率领新四军的抗日健儿,奇袭南京麒麟门,再攻雨花台、中华门,像一把锋利无比的尖刀直逼侵华日军的统治重地——南京。

1941年5月,已是新四军六师十六旅政治委员的你奉命回师茅山地区,再次夺回了曾沦陷敌手的茅山抗日根据地。此后的黄金山大捷更是震惊了日伪统治中心——南京。他们感到我新四军十六旅的存在,对盘踞南京的日伪军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威慑。11月28日凌晨,日伪军3000多人马借着夜色突然袭击塘马。此时的塘马驻着我十六旅旅部、苏南党政机关、茅山四县抗敌总会,以及后方医院、被服工厂、修械所等单位。还有在此开会的各县干部,共1000多人,形势十分危急。

你一面积极组织指挥,阻击敌人,一面果断命令旅参谋长王胜和旅政治部组织科长王直负责组织机关人员和地方干部转移。当王胜、王直等恳切地请求留下来指挥直属部队阻击敌人,让你和罗忠毅旅长立即随机关转移时,你严肃地叮嘱王胜、王直说:“苏南党、政、军领导机关全在这里了,能否安全突围,关系到整个苏南抗日斗争的战局,并且对华中战局,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战斗打得异常残酷。罗旅长曾命令你赶快带一部分同志先突围出去,而你坚定地大声叫道:“不!你快走!我来顶!”生死抉择之时你们都希望把生的一丝可能留给对方。罗忠毅不幸中弹牺牲后,王直老将军回忆说,原本你还有一次突围逃生的机会,但你却抱起机枪为战友作掩护,再~次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他们,你的生命就这样永远地定格在了32岁上。

母因子而傲。八闽大地和苏南抗日根据地没有忘记你这位牺牲在抗日战场的优秀儿女,没有忘记你这位在抗战中牺牲的职位最高的福建籍新四军高级将领。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时任福建省委书记兼福建省政府主席的张鼎丞曾代表福建人民提出希望将你的遗骨运回八闽大地安葬,可同样热爱英雄的根据地人民竭力挽留下了你——在你的牺牲处溧阳修建了庄严肃穆的烈士墓。

2005年的春天,你的老部下王直、熊兆仁等老将军再次提出希望在福建家乡为你建馆立碑。因为他们都是从闽西走出来的,他们更知道,你是多么地眷恋着那块红红的土地和深深牵挂的家乡人民啊!9月27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温暖秋日,“抗日英烈廖海涛纪念园”在福州三山陵园隆重落成。新四军老战士、广东省原省长梁灵光亲题碑名:“抗战名将廖海涛”。王直老将军深情地写下:“福建抗战民族英雄廖海涛将军精神永存!”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海涛英烈,你若九泉有知,一定也会感到很慰藉,也一定会感觉到苏南人民和家乡人民对你的深深思念……

(周义根)

P131-134

后记

《中国纪念馆故事》是系列丛书,《茅山新四军纪念馆故事》自成一册。虽然这本小书成稿比较匆忙,但馆里的采编人员还是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工作激情完成了文字采编工作。该册《故事》图文并茂,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茅山红色文化传播篇,第二部分是历史事件解读篇,第三部分是人物故事传奇篇,第四部分是文物背后故事篇,共收录近50篇文章。这些故事标题新颖、短小精干、感情诚挚,意义深远。经过三个多月的收集筹备,该书基本可以反映茅山新四军纪念馆近期的业务开展、研究成果、文物征集、文化传播等方面的工作,也从另一个侧面讲述了我馆在发展进程中的片段和经历。由于时间比较紧,文字组织难免有不当之处,请各位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在本书截稿之日,衷心感谢我馆为本书成册付出辛勤劳动的同仁们,这本故事书还得到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朱成山馆长和王山峰同志的帮助,也一并致谢!

愿广大读者能够喜欢!

孙志军

2014卑10月3日

目录

第一部分 红色文化传播篇

 红色之“梦”

 “三次迎接”彰显民心

 又是杜鹃花开时

 见证

 军号声的遐想

 茅山“红色文化”的价值

 从数字看纪念馆的发展

第二部分 历史事件解读篇

 镇、句、丹、金四县抗敌总会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

 渡江北上

 夜袭新丰车站

 奇袭官陡门

 浴血上、下会

 围点打援战东湾

 夜袭浒墅关车站

 延陵大捷

 血战塘马

 火烧竹篱笆

 苏南反顽战役

 强攻南镇街据点

第三部分 人物故事传奇篇

 《囚歌》声中忆叶挺

 陈毅和张茜的故事

 粟裕大将的几件身后事

 陈、粟麾下“叶王陶”

 绝食殉国的民族英雄巫恒通

 一览众山小,高唱大江东

 艰难的烈士寻亲之路

 诗话陈毅

 红色管家涂凤初

 永远的记忆

 云霄三竹

 老革命家、文博泰斗吴仲超

 宁可玉碎,不为瓦全

 铁拳民兵凌荣炳

 战斗在磨盘山“地下交通

 线”上

 伟大的母亲朱高氏

 李蓝丁:新四军中的“南丁

 格尔”

第四部分 文物背后故事篇

 望母之巅的创意

 “红色出版物”的讲述

 特殊的结婚证

 张锤秀将军的“抗大”毕业

 证书

 花轿来到二圣桥

 侵华日军秘密资料被发现

 老照片见证陈毅、黄源在茅山

 “七大”代表证背后的故事

 一千两黄金的故事

后记

序言

茅山抗日根据地背景下的故事

革命精神以及红色文化的形成不是孤立的,它是扎根于中华大地优秀传统文化并融合传统文化精髓形成和流传的社会遗产,是值得我们后人去广泛传播和继承的。怎样弘扬和传播先辈们留下的革命传统和精神,是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茅山新四军纪念馆的永恒课题。

目前,茅山新四军纪念馆有新四军苏南抗日斗争历史基本陈列馆、茅山新四军英烈馆、茅山新四军将帅馆、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景区、韦岗战斗胜利陈列馆和纪念碑,馆内还新辟一个专题展览临时展厅。2013年年底,我馆组织并创意的新四军廉政教育馆也将正式对外开放。实践证明,运用固定展览、专题展览、临时展览等形式,展示出了革命先辈们在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与敌斗智、斗勇、殊死斗争并建立伟大功勋的历史史实,充分展现了新四军将士为中华民族独立、民族解放做出的丰功伟绩。通过多年来办馆经验,我们的展览内容、展览形式固然很重要,但宣传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更有很多其他方式可以运用:红色故事、红色戏剧、红色书籍、红色影视、网络的运用……它们都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窗。

今年初,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朱成山馆长向我推荐并建议出版《中国纪念馆故事》丛书,我很兴奋,在这里表示感谢。当我拿到我馆要出版的故事分册书稿时,我很激动。这本书从另外一个角度展示了纪念馆业务工作、研究成果、文化宣扬、人才培养、设施建设以及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实践,用平实、朴素的文笔表达了纪念馆的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我馆负责编辑的这一本书,主要由一线工作人员来编写,有展厅讲解员、文物保管员、资料研究员、办公室职员、安全保卫人员等等,由于工作岗位和性质的不同,从不同视角去透视和理解革命文物、遗产,他们用心去想、去做、去体悟,这是我最感到欣慰的事情。文字表达上虽然没有华丽的词句,却有他们思想的灵动;文章结构虽然没有跌宕起伏,却似有涓涓细流式的润物无声,表现出作为革命类纪念馆工作人员应该有的平和心态、工作愿景。正是有了这份平和,才有了小故事的真实和精彩;正是有了这份愿景,才有了纪念馆人不停地追求和希望,才使得这些一片一片的历史元素有了最最基本的积累,才使得小故事的亮点跃然纸上,才使得小人物身上也有历史的闪光!

江苏,是文化大省,正在建设文化强省。弘扬红色文化,继承革命精神,是文化强省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展示文化影响力、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童节。对社会民众已经免费开放的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已经成为传播红色文化、发扬革命传统、继承先烈遗志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形成优秀的红色文化产品、营造高品质的精神食粮是我们的义务,更是我们的责任。

这本茅山抗日根据地历史背景下的故事,相信可以成为人们知晓我馆在弘扬红色文化遗产上的经历和过程,也一定会成为人们更加了解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为民族独立、民族解放做出的重要贡献。

2014年10月3日于茅山

内容推荐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故事》由茅山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馆长孙志军担任主编。书中所收录的小故事均为他和纪念馆工作人员将多年来收集、整理的历史档案和资料编写而成。全书共分红色文化传播篇(介绍茅山新四军纪念馆的文化工作故事)、历史事件解读篇(介绍当时与新四军相关的历史事件)、人物故事传奇篇(介绍新四军在茅山的一些英雄人物的事迹)、文物背后故事篇(介绍纪念馆中所藏部分文物的相关故事)四个部分,内容多为新四军在茅山期间的的真实事迹或纪念馆日常工作中的感悟。

编辑推荐

孙志军主编的这本《茅山新四军纪念馆故事》是《中国纪念馆故事》系列丛书之一。该书图文并茂,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茅山红色文化传播篇,第二部分是历史事件解读篇,第三部分是人物故事传奇篇,第四部分是文物背后故事篇,共收录近50篇文章。本书故事标题新颖、短小精干、感情诚挚,意义深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故事/中国纪念馆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志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3307060
开本 16开
页数 2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4-10-01
首版时间 2014-10-01
印刷时间 2014-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33
CIP核字 2014229159
中图分类号 K878.23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40
151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9: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