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读库(0904)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文学作品综合集,共收文章十一篇。包括文字平实,隐忍的叙述中间或有冷幽默的《私人编年史:我的一九七八》;和《耍猴人江湖行》一脉相承,用两只脚丈量出真实的民间,用手中的笔和相机记录世态人心的《西部招妻》;揭露了历史的真相,一定程度上,也是现实的描摹的《乾隆皇帝与鸦片战争》等等。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文章11篇。其中,《乾隆皇帝与鸦片战争》是《乾隆皇帝的十张面孔》一书的精华缩编版;《西部招妻》是纪实摄影师马宏杰继《耍猴人江湖行》之后再次在《读库》刊发的大作;《暴力棋王》一文,写的是新晋棋王古力;《迦南福地》一文介绍的是广州迦南市场与非洲商人阶层的兴起;《“我不属于运动的一部分”》,介绍的是大名鼎鼎的鲍勃·迪伦;……

目录

乾隆皇帝与鸦片战争

西部招妻

私人编年史:我的一九七八

暴力棋王

迦南福地

直至群星在你脚下

“我不属于运动的一部分”

柳如是

大地上的恬美与危机

北岛三札

言之有误

试读章节

英国人的礼物

皇帝从小喜欢西洋玩具。

这个兴趣显然与父亲有关。雍正以工作狂闻名于史,其实业余时间也是一个相当摩登的玩家,尤其喜欢西洋玩艺儿。现在故宫博物院里还保留着他好几张穿西装、戴假发的画像,以及他玩过的大量西洋钟表、望远镜甚至显微镜。

乾隆青出于蓝,同样领娱乐风气之先。那些可以蹦出一只小鸟或者走出一个小人报时的西洋钟表,从幼年到成年,一直能让他惊喜。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十二月,皇帝传旨两广总督李侍尧和粤海关监督李永标,说:“此次所进镀金洋景表亭一座甚好!嗣后似此样好看者多觅几件,再有大而好看,亦觅几件,不必惜价。如觅得时,于端阳进贡几件来!”皇帝如此直接地向臣下索贡,有清一代并不多见,看得出皇帝确实是“喜欢得紧”。

不要以为闭关锁国之下,清代的统治者与外界毫无接触。事实上,巴黎或者伦敦流行的玩艺儿,往往不久后就会随商船或者传教士传入北京。欧洲最顶级的钟表师成天捉摸康乾时代中国皇帝的喜好,还有欧洲人不远万里,从欧洲运来机械设备,在广州开办钟表工场,专为皇帝和贵族生产奢侈品。一些中国匠人也发挥中国人特有的模仿天才,大量仿冒西洋产品,并且惟妙惟肖。不过乾隆一眼就看出这些合资及仿冒品并非正宗,强调宫中所用必须进口原装:“从前进过竹叶青、洋漆器皿,亦非洋做。如进钟表、洋漆器皿、金银丝缎、毡毯等件,务要是在洋做者方可。”

除了钟表外,皇帝还对西洋自动玩具着迷,特别是“机器人”和“机器动物”。宫中的西洋传教士西澄元研制了一头“自行狮子”,体量大小与真狮子无异,发条藏在狮子腹内,能行百步之遥。皇帝亲自前来观看,看着“自行狮子”昂首阔步向他走过来,大为开心。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西洋器物引起皇帝的兴趣。他命传教士魏继晋与鲁仲贤教小太监学习“大拉琴”(估计是大提琴)和“小拉琴”(小提琴),在宫中组织了一个包括大小提琴、钢琴、双簧管、单簧管、吉他在内的西洋管弦乐队,以便让居于深宫的女眷们也领略一下异国风情。

公元1792年,也就是乾隆五十七年秋天,皇帝接到两广总督的一封紧急奏折,说有一个名叫“英吉利”的陌生国家,派人到广州来送信,打算要来朝贡天朝。

奏折后面还附上了翻译成中文的英国“商业总管”“百灵”的“禀文”。这封禀文极富中国特色,内容如下:

英吉利国总头目官管理贸易事百灵谨呈天朝大人,恭请钧安。我本国国王,管有呀兰地嘧吨、佛兰西、嗳仑等三处地方,发船来广贸易。闻得天朝大皇帝八旬大万寿,本国未曾着人进京叩祝万寿,我国王心中十分不安。我国王说称:“恳想求天朝大皇帝施恩通好。凡有我本国的人来广,与天朝的人贸易,均各相好,但望生理愈大,饷货丰盈。”今本国王命本国官员公辅国大臣吗嘎尔呢,差往天津。倘邀天朝大皇帝赏见此人,我国王即十分欢喜,包管英吉利国人与天朝国人永远相好。此人即日扬帆前往天津,带有进贡贵重物件,内有大件品物,恐路上难行,由水路到京,不致损坏,并冀早日到京。另有差船护送同行。总求大人先代我国王奏明天朝大皇帝施恩,准此船到天津,或就近地方湾泊。我惟有虔叩天地保佑天朝大人福寿绵长。

这封从大边不知名国家寄来的信语气极为“恭顺”。你看,去年皇帝八十大寿,他们知道信儿晚了,没赶上,他们国王居然就“心中十分不安”,因此就巴巴地赶着今年来给皇帝庆生日,如果皇帝肯赏脸见他,那么他们国王就会“十分欢喜”,还“虔叩天地保佑天朝大人福寿绵长”,真是懂得礼数。皇帝阅后极为满意。  不过,问题是,英吉利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在哪个方向?多远多大?禀文中提到了“佛兰西”,难道与传教士提过的法兰西有点关系?

皇帝命人搬来八年前调集中外所有博学者修定的《大清一统志》。这本书中已经记载了中国人所知道的天底下所有国家。然而,从头到尾翻了一遍,虽然找到了传教士们常说的什么法兰西、意大利,却没找到英吉利三个字的影儿。

皇帝于是找来了宫中传教士,询问英吉利国是怎么回事。传教士们果然知道,告诉他,“该国即系红毛国,在西洋之北,在天朝之西北”,与法兰西国及意大利国在同一个方向,也以制造器械见长。

皇帝十分高兴,这意味着,大清国的属国名单上,又将添上一个新的名字。

历代天朝,对属国的数量多少都十分重视。中国人的世界想象是,中国位居天下中央,是文明之邦,四周国家环绕在中国周围,都沉陷在野蛮愚昧之中,因此,中国愿意怀柔远人,向四周“传播声教”,以自己的文明之光将他们从不幸的黑暗中拯救出来。而四周明白事儿的夷人大都“倾心向化”,急切地想到中央王国来参观学习,学习先进文化。

“万国来朝”、“四夷宾服”向来是中央帝国统治成功的标志。中华帝国的属国越多,就证明帝国治理得越良好。中央王朝通过册封,赐予四周小国王朝以合法性,而中央王朝自身的合法性,一定程度上也需要小国们的捧场来证明。

一般来讲,在进贡国名单上增加一个新名字绝非易事。除了像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那样千方百计遣使招徕,就要像汉武帝那样大动兵戈武力威服。而如今,既没用大清帝国出兵,又没有遣使,数万里外大西洋上的从不知名的英吉利国就“远慕声教,倾心向化”,主动前来纳贡。这难道不是中华帝国文化影响力的有力证明吗?这难道不是大清盛世的最好注解吗?这难道不是皇帝晚年的一桩大喜事吗?

何况这个新的“臣仆”将为皇帝贡献许多奇珍异宝。那篇禀文里不是说得很清楚吗?“带有进贡贵重物件,内有大件品物,恐路上难行,由水路到京,不致损坏,并冀早日到京”。

依惯例,海上到达的外国贡使一律由广州上岸。皇帝回复两广总督,特别批准英吉利人破例由天津登陆:“阅其情词极为恭顺恳挚,自应准其所请,以遂其航海向化之诚。”

其实英国人并非是中华帝国的陌生客人。他们来到中国海边已经几百年了,他们一直是大清国最重要的外贸伙伴国之一。

自古以来,英国人就一直为东方这个神秘的大国所吸引。早在1497年,英国人卡波特企图打通前往中国的航路,可惜没有成功。直到1635

年,英国商船“伦敦号”抵达澳门,才标志着中英交往的开始。从那时起,中英间就建立起了贸易联系。不过当时的明朝官员并不知道这些外国人从何而来,看他们一样是红头发蓝眼睛,以为是荷兰人,所以将他们也称作“红毛番”。在中国人眼里,荷兰当时是海上最强的国家。

其实世界大势早就发生了变化。十六世纪末起,英国相续击败西班牙和荷兰,实现了海上崛起。在中外贸易中,英国人同样后来居上,很快就取代了荷兰和西班牙,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力军。

中国茶叶之风靡全球,主要就是英国商人的功劳。虽然早在公元前二世纪,中国人就开始种植茶树,但直到十六世纪中叶才为西方人所知。中英贸易兴起后,经过英国商人的大力推介,茶叶逐渐成为欧洲人客厅里的时尚,并且使越来越多的人着迷。从1685年到1759年,七十多年间,英国对中国茶叶的年采购量由八万多磅增长到二百六十九万磅,增长了三十多倍。茶叶因此成为中国出口到欧洲的最大宗货物,占到欧洲从中国采买的货品总量的一半以上。十八世纪中叶以后,英国已经成了对华贸易的绝对主力。1764年,欧洲运往中国的货物总值为白银一百九十一万两,其中英国所运为一百二十一万两;而当年中国出口到欧洲的货物总值为白银三百六十四万两,其中英国购买为一百七十万两。及至十八世纪末,英国对中国的贸易输入值已占西方国家总值的百分之九十左右,输出值则占百分之七十以上。英国早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外贸出口国,也是第一大外贸进口国。

可是中国皇帝与政府对此一无所知。英国人仍然如明末一样,与荷兰人一直都被称为“红毛番”。对这两种“红毛”之间的关系如何,连与之直接打交道的中国商人都十分模糊。以至于前几年刚刚修定的《大清一统志》,记载了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等国,却竟然没有这个最重要的外贸伙伴。

中国皇帝何以如此闭目塞听呢?

来到中国的外商如今通常被奉如上宾。每到一地,往往地方长官亲自宴请,然后还要游山玩水并且享受全方位的“服务”。不过二百多年前,外商们可绝不如此“得烟抽”。二百多年前那些万里迢迢奔赴中国来的外商,虽然也腰缠万贯,可到了中国之后的处境是你想象不到的可怜。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皇帝命两广总督制定了《防范外夷五条》,重新强调申明中国政府关于对外贸易的一系列规定:

第一,中国政府拒绝与外国商人直接打交道。大清王朝不但没有引资办、招商局、外贸部,甚至没有正式的外交机构。所有外贸事务,都由“十三行”这个民间机构经手。所谓十三行,是中国政府在广州指定的十三家中国商人,专门负责与外国人做生意。外国商人到达中国后,所有的货物都只能卖给十三行,不管他们给的价格比别人低多少。采购所有东西,都必须经过他们,不管他们如何提高价格,降低质量。外商在中国的所有行动,都要受十三行的监视约束,不得乱走一步,不得乱说一句话。如果他们在中国遇到什么困难,对中国外贸政策有什么不满,只能通过十三行向中国有关当局提出请求,绝不可直接与中国官方联系。

……

P1-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读库(0904)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立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57214
开本 16开
页数 31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9-08-01
首版时间 2009-08-01
印刷时间 200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7.61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0
154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5: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