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饥饿的石头(泰戈尔短篇小说选)/外国文学名著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收入本书的16篇小说,为泰戈尔各个时期短篇小说创作中的代表作。 

泰戈尔是位诗人,他把浓郁的诗情带入了自己小说的创作,可以说,“诗化”是他小说创作的主要艺术特征。

这些优雅且忧伤的作品,意境深邃,情味隽永,音律低回,余味无穷。它们委实是世界文学花园里的奇葩。

内容推荐

泰戈尔是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小说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主题突出,爱憎分明。本书收选了《河边的台阶》、《邮政局长》、《喀布尔人》、《摩哈摩耶》等十五部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两姐妹》。这些作品深沉感伤,富有诗意,同情劳动人民,揭示了低贱者高贵的思想意义,而且语言充满感情,意味隽永,令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目录

诗化的小说

——泰戈尔中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河边的台阶

邮政局长

喀布尔人

骷髅

摩哈摩耶

达利亚

素芭

结局

深夜

饥饿的石头

客人

泡影

教授

献眼

女苦行者

两姐妹

名家评论

泰戈尔生平和创作年表

试读章节

吉卡拉瓦尔迪家的那位年长者;洗完澡,披上印有罗摩字样的布衫,数着念珠,颤巍巍地赶回家。那时,她的姥姥还年轻。我依稀记得,她每天来河边玩耍,把一片芦苇叶子抛进恒河里,让它随流漂浮。在我右胳膊有一个旋涡,那片叶子不停地在那儿打着转。她放下水罐,伫立着,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了一些日子。我发现,那个姑娘已经长大,而且带着自己的女儿来河边汲水。不久,这个女儿也长大成亭亭玉立的少女。当看到女儿与女伴们相互淘气地追逐戏水,她就制止她们,开导她们应有上等人般的文明举止。每当那时,我就想起那漂浮的芦苇之舟,觉得饶有兴味。

我要叙述的故事,恐怕不会重演。我讲述一个故事,另一个故事就漂流开去。无数故事发生了,随即又消遁,它们不会久久驻足。只有一个故事,犹如那片芦苇之舟,跌入旋涡不停地回转。这样,一个故事载着自己的重荷,在我周围打着转。现在,眼看着它要沉没。它像那片叶子般渺小,上面载有盛开的两朵小花,就没有更多的什么了。哪位柔软心肠的姑娘,看着它的沉没,必将会长叹一声,然后无可奈何地返回家。

你们会看到,古桑伊家的牛圈坐落在庙院旁边,竹栅栏环绕着它的四周。那儿,有一棵老槐树。在槐树下,每周都有一天开放为集市。那时还没有古桑伊的家园。现在他们家祈祷用的遮棚所在的地方,那时只有一间简陋的茅草屋。

这里,有一棵无花果树。今天,它把自己的手臂伸向我的肋骨问,它的须根宛如硕大且细长的粗硬手指,把我断裂的石头生命压在土里。那时,这棵大树还只是一棵小小的树苗。但它很快带着自己缀满娇嫩绿叶的树冠,昂起头,屹立着。阳光普照时,它那些绿叶的阴影,就在我身上整天戏耍着,它的新生须根宛如婴儿的小手指,任性地在我胸脯四周抚摸着。倘若有人摘掉它的一片叶,我都会痛苦万状。

虽然,我的年纪已经很大了,但我依然那么挺拔。如今,我的脊柱已经折断,我的身躯就像阿什达瓦卡拉圣贤一样,曲里拐弯。我身上无数地方,布满了密密麻麻皱纹似的裂缝。在冬季,世上的青蛙钻进我腹部洞穴里栖息,准备漫长的冬眠。但那些日子里我的模样还不是那么丑陋,我左手臂外面也没有几块残砖断瓦。一只小燕子飞进我洞隙里筑巢栖息。每当清晨,翻身醒来,它就快速地抖搂自己鱼尾似的双翅尾,呜叫着,冲向云霄。那时,我晓得,准是古苏姆来河边的时刻了。

我现在所叙述的那位姑娘,被台阶上的其他姑娘称为“古苏姆”。古苏姆也许就是她的名字。当古苏姆纤细的身影映在水中,我的内心就满怀希望,无论如何想挽留住那婀娜多姿的倩影。那身影里有着甜润的别致韵味。当她脚踩我的台阶,她双足的脚镯丁当作响时,我缝隙里的青草小苗激动得翩翩起舞。古苏姆并不热衷于玩耍、调侃或嬉闹,然而令人诧异的是,她的女伴好友并不比别的姑娘少。没有她,顽皮淘气的姑娘总感到无所适从,索然无味。有人称她“古稀”,有人叫她“库什”,有人呼她“拉卡稀”,而她妈妈唤她“卡什米”。当你向岸边眺望,准能发现古苏姆静静地坐在河边。她的心似乎与河水结下不可分解的缘分,她酷爱着河水。

过了一段时日,我再也没见到古苏姆来河边,她的女友波沃娜和苏沃娜经常来河边哭泣。一天,我听说,她们的古稀一库什一卡什米被送到婆家去了。

那儿一切都是陌生的,人们、房合、道路、台阶都是新的,仿佛一株水中荷花移栽在陌生的土地上。

我渐渐地忘却了古苏姆。整整一年似水逝去,河边台阶上的姑娘再也不谈论古苏姆了。一天黄昏,一双久已熟悉的脚的抚触,突然使我亢奋觉醒,这双脚好像是古苏姆的。就是古苏姆的!但那双脚里往日动听的音乐业已消失。长期以来,我总是感受到古苏姆脚的抚触和脚镯的响声,今天,突然听不到丁当作响的镯声了。黄昏的河水,仿佛在呜咽;晚风拍打着芒果树的枝叶,仿佛发出悲恸的哀号声。

P2-3

序言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是印度近代文学史上伟大的诗人和作家。一九一三年,他因英译诗集《吉檀迦利》而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个东方作家。泰戈尔一生创作了五十部诗集,开创了印度一代诗风,堪称“诗圣”。他的一些最著名的诗作,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已陆续介绍过来,深受读者的欢迎。泰戈尔还为后人留下了十二部中长篇小说、一百余部短篇小说和二十余种剧本。其中短篇小说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并不逊于他的诗歌创作。在泰戈尔之前,印度短篇小说还处于萌芽阶段,正是泰戈尔,使短篇小说在印度现代文学中展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一些文学史家指出:“泰戈尔不愧为孟加拉短篇小说的真正创造者”,“优秀的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泰戈尔自己也说过:“这些短篇小说一向是我的宠儿。”可惜的是,当时印度国内和世人对泰戈尔的短篇小说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

泰戈尔的短篇小说反映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印度社会生活,开掘了反对封建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深刻主题。特别是他把农村生活作为自己的创作题材,更是印度文学史上前所未有的。泰戈尔的短篇小说有着跌宕起伏的情节,细致入微的描绘,形象生动的语言,幽默婉约的风格和情景交融的画面。读着这些作品,就仿佛读着一首首抒情诗。如果说,契诃夫以刻画性格见长,凝练深沉,莫泊桑以描绘世态见长,辛辣机智,那么泰戈尔则以抒写情感见长,激荡肺腑。他们可以并称为世界短篇小说大师。

同诗歌创作一样,短篇小说的创作,贯穿了泰戈尔的整个创作生涯。从一八七七年七月他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女乞丐》,到一九四一年他去世前不久写成的《穆斯林故事》(1941年6月),泰戈尔究竟写了多少短篇小说?有两种流行的说法:一百余篇和八十余篇。这种分歧主要是由评述者对短篇小说概念的不同认识而引起的。泰戈尔的短篇小说,从创作量来说,可分为两个高潮:一八九一年至一八九五年为第一个高潮,文学史学称为“实践”时期,他在自己主编的《实践》杂志上连续发表了四十余部短篇小说;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七年为第二个高潮,他在亲属主编的《绿叶》杂志上,连续发表了十余部短篇,所以也称为“绿叶”时期。从创作题材和风格的变化来说,可以一九○一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以农村生活为题材。那时,诗人生活在农村,处理农事,接触佃农、村妇、船夫、渔民、职员、教师等劳动阶层,目睹他们的痛苦生活,倾听他们的哀乐心曲,同时,见到形形色色地主、管家、法官、警察、洋人的胡作非为。残酷的现实生活,震撼着他那富有同情心的心灵,使他对现存的地主制度和自身阶级的信念有了动摇和怀疑,孕育着改变农村贫富不均的乌托邦思想。这种生活又为作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他说:“无论在什么地方,也没有像在这里一样,使我产生强烈的创作愿望和情绪。激荡的外部生活,以喧哗的绿色的浪涛,涌入我的心房。它的芬芳、色彩和音调在我的想象里化为短篇小说。”他还说,“如果在这个世界上必须有苦难存在,那就让它存在吧”,但应该“不停地战斗,以减轻这种苦难”。正是这种激荡的生活,强烈的爱憎,激发了他无穷无尽的创作热情;也正是从这时起,他毕生关心和同情农民的命运、劳动者的命运。这时期的短篇小说,不仅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而且具有一定的生活深度和广度,作品中闪烁着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的光辉。一九。一年,诗人离开合达利家园,走向新的生活领域,但基本上囿于知识分子的生活圈子,视野比较狭窄。所以第二阶段创作的二三十篇作品,主要反映中产阶级的生活,提出了妇女解放、平等权利等社会问题,艺术风格也不如前期那样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抒情味,而更偏重于人物内心世界的描摹。他说:“我早期的短篇小说自然流畅,有着较高的文学价值。然而,现在情况不同了。我后期的短篇小说虽有了必要的技巧,但我还是希望能再次返回到昔日的生活中去。”泰戈尔不止一次表达的这个思想,符合他的创作实践。  泰戈尔的短篇小说,在艺术上也达到相当的高度,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这种艺术感染力,首先在于他那“诗化”的独特的风格。浓郁的诗情几乎贯穿泰戈尔的每一篇作品。情景交融的描绘,以情托物的想象,诗情画意的渲染,形象比拟的手法,几乎见于他的每部作品。他的作品都仿佛是一首诗。《素芭》、《邮政局长》像抒情诗;《泡影》、《摩哈摩耶》像叙事诗;《饥饿的石头》、《客人》像散文诗。他的作品,意境深邃,情味隽永,音律低回,回味无穷。

赋物以生命和感情的拟人手法,是泰戈尔为了增强作品的诗意而经常采用的。河边的台阶凄凄切切,向人们诉说着古苏姆悲惨而短暂的一生;骷髅幻化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抒发着缠绵悱恻的幽情;饥饿的石头阅尽了人间沧桑,像“是一种有生命的东西,用自己肠胃的迷人津液,渐渐地消融着我”。

除了“诗化”的独特风格,泰戈尔短篇小说的引人之处,还在于他的作品情节的跌宕起伏,悬念的戏剧效果,细节的匠心描绘。

泰戈尔的短篇很少摄取生活的片段和人生的瞬间,而多是人物一生的坎坷遭遇和悲惨命运。因此,它们往往有头有尾,人情人理,细细叙来,显示了民间文学的传统。同时,泰戈尔的短篇一般都短小精练。在字数不多的篇幅里,要容纳那么大的内容,而且要使作品情节跌宕,引人人胜,就非采用一些能发挥最大艺术效果的特殊手段不可。

首先是设置悬念。作家常通过情在理中,出人意料的偶然事件或巧合因素,促使情节发展、转化、跳跃,促使扑朔迷离的线索豁然开朗,呈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景。在《摩哈摩耶》里,从摩哈摩耶和拉吉夫的幽会被封建礼教的化身——哥哥撞见这一偶然事件,展开故事情节。但是,谁能想到,兄长竟会让妹妹在火葬场上与垂死的人成亲?第二天,摩哈摩耶成了寡妇,拉吉夫又充满了希望。这时,谁又能料到,兄长竟要摩哈摩耶陪葬!一场意外的大火,使希望复苏,谁又能想到,拉吉夫揭面纱的偶然冲动,又促使摩哈摩耶出走。这些偶然事件既在意料之外,又在当时印度社会习俗的情理之中。正是这些偶然事件,使整篇作品的故事一波三折,起伏跌宕,使摩哈摩耶的性格富有层次地表现出来,同时又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其次是十分重视细节的提炼。泰戈尔短篇中的细节常常有发展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和增强生活气息等多种作用。在《喀布尔人》里,喀布尔小贩伸手到他宽大的长袍里,掏出一张又小又脏的纸来。他很小心地打开这张纸,在“我”桌上用双手把它抹平了。上面有一个小小的手印。这个细节点破了喀布尔小贩对米妮怀抱友情的缘故,也刻画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又使高贵的“我”在这种纯真的父爱面前相形见绌。

第三是鲜明的对比手法。如《饥饿的石头》里有着动和静的对比:“没有一丝风声,从附近山林里飘逸出薄荷、茴香的芬芳,仿佛加重了凝固不动的天际的重负。”在这杳无人迹的宫殿,寂静的河畔,突然听到了少女的嘈杂纷乱的脚步声、欢悦声、戏谑声。这样对比的描绘,大大增加了环境气氛的神秘色彩,使人惊叹、疑惑、沉思……

泰戈尔短篇小说的思想艺术成就,当然不是一篇短文可以尽述的。这里只不过择其大略作个粗浅的介绍,相信读者们自能从他的作品本身得到更多的体会和收益。

书评(媒体评论)

泰戈尔著作之流行,之能引起全世界人们的兴趣,一半在于他思想中高超的理想主义,一半在于他作品中的文学的庄严与美丽。

——【印度】拉达克里希南

短篇小说是泰戈尔的第二个主要成就,仅次于诗歌。

——【孟加拉】阿本·卡塞姆·乔杜里

孟加拉文学中的短篇小说体裁是由罗宾德拉纳特开创的。

——【孟加拉】凯特罗·古普塔泰

优秀的短篇小说使他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英】E.汤普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饥饿的石头(泰戈尔短篇小说选)/外国文学名著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印度)泰戈尔
译者 倪培耕//陈染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043449
开本 16开
页数 2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7
出版时间 2007-10-01
首版时间 2007-10-01
印刷时间 2007-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351.45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2:4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