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色戒(张爱玲与胡兰成的前世今生)
内容
编辑推荐

好莱坞著名华人导演李安执导全新大片同名小说《色·戒》降重登场。

一个四十年代红极上海滩,带有深厚的神秘色彩的女作家,一个是有汉奸头衔的才子,演绎了一场非同寻常却最终落入俗套的爱情故事。在乱世之中,他们的相识、相知、相恋,及至最后的分手,都堪称是一场“传奇”。 正是他们的旷世才情演绎了一曲缠绵悱恻,灵肉纠葛的倾城之恋。本书试图从两个人的人生经历着手,沿着他们相识、爱恋、分手的轨迹,寻觅他们的今生今世,爱恨情仇,全景展现一代才女张爱玲的魅力与哀愁,胡兰成的飞扬与落寞。

内容推荐

张爱玲与胡兰成,一个是当时上海最负盛名的女作家,一个是有汉奸头衔的才子。在乱世之中,他们演绎了一场非同寻常却最终落入俗套的爱情故事。夏世清,毕业于北大中文系,著名历史人物研究者,现从事“张爱玲与胡兰成”研究。本书试图从二人的人生经历着手,沿着他们相识、爱恋、分手的轨迹,寻觅他们的今生今世、爱恨情仇,全景展现一代才女张爱玲的魅力与哀愁,胡兰成的飞扬与落寞。

目录

第一章 传奇:喧嚣过后的苍凉

第二章 韶华:胡村有子初长成

第三章 绽放:沉香几炉是浮生

第四章 抉择:文情宦海两重天

第五章 邂逅:尘埃里开出的花朵

第六章 花凋:我将只是萎谢了

第七章 飘零:落幕后的华丽转身

第八章 怅惘:山河岁月空悲切

参考书目

后记

试读章节

雨夜中,一个弱不禁风的小女孩在风雨摇曳的世界里,孤独无助、胆怯可怜,天下之大却没有容她之处……每次想起这个梦,张爱玲都会难过地落泪。

从父亲家逃出来后,张爱玲终于如愿以偿地和自己的母亲生活在了一起。母亲毕竟是母亲,有了真正疼爱自己的亲人的依靠,张爱玲顿时产生一种归依感及家的温暖。但在她迈出父亲家门之前,母亲曾私下传话给张爱玲:“你仔细想想,跟父亲,自然是有钱的;跟了我,可是一个钱都没有,你要吃得了这个苦,没有反悔的。”

从前,张爱玲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无论是学费、医药费、娱乐费,还是零花钱都用不着操心,家里会为她准备齐全。在她16岁之前,张爱玲从来没有单独到商店里买过东西。现在,离开了父亲家,就等于自动放弃了家里的一切财产。此时,张爱玲成为了一个一名不文的穷孩子。

但张爱玲是一个很爱钱的人,当然,她也直言自己是个“拜金主义者”:“我喜欢钱,因为我没怎么吃过钱的苦——小苦虽然经验到一些,和人家真吃过苦的比起来实在不算什么——不知道钱的坏处,只知道钱的好处。”

张爱玲之所以将自己生平赚到的第一笔钱——五元稿费——买了一支小号的唇膏。足可以证明,她在对钱的使用上真的没有成为像她母亲那样的人,她认为只要有钱就可以随心所欲地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必要苦了自己。但不幸的是,当张爱玲投奔到她母亲家里时,母亲手上的首饰、古董已经所剩无几了。对于这对准备相依为命的母女来说,钱成了她们之间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

张爱玲的加入使母亲处于左右为难之中,母亲不仅要供她读书,同时还怀疑女儿是否值得自己这般孤注一掷的培养。由于母亲在张爱玲年幼时去了欧洲,一去就是八九年,爱玲一直没有很长时间跟母亲住在一起,也没有与她走得很近。母亲在她心中,是一种令人心仪的生活风范的象征,是她所倾慕的榜样,是被神化了的。这样的两个在不同环境中生活了很长时间的人相处一室,其差异便可想而知。所以母亲时常用一种怀疑的目光打量着身边这个不知有多大学问的女儿。而张爱玲也似乎感受到了母亲的这种怪异的眼神——母亲认为女儿真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母亲对张爱玲的影响、激励、失望是真实的。母亲的这次回国,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张爱玲升学。在母亲看来,张爱玲虽聪慧、有才学,但在日常生活中和为人处世上却显得十分幼稚。当然,母亲对张爱玲还是报有很大希望的,于是决定在两年时间内培养张爱玲学习适应环境。母亲细心地教她煮饭、用肥皂洗衣服,教她走路姿势——袅娜娉婷,教她会看别人的眼色,叮嘱她点灯后要立刻拉上窗帘,照镜子时要研究面部的神态,教她如果没有幽默细胞就不要轻易讲笑话……但是,两年还没过去,受过西洋教育的母亲便彻底失望了。母亲被张爱玲的个人修养方面的愚蠢气得不得了。例如母亲在教她笑的技巧方面,就使母亲哭笑不得。张爱玲并不会像大家闺秀一样,笑不露齿或抿嘴微笑,她一笑起来,有两种状态:一是嘴有多大就要张多大,咧着嘴好似给人家看自己的牙齿一样哈哈大笑,另一种就是美滋滋的傻笑,样子倒像一个天真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母亲发现女儿不会削苹果,经过艰苦的努力才能学会补袜子;她怕上理发店,怕见客,怕给裁缝试衣裳;许多人都尝试过教她织绒线,可是没有一个成功;在一间房里住了两年,她竟然不知道电铃在哪儿;有一段时间,张爱玲生了病要天天乘黄包车到医院去打针,接连去了三个月,她却还不认识那条路。当张爱玲出乎意料地与母亲的那种半怜悯半挑剔的眼光相接时,她一下子发现了自己的无能、庸俗、笨拙、懒惰和可怜。渐渐地,张爱玲认为自己“真是个废物”。当初逃离父亲家的兴奋此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张爱玲觉得,这些琐屑的难堪,正在一步一步地吞噬着母亲对她的爱。正如她所说,“这时候,母亲的家亦不复是柔和的了”。  在现实社会中,张爱玲显得有些无所适从,在母亲面前,她更是一个失败者。张爱玲或多或少地承受了某些压抑和不安。她的敏感与不安在这种若有若无的对比下不断加深,并且对母亲的看法也发生了某种变化,张爱玲曾说过,在父亲家里早已孤独惯了,所以突然要学做人,并且还是在“窘境”中做一个淑女,简直困难。

受母亲的影响,正值花季的张爱玲深深地喜欢上了上海滩上的各种摩登的服饰、五彩绸缎、琳琅满目的洋货,张爱玲不禁也是很向往。可经济状况并不允许她享受这种奢华的美。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母亲又提出了一个公允的方法让女儿选:若现在嫁人,不仅可以不读书,还可以用学费装扮自己;如果要继续读书,不仅没有这些美的装扮,还要为学费之类伤神。

小小年纪却要多次被迫做出选择,选择父母、选择生死,现在还要选择前途。张爱玲笑着告诉母亲,她有一大部分生命的乐趣能够代替没有漂亮衣服的苦恼。因此,她选择继续读书。而从这一刻起,张爱玲的心底深处便产生一个心愿,她要设计自己的广阔天空,待中学毕业后,也要像母亲一样出国留学,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为了这个美丽的异国之梦,张爱玲潜下心来要好好学习。

1939年,英国伦敦大学在上海举行了一次远东区招生考试。在这场考试中,张爱玲在日本、香港、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伦敦大学远东地区的第一名。但由于战争,她无法远渡重洋去上学。而伦敦大学当时的入学考试成绩与香港大学一样,因此张爱玲便独自一人乘船去了香港,开始了她为期三年的大学生活。

此时的香港,经过百年的岁月洗礼,已经成了东方的一颗明珠。而当这个远离父亲阴暗的老宅以及母亲“淑女”的清规戒律的女孩看到这个全新的世界后,她这颗年轻的心真正地舒畅了。此时的张爱玲对生命充满了探索的热情,她现在自由了,能够尽情地读书了。可以说张爱玲一生中最美丽、最开心的时光就是在香港学习的那三年。在这里,她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天性,同时,香港先进文化的刺激、启发,以及不调和的色彩与情调的渲染,为她日后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这一点在她后来的《倾城之恋》、《沉香屑:第一炉香》等香港“传奇”中均可见。

在港大,张爱玲发奋图强,她几乎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为着实现自己的理想,她整日沉浸在“象牙塔”的小天地里。但是,她并不是一个反应机敏的学生,港大的某些课程也未必都是她所喜欢、擅长的。可她能够揣摩每一位教授的心思,因此每一门功课都是第一,而且她在两年内获得了两项奖学金。有一位以严厉出名的英国教授说,他教了十多年的书,从未给过像张爱玲那么高的分数。由此可见,张爱玲是十分看重成绩和分数的。在这三年里,张爱玲完全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优秀生。当然她为此也付出了极其心痛的代价。这个代价就是放弃写小说的嗜好。

事实上,自从张爱玲识字那天起,无论上小学、中学,都有很多自发创作的作品,但是为了学好英文,实现中学时代的理想——有一天能够像林语堂那样,用英文写小说成名——张爱玲苦练英文,不仅停止了一向喜爱的中文创作,甚至在这三年时间里没有用中文写什么东西,即使给姑姑和母亲的家信,也都是用英文写的。她还大量阅读英文原著小说,例如萧伯纳、劳伦斯、毛姆等人的作品,使她比较系统地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熏陶。而她唯一没有完全抛弃的就是绘画了,但这仅仅是因为绘画不会占用太多的时问,她可以借此放松精神。

P66-69

后记

在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情感漩涡中“迷失”了几个月之后,这本书才得以最终成稿。虽说搜集资料、汇编整合及提炼加工的过程最为繁重,但能让这段具有传奇色彩的爱恋故事不致埋没于历史的长河中,亦是十分值得的。

因为要从当事人的生活中挖掘其情感纠葛的蛛丝马迹,所以就不可避免的需要参阅张爱玲与胡兰成生前的著作,以及前人所著的大量的传记性质的作品,从中选取与本书主题相关的史实与事件,对所有资料进行整理融合,以求使自己的作品更加翔实全面,使读者对这段亘古未有的恋情有一个更加立体的认知与感受。在编著的过程中,我综合借鉴了许多前人的著述以及网络上的资料,从这一点来说,本书有着浓厚的“编”的特质;而另一方面,作为一本汇编书籍,其中也渗透着非常辛勤的个人劳动。在参考前人著作的同时,也吸收了一些与当事人关系密切的亲人朋友所叙说的事件内容。此外,我也加入了自己对张爱玲与胡兰成这对悲情恋人的看法。毫无疑问,史实性、资料性的东西绝对值得借鉴,这是必需的;而感性的评论性文字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从这一点来看,本书也不乏“著”的特征。因而对于本书最恰当的定位,应该是编著。在此,我向我所参阅与借鉴的图书的作者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并对出版这些著作的出版机构表示由衷的感谢!

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也受到了身边热心的师友以及出版社朋友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色戒(张爱玲与胡兰成的前世今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夏世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332702
开本 16开
页数 2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2
出版时间 2007-07-01
首版时间 2007-07-01
印刷时间 201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33
155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3:4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