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母亲江/中国专业作家小说典藏文库
内容
试读章节

夕阳里的松花江,红了,嫣红中又透出一脉淡淡的金色。那调子庄严、富丽、柔和。开阔的江水缓缓地向东流去,波浪连着波浪,不像长江那么湍急,不像黄河那么浊。她从容地悠然自得地流着,仿佛在散步,仿佛在沉思,优雅中显出一番娴静的美。每个浪尖都沾上几缕夕晖,涌动着,向前流去。远远望去,那波浪像五线谱,那浪尖像一个个闪光的音符。松花江,你准是在奏着一阕雄浑的交响乐吧?夕阳中,江水的那一道闪光的赤金色,该是你的光明的主旋律吧?

江边上,张起一道白亮亮的渔网。一个打鱼人穿着黑色的胶皮水裤,站在齐腰深的江水里,一下一下地挥动着网子。有时,网子里一无所获;有时,网子里跃动着几尾银鳞。在夕阳的辉映下,它们也泛着淡淡的红色。每当这时,打鱼人的那张古铜色的脸上,便绽开一个粗犷的笑靥。笑靥落在江水里,随着江波流走了。他便又迈动着双腿,向那江的更深处走去。

江上,一轮夕阳照耀着。松花江泛着粼粼的波光,好像流着一江金子。那个打鱼人的黑色的背影迎着阳光,抖开了渔网。一幅多有意境的逆光照啊!

长堤上,一个结实、健壮的女人在匆匆地走。那是打鱼人的妻子。她的脸儿微侧,不断地把目光投向江中。她的脸也是古铜色的,两颊上多了一些天然的红晕。忽然,她的一双黑黑的大眼睛亮起来,进出两束欣喜的火花,透出一缕亲切、柔和的光。

“哎——”她招呼一声走下堤坡,朝着那个熟悉的背影走去。

那个黑色的背影,在江波的映衬下显得结实、沉重。他专心致志地打鱼,什么也没有听见。打上一网,是空的,他又向更深处走去了。

“哎——”妻子又叫了一声。她不叫名字,也不说什么,可是她知道她的声调丈夫能听得出来。

丈夫回过头来,瞅着妻子,眯起眼睛,笑了。他不回答,也不说什么,只是抖着那张莹白的网子,一步一步,向江边走来。

妻子站在岸边,提着一只淡绿色的塑料水壶,手巾里包着新出锅的热干粮,心疼地瞅着那长时间在水里的丈夫。

“哗啦,哗啦!”丈夫走到岸边,走上石阶。石阶上印下他那一串水湿的大脚印。

“冷吧?”妻子柔声地问。

“不冷。”丈夫望着妻子,咧开大嘴,温厚地笑了。

“唉,你呀,就是不知道爱惜身子!”妻子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

“你呢?也太知道心疼我了。”丈夫望着妻子,揶揄地笑道。

“去!我稀得!”妻子有些娇羞地笑了,递过那个翡翠色的酒壶。

丈夫接过酒壶,猛地一口,香得直喷嘴。紧接着又来两口,仿佛浑身的筋骨都感到了舒爽,每个毛孔都透出舒坦之气。他把酒壶送到妻子的唇边,说:“你也喝几口呗?”

妻子轻嗔地瞪了他一眼:“咱享不了那福!”

丈夫望着她,“嘿嘿”地笑了。

“今天打了多少?”

“看!”打鱼人指了指堤阶上的一只铁皮水桶。

水桶里跃动着几尾银鳞。金翅金鳞的鲤鱼,鱼鳍透过鲜润的红色;细鳞的白鱼,苗条得像白衣少女。还是鲤鱼力气大,它只要一甩尾巴,就会抖起一串透明的水花儿。

女人望着那几尾鱼,笑了,红润的脸上现出两个浅浅的笑窝。她仿佛看见未来儿子的小衣小被、长命锁、银手镯。长命锁和银手镯本来是现在的父母们不屑于给孩子戴的,可她小时候戴过,对这两样东西怀着一种传统的好感。

“想啥哩?”丈夫打开手巾包,掏出两个热乎包子,一边吃着一边问道。

“没,没想啥。”妻子望着那远处的悠悠的江水,痴痴地笑着。

忽然,在他们的身边响起一个细弱的声音:“叔叔,姨!”

一个黄头发的小姑娘站在鱼桶边,怯生生却又带一些乞怜地望着他们。她穿一件大人的蓝白条夹袄,袖子挽了半截,衣襟拖了地,好像一件大袍子;看样子也就有七八岁光景。一双眼睛出奇的大,亮晶晶的,好像秋夜的星星,明澈、晶莹。纯真的目光里却偏偏透出一丝淡淡的忧郁,牵人愁肠,惹人怜悯。

打鱼的人走过去,用一只粗壮的大手抚了抚她那稚嫩的小脸蛋儿,弯下身子,看着她的眼睛,低声地问道。

“你,饿吗?”

小姑娘默默地摇了摇头。

“你,找不着家了?”

小姑娘默默地摇了摇头。

“喏,吃吧。”打鱼人递过两个热乎乎的包子。

小姑娘把手背到身后,仍然默默地摇摇头。

“你有啥事儿,倒是说话呀!”打鱼人有些焦急。

小姑娘低下头,她那颤颤的长睫毛垂下了。忽然,她又抬起眼睛,长长的睫毛上颤着两颗晶莹的泪珠儿。“叔,我想要鱼。”那声音低低的,近乎哽咽。

“要鱼?”夫妻俩的心都不由一颤。那鱼不说是他们的心尖儿宝贝儿,可也是珍贵之物哇。丈夫把一个假日都搭在里面了,妻子加进自己对丈夫的心疼,还有焦灼和期待。整整一天过去了,铁桶里才刚刚有那么几尾鱼。舍不得。是的,他们舍不得。P7-9

书评(媒体评论)

李汉平的长篇小说带有抒情主义色彩和浪漫主义风格,给人感觉特别新鲜,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的笔法。读来仿佛身临其境,会渐渐被某种魔力带着融入其中,为每一份言谈止行和着心跳的节拍。非常精微的细节构成其小说的特色。为信而说,为望而写,为爱而在。

作者与其说是在讲故事,不如说是在描绘心灵。在文字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天使般纯美、春花般柔嫩的韵致,而那份对于生命的怜爱就显得无限绵长。

——战军

李汉平是一位充满活力、积极进取、勇于探索、不懈追求的女作家。她因为一部《梦·泪·梦》而名噪文坛,从一名杂志社的编辑而成为哈尔滨市的专业作家。以后她进了鲁迅文学院,考上北京大学。在创作上,她一直在进行艰苦的艺术探索。她的刻苦、勤奋和艺术探索的精神和毅力,都让人感佩。

感情的自然抒发,心理的深入剖析,语言的抒情性特色,意境的优美空灵。这是李汉平的创作风格。独具特色的创作风格。使她在文学园地里显得如此的与众不同。

——胡德培

李汉平的创作主攻方向是中长篇小说。已经出版了二十几本书。她的小说清新淡雅,生活气息很浓。人物性格鲜明。语言活泼,有幽默感。有时候读着读着就让人忍不住笑起来。但又不止于笑。让人在笑后思索很多东西,心灵和情感都得到升华。

——阿成

一个优秀女作家所具有的良好品质,在汉平身上和作品中都有体现。善良、真诚、纤细、浪漫。只要推开这扇小说的门走进去,你就会知道一切。

——常新港

李汉平的小说世界是一个颇具魅力的独特的艺术世界。

——何凯旋

目录

正文

序言

我写故我在(代序)

十五岁那年,我写了一篇作文《长长的跑道》,参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星星火炬”的征文比赛,得了一等奖。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跑上文学创作的长长的跑道,一跑就是几十年。多少痛苦,多少欢乐,多少荆棘,多少坎坷,多少心血,多少眼泪,多少迷茫,多少犹疑。有过成功的辉煌,有过惨淡经营的落寞,也有时候感到疲惫,想过放弃j可一直有一个声音在我耳边说:“坚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我常常背诵一句诗:“痛苦磨折了我的傲气,我要完成那大业!”

于是我在文学之路上奋然前行,无怨无悔,始终不渝。

“文学是愚人的事业。”真的,要想从事文学创作,首先得当个愚人。这些年,文学从聚光灯下寥落到灯火阑珊处,多少人弃文学而去。我一遍又一遍问自己:“写吗?还写吗?”

当然,还要继续写下去。我追求的不是文学带给我的光环,而是文学本身。光环可以逝去,可文学永远在那里。时间可以过去,可作品永远在那里。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

李汉平说:“我写故我在。”

文学是我永恒的情人。小说是情人深邃的眼眸。

作品是我心灵的孩子。小说是我孩子里的“心尖子”。

写小说是我的心灵生活,是我的白日梦。我在梦里腾越、飞翔,一次次触摸灵魂。灵魂是有温度的。灵魂在高处。

我在自己创造的王国里痛苦、欢乐。塑造不一样的人物.体验不一样的人生。于是,心灵的疆界变得很广阔。

西方人爱“再现”,中国人爱“表现”;西方人爱写实,中国人爱写意。我想在再现与表现之间、写实与写意之间寻找一条路,构建我的小说世界。欣幸,我此生能遇见文学,遇见小说。于是我不寂寞,不孤独,坦然欣然走我前面的路。为此,我感恩,我幸福。

当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梦·泪·梦》,发行二十多万册。读者来信雪片般飞来。那时候的人实诚啊。我回信都回不过来,后来是父母弟弟们齐上阵。

那时我才知道,文学是如此美丽。文学是心灵和友谊之桥。

有一次我到呼兰参加一个笔会。一个叫王金凤的女青年走十几里的路,风尘仆仆地赶来,一定要见我。她拿出三个厚厚的日记本,上面竟是她手抄的《梦·泪·梦》的全部!

抚摸着她那磨出茧子的手指,我哭了:“为什么要这样儿?”

她说:“我们那地场儿偏僻,买不到这部书。我是借来的。人家催得紧,我舍不得还,在还之前点灯熬油,一字不落地抄了一遍。这样我就真正拥有这部书了。”

我再一次泪水潸然!

时间过得可真快,转眼就是几十年!

我在大半生的岁月里,出版了二十几部书。

我从诗歌起步,后来写散文、中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文学创作的十八般武艺我都试遍。这其中我最钟爱的还是长篇小说。

去年九月,我在美国旅行。在纽约,我参观了纽约曼哈顿图书馆。和图书管理员简单聊几句,没想到竞聊出个“重大发现”。

我说,我是一个中国的旅行者,第一次到纽约来。我的同伴们都去看华尔街牛了,我孤身一人来参观图书馆。

他笑了,问我做什么工作。我说:作家。

他问我叫什么名字。我如实相告。

他在电脑里检索了一下,说:“我们的图书馆里有你的作品。”

“什么作品?”

“《大房子》。”

“真的?”

“真的。”

我很惊讶,很惊喜。它是怎样漂洋过海来到纽约的呀?

今年六月,在北京,我见到了《大房子》的责任编辑马合省,把这件事说给他听。

我说:“《大房子》这孩子挺出息,到美国留学去了。”

合省是个幽默人儿,他说:“哪是留学?已经入住纽约,是拿到绿卡了呀。”

我们相视,爽然而笑。

为了《大房子》的出版,我感谢合省。

为了《中国专业作家·小说典藏文库·李汉平卷》的出版,我感谢合省。

文学不是百米冲刺。文学是马拉松。

我已经不年轻了,但我要坚持着跑向终点。

文学创作带给我的欢愉是如此的刻骨铭心,无法替代。今天,我带着我的作品走来。它们够不上集团军,也算是个小分队吧。

但我愿亲爱的读者能喜欢。但愿惊喜后面又有新的惊喜,奇迹后面又有新的奇迹!

李汉平

2015年11月

内容推荐

李汉平,女,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哈尔滨文联专业作家,哈尔滨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哈尔滨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黑龙江省人大代表。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中学外语教师、小说编辑等职。《母亲江》是“中国专业作家小说典藏文库”系列之一,也是作者的一部长篇小说,获天鹅文艺大奖三等奖。

编辑推荐

《母亲江》是作家李汉平的一部长篇小说,曾于1986年7月在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获天鹅文艺大奖三等奖。现纳入我社已有的“中国专业作家小说典藏文库”进行重新包装,重新推入市场,是对经典作品的一次回顾和致敬,希望她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重新被文坛发现并再次发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母亲江/中国专业作家小说典藏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汉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470158
开本 16开
页数 3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2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42
CIP核字 2015269277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2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