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奇异海
内容
编辑推荐

《奇异海》是畅销全美,感动无数读者的美国文坛新秀弗雷德里克·瑞肯的成名作。小说悬念迭起,探寻了失踪少年诱惑亦禁忌的成长秘境。文笔细腻从容,展现了青春心路和平复伤痛的奇异航程。

本书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内容推荐

本书是由弗雷德里克·瑞肯编写的长篇小说《奇异海》。《奇异海》的内容简介如下:

伊森·舒姆威消失了,泡沫般蒸发于暮春一个寻常星期六的晨光里。

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这个别人眼中拥有运动与音乐天赋的十六岁少年的离奇失踪,仿佛一道利刃,划开了马萨诸塞州西部山镇生活的平静表象。女友堕胎事件、与老师间的情欲纠缠……伊森不为人知的秘密相继浮出水面,他的去向却愈加扑朔迷离。

这不单是一个神秘失踪的故事。它真正要讲述的是,当你忽然失去一个深爱的人,将如何缓慢重构生活,支撑起塌陷的自我渡过困厄。

这也是一个关于爱与坚韧生命力的故事。

目录

1、伊森,消失中

2、维多利亚·罗纳驶进奇异海

3、消失的木结构艺术

4、寻找伊森的骨骸

5、不上不下的地方

6、黑天使

7、伊森的遗骸

试读章节

许多年前的元旦那天,我的哥哥伊森和我一起去河上溜冰。那年冬天一直没下雪,但就在圣诞节前,我们遭遇了一整个星期刮大风的零下天气。寒流在十二月的最后一夜结束了,留下的夜空那么清澈,星星近得仿佛被缠在枫树顶枝桠交织的网里。我们第二天起床时,阳光苍白,无风,气温有二十华度。后来才知道,一个星期后,那年的第一场大风雪将侵袭山镇,可那之前的几天里,你可以在西野河上整里整里地溜冰。

那原是伊森的主意。那年秋天,我们各自在达同的年度冰雪运动器械交易会上,买到了二手曲棍球冰鞋。当时伊森十岁,我七岁。从十一月底开始,我们就开始在屋旁的池塘上溜冰了。伊森听他朋友查尔斯·怀特曼说,西野河已经冻得很结实,他便央求妈妈开车带我们去康明顿,从那里沿着9号公路往右拐弯而去就是西野河。

她开始不让我们去,我们解释说前一天怀特曼家的人,甚至包括他们的父母,都去溜过冰。我妈妈认识怀特曼一家人,于是打了电话过去。怀特曼先生说,河水已经冻结得再完美不过了,他的孩子们一直滑到了切斯特大坝,又滑了回来。

新年那天,大约中午时分,妈妈把车停在了老奶品杂货店的停车场上。在开足的汽车暖气里,我们穿上了冰鞋,然后她陪我们俩穿过9号公路。我们下到河上,解开冰鞋上的护刀橡皮,踩上冰面。妈妈看起来终于相信了河上的冰足够安全,便告诉我们她会在还营业着的奶品店里等我们。伊森和我在冰冻的河上往西滑去。除了有些石块要小心绕开,有些木条要跳过,伊森和我滑得如痴如醉。

用了快一个小时,我们滑到了西康明顿村上,那是和妈妈说好该往回滑的地方了。那时我已经冷坏了,脚趾头冻得发麻。我知道按计划该回头了,一直等着哥哥停下。可他还往下滑,径直过了村子,直到河流转向北边,朝温莎杉镇方向延伸的地方才停下。

他这才说:“假如我们能一直滑到北极圈会怎么样?那不是太酷了?”

我说:“我们可能就冻僵死掉了。”

伊森说:“其实,体温过低就会死掉了。”

我说:“嘿,可能我们会被北极熊吃掉呢。”

他说:“也可能我们就这么一直往上滑,滑到北极,然后再往下到喜马拉雅。然后那里就有个野人把我们捉去当早餐。”

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些话让我很兴奋。在滑回奶品店的路上,我脑子里一直回响着这些话。甚至在后来的几个星期里,脑子里也还在重复着。那个长长的冬天里,突如其然地,伊森会问我:“嗨,你说如果我们那时候一直滑下去,现在该到哪儿了?”

我会随便说个加拿大的地名。有时候也会说:“在喜马拉雅迷路了。”而后伊森会问我接着又会发生什么事。我会瞎嚷嚷道:“一群北极狼会把我们的脑袋咬掉!”我从来也没闹明白这笑话有什么意思。我想我们只是喜欢幻想自己被杀掉的种种可能性。无论我们幻想出来的死亡有多么血腥,我想都没关系,因为我们谁也没有真的想要一直滑到死。

我十三岁那年伊森失踪了。那是五月底的一个星期六,整个春天的第一个热天。伊森把头探进我的房间说:“嗨,面团湖?”

我开始在衣橱里翻找我的水鞋。面团湖名副其实,湖底的泥巴质地就象面团,又滑腻又多水蛭,会钻到你脚趾间里去。我从一堆鞋里拖出一双旧高帮水鞋。我刚穿好鞋,艾米,我的三个姐姐妹妹里最大的那个,走进房间。

她说,“我以为我还要开车送你去上鸟课。”

我看看伊森,说:“我给忘了。”

那阵子我活着就是为了鸟。我有张单子,记录着看见过的每种鸟,上面已经列了136个鸟名。

“要不明天?”我说。  “难说。”他转向艾米,说:“喂,你又是那副看起来要干掉谁的样子。”

“我就是,”艾米说,“可我现在得送菲力浦去上鸟课。”

伊森走过去在她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她微微笑起来,然后伊森就下楼了。

我们听到纱门在他身后关上。那声音惊动了我家的黑猫米尼,刚才在我书桌上睡觉。猫跳起来,接着又安静下来。用它砂纸般的舌头,开始舔自己的肩膀。我从房间的窗户望出去,看见哥哥正向我们家碎石车道拐弯的地方走去。

我转向艾米,她从包里拿出支烟来,把烟夹在手指间,没点着。这是她在表示马上就得出发。

“我们今天学习莺类,”我说。“它们很难辨认得出来。”

她说:“好激动啊。”

“换回我的运动鞋就好了。”

“我看得见你在做什么。”艾米说。

我把水鞋丢回衣柜,重新穿上了运动鞋。站起来的时候我又往外看了一眼。我哥哥已经消失了。我不是说他去了池塘,在我的视野里消失。伊森走出车道,五月的阳光照亮他黄色T恤衫的背影。然后他就不见了。

第二天早晨我们明白伊森是失踪了。一天之内好象山镇上每个人都知道了这个故事。

或者说是没有故事——问题就在这里。根本没有故事,除了没有故事本身这个令人不解的事实。起初我们还企图保持冷静理智。我妹妹哈莉和我挨家挨户地去问邻居有没有见到过他。我最小的妹妹,达娜,跟在我们身后。在问过了平野区可达范围的每一户人家后,我们三人沿着面团湖走了一圈。达娜不停地问:“你们觉得他上哪儿啦?”

与此同时,艾米和爸妈给伊森的每个朋友、老师、教练,以及他们能想起的每个熟人都打了电话。他们和伊森的女朋友·玛丽莎穆迪谈了很久。两天前的晚上她见过他,他上她家吃晚饭。她回忆说,他表现得很正常。没忘了带上他的蓝色防风外套。爸爸每小时都和镇上的消防队长沃利·艾维里通话,过了些时候,队长艾维里决定发动大搜索。

接下来的四个星期里,起码有一百名消防队员、护林员、警察,以及当地的志愿者,有系统地细搜了三个郡所有的树林与草地。州警带着能嗅出腐尸味的训犬来了。海军潜水员搜遍了面团湖底的每一寸。整个山镇地区,人们检查了各自的厩房、草棚与牧场。有过一些自称是见过哥哥的举报,但没有一条是确凿可证的。

队长艾维里建议我们一家人不要参与搜索。但爸爸和从沃新顿赶来的伯伯克利夫,坚持要出去。每天爸爸都穿着那件同样的蓝色伐木T恤。自从伊森失踪后他就一直穿着那件T恤。

有天晚上我看见他的卡车停进我们的车道。他缓缓踏出车外,关上门,然后在车道上蹲下来。他那么蹲着至少有一分钟。我看见他似乎咧了咧嘴,使我怀疑那天的搜索是不是找到了伊森。

他进屋后直接走向了厨房。妈妈走下楼来,问:“找到什么了?”

他说:“没有。”

他倒了杯威士忌,可还没能仰头饮尽,他就已经跪倒在地上,泣不成声。妈妈和他一起跪下来。她用手臂搂住他的头,象抱着一个婴儿。我看得出他在努力忍着不哭,但是没有办法停住。从那之后他就不再参加搜索了。

伊森的寻人启事很快挂在了每一个商店里。它们挂在邮电局里,镇府办事处,还有我们去购物的亚当斯的超市里。当地的报纸报道了他的失踪。有几个早晨,我们在收音机里听见他的名字。然而还是没有他的一丝踪影。没有一丝哪怕是最模糊的线索,能够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围坐着胡思乱想,期盼。伊森不在,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眼看着关于他的各种神话滋长开花。

……

P3-8

序言

自《奇异海》在美国初版,到今天已有十五年了。这个故事纯属虚构,但使我觉得奇怪的是,经常有读者把它当做回忆录。他们会对我说:“我记得那件事发生的时候……”,或:“我也参加了对那个男孩的搜索行动。”然而这件事并没有发生过,至少不是像书里写的那样。它也没发生在我身上。我没有失踪的哥哥——我根本没有哥哥。这是个奇怪的现象,但有时的确会发生在故事身上。如果故事本身生动精准,真实生活中又发生过类似或与之有重叠的事件,对于一个能感同身受的读者来说,本来虚构的故事就变成真的了。

我也被人问过,既然并没有发生在我身上,为什么要去写这部小说,为什么要虚构出这么个男孩,被同样是虚构出的哥哥的失踪弄得失魂落魄,无法释怀?我下面的回答也许不那么直接,而更是哲学意义上的。但我首先要说的是,在某种程度上,这种事时常发生。如果我们幸运地未能直接经历过书里描写的那种情况,我们肯定在报纸媒体上读过类似的事件。我们其实经常更直接地体验到人的失踪,尽管没有故事里那么夸张、戏剧性。我们与无数的人物、地点、事件有接触,但只要我们一走开,或挂上电话,或闭上眼睛去睡觉,它们就从我们的直接感观里“失踪”了。

我觉得,我写《奇异海》最深的冲动,与要如何面对这根本上属于人性的问题有关——这个问题就是:每一个存在,同时也意味着消失。这本小说可以看做是探索这个问题的尝试。在这个故事里,不同的角色对伊森的失踪有不同的回应。有些回应是艺术性与创作性的,或至少是带有积极色彩的举动。另一些回应则比较消极,具有毁灭性。从某种程度上说,每个角色都得做出这样一个决定:他们是要随伊森一起消失呢,还是该做些什么来加固自己那活生生的血肉之躯的存在。也许这听起来很抽象很形而上,但当一个自己深爱的人消失,我们只有做出这样的抉择才能得以继续存活。

微妙的是,当我们习惯于看着别人的同时,我们也在别人的眼光当中——尽管我们自己没有意识到。如果那人消失了,我们不再看见他或她,同时我们也不再被他或她看见。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是遭遇了一种突袭——在突袭中,我们自己也消失了。接下来发生的是对这种突袭的抵抗——也就是对空白与缺失所引起的种种感知、期盼与体验的抵抗——如果我们要与之抗衡,我们必须发展出一种内在的、象征性的方法来补偿这种损失。仅仅靠回忆那消失的人是不够的。这种挣扎经常需要重新创造出一个新的自己。这个过程需要用上我们那具有无限创造力的大脑与身体,努力超越那来自巨大损失的自我否定。

以此而言,我希望《奇异海》不仅是被当做一个“失踪男孩的故事”来读,而更是一个关于人们如何应对这样的损失,在不同的阶段如何哀悼、如何自愈的故事。

弗雷德里克·瑞肯

2011年8月

书评(媒体评论)

  一部令人难忘的处女作。它聚焦一个陷于悲剧事件的家庭,记录下他们转变的魔法。雷肯的高超技巧使得悲剧与玄思混合成一种迷人特质,将读者牢牢吸引直至最后一页。

——《纽约时报》

一部非凡的作品。故事具有一种梦境般幽暗的质地。作者雷肯的讲述波澜不惊,并不仰赖悚人情节,每个词都用得恰到好处。

——《时代周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奇异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国)弗雷德里克·瑞肯
译者 小汉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5097140
开本 32开
页数 2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5
出版时间 2012-07-01
首版时间 2012-07-01
印刷时间 201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45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02
14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4:5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