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波希米亚女郎(插图本)/20世纪外国名家精品
内容
编辑推荐

薇拉·凯瑟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美国著名的女作家。她以饱蘸深情的笔触和优美的抒情手法,从各个侧面拼写十九世纪末叶美国中西部开拓者与大自然搏斗的艰苦生活,歌颂他们顽强的创业精神和高尚情操,因此她被著名评论家麦·盖斯马尔誉为“物质文明过程中精神美的捍卫者”。本书收入作家各个创作时期的作品十余部,包括《彼得》、《预言家》、《神童》、《分水岭上》、《啊,拓荒者!》等。其中《啊,拓荒者!》被公认为近代美国经典作品之一。

内容推荐

美国女作家薇拉·凯瑟以描绘19世纪末美国中西部拓荒者和边疆生活而著称。本书收入作家各个创作时期的作品十余部。其中早期创作的一组短篇小说刻画了欧洲移民在新的严酷环境中创建家园的悲苦镜遇。长篇小说《啊,拓荒者!》是美国文学史上的名作,它讴歌了拓荒者顽强的创业精神和坚忍不拔的刚毅性格。晚期作品《邻居罗西基》塑造了一个善良、勤劳的老拓荒者的感人形象。薇拉·凯瑟被公认为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目录

彼得

从宽发落

预言家

威廉·特佛纳的温情

分水岭上

在海鸥飞翔的路上

神童

瓦格纳作品音乐会

波希米亚女郎

邻居罗西基

啊,拓荒者!

逝水年华

试读章节

农场上有块让塞奇喜欢的地方,星期天,他和玛图什卡常去那儿玩耍。那是一个小水塘,四周长满了野花和芦苇,岸边有几棵稀稀拉拉的柳树。那儿的草总是青翠碧绿,没有那种野牛草透出的红色和灰色。他把小狗抱到那儿,随后在柳树底下挖了一个坑。令人伤心的是周围的环境一切照旧:风儿欢快地吹过灯心草丛,又拂动起水波轻拍着堤岸;野百灵在玉米地里歌唱,阳光还像头一天那样照耀着,但是玛图什卡却死了,惟一仍在跳动的是自己那颗破碎的心。等洞挖好了,他从口袋里取出那条手帕,小心翼翼地把它裹在小狗那血肉模糊的头上,然后他又采了几朵野蔷薇放在小黄狗的胸口上,他开始伏在尸体上大哭起来。很快,塞奇看见戴维斯太太领着几个邻居翻过山向这边跑来,他把狗放人墓穴,用土掩上了。

关于对他的审判,塞奇已记不太清楚了,只记得他被人拉到法院,可他在那里没找到政府;那里满屋子的人,其中的几个说了半天的话。当宣布判决的时候,为他辩护的年轻律师大喊了起来,他好像了解案件的来龙去脉,知道玛图什卡、政府,还知道一切情况。在塞奇的心目中,他是全世界最英俊、最有学问的人,为了塞奇,他几乎废寝忘食,日夜操劳。每次塞奇抬头的时候,他都可以看见那位律师在台子上踱来踱去,把垂到额头的头发猛地往后一甩,竭尽全力去说服陪审员们,想使他们明白,爱就是爱,哪怕对一只狗。人们告诉塞奇,法庭已经从宽发落,将他的死刑改判为无期徒刑。塞奇心里十分明白,这一切都是因为那位律师出的力。即使在判决下达之后,律师仍然没有把他扔下不管,他陪着塞奇一起走到监狱,看着他穿上囚服。

“这是这个国家的骑士标志,塞奇,”律师指着囚衣上的条纹,愤愤地说,“这是英国皇家嘉德勋章的象征,表明你有高贵的血统。”

       P8-P9

序言

薇拉·凯瑟(Willa Cather 1873—1947)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美国著名的女作家。她以饱蘸深情的笔触和优美的抒情手法,从各个侧面拼写十九世纪末叶美国中西部开拓者与大自然搏斗的艰苦生活,歌颂他们顽强的创业精神和高尚情操,因此她被著名评论家麦·盖斯马尔誉为“物质文明过程中精神美的捍卫者”。

的确,凯瑟的文学创作,无论是从文学、美学的角度,还是从深入了解美国这一段特殊时期的历史和多元化文化的形成,以及由此涉及到物质世界开拓过程对精神领域的影响、冲击的角度来看,都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的。可能正是出于这一原因,许多评论家把她与亨利·詹姆斯、海明威、福克纳等美国最杰出的小说家相提并论,甚至把她推崇为“美国立国以来最伟大的一位女作家”。

    一

一八七三年十二月七日,薇拉·凯瑟诞生在弗吉尼亚州一个知识分子的家里。九岁那年,薇拉随父母迁居中西部的内布拉斯加州。在这里,从世界各地涌来的移民正在奋力创造新的历史,为今日美国的繁荣洒下了泪水、血汗,乃至献出生命。

薇拉从小置身在这些欧洲移民之中,亲眼目睹了他们在艰难困苦中繁衍生息和与大自然搏斗时的勇敢无畏,了解了他们思恋故土的乡愁和对未来的追求以及他们对土地的深情和眷恋,也见到了物质文明的创造和积累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对传统道德、精神文明的冲击。这一切,都给她留下深刻和难忘的印象,为她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一八九五年薇拉毕业于内布拉斯加大学,去匹兹堡《家庭月刊》任职。一九○一年,她受聘于匹兹堡的一所高级中学,讲授拉丁文,后又在另一所学校的美国文学系执教。

一九○三年薇拉.凯瑟的第一部诗集《四月的黄昏》问世,一九○五年她发表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侏儒花园》。她的作品引起了当时出版界巨头麦克卢尔的注意,他邀请她在《麦克卢尔》杂志出任副总编辑。不久,她结识了著名女作家萨拉·奥恩·朱厄特。朱厄特擅长于描写新英格兰地区的乡镇生活,笔触细腻含蓄,情真意切,是当时公认的“乡土文学”作家,深受薇拉敬佩。朱厄特的友谊和忠告对薇拉以后的创作影响很大。

一九○九年和一九一一年,薇拉两次前往英国,有机会接触了伦敦的文学界,并会见了威尔斯、叶芝、葛雷戈里夫人等许多文学大师。在工作和旅行的间隙,薇拉完成了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亚历山大桥》,并写出了《波希米亚女郎》。至此,薇拉告别了编辑生涯,坚定地踏上了专业创作的道路。

薇拉一生中共发表了十六部中长篇小说,五十五部短篇小说,两部诗集,一部散文集,以及其他论著八部。这十六部中长篇小说包括《啊,拓荒者!》、《云雀之歌》、《我的安东尼亚》、《一个迷途的女人》、《教授的住房》、《死神来迎接大主教》等,它们都是一九一二年她从事专业创作以后的产物。

由于她在文学上的非凡成就,内布拉斯加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等美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先后授予她文学博士等荣誉称号。一九二二年薇拉。凯瑟荣获普利策奖,一九三○年获豪威尔斯奖,一九三三年获美国女作家奖,一九四四年她被聘为美国全国文学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并获该院颁发的最高奖金。

薇拉终身未婚,晚年定居纽约,杜门谢客,潜心创作。一九四七年四月二十四日薇拉·凯瑟因脑溢血去世,享年七十四岁。

    二

薇拉·凯瑟经过长达二十年的工作实践和经验积累,逐渐形成了自己文学创作的观点和风格。在从事编辑和教师工作期间,她基本上以写短篇小说为主,到一九一二年辞去编辑职务之前,共发表了四十四部短篇,占了她一生所写的短篇小说的大部分。

而一九一五年以后,薇拉主要从事中长篇小说的创作。她的早期作品与她后期的中长篇小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前者往往为后者的主题、人物、事件的背景和情节的发展提供了素材,是薇拉·凯瑟长篇小说的基础。如《彼得》就构成了二十五年后发表的《我的安东尼亚》中的一个片断;《预言家》的情节就再现在《啊,拓荒者!》里,这种重复再现的特征,被评论界称为薇拉.凯瑟式的“回顾”。这种“回顾”或“再现”使她笔下的艺术世界格外深广,并使读者产生一种特殊的联想、追忆和比较。

薇拉·凯瑟的小说,主题思想深刻,生活气息浓厚,艺术风格独特。她对那些在生存线上挣扎的平民百姓寄予无限的同情,以细腻的笔触,从各个生活侧面描写平凡的人、平凡的事,从凡人俗事中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手法上,作者不是直抒胸臆,而是将自己的爱憎喜怒渗透在情节之中;她笔下的人物形象真切动人,富有感染力。同时,她主张写“不带家具”的小说,反对叠床架屋式的细节描写,因而作品结构匀称,节奏舒缓,加上她文风简洁,抒情优美,意境清新,能给人以深深的印象和启迪,收到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

薇拉·凯瑟的小说题材甚广,归纳起来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描写美国中西部边疆地区开拓者的现实生活的。这类作品既是移民们在这片辽阔草原上拓荒生活的一幅幅画卷,又是他们与大自然艰苦搏斗过程中顽强精神的一曲曲赞歌。本书收入的主要是这类以拓荒者生活为题材的小说。

最早描写移民创业生涯的一组短篇小说,是她在一八九六年六月离开内布拉斯加前发表的《彼得》、《预言家》、《从宽发落》和《分水岭上》。在这四篇小说中,她满怀同情地刻画了移民们在新的严酷的环境中力图创建家园的悲苦遭遇。这些移民背井离乡,远涉重洋,来到这块理想中的“乐园”,梦想着美好的生活。但冷峻的现实和新旧文明的冲突扑灭了他们希望的火花。他们有的自杀了,有的被逼疯了,有的凄惨地死在牢狱之中。

《波希米亚女郎》创作于一九一一年。在这部中篇小说里,薇拉第一次在作品中用怀旧的深情和赞颂的笔触比较详细地回忆了她童年时代生活过的内布拉斯加农场和红云地草原上的村落,把现实主义的内容和浪漫主义的情感融为一体,塑造了一个追求自由的波希米亚女郎的形象,宇里行间给人一种微妙的亲切感。

《邻居罗西基》是薇拉创作后期的代表作,发表于一九三○年。这部小说的问世,表明在薇拉的心灵中,那些拓荒者善良、朴素、勤劳、热爱人生、眷恋土地的宝贵品质仍在熠熠发光。老农罗西基这一艺术形象之所以感人,令人难忘,就因为在他身上集中地反映了普通劳动者最本质的品德。应该说,这部小说是薇拉创作的一个里程碑,是研究薇拉创作思想的一个重要篇目。

薇拉·凯瑟的小说另一类主题是反映艺术家生活的。薇拉的文化素养主要来自家庭和近邻,以及后来她结识的如莫德耶斯卡这样著名的演员和歌唱家。这种特殊的教育和经历培养了她的艺术情趣,使她和音乐、歌剧结下了不解之缘。

此类作品中最早的是一八九七年发表的《神童》。《神童》是一篇詹姆斯风格的故事,寓意深刻。它描写了一个严酷的母亲怎样把自己的两个孩子训练成惟知音乐的畸形“神童”。这位母亲自己的音乐生涯由于婚姻问题而断送,因此她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自己子女身上,希望他们继续自己未竟的事业,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理想。结果,孩子们在音乐上不同凡响,成了神童,身心却被摧残了。这是可怕的代价。

《瓦格纳作品音乐会》描写了艺术家辛酸的生活。艰难的时世使艺术家壮志难酬,凄苦不堪,这构成了这类小说的基调。而薇拉去世后发表的中篇小说《逝水年华》可算得上是这类小说的高度浓缩了。年轻时艳惊舞台、艺压群芳、人人仰慕的朗斯特利夫人,一旦人老珠黄,就形单影只,最终在凄苦中溘然而逝。这种强烈的反差和对比勾勒出了这类艺术家的可悲命运。

《在海鸥飞翔的路上》写于一九○八年,这篇小说赢得了朱厄特的高度赞扬。她在信中写道:“我是沉浸在深深的幸福和赞赏之中读完这篇小说的,它使我感到我与作者年轻可爱的心贴在一起了。你用毫不吝啬的笔触刻画了那个做妻子的充满柔情的心……”

当然,这类题材的小说并不是孤立的,不是为写艺术家而写艺术家,它们中的大部分作品,其背景、氛围、乃至基调,都与中西部边疆的开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则水乳交融般地融合在一起。这一特色,是薇拉描写的艺术家生活所独有的。

薇拉·凯瑟的第三类作品是根据对童年生活的追忆而写成的一些生动故事。

她的最后一类作品取材于大草原的传说。作者将这些零散的传说或者传闻进行了精心的构思,编织成传奇性的小说。

在薇拉·凯瑟的长篇小说中;一九一三年发表的《啊,拓荒者!》是一部浓缩了的美国中西部边疆开拓史,是薇拉最有特色的代表作。

《啊,拓荒者!》描写的是女主人公亚历山德拉生命中一段最为重要的奋斗经历:她在幼年时随家人移居内布拉斯加州;在父亲病逝、家境败落的困境下,亚历山德拉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含辛茹苦,挑起了家业的重担,凭着过人的智慧与执著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把三个弟弟抚养成人。但是,当家业初具规模,她的两个弟弟却变得自私、冷酷,争夺家产,她的情感追求也因为他们的利欲熏心而备受阻挠。当她好不容易把自己最心爱的小弟弟埃米尔培养成材、学业有成时,却又得承受埃米尔为情而死的痛苦。在所有的自然与人为的打击下,亚历山德拉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坚定信心,表现得顽强、勇敢。而这正源自她对土地与自然的眷恋与热爱,同时也来自于她胸怀豁达、与人为善的人生态度和潜在的宗教信仰。

或许多少也是因为女作家的缘故吧,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令人难忘的坚强女性的形象。《啊,拓荒者!》被公认为近代美国经典作品之一。

          朱炯强 陆萍

         2005年11月2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波希米亚女郎(插图本)/20世纪外国名家精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薇拉·凯瑟
译者 资中筠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54176
开本 32开
页数 3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5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45
丛书名
印张 10.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