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是德国浪漫主义风景绘画大家。
他的浪漫写实风格绘画,显现出一派宁静平和的精神性,隐含德国民族的艺术特质。他生长在剧烈变动的时代,充满着期待与矛盾形成的希望与幻灭,世态牵引着他凝视幻化不拘的世间。
他的绘画主题往往表现出令人意外的创新风貌,例如他的油彩代表作《山上十字架》,显示出他强烈试图改变基督宗教惯有的神像学,画中要素简化到极限。弗里德里希的绘画作品,是深具浪漫主义对万物生命的特有诠释方式的创作。
图书 | 弗里德里希/今日美术馆书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是德国浪漫主义风景绘画大家。 他的浪漫写实风格绘画,显现出一派宁静平和的精神性,隐含德国民族的艺术特质。他生长在剧烈变动的时代,充满着期待与矛盾形成的希望与幻灭,世态牵引着他凝视幻化不拘的世间。 他的绘画主题往往表现出令人意外的创新风貌,例如他的油彩代表作《山上十字架》,显示出他强烈试图改变基督宗教惯有的神像学,画中要素简化到极限。弗里德里希的绘画作品,是深具浪漫主义对万物生命的特有诠释方式的创作。 内容推荐 《世界名画家全集》对每一位在美术史上具有影响力的名画家生平和艺术风格都有详细解说,并选出其代表作品多幅及自画像照片,多彩缤纷的名画图像一一呈现读者眼前,有如亲临百位名家美术馆。 本书的主人公是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弗里德里希的绘画作品,是深具浪漫主义对万物生命的特有诠释方式的创作。 目录 浪漫主义风景画大师——弗里德里希的生涯与艺术 欧洲浪漫主义艺术 德国新古典与浪漫风景画 德国最大的浪漫主义风景画家弗里德里希 出生格莱弗斯瓦德 哥本哈根求学时期 定居艺术之都德累斯顿 开始创作油画与完成《特辰祭坛画》 画作《海滨僧侣》及《橡树林中的修道院》 雷森格比哥之景,爱国意识之画与哥特式教堂幻象 娶卡洛琳·绷麦为妻 画有人物的风景 阴沉与宁静和谐之景 超凡与惨烈之景 后期生命,内心与艺术的变化 友人描述、描绘的弗里德里希 同代人谈弗里德里希的艺术与后人的再发现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年谱 试读章节 浪漫主义风景画大师——弗里德里希的生涯与艺术 欧洲浪漫主义艺术 欧洲“浪漫主义”(法文Romantisme,英文Romanticism)艺术似乎没有明确的历史范围,有人将其界说为始自18世纪的最后几年,大约在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前。那是针对“古典的”艺术的一种反响,新的人文精神要求一种从既定成规释放出来的艺术,显示其自身时代的行动与想法。“浪漫主义”艺术家即在作品表现题材与处理的态度上反映出该时代人普遍的感觉方向。 所谓“浪漫”(Romantic,Romantique)一词,是18世纪论说艺术的文章中出现的词汇,后可用于形容整个艺术史上相对于“古典”的精神或运动。而“古典”与“浪漫”又共同与“写实”、“真实”相对,前二者都是理想性类型的,艺术取材皆经由选择,非是将真实世界的全盘托出,而是周遭事物的重组,都同样追求尊贵、堂皇、美德与卓越。然而古典主义表达的似乎是人与社会模式相互调适的理想,而浪漫主义却敌视或反抗那超乎个人所能有限适应的社会现象,而追求另一理想。古典主义观念中的世界是循序的、法治的;而浪漫主义的人生是革命的、诗歌的。古典的英雄顺应且默默承受难以控制与克服的命运,浪漫主义的人物却挺身行动,呐喊、咆哮或掉入自怨自艾的境地。 在英国,浪漫主义精神最早表现在语言文字上,其意念与想象的表达较之视觉图像的呈现要领先而丰饶。18世纪的伤感主义文学之后,有湖畔诗人华兹华斯(Wordsworth,1770~1850)和柯尔律治(coleridge,1772~1834)的歌咏自然,19世纪初司各特(Scott,1771~1832)的幻想历史小说,拜伦(Byron,1788~1824)的英雄革命诗篇,雪莱(shelley,1792~1822)号召人们为自由奋斗的长诗、诗剧和歌颂自然的短诗,以及济慈(Keats,1795~1821)梦想在永恒的美的世界中寻找安慰的吟诵,这些构成了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大系。 英国的浪漫艺术源自英国人自来的文学品味,反映在造型形式上,并不怎么源于对古典艺术的反动。因为15至17世纪,伟大的意大利风格对英国的绘画和雕刻的直接影响相当微薄,一些曾经由次要艺术家带至英格兰,或经由法国及荷兰画派画家传入的表面征象虽然随处可见,但没有深耕而成就出伟大的古典艺术。英国18世纪最重要的画家雷诺兹(Reynolds,1723~1792)可说是主张“堂皇风格”的古典画家,庚斯博罗(Gainsborough,1727~1788)的画则已带有了田园诗歌的妩媚色彩,较后的布莱克(Blake,1757~1827)自己能写诗,为多种文学作插图,虽被归类为新古典画家,但画作充满奇思玄想。出生于瑞士、到英国发展的富泽利(Fuseli,1741~1825)的世界,充满了阴森诡谲之气,浪漫主义的要素已清晰。康斯太布尔(constable,1776~1857)是富泽利的学生,画作多风云幻化,诗兴沛然。透纳(Turner,1775~1851)挥洒出云蒸霞蔚、水汽磅礴的笔彩,是浪漫情怀的大宣泄。 很矛盾地,浪漫主义艺术向中古世纪,特别是哥特时代探求泉源,对过去曾有的共同体群体一致的生活多作怀想,又对启蒙时代的世界主义思想有所向往,如此导引国家意识的激起与自由思想的兴发。由于回溯中古世纪要探知“黑暗时代”种种,又另有一种想法产生:要将受过破坏、废弃或倾颓的古迹予以修复保存,彰显其原有的美感与宗教感。此时一些艺术收藏者极力收藏中古时代的文物,配合考古学家和学者致力于此文明的挖掘。这种兴趣进而推至久远历史,更而推向回归自然,于是风景成为文学家、艺术家感情栖息之所,个人沉湎其问,又在其中找到自己。他们在风景上寻觅失去的世界,审思个人命运,如此将个人内心郁结的纾放与对死亡刺探的兴趣奇异地混为一体。 P2-5 序言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1774~1840)是德国浪漫主义风景绘画大家。德国风景画向来受到忽略,但近数十年来因为绘画史观的改变,促使德国浪漫主义绘画受到高度评价,浪漫主义风景绘画随之受到重视。风景画的对象是有生命的大地,艺术家以最深沉的目光描绘山谷、岩壁、湖泊、沼泽、平原和花草植物,观察强烈、无限相互交错的大地生命活动,创作出具有特殊性格与表现大地生命的浪漫主义风景画,刻画出万象缤纷的生命体。弗里德里希的绘画作品,即是如此深具浪漫主义对万物生命的特有诠释方式的创作。 弗里德里希1774年9月5日出生于波罗的海沿岸的瑞典领地(现属德国)的港都格莱弗斯瓦德。家族是新教徒,父亲经营肥皂制造。小时候,母亲、弟弟即死去。1794年进入丹麦的哥本哈根美术学校,1798年移居德累斯顿。以德国北方为中心的旅行作画,确立了他独具一格的风景画。1816年他成为德累斯顿皇家美术学院会员。1818年结婚,1835年61岁时,脑出血引起手足不自由,其后即无法从事油彩画的创作。1840年5月7日去世,享年66岁。 弗里德里希的面孔蓄着金色落腮胡,身材瘦削,操着浓厚的低地德语,令人望而生畏。然而,他的浪漫写实风格绘画,却显出一派宁静平和的精神性,隐含德国民族的艺术特质。弗里德里希和他同时代的许多德国哲学家、诗人以及音乐家如黑格尔、贝多芬、谢林、施莱格尔兄弟一样,都生长在剧烈变动的时代,充满着期待与矛盾形成的希望与幻灭,世态牵引着他们凝视幻化不拘的世间。弗里德里希的绘画主题因而往往表现出令人意外的创新风貌。例如他的油彩代表作《山上十字架》,显示出他强烈试图改变基督宗教惯有的神像学,以太阳光芒象征着神,竖立十字架的岩石表示坚定的信仰,橡树表示投射到十字架上的信仰,意味人类的希望,画中的要素简化到极限。这种表现手法也影响了后代的画家。 弗里德里希的名画可举出《橡树林的修道院》、《孤独之树》、《生命三阶段》、《窗边女子》、《帆船上》等。《帆船上》画出侧斜的船桅,船身画得细腻逼真,霞光下远方浮现宏伟建筑,云彩变化多端,空气感十足,船上人物载浮载沉,使人感到一种诡异的不安定感。《窗边女子》描绘“后姿的人物画”,在几何学的窗边暗褐室内,画中女性倚窗眺望明亮的户外景色,反映希求精神的解放。画中场景为面向德累斯顿近郊易北河的画家自己的住家。《生命三阶段》是他晚期的代表作,像是自己生命的寓言,以幼年、中年和老年的人物投射出生命的象征性,画中出现瑞典国旗,显示一种希望(瑞典是拿破仑称霸欧洲时足以抗拒入侵的国家),图中的老人即是画家自己,虽然夕阳西下,却对新时代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弗里德里希作品的静谧美感与对自然的细腻写实,就可从这幅画充分感受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弗里德里希/今日美术馆书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英德//张弥弥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393771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3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0 |
出版时间 | 2009-12-01 |
首版时间 | 2009-12-01 |
印刷时间 | 2009-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9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35.165.72 |
丛书名 | |
印张 | 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69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