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史学史/世纪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第一部把历史学的发展,置于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发展史这一广阔领域里进行考察的史学史。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以来,对于我国古代史学的研究,虽然不断有论著发表,其中绝大多数是就某一史书、某一史家或某一史著体裁进行的研究。名之为史学史的专著,基本上是史学名著的介绍。蒙先生的这本著作,是一项没有先例的重要创举。

内容推荐

本书是蒙文先生关于中国传统史学的集中论述,着重于史学思想、史学方法及其与当时各种学术思想的关系,在以梁启超、金毓黻等为代表的书目解题式研究之外另辟蹊径,自成一家之言。本版除收录《中国史学史》稿外,另收录多篇相关论文,其中有的系首次出版。蒙文通(1894-1968),原名尔达,四川盐亭人,现代著名学者,主要著作有《古史甄微》、《辑校李荣老子注》、《辑校成玄英老子义疏》、《周秦少数民族研究》、《经学抉原》等。

目录

序(蒙默)/1

中國史學史/5

緒言/7

第一章 晚周至漢/9

一 周代學術發展之三階段/9

二 論《尚書》之傳寫與體例/14

三 晚周史學三系/19

四 東方前期文化與史學/25

五 晚周各派之歷史哲學/29

六 魯國史籍與諸國史籍/35

七 《左》、《國》莆萃之史料(原缺)

八 《世本》與《史記》/39

九 雜家學說與司馬遷(原缺)

十 司馬遷與班固(原缺)

第二章 六朝至唐/41

一 魏晉之學術與史學/41

二 史學與江左洁談/42

三 史學與六代儷文/45

四 史學家之民族國家思想/47

五 史家之君臣觀念/49

六 史例之進步/52

七 史體之發達/54

八 史識/58

九 南學、北學與古史學(原缺,用《漢以後有關古史之著作》補列

於此)/61

十 北朝史學/67

十一 唐修《晉書》、五史與《漢書》學(原缺)

十二 劉知幾與張太素(原缺)

第三章 中唐兩宋/69

一 天寶後之文、哲學與史學/69

二 《五代史》、《唐書》之重修與新舊史學/72

三 《春秋》與史學(原缺)

四 孫甫與司馬光/75

五 史底(原缺)

六 新學、洛學、蜀學與史學/79

七 南渡女婺史學源流與三派/82

八 義理派史學/84

九 經制派史學/9l

十 事功派史學/98

十一 金華文獻之傳(原缺)

十二 西蜀、江西之史學(原缺)

十三 三派末流與官修宋、遼、金、元各史(原缺)

第四章 明清(全章原缺)

一 正德、嘉靖以後之學術與史學

二 義理派之史學

三 考據派之史學

四 道、咸學術與史學再興

五 歐亞交通與蒙古史及中亞史

六 近世史學之動向

附錄/105

《天間本事》序/107

(宋略)存於<建康寅绿)考/109

評《學史散篇》/116

致柳翼謀(諳徵)先生書/126

《宋史》叙言/129

跋《宋史全文續资治通鑑》/133

館藏嘉靖汪刻《文心雕龍》校記書後/141

四庫珍本《十先生奥論》讀後記/147

跋華陽張君《葉水心研究》/161

從《采石瓜洲斃亮記》看宋代野史中的新聞報導/164

北宋變法之史料問題/173

中國歷代農產量的擴大和賦役制度及學術思想的演變(節錄)/181

试读章节

周秦之際,百家競鳴,至漢則定一尊於孔氏,此道術之由歧而之一。班固稱:“尊其所闢,行其所知。”而魯丕曰:“說經者傳先師之言,非從己出,若規矩權衡之不可枉。”其拘固極於是歟!魏晉以來,家法之學廢而異說大興。故蕭子顯曰“江左儒門,參差互出”,非復株守師說之舊也。張思光曰:“丈夫當删《詩》《書》,制禮樂,何至因循寄人籬下?”則幾欲並孔子之席而奪之,尚何有於漢師之法?阮籍曰:“禮非為我設。”則已欲並名教而泯之,又何有於孔氏?此道術之由合而之歧。宇宙間固未有一息之不變,此理之恒,無足異者。乃小知淺見者流,以立異善變自矜,而迂固者又惕然憂之,岸然拒之,均之隘矣。是不知無時而不變者也。變漢儒之學者,始於劉表,大於王肅,而極於札預、王弼、范甯、徐邈。劉表在荆州,集綦毋問、宋衷、司馬徽諸儒,為《五經章句後定》,是後反康成異漢說者,莫不淵源於荆州,而子雍其最也。杜預、韋昭而下,集解之風大倡,莫不檢取眾家之長,而定一是之說。專家之學启、,而異說紛起,江左以來,遂滔滔莫之能止。王弼、何晏,祖尚玄言,其源亦本於荆州之尚《太玄》,而名理之論張,

P41視東漢名物訓詁之學若土梗。清談之風,遂被江左,《老》《易》大興,儒術遂黜焉。何晏以聖人無喜怒哀樂,鍾會等從而述之。輔嗣之論則曰:“聖人茂於人者神明也,同於人者五情也。神明茂故能體冲和以通無,五情同,故不能無哀樂以應物。然則聖人之情,應物而無累於物者也。今以其無累,便謂不復應物,失之多也。”其答裴徽之間則曰:“聖人體无,無又不可為訓,故言必及有,老莊未免於有,恒訓其所不足。”則王氏論尚矣。雖唐之李翱、宋之程顥,何以加諸。流風所播,崇莊老,賤六經,又未必得王氏之旨也!然排儒家,賤禮義,其源尚不始於清談之道家,杜恕言:“今學者師商韓而尚法術,競以儒家為迂闊,不周世用。”則始排儒學者法家也。荀或曰:“桓靈以來,政失於寬,袁紹以寬濟寬,故不攝,曹操糾之以猛,而上下知制。”傅玄曰:“魏武好法術,而天下貴刑名,魏文慕通達,而天下賤守節。”則自崔宣、仲長統以來,已開崇法輕儒之漸,而極於丁儀、劉虞之先刑後禮論。漢代傳統思想先已動摇。魏武之令曰:“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無有盜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又曰:“夫有行之士,未必能進取,進取之士,未必能有行。陳平豈篤行,蘇秦豈守信耶?士有偏短,庸可廢乎?”又曰:“今天下得無有高才異質、堪為將相,負汙辱之名、見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其舉所知,勿有遗失。”则所以賤名檢、輕禮義,自法家之說倡之,魏武持之,固不起自嵇阮道家之徒。自漢末以來,儒家之說已墜,異說以興。始法家,次道家,言墨家者有魯勝,言名家者有劉劭,管轄之於數術,華陀之於方技,阮武、姚信、鍾繇、陳群之流,百家之說,莫不並起。技巧滋益,釋道踵武,則思想之解放而為變古者極矣。文也,史也,靡不革新。於是馬班抑墜,而干寶、孫盛巍然為五百年史例中興。蓋一切學術均變,而史學亦不得不變,哲學盛而史亦盛也。

P42

序言

自中西文明发生碰撞以来,百余年的中国现代文化建设即无可避免地担负起双重使命。梳理和探究西方文明的根源及脉络,已成为我们理解并提升自身要义的借镜,整理和传承中国文明的传统,更是我们实现并弘扬自身价值的根本。此二者的交汇,乃是塑造现代中国之精神品格的必由进路。世纪出版集团倾力编辑世纪人文系列丛书之宗旨亦在于此。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包涵“世纪文库”、“世纪前沿”、“袖珍经典”、“大学经典”及“开放人文”五个界面,各成系列,相得益彰。

“厘清西方思想脉络,更新中国学术传统”,为“世纪文库”之编辑指针。文库分为中西两大书系。中学书系由清末民初开始,全面整理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学术著作,以期为今人反思现代中国的社会和精神处境铺建思考的进阶;西学书系旨在从西方文明的整体进程出发,系统译介自古希腊罗马以降的经典文献,借此展现西方思想传统的生发流变过程,从而为我们返回现代中国之核心问题奠定坚实的文本基础。与之呼应,“世纪前沿”着重关注二战以来全球范围内学术思想的重要论题与最新进展,展示各学科领域的新近成果和当代文化思潮演化的各种向度。“袖珍经典”则以相对简约的形式,收录名家大师们在体裁和风格上独具特色的经典作品,阐幽发微,意趣兼得。

遵循现代人文教育和公民教育的理念,秉承“通达民情,化育人心”的中国传统教育精神,“大学经典”依据中西文明传统的知识谱系及其价值内涵,将人类历史上具有人文内涵的经典作品编辑成为大学教育的基础读本,应时代所需,顺时势所趋,为塑造现代中国人的人文素养、公民意识和国家精神倾力尽心。“开放人文”旨在提供全景式的人文阅读平台,从文学、历史、艺术、科学等多个面向调动读者的阅读愉悦,寓学于乐,寓乐于心,为广大读者陶冶心性,培植情操。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温古知今,止于至善,是人类得以理解生命价值的人文情怀,亦是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的精神契机。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先培育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由此,我们深知现代中国出版人的职责所在,以我之不懈努力,做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文化脊梁。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编辑委员会

2005年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史学史/世纪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蒙文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057746
开本 16开
页数 1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5
出版时间 2006-05-01
首版时间 2006-05-01
印刷时间 200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史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2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092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9
151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7: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