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永恒与断裂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包含着两个无法彼此兼容的部分,一是力求廓清科学与意识形态之关系的“断裂论”,二是旨在说明意识形态之功能的“永恒论”。“永恒”与“断裂”之间的张力,为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带去了化解不开的结构两难,并由此撼动了阿尔都塞主义本身的根基。本书重构了这一理论的基本层次,交代了其结构难题的来龙去脉。同时,通过概述和回应它所受到的主流批评,本书也试图表明,在当下的理论语境中,重塑意识形态概念是一项虽则艰难、但极为必要的工作,而为了实质性地推进这项工作,首先必须要做的,就是既重视阿尔都塞理论的积极遗产,又正视由其结构难题所彰显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固有困境。 目录 总序 序言1 前言1 导论1 节意识形态问题的固有困难及其根源2 第二节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结构性难题6 第三节本书章节安排、内容要点与若干说明10 章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概念总论20 节概念的生成:“青年马克思”问题21 第二节概念的迂回:马克思与/或黑格尔28 第三节概念的两难:历史唯物主义与/或辩证唯物主义37 第二章阿尔都塞的科学—意识形态断裂论48 节走出意识形态:马克思的科学发现49 第二节理论实践:科学生产与意识形态生产56 第三节辩证回环:科学既呈示自身又呈示意识形态66 第三章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永恒论77 节不透明的结构:社会总体及其意识形态部门78 第二节生产关系再生产:意识形态(国家)机器85 第三节永恒的想象:意识形态主体与意识形态世界93 第四章对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三类批评104 节矫正理论主义:阿尔都塞的自我批评106 第二节阿尔都塞的科学主义:对断裂论的批评113 第三节阿尔都塞的行为主义:对永恒论的批评122 第五章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积极遗产134 节话语论的遗产:“说理”的意识形态137 第二节身体论的遗产:“动情”的意识形态146 第三节外部论的遗产:“解放”的意识形态155 结论167 参考文献184 后记200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永恒与断裂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春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17102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2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188000 |
出版时间 | 2021-07-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2021-07-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565.59,B022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