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蝴蝶效应:从分形到混沌
内容
编辑推荐
"“为什么世界这么美丽,因为我眼睛看到的都是分形”有学者这么说。从漫长蜿蜒的海岸线,到人体大脑的结构,分形无处不在!在美得像天使一样的分形中人类有什么样的惊人发现?
    一棵马蹄钉跌倒一个王子,一个王子输掉了一场战争,一场战争失掉了一个王国,同时也改变了整个世界,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之间到底蕴涵着什么样的规律?
    《蝴蝶效应之谜:走近分形与混沌》从美妙动人的分形到神秘莫测的混沌,探究科学规律的内在之美,发现无序中之有序。
    国际知名华人生物学家饶毅与中科院教授程代展推荐阅读!
"
内容推荐
有人将分形和混沌理论誉为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后的20世纪物理学的第三次革命。本书首先描述了各种分形的基础知识和特性,包括线性迭代产生的分形如分形龙、科和曲线等,以及非线性迭代产生的曼德勃罗集、朱利亚集等。通过这些例子,介绍了自相似性及分数维的概念。然后,遵循混沌现象发展的历史,通过讲述庞加莱的三体问题、洛伦茨的蝴蝶效应等等故事和趣闻,将读者带进神奇混沌理论的天地中。再进一步通过对一个简单混沌系统--逻辑斯蒂映射的探讨,详细介绍分岔理论、稳定性、及费根鲍姆普适常数等概念。
本书后半部分,介绍了分形和混沌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及前景、分形和混沌的关系、以及与分形混沌密切相关而发展起来的复杂性科学。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科普书,介绍知识固然重要,传授科学研究之方法更为重要,本书极力体现这个宗旨。作者不仅介绍科学,还煞费苦心地重点介绍科学家作出重大发现时的思路历程,带领读者一起思考,从前人的经验教训中得到深刻启示,从而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一本老少皆宜、文理兼容的科普读物。图文并茂,用轻松有趣的语言,加之通俗生动的图解,来讲述深奥难懂的科学理论。为广大读者剥开理论的坚果,使不同领域的人士,都能领悟到数学及物理学的无穷魅力。
目录
目录




第一篇美哉分形//00

1.1有趣的分形龙//00

1.2简单分形//00

1.3分数维是怎么回事?//0

1.4再回到分形龙//0

1.5大自然中的分形//0

1.6分形之父的启示//0

1.7魔鬼的聚合物——芒德布罗集//0

1.8朱利亚的故事//0

第二篇奇哉混沌//0

2.1拉普拉斯妖//0

2.2洛伦茨的迷惑//0

2.3奇异吸引子//0

2.4蝴蝶效应//0

2.5超越时代的庞加莱//0

2.6三体问题及趣闻//0

2.7生态繁衍和混沌//0

2.8从有序到混沌//0

2.9混沌魔鬼“不稳定”//0

第三篇分形天使处处逞能//0

3.1分形音乐//0

3.2分形艺术//0

3.3分形用于图像处理//0

3.4人体中的分形和混沌//0

第四篇天使魔鬼一家人//0

4.1万变之不变//

4.2再回魔鬼聚合物//

4.3混沌游戏产生分形//

4.4混沌和兰州拉面//

第五篇混沌魔鬼大有作为//

5.1单摆也混沌//

5.2混沌电路//

5.3股市大海找混沌//

5.4混沌在CDMA通信中的应用//

第六篇从简单到复杂//

6.1三生混沌//

6.2自组织现象//

6.3孤立子的故事//

6.4生命游戏//

6.5木匠眼中的月亮//

6.6凝聚态物理和层展论//

6.7复杂性科学//

参考文献//

从数学游戏到真实世界//
精彩页
     拿着一条细长的纸带,将纸带对折。接着,把对折后的纸带再对折,又再对折,重复这样的对折几十次……
然后,松开纸带,从纸带侧面看,如图1.1.1所示,我们得到的是一条弯弯曲曲的折线。请别小看这个连小孩子都会做的游戏。从它开始,我们可以探索一连串现代科技中耳熟能详的名词:分形、混沌、蝴蝶效应、生命产生、复杂性科学……
我们把“纸带对折一次”的动作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述,便对应于几何图形的一次“迭代”。如刚才所描述的纸带“对折”,就是将一条线段“折”了一下。图1.1.2(a)、(b)所示为从“初始图形”到“第1次迭代”的过程。
然后,将这种“迭代”操作循环往复地做下去,最终所得到的图形叫中国龙,或称分形龙。图1.1.2描述了分形龙曲线几何图形的生成过程。
这里需要提醒一点,图1.1.2的迭代过程,与最开始提到的“折纸带”游戏有一点不同之处:折纸带时,纸带的长度是不变的,而在图1.1.2的迭代过程中,我们保持初始图形中线段的两个端点(A和B)的位置固定不变。因此,所有线段加起来的总长度(对应于纸带长度)应是不断增加的。
仔细研究图1.1.2中分形龙的生成过程,可观察到如下3个有趣之处:
(1)简单的迭代,进行多次之后,产生了越来越复杂的图形;
(2)越来越复杂的图形表现出一种“自相似性”;
(3)迭代次数较少时,图形看起来是一条折来折去的“线”,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迭代次数→无穷),最后的图形看起来像是一个“面”。
第一个特点一目了然,无须多言。
第二个特点的“自相似性”是什么意思呢?这是说,一个图形的自身可以看成是由许多与自己相似的、大小不一的部分组成的。最通俗的“自相似”例子是人们喜欢吃的花菜,花菜的每一部分,都可以近似地看成是由与整棵花菜结构相似的“小花菜”组成的。
前折叠纸带而构成的分形龙曲线,也具有这种“自相似性”。从图1.1.3可以看出:分形龙可以看成是由4个更小的但形状接近一样的“小分形龙”组成的[2]。
图1.1.3(a)是分形龙原来的图形。我们将图(a)缩小1/2,得到原来大小一半的图(b);然后,图(c)包含了4个不同方向的小图形;将这4个小图按照红色箭头的方向移动后,把它们拼成如图(d)所示的形状。可以看出,图(d)是和图(a)一模一样的图形。
话说到这里,读者们大概已经明白,我们要描述的图形有什么样的特点了。并且,从我们所说的图形的名字——分形龙,也可以看出一点名堂来。没错,具有此类性质的图形,就叫作“分形”。
又为什么取名为“分形”呢?这就和刚才总结的第三个特点有关:分形龙图形,到底是“线”还是“面”?
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已经建立了“点、线、面、体”的概念,几何学给它们抽象了一下,分别叫它们为“零维、一维、二维、三维”的几何图形。那么,图1.1.2的分形龙到底是一维的“线”,还是二维的“面”呢?
这里谈到了几何图形的“维数”。维数是一个严格的数学概念,我们不应该只凭感觉了,而需要更多的数学论证。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仔细研究研究,当迭代的次数增加下去,趋向于无穷的时候,分形龙曲线的维数到底是多少?
思维比较经典的同学可能会说,分形龙是由一条纸带反复折叠而成的。在数学上,就是一条直线段折了又折而成的。折叠再多的次数,即使是最后那个图,放大之后依然能看出来,是由一条一条小小的“线段”构成的,仍然是“线”,应该还是个“一维图形”!
另外一些同学观察思考得更细致些,反驳说:“事情可不是那么简单。你们看,最后一个图形的下面写的是,迭代次数→无穷。这个趋于‘无穷’的意思不是你放大图形能够看到的,你只能凭想象。另外,凡是涉及了‘无限’,就可能得到一些意料之外的结果。”
P3-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蝴蝶效应:从分形到混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天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2567318
开本 16开
页数 280
版次 1
装订
字数 190000
出版时间 2022-02-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7: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