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白话通史(6册) |
内容 | 编辑推荐 内容推荐 《白话本国史》是吕思勉的史学成名作,也是中国历目前部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内容框架由绪论和五篇构成,在每一篇里又分若干章,详细叙述了从远古时代到民国十一年华盛顿会议期间的中国历史,既有政治史事又有社会经济、文化现象,而且还叙述了东南亚中西亚各国、各民族与中国的关系。《中国古代史》本书原名《中国历史教科书》,本书是部以近代史观分阶段地叙述中国历史的著作,曾得到胡适、鲁迅等人的称赞,在中国近代史学目前有相当大的影响,开创了以新的章节体载撰写通史的先例,成为20世纪中国史学家编写史书的主要体裁。《中国史》本书巨细无遗地叙述了中国从远古到清末的历史,洋洋一百二十多万言,规模宏大,波澜壮阔,梁启超赞扬本书“成一家之言”,可谓实至名归。作者“注意于民族之盛衰,国家之兴亡”,并以此为线索,贯穿全书。其独特的历史分期方法不但使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赫然清晰,而且立刻使中国历史活了起来,几千年的盛衰兴亡,起伏转折,如波涛汹涌,尽现眼底。全书体例独特,史料丰富,语言简练,分析精辟,有着重要的史学价值和深厚的文化意义。《中国通史》是吕思勉先生史学论著的一种。是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成为“孤岛”的时候,适应当时大学教学的需要而编写的。全书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分门别类地、有系统地叙述了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情况;下部分分章按时代顺序有条理地叙述了政治历史变革。 目录 《白话本国史》 例言001 编绪论 历史的定义和价值002章 我国民族的形成005第二章 中国疆域的沿革008第三章 本国史时期的画分011第四章 第二编上古史 我国民族的起源016章 太古的文化和社会021第二章 唐虞的政治024第三章 夏代的政教028第四章 商代的政教032第五章 周初的政治036第六章 古代的封建制度039第七章 我国民族的滋大043第八章 春秋的霸业046第九章 战国的七雄049第十章 中原文化的广播和疆域的拓展052第十一章 春秋战国的学术思想056第十二章 春秋战国的政制改革060第十三章 上古的社会064第十四章 第三编中古史 秦之统一及其政策070章 秦汉之际074第二章 前汉的政治078第三章 新莽的改制082第四章 后汉的政治086第五章 两汉的制度090第六章 秦汉的武功094第七章 两汉对外的交通099第八章 两汉的学术103第九章 佛教和道教107第十章 两汉的社会111第十一章 三国的鼎立115第十二章 晋的统一和内乱119第十三章 边徼民族和汉族的同化122第十四章 南北朝的对峙128第十五章 魏晋南北朝的制度132第十六章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135第十七章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139第十八章 隋之统一与政治143第十九章 唐的开国及其盛世147第二十章 隋唐的武功150第二十一章 隋唐的对外交通154第二十二章 隋唐的制度158第二十三章 隋唐的学术和文艺162第二十四章 佛教的分宗和新教的输入166第二十五章 中外文化的接触170第二十六章 唐中叶以后的政局174第二十七章 隋唐的社会180第二十八章 五代的混乱184第二十九章 宋的统一及其初年的政治188第三十章 变法和党争192第三十一章 辽夏金的兴起196第三十二章 宋和辽夏的关系200第三十三章 宋和金的关系203第三十四章 宋的学术思想和文艺208第三十五章 宋的制度和社会213第三十六章 元的勃兴和各汗国的创建217第三十七章 中西文化的交通224第三十八章 元的制度227第三十九章 元帝国的瓦解231第四十章 明初的政局236第四十一章 明和北族的关系240第四十二章 明朝的殖民事业和外患243第四十三章 明末的政局247第四十四章 明的制度252第四十五章 元明的学术思想和文艺256第四十六章 元明的宗教和社会259第四十七章 第四编近代史 明清之际264章 欧人的东略269第二章 基督教和西方科学的传入273第三章 清初的内政278第四章 清初的外交283第五章 清代的武功289第六章 清中叶的内乱295第七章 鸦片战争299第八章 太平天国和捻党之乱305第九章 英法联军之役312第十章 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317第十一章 西北事变和中俄交涉321第十二章 晚清的政局327第十三章 中法战争和西南藩属的丧失333第十四章 中日战争340第十五章 中俄密约和沿海港湾的租借346第十六章 维新运动和戊戌政变350第十七章 八国联军和辛丑条约354第十八章 远东国际形势359第十九章 日俄战争和东三省363第二十章 清末的宪政运动367第二十一章 清代的制度371第二十二章 清代的学术376第二十三章 清代的社会381第二十四章 第五编 现代史 革命思想的勃兴和孙中山先生388章 清季的革命运动392第二章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395第三章 二次革命的经过400第四章 民国初年的外交和蒙藏问题404第五章 帝制运动和护国军410第六章 二十一条的交涉413第七章 复辟之役和护法之战416第八章 参战的经过和山东问题421第九章 华盛顿会议和中国425第十章 军阀的混战430第十一章 中国国民党的改组和国民政府的成立433第十二章 五卅惨案和中国民族运动的进展437第十三章 国民革命的经过440第十四章 五三惨案和对日之交涉443第十五章 关税自主的交涉经过445第十六章 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经过449第十七章 中俄的龃龉453第十八章 日本的侵略东北456第十九章 国民政府的政治461第二十章 现代的经济和社会465第二十一章 现代的教育和学术469第二十二章 第六编结论 我国民族发展的回顾474章 中国对于世界的使命477第二章 《中国通史》 《中国史.上》 《中国史.中》 《中国史.下》 《中国古代史》 书评(媒体评论) 精彩页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白话通史(6册)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吕思勉,王桐龄,夏曾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西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1262141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0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9-06-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