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乐史披沙 音乐学术论文选(2005-2014)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有关音乐的论文集,选编了作者2005至2014十年间发表的部分论文,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礼乐寻源”,旨在剖析传统礼乐文化蕴含的复杂而矛盾的礼乐关系,探讨先秦礼乐文化的演进动因,阐明礼乐张力对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积极意义;第二编“乐律钩玄”,是笔者近年来专注乐律研究的一些心得;第三编“遗产守望”,是笔者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思考;第四编“学理阐扬”,既有对中国音乐史学、律学研究理念和方法的反思,也有对音乐理论期刊编辑工作的体悟。 目录 自序 第一编礼乐寻源 传统礼乐文化的内在张力结构 艺术突破与音响本体的自觉——论春秋器乐艺术的独立发展 荀子的音乐体认及其现代启示 汉代丧仪音乐中礼俗关系的演变与发展 第二编乐律钩玄 “钱氏音差”解析 中国古代乐律实践中的智慧闪光——“阴阳旋宫法”实践与理论初探 曾侯乙墓出土应律乐器的音列组合特征——兼谈上层钮钟编列及其与中下层甬钟音列的关系 从敦煌乐谱及其他唐乐古谱译解看唐俗乐调的若干问题 明代音乐图谱所见工尺唱名体系初探 明清戏曲传承中工尺谱的作用及首调唱名法的确立 第三编遗产守望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论律学研究在音乐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音乐艺术分层理念”观照下的传统音乐遗产保护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传统音乐遗产保护(之一:1949-1976) 第四编学理阐扬 王光祈比较音乐史学思想对中国学界的影响——兼及比较音乐史学科方法论的几个问题 伊斯兰音乐传播对变体燕乐音阶的若干影响 “总体史学”视野下的北京音乐史研究——“金元北京外来音乐文化考辨”刍议 从“心理一物理关系”角度对律学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 铸学林伟业探实践真知——《杨荫浏全集》观感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乐史披沙 音乐学术论文选(2005-2014)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李宏锋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995235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44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430000 |
| 出版时间 | 2024-07-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2024-07-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6-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